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临床方剂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尤昭玲,文乐兮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126479
- 页数:375 页
第1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定义及处方格式 1
二、起源与发展 2
三、方剂分类 5
四、常用剂型 5
五、煎服方法 7
第二节 方剂组成 8
一、组方目的 8
二、组方原则 9
三、组方思路 9
四、方剂构成基本成分 11
五、组方变化 11
第三节 妇科治法 13
一、形成与发展 13
二、治法与病证(症)的关系 15
三、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16
四、妇科治法特点 17
第四节 辨证组方规律 19
一、月经病 19
二、带下病 20
三、妊娠病 21
四、产后病 23
五、妇科杂病 25
第2章 妇科名家组方特色及经验精粹 27
第一节 陈自明组方 27
一、崩漏 27
二、产科催生 29
第二节 张介宾组方 30
一、“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30
二、创立方药八阵式 30
三、妇科证治特色 32
第三节 傅青主组方 34
一、方证对应严密,尤善变通创新 34
二、立法注重整体,强调益气血,补脾胃 36
三、重扶正,轻疏泄,药量大小悬殊 37
四、区分病变类别,把握治疗重点 38
五、产后病,宜补、化、温 39
第四节 刘奉五组方 40
一、学术观点 40
二、临证经验 42
第五节 哈荔田组方 44
一、肝郁宜芳香辛散,肝燥宜甘润柔缓 44
二、治疗脾胃宜各顺其性 44
三、组方用药宜兼顾肝、脾、肾 44
四、治疗重点因病而异 45
第六节 罗元恺组方 47
一、重视气血调治,倡导补益肾脾 47
二、组方配伍严谨,强调阴阳相济 48
三、把握病变规律,措施因病制宜 48
第七节 韩百灵组方 51
一、辨证治疗,强调肝与气血 51
二、异病同治,善用通用方 52
第八节 何子淮组方 54
一、强调肝的作用,注重调肝 54
二、调治奇经八脉,主张通、补结合 56
三、治疗月经病,提出调冲十法 58
四、治崩漏,推崇清、补、攻三法 59
第九节 夏桂成组方 60
一、按月经周期节律,应用分期分时调周法 60
二、更年期干燥综合征证治三法 61
三、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证治四法 62
四、宫内放置节育器并发症证治三法 63
第十节 裘笑梅组方 64
一、选方用药以脾、肝、肾为调补要点 64
二、以病为纲,法随证立 66
第十一节 朱南孙组方 68
一、主张肝肾同治 68
二、倡导按八脉用药 69
三、治疗崩漏四法 69
四、归纳闭经证治分六型 71
五、不孕症辨证分步治疗 71
第十二节 刘云鹏组方 72
一、调肝十一法 72
二、治崩漏十法 73
三、治痛经,主张经前行气,经期活血 74
四、治滑胎,强调脾肾双补 75
五、治盆腔炎,自拟经验方“柴枳败酱汤” 75
第3章 月经病 76
第一节 月经先期 76
一、气虚证 76
补中益气汤 76
归脾汤 77
平补心脾汤 78
加味四君子汤 79
固阴煎 79
归肾丸 80
安冲调经汤 81
二、血热证 81
清经散 81
先期饮 82
清经四物汤 83
两地汤 84
地骨皮饮 84
生地黄散 85
加味纯阴汤 85
腹痛丸 86
加味逍遥散 87
四物加柴胡汤 88
清肝达郁汤 88
三、血瘀证 89
香南桃红四物汤 89
加味牛膝逐瘀散 89
第二节 月经后期 90
一、肾虚证 90
当归地黄饮 90
左归丸 91
二、血虚证 92
大补元煎 92
小营煎 92
七物汤 93
三、血寒证 93
温经汤 93
艾附暖宫丸 94
过期饮 95
加味十全大补汤 96
归附丸 96
温经摄血汤 97
温经汤 98
红花汤 98
四、气滞血瘀证 99
乌药汤 99
过期饮 100
五、痰滞证 100
芎归二陈汤 100
芎归六君子汤 101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102
一、肝郁证 102
逍遥散 102
解郁调经汤 103
二、肾虚证 104
固阴煎 104
干地黄汤 104
定经汤 105
丹地乌梅四物汤 105
第四节 月经过多 106
一、气虚证 106
举元煎 106
安冲汤 107
固冲汤 108
干姜丸 108
二、血热证 109
保阴煎 109
固经丸 109
加减两地汤 110
三、血瘀证 111
失笑散 111
第五节 月经过少 111
一、肾虚证 112
归肾丸 112
温肾丸 112
二、血虚证 113
滋血汤 113
小营煎 114
四物加人参汤 114
三、血瘀证 115
加味四物汤 115
通瘀煎 115
加味泽兰汤 116
四、痰湿证 116
苍附导痰丸 116
二陈加芎归汤 117
半夏苍术汤 118
第六节 经期延长 118
一、气虚证 118
举元煎 118
参术散 119
二、虚热证 120
固经丸 120
三、血瘀证 120
棕榈散 120
桂枝茯苓丸 121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121
一、肾阴虚证 122
加减一阴煎 122
补阴丸 122
二、湿热证 123
清肝止淋汤 123
复方大血藤煎 123
三、血瘀证 124
逐瘀止血汤 124
土瓜根散 125
第八节 崩漏 125
一、脾虚证 126
固本止崩汤 126
固冲汤 126
归脾汤 127
升阳举经汤 127
寿脾煎 128
安老汤 129
黄土汤 130
二、肾虚证 130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130
龟鹿补冲汤 131
左归丸 132
滋阴固气汤 132
右归丸 133
三、血热证 134
上下相滋汤 134
清热止崩汤 135
胶艾四物汤 135
清热固经汤 136
十灰散 136
四草汤 137
清热固冲汤 137
四、血瘀证 138
逐瘀止血汤 138
将军斩关汤 139
逐瘀止崩汤 139
黑蒲黄散 140
第九节 闭经 141
一、气血虚弱证 141
养荣汤 141
八物汤 142
二、肾气亏损证 142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 142
三、阴虚血燥证 143
加减一阴煎 143
补肾地黄汤 143
四、气滞血瘀证 144
血府逐瘀汤 144
膈下逐瘀汤 145
七制香附丸 145
五、痰湿阻滞证 146
二术丸 146
开郁二陈汤 147
第十节 痛经 148
一、气滞血瘀证 148
膈下逐瘀汤 148
痛经方 149
当归止痛汤 149
加味失笑散 150
调经汤 150
二、寒凝血瘀证 151
少腹逐瘀汤 151
温经散寒汤 152
温经止痛汤 152
痛经外敷散 153
痛经丸 153
三、湿热瘀阻证 154
清热调血汤 154
银甲丸 155
四、气血虚弱证 155
圣愈汤 155
黄芪建中汤 156
养血和血汤 157
三才大补丸 157
五、肾气亏虚证 158
益肾调经汤 158
调肝汤 159
第十一节 经行乳房胀痛 159
一、肝郁气滞证 159
逍遥散 159
柴胡疏肝散 160
二、肝肾亏虚证 161
一贯煎 161
滋水清肝饮 161
三、痰湿阻滞证 162
四物合二陈汤 162
第十二节 经行头痛 163
一、肝火上扰证 163
羚角钩藤汤 163
二、血瘀气滞证 164
通窍活血汤 164
三、气血亏虚证 164
八珍汤 164
四、阴虚阳亢证 165
杞菊地黄丸 165
五、痰湿内阻证 165
半夏白术天麻汤 165
第十三节 经行感冒 166
一、风寒证 166
荆穗四物汤 166
二、风热证 167
桑菊饮 167
三、邪入少阳证 168
小柴胡汤 168
第十四节 经行发热 168
一、肝肾阴虚证 169
篙岑地丹四物汤 169
二、血气虚弱证 169
补中益气汤 169
当归补血汤 170
三、瘀热壅阻 170
血府逐瘀汤 170
四、肝郁化热证 171
丹桅逍遥散 171
第十五节 经行身痛 172
一、气血虚弱证 172
当归补血汤 172
黄芪桂枝五物汤 172
二、瘀血阻滞证 173
趁痛散 173
身痛逐瘀汤 173
第十六节 经行口糜 174
一、阴虚火旺证 174
知柏地黄丸 174
上下相滋汤 175
二、胃热熏蒸证 175
凉膈散 175
第十七节 经行泄泻 176
一、脾虚证 176
参苓白术散 176
香砂六君子汤 177
二、肾虚证 177
健固汤 177
四神丸 178
第十八节 经行浮肿 179
一、脾肾阳虚证 179
肾气丸 179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180
二、气滞血瘀证 180
八物汤 180
第十九节 经行风疹块 181
一、血虚证 181
当归饮子 181
二、风热证 182
消风散 182
第二十节 经行吐衄 183
一、肝经郁火证 183
清肝引经汤 183
四生丸 183
二、肺肾阴虚证 184
顺经汤 184
加味麦冬汤 185
十全补阴汤 185
清金引血汤 186
三、胃热炽盛证 187
三黄四物汤 187
引下汤 187
第二十一节 经行情志异常 188
一、肝气郁结证 188
逍遥散 188
二、痰火上扰证 188
生铁落饮 188
三、气血不足证 189
养心汤 189
第二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 190
一、肾阴虚证 190
左归丸 190
六味地黄丸 190
二、肾阳虚证 191
右归丸 191
三、肾阴阳俱虚 192
二仙汤 192
第二十三节 经断复来 192
一、脾虚肝郁证 193
安老汤 193
二、肾阴虚证 193
知柏地黄丸 193
益阴煎 194
三、湿热下注证 194
易黄汤 194
四、湿毒瘀结证 195
萆薢渗湿汤 195
五、血瘀证 195
当归丸 195
第二十四节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196
一、肾精亏虚证 196
左归丸 196
二、阴虚内热证 197
知柏地黄丸 197
三、阴阳两虚证 197
二仙汤 197
四、脾肾两虚证 197
大补元煎 197
第4章 带下病 199
一、脾虚湿盛证 199
完带汤 199
补脾止带汤 200
参苓白术散 200
加味六君子汤 201
益气升阳除湿汤 202
八君子汤 202
断下丸 203
川椒丸 203
二、肾虚不固证 204
内补丸 204
桂附止带汤 205
金锁固精丸 205
水陆二仙丹 206
止带丸 207
清带汤 207
三、阴虚火旺证 208
生干地黄散 208
知柏地黄丸 208
加味固阴煎 209
保阴煎 209
龟柏姜桅丸 210
清肝止淋汤 210
四、湿热内蕴证 211
二妙丸 211
萆薢渗湿汤 212
易黄汤 213
止带方 213
龙胆泻肝汤 214
收带六合丸 215
加味龙胆泻肝汤 215
二黄三白丸 216
三补丸 217
加减逍遥散 217
加减完带汤 218
五、气血凝聚证 218
慢盆汤 218
当归丸 219
六、热毒蕴结证 220
五味消毒饮 220
银翘红酱解毒汤 220
利火汤 221
第5章 妊娠病 223
第一节 妊娠恶阻 223
一、脾胃虚弱证 223
香砂六君子汤 223
人参饮 224
小半夏加茯苓汤 225
二、肝胃不和证 225
橘皮竹茹汤 225
紫苏叶黄连汤 226
加味温胆汤 227
三、痰湿阻滞证 227
竹茹汤 227
二陈汤 228
干姜人参半夏丸 229
第二节 妊娠腹痛 229
一、血虚证 229
当归芍药散 229
二、气滞证 230
逍遥散 230
三、虚寒证 231
胶艾汤 231
四、血瘀证 232
桂枝茯苓丸 232
第三节 异位妊娠 233
一、未破损期 233
宫外孕Ⅱ号方 233
膈下逐瘀汤 234
二、已破损期 234
生脉散 234
宫外孕Ⅰ号方 235
宫外孕Ⅱ号方 235
消癥散 236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236
一、肾虚证 237
寿胎丸 237
安奠二天汤 237
滋肾育胎丸 238
补肾安胎饮 239
寄生汤 240
二、血热证 240
保阴煎 240
清热安胎饮 241
当归散 241
凉胎饮 242
三、气血虚弱证 243
胎元饮 243
八物胶艾汤 243
安胎当归汤 244
四、血瘀证 244
桂枝茯苓丸 244
第五节 堕胎、小产 246
脱花煎 246
生化汤 247
第六节 滑胎 247
一、肾虚证 247
补肾固冲丸 247
二本振元汤 248
肾气丸 249
育阴汤 250
二、气血虚弱证 250
泰山磐石散 250
芎藭补中汤 251
三、血瘀证 252
桂枝茯苓丸 252
第七节 胎萎不长 252
一、气血虚弱证 252
胎元饮 252
当归饮 253
二、脾肾不足证 253
寿胎丸 253
温土毓麟汤 253
大补脾丸 254
三、血寒宫冷证 255
长胎白术丸 255
白术散 255
第八节 胎死不下 256
一、气血虚弱证 256
救母丹 256
疗儿散 257
二、气滞血瘀证 258
脱花煎 258
三、湿浊瘀阻证 258
平胃散 258
第九节 子满 259
鲤鱼汤 259
当归芍药散 260
第十节 子肿 261
一、脾虚证 261
白术散 261
二、肾虚证 262
真武汤 262
三、气滞证 263
天仙藤散 263
第十一节 子晕 263
一、阴虚肝旺证 264
杞菊地黄丸 264
二、脾虚肝旺证 264
半夏白术天麻汤 264
三、气血虚弱证 265
八珍汤 265
第十二节 子痫 265
一、肝风内动证 266
羚角钩藤汤 266
二、痰火上扰证 266
牛黄清心丸 266
第十三节 子嗽 267
一、阴虚证 267
百合固金汤 267
紫菀汤 268
二、痰饮证 268
六君子汤 268
清金化痰汤 269
第十四节 妊娠小便淋痛 270
一、阴虚津亏证 270
知柏地黄丸 270
二、心火偏亢证 270
导赤清心汤 270
三、湿热下注证 271
加味五淋散 271
第十五节 妊娠小便不通 272
一、肾虚证 272
肾气丸 272
二、气虚证 273
益气导溺汤 273
人参升麻汤 273
举胎四物汤 274
第十六节 妊娠身痒 275
一、血虚证 275
人参养荣汤 275
二、风热证 275
消风散 275
三、肝胆湿热证 276
茵陈篙汤 276
第十七节 妊娠贫血 277
八珍汤 277
归脾汤 277
圣愈汤 278
第十八节 难产 278
一、气血虚弱证 278
送子丹 278
蔡松汀难产方 279
二、肾气虚弱证 280
催生丹 280
三、气滞血瘀证 280
催生饮 280
催生立应散 281
神效达生散 282
第6章 产后病 283
第一节 产后血晕 283
一、血虚气脱证 283
参附汤 283
扶阳救脱汤 284
补气解晕汤 285
二、瘀阻气闭证 285
血竭散 285
黑神散 286
牛膝散 286
第二节 产后痉病 287
一、阴血亏虚证 287
三甲复脉汤 287
滋荣活络汤 288
二、感染邪毒证 289
玉真散 289
止痉愈风散 289
第三节 产后发热 290
一、感染邪毒证 290
五味消毒饮 290
解毒活血汤 291
清营汤 291
济阴汤 292
二、外感邪气证 292
荆穗四物汤 292
参苏饮 293
银翘散 294
清暑益气汤 294
三、瘀血内停证 295
生化汤 295
桃红消瘀汤 295
四、气血虚弱证 296
当归补血汤 296
补中益气汤 296
五、阴虚火旺证 297
加减一阴煎 297
第四节 产后腹痛 297
一、气血两虚证 298
肠宁汤 298
内补当归建中汤 298
当归生姜羊肉汤 299
二、瘀滞子宫证 300
生化汤 300
散结定疼汤 300
补血定痛汤 301
第五节 产后小便不通 302
一、气虚证 302
补中益气汤 302
春泽汤 303
补气通脬饮 303
二、肾虚证 304
加味肾气丸 304
肾气丸 304
三、血瘀证 305
加味四物汤 305
小蓟饮子 306
沉香散 306
第六节 产后小便淋痛 307
一、湿热蕴结证 307
加味五淋散 307
八正散 308
分清饮 308
二、肾阴亏虚证 309
化阴煎 309
知柏地黄丸 310
三、肝经郁热证 310
龙胆泻肝汤 310
第七节 严后身痛 311
一、血虚证 311
黄芪桂枝五物汤 311
二、风寒证 312
独活寄生汤 312
趁痛散 312
三、血瘀证 313
身痛逐瘀汤 313
生化汤 314
四、肾虚证 314
养荣壮肾汤 314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315
一、气虚证 315
补中益气汤 315
十全大补汤 316
二、血瘀证 316
生化汤 316
桂枝茯苓丸 317
三、血热证 317
保阴煎 317
加味逍遥散 318
第九节 产后汗证 318
一、气虚证 319
黄芪汤 319
生脉散 319
牡蛎散 320
二、阴虚证 320
当归六黄汤 320
第十节 缺乳 321
一、气血虚弱证 321
通乳丹 321
猪蹄汤 322
二、肝郁气滞证 322
下乳涌泉散 322
漏芦汤 323
三、痰浊阻滞证 324
苍附导痰丸 324
催乳散 324
第十一节 产后乳汁自出 325
一、气虚失摄证 325
补中益气汤 325
益气收乳汤 325
二、肝经郁热证 326
加味逍遥散 326
第十二节 产后抑郁 327
一、心脾两虚证 327
归脾汤 327
茯神散 327
二、瘀血内阻证 328
调经散 328
三、肝气郁结证 329
逍遥散 329
第十三节 产后血劳 329
一、精血亏损证 329
人参鳖甲散 329
二、脾肾虚损证 330
黄芪散 330
第7章 妇科杂病 332
第一节 癥瘕 332
一、气滞血瘀证 332
香棱丸 332
大黄?虫丸 333
二、痰湿瘀结证 334
苍附导痰丸 334
三、湿热瘀阻证 334
大黄牡丹汤 334
四、肾虚血瘀证 335
益肾调经汤 335
第二节 盆腔炎 336
一、急性盆腔炎 336
五味消毒饮 336
仙方活命饮 336
二、慢性盆腔炎 337
银甲丸 337
当归芍药散 338
膈下逐瘀汤 338
少腹逐瘀汤 339
理冲汤 340
第三节 不孕症 340
一、肾虚证 341
毓麟珠 341
温胞散 341
养精种玉汤 342
二、肝气郁结证 343
开郁种玉汤 343
三、瘀滞胞宫证 344
少腹逐瘀汤 344
膈下逐痴汤 344
四、痰湿内阻证 344
苍附导痰丸 344
第四节 阴痒 345
一、肝经湿热证 345
龙胆泻肝汤 345
萆薢渗湿汤 346
塌痒汤 346
蛇床子散 347
二、肝肾阴虚证 347
知柏地黄丸 347
第五节 阴疮 348
一、热毒实证 348
龙胆泻肝汤 348
二、寒湿虚证 348
阳和汤 348
托里消毒散 349
第六节 子宫脱垂 350
一、气虚证 350
补中益气汤 350
二、肾虚证 351
大补元煎 351
第七节 妇人脏躁 351
甘麦大枣汤 351
附录 妇科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353
参考文献 374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间充质干细胞基础与临床》韩忠朝著 2015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新编临床药物使用规范》孙国栋,解华主编 2017
- 《人体寄生虫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供基础 临床 预防 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2版》诸欣平,苏川 2018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中药药剂学实验 第2版》傅超美 2018
- 《中药药剂学》冯年平 2017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药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李敏主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