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家芳,杨维,娄玉芹主编
  • 出 版 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366866
  • 页数:3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身负奇术能够狩猎奇命的人,从古代群雄争霸讲起,讲述一个叫乌拉拉的猎命师的传奇故事。既有历史基础,又穿插现代语境和背景。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1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1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0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条件 10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14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1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21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5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5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5

二、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2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9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9

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31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2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3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3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 36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36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6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4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43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精髓 49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49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 52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57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 59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 59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61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4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64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64

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发生、发展 6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纲领和道路 6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6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7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77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81

一、统一战线 81

二、武装斗争 84

三、党的建设 8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9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90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9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9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95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95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9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00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0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4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10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09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11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探索 120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120

二、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探索 124

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 129

四、对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探索 13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和不断深化 139

一、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39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141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和意义 1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47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47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15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5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5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5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16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164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6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 16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6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69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69

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对策 172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 176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6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8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95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的不懈追求 19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198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0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1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14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18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21

一、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 221

二、坚持党的领导 224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33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33

二、维护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35

三、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236

四、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和重要建设力量 240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构想与外交战略 242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24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42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44

三、“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244

四、“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248

五、“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257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57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9

第十二章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64

第一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依据 264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64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265

三、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68

第二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正确处理经济领域中的各种关系 271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271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73

三、发展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的关系 277

四、发展先进生产力与转变落后生产方式的关系 281

第三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284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84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86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88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90

第十三章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92

第一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依据 292

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292

二、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 294

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96

第二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正确处理文化领域中的各种关系 299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299

二、文化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302

三、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307

第三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3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3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314

三、在当代中国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17

第十四章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19

第一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依据 319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19

二、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321

第二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利益中的各种关系 325

一、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与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关系 325

二、党的工作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 329

三、掌权和用权的关系 331

第三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5

一、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三个一致性” 335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7

第十五章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40

第一节 执政党建设的崭新课题 340

一、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340

二、回答执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342

第二节 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 344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344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45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47

四、从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 348

第三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49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49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352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357

第十六章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60

第一节 坚持科学发展观 360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360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61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36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36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367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70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370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372

第四节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75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75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