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社会心理学的内涵 1
二、社会心理学的几项重要争论 3
三、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7
四、当代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主流 13
五、当前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趣向 15
第二章 动机论 19
一、「动机」一词之意义 19
二、动机一词之历史渊源 19
三、正向动机与负向动机 22
四、个人的思想行为反映个人的需要及目的 22
五、个人的需要,因个人的生理结构、个人的生活环境及经验而异 23
六、需要的融合 24
七、个人的需要及目的隨时日而变迁 24
八、需要的演变成长与其满足挫折间之关系 26
九、需要与目的间的关系 29
十、冲突舆挫折所产生的动力 30
十一、动机的测量 31
十二、动机的基本根源及次要根源 32
十三、成就慾 33
十四、成就慾与教养方法之间的关系 37
第三章 认知论 41
一、认知观察的意义 41
二、认知的主观性 42
三、认知之决定因素 43
四、个人对於外界之认知,隨时日而改变 47
五、认知防御 48
六、对人认知的原则 49
七、判断别人个性之正确性 51
八、对人认知之过程 53
九、海德的平衡原理 53
十、认知不协调论 58
第四章 态度之本质及测量 61
一、「态度」一词之意义 61
二、态度的特性 62
三、态度的功能理论 64
四、罗森堡的态度一致性理论 67
五、态度测量表 68
第五章 态度变迁 89
一、态度变迁之重要性及广泛性 89
二、态度变迁之类别 89
三、导致态度变迁的因素 90
四、态度演变的过程 95
五、态度演变的动机 96
六、改变态度的方法 97
七、态度改变与态度特性间的关系 97
八、态度变迁与个人人格特质间的关系 98
九、态度变迁与个人所属羣体之间的关系 98
十、态度变迁原则 100
十一、通讯的方式及效果 104
十二、消息的内容及组织 105
十三、态度变迁与恐懼原则之运用 106
第六章 人际情感 111
一、导论 111
二、亲和羣居之需要与焦虑之关系 112
三、决定人际情感爱好之因素 113
四、决定人际关系好恶之人格因素 117
五、解释人际情感的理论 118
六、情爱与友爱 119
七、情爱之幻灭 122
八、择偶 123
第七章 自我观念及其成长 133
一、自我一词之意义 133
二、自我及其发展 134
三、有关「自我」之理论 136
四、有关自我发展及其他理论 144
五、有色民族自卑感及美国黑人自我观念之演变 149
第八章 语言文字及人际沟通 167
一、沟通 167
二、人际沟通之方式 167
三、语言文字的意义 170
四、语言文字之组织结构 170
五、语言文字发展之过程 172
六、决定语言文字意义之因素 173
七、儿童语言之特性及其发展过程 175
八、皮亚杰:儿童语言智慧发展理论 176
九、皮亚杰与沙里文对於儿童语言思考理论的比较 179
十、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 181
十一、听众 182
十二、萝与思考 183
十三、语言文字决定论 186
第九章 舆论、大众传播与宣传 191
一、「舆论」之意义 191
二、舆论形成的过程 193
三、公共传播 194
四、民意测验 199
五、宣传 202
六、宣传的技巧 203
七、宣传者应该注意的原则 204
八、洗腦运动 207
第十章 领导学 211
一、导论 211
二、人际沟通与领导 214
三、通讯组织方式与领导 215
四、领袖之类型 217
五、领导者之人格特质 222
六、领导者与羣体成员间的关系 224
七、社会情境与领导者间之关系 229
八、羣体之大小与领导方式 230
九、社会羣体之危机 230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 233
一、集体行为之涵意 233
二、时尚 234
三、谣言 240
四、羣众 243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