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基础解读
中医学基础解读

中医学基础解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霞珍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43322412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医精髓必读系列丛书之一,它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本册书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几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中医学基础解读》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一)先秦、秦汉时期 2

(二)晋、隋、唐时期 5

(三)宋、金、元时期 5

(四)明清时期 6

(五)近代和现代 6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7

(一)整体观念 7

(二)辨证论治 10

附录 12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0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20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21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21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2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3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23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23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25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5

附录 2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33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33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4

(一)五行的特性 34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34

(三)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3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7

(一)对人体结构的五行归类 37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37

(三)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37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38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38

附录 39

第二章 藏象 47

概说 47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47

二、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47

(一)脏腑的分类 47

(二)脏腑的功能特点 47

(三)五脏与六腑的区别 48

(四)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 48

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48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49

第一节 五脏 50

一、心 50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50

(二)心的生理特性 51

(三)心与志、液、体、窍的关系 51

附:心包络 53

二、肺 53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53

(二)肺的生理特性 55

(三)肺与志、液、体、窍的关系 55

三、脾 56

(一)脾的生理功能 56

(二)脾的生理特性 58

(三)脾与志、液、体、窍的关系 58

四、肝 59

(一)肝的生理功能 59

(二)肝的生理特性 61

(三)肝与志、液、体、窍的关系 61

五、肾 62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62

(二)肾的生理特性 64

(三)肾与志、液、体、窍的关系 64

附:命门 65

附录 66

第二节 六腑 78

一、胆 79

(一)胆的生理功能 79

(二)胆的生理特性 79

二、胃 79

(一)胃的生理功能 79

(二)胃的生理特性 80

三、小肠 80

(一)小肠的生理功能 80

(二)小肠的生理特性 81

四、大肠 81

(一)大肠的生理功能 81

(二)大肠的生理特性 82

五、膀胱 82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 82

(二)膀胱的生理特性 82

六、三焦 82

(一)三焦的生理功能 83

(二)三焦的生理特性 83

附录 83

第三节 奇恒之腑 87

一、脑 87

二、女子胞 88

(一)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88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88

附录 89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91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91

二、脏与腑的关系 93

三、腑与腑的关系 94

附录 95

第三章 气、血、津液 103

第一节 气 103

一、气的基本概念 103

二、气的生成 103

三、气的生理功能 104

四、气的运动 105

五、气的分类、分布与功能特点 105

附录 107

第二节 血 111

一、血的基本概念 111

二、血的生成 111

三、血的功能 111

四、血液的循行 112

附录 112

第三节 津液 115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15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15

三、津液的功能 116

附录 116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18

一、气和血的关系 118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119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119

附录 119

第四章 经络 123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 123

一、经络的概念 12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23

(一)经脉 123

(二)络脉 124

(三)连属组织 12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24

一、名称分类 124

二、循行分布规律 125

(一)走向交接规律 125

(二)体表分布规律 125

三、表里关系 126

四、流注次序 126

五、循行部位 127

(一)手太阴肺经 127

(二)手阳明大肠经 127

(三)足阳明胃经 127

(四)足太阴脾经 128

(五)手少阴心经 128

(六)手太阳小肠经 129

(七)足太阳膀胱经 129

(八)足少阴肾经 129

(九)手厥阴心包经 130

(十)手少阳三焦经 130

(十一)足少阳胆经 131

(十二)足厥阴肝经 132

附录 13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37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特点 137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37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功能特点 137

(一)督脉 137

(二)任脉 137

(三)冲脉 138

(四)带脉 139

(五)阴跷脉、阳跷脉 139

(六)阴维脉、阳维脉 140

附录 141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45

一、十二经别 145

(一)基本概念 145

(二)循行特点 145

(三)生理功能 145

二、十五别络 145

(一)基本概念 145

(二)循行特点 145

(三)生理功能 146

三、十二经筋 146

(一)基本概念 146

(二)循行特点 146

(三)生理功能 146

四、十二皮部 146

(一)基本概念 146

(二)分布特点 147

(三)生理功能 147

附录 147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49

一、沟通联络作用 149

二、运输气血作用 149

三、感应传导作用 149

四、调节平衡作用 149

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50

一、阐释病理变化 150

二、指导临床诊断 150

三、指导疾病治疗 150

附录 150

第五章 病因 153

第一节 外感性致病因素 153

一、六淫 153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154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54

二、疫疠邪气 157

(一)疫疠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57

(二)疫疠邪气发生与流行的原因 158

附录 158

第二节 内伤性致病因素 166

一、七情内伤 166

二、饮食失宜 167

三、劳逸失度 168

附录 168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73

一、痰饮 173

二、瘀血 174

附录 175

第六章 病机 181

第一节 发病机理 181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81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82

附录 182

第二节 病变机理 185

一、基本病机 185

(一)邪正盛衰 185

(二)阴阳失调 187

(三)气血失常 189

(四)津液失常 191

(五)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191

附录 192

二、内生“五邪”病机 202

(一)风气内动 202

(二)寒从中生 203

(三)湿浊内生 203

(四)津伤化燥 204

(五)火热内生 204

附录 205

三、脏腑病机 209

(一)五脏病机 210

(二)六腑病机 216

(三)奇恒之腑病机 218

附录 219

第七章 防治原则 229

第一节 预防 229

一、未病先防 229

(一)提高抗邪能力 229

(二)避免邪气的侵害 230

二、既病防变 230

(一)早期诊治 230

(二)防止传变 231

附录 231

第二节 治则 233

一、治病求本 233

(一)标本缓急 233

(二)正治反治 234

二、扶正祛邪 235

(一)单独运用 236

(二)同时运用 236

(三)先后运用 236

三、调整阴阳 236

(一)损其有余 237

(二)补其不足 237

四、调整气血 237

(一)调气 237

(二)调血 237

五、三因制宜 238

(一)因时制宜 238

(二)因地制宜 238

(三)因人制宜 238

附录 2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