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绍虞著
  • 出 版 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0650226
  • 页数:6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对自先秦至清的文学现象及理论进行了疏理,并有独到的分析及理论见解。
《中国文学批评史》目录

自序 1

上卷 3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 3

第二章 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 5

第三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文学的原因 7

第四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思想的原因 9

第五章 文学观念之演变所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11

第二篇 周秦 13

第一章 儒家 13

第一节 孔门之文学观 13

第一目 关于“文学”诸名之意义 13

第二目 尚文与尚用 14

第三目 孔门文学观之影响 15

第二节 孟子之知言养气说 18

第一目 知言说 18

第二目 养气说 20

第三节 荀子之传统的文学观 21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学观 24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27

第三篇 两汉 31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窥见汉人对于文学之认识 31

第一节“文学”与“文章”、“文辞”之区别 31

第二节 艺文志中之诗赋略 35

第二章 经学家之论诗见解 37

第三章 扬雄 40

第一节 扬雄之论赋 40

第一目 扬雄以前之赋论与其早年见解 40

第二目 晚年见解与以后之赋论 41

第二节 扬雄之论文 44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学观 47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 54

第一章 魏晋之文学批评 54

第一节 曹丕与曹植 54

第二节 陆机文赋 58

第三节 左思与皇甫谧 62

第四节 总集之结撰者 64

第一目 挚虞文章流别论 64

第二目 李充《翰林论》 66

第五节 反时代潮流的批评家 67

第一目 虞溥诸人 67

第二目 葛洪 68

第二章 南朝之文学批评 71

第一节 南朝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71

第二节 关于文评之论著 72

第一目 佚书及未成之著 72

第二目《诗品》与《文心雕龙》 74

第三节 时人对于文学之认识 79

第一目 形文与声文 79

第二目 情文 80

第三目 风格 82

第四目 体制 84

第五目 文笔之区别 88

第四节 沈约与音律说 93

第一目 人工的音律之制定 93

第二目 所谓四声八病 94

第三目 音律说之反响 99

第五节 钟嵘与历史的批评 102

第六节 刘勰与复古思想的萌芽 106

第三章 北朝之文学批评 109

第一节 北朝文学批评之风气 109

第二节 颜之推 110

第五篇 隋唐五代 113

第一章 复古运动的酝酿时期 113

第一节 李谔与王通 113

第二节 唐初史家 116

第三节 刘知几之史通 120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高潮时期 124

第一节 诗国的复古说 124

第一目 陈子昂与李白 124

第二目 杜甫 125

第三目 就于皎然之所著 131

第四目 白居易与元稹 135

第二节 文坛的复古说 140

第一目 文与文化 140

第二目 柳冕 148

第三目 韩愈 152

第四目 柳宗元 157

第五目 韩门二派 161

第六目 韩柳以外之文论 165

第三节 批评风气之流行 167

第一目 标榜的批评 167

第二目 象征的批评 169

第三章 复古运动的销沉时期 171

第一节 批评风气之转移 171

第一目 论格论例之著 171

第二目 论诗本事之著 176

第三目 摘句品选之著 177

第二节 古文运动之尾声 178

第一目 皮日休 178

第二目 孙樵 179

第三节 司空图之诗品 180

第四节 刘昫 188

第六篇 北宋 191

第一章 北宋之文论 191

第一节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 191

第一目 统的观念 191

第二目 柳开与赵湘 193

第三目 石介与孙复 195

第四目 王禹偁 198

第五目 穆修 200

第六目 宋祁 201

第二节 文与道之偏胜与三派之分歧 203

第三节 古文家之文论 205

第一目 欧阳修 205

第二目 曾巩与刘弇 209

第三目 三苏 213

第四节 道学家之文论 219

第一目 道学家文论之衡价 219

第二目 周敦颐 220

第三目二程 221

第四目 程门弟子 222

第五节 政治家之文论 225

第六节 释子之文论 229

第二章 北宋之诗论 232

第一节 诗坛批评之风气 232

第一目 论诗风气之流行 232

第二目 诗话 233

第三目 笔记与语录 238

第四目 诗话之丛书类书与辑本 240

第五目 其他论诗之著 242

第六目 论诗诗 246

第二节 诗人之诗论 247

第一目 欧阳修与梅尧臣 247

第二目 苏轼 250

第三目 黄庭坚 252

第四目 魏泰与叶梦得 254

第五目 韩驹与吴可 256

第六目 江西诗人 257

第三节 道学家之诗论 261

第一目 张载 261

第二目 邵雍 262

第三目 二程及其门人 264

下卷 271

第一篇 总论 271

第一章 文学批评完成与发展之三阶段 271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 273

第三章 明代文学批评概述 275

第一节 与文学之关系 275

第二节 与学术之关系 276

第四章 清代文学批评概述 278

第二篇 南宋金元 280

第一章 南宋之文论 280

第一节 道的问题 280

第一目 胡铨(楼钥附) 280

第二目 朱熹 282

第三目 真德秀与魏了翁 286

第二节 法的问题 289

第一目 古文之法 289

第二目 四六之法 292

第二章 南宋之诗论 293

第一节 道学家 293

第一目 张栻(家铉翁附) 293

第二目 朱熹 295

第三目 包恢 297

第二节 诗人 300

第一目 张戒 300

第二目 杨万里(朱弁附) 303

第三目 陆游(戴复古附) 306

第四目 姜夔 308

第五目 四灵派 310

第六目 严羽 312

第一款 沧浪以前之诗禅说 312

第二款 禅与悟 314

第三款 神韵与格调之沟通 319

第四款 论诗体 320

第七目 刘克庄 322

第三章 金代文学批评 327

第一节 赵秉文与李之纯(雷希颜附) 327

第二节 王若虚 330

第三节 元好问 333

第四章 元代文学批评 341

第一节 郝经 341

第二节 方回 344

第三节 戴表元与袁桷 347

第四节 刘将孙(欧阳守道、刘辰翁、赵文附) 350

第一目 文论 350

第二目 诗论 352

第五节 杨维桢 355

第三篇 明代 358

第一章 明初之文论 358

第一节 宋濂 358

第二节 方孝孺 363

第二章 明初之诗论 369

第一节 学者之诗论 369

第一目 宋濂与方孝孺 369

第二目 薛瑄与陈献章 371

第二节 诗人之诗论 373

第三章 前后七子与其流派 376

第一节 七子先声之茶陵派 376

第一目 李东阳 376

第二目 邵宝与何孟春(崔铣附) 380

第二节 前七子之诗论 382

第一目 李梦阳 382

第二目 何景明(王廷相附) 386

第三节 后七子派之诗论 389

第一目 王世贞 389

第二目 谢榛与屠隆 393

第三目 王世懋与胡应麟 399

第四目 李维桢 404

第四节 七子派之文论 407

第四章 与前后七子不同之诸家 412

第一节 唐宋派之论文 412

第一目唐顺之 412

第二目 王慎中与归有光 416

第二节 公安派 418

第一目 公安派之前驱 418

第一款 思想界的影响 418

第二款 戏曲家的关系 424

第三款 诗人的意见 428

第二目 袁宏道(袁宗道、中道及江盈科附) 430

第一款 兄弟间的影响 430

第二款 与时文之关系 433

第三款 论变与真 435

第四款 论韵与趣 439

第三节 竟陵派 441

第五章 明末之文学批评 449

第一节 孙鑛评经(茅坤附) 449

第二节 艾南英论时文 452

第一目 时文化的古文法 452

第二目 古文家的时文论 455

第三节 鹿善继黄淳耀论学 457

第四篇 清代(上) 462

第一章 清初之风气 462

第一节 钱谦益 462

第二节 顾炎武与黄宗羲 467

第一目 时代的刺激 467

第二目 三位一体之文学观 470

第二章 古文家之文论 474

第一节 桐城派之前驱 474

第一目 侯方域 474

第二目 魏禧与魏际瑞 476

第一款法 476

第二款 情理与气势 478

第三款 论识 481

第三目 汪琬 482

第二节 桐城文派 484

第一目 桐城派成立之因素 484

第二目 桐城文论之建立 486

第三目 方苞古文义法 487

第四目 刘大櫆义法说之具体化 491

第五目 姚鼐义法说之抽象化 496

第六目 姚门诸人之阐说桐城之学 500

第七目 各家对于桐城文之批评 507

第三节 桐城派之羽翼 511

第一目 袁枚(程廷祚附) 511

第二目 朱仕琇(鲁九皋附) 520

第三目 尚镕 521

第四目 张士元与吴敏树 523

第四节 桐城派之旁支 526

第一目 恽敬与阳湖派 526

第一款 阳湖源流 526

第二款 袍袖与枪棓 527

第三款 文统 528

第四款 文本 530

第五款 本末条贯 531

第六款 阳湖作风 532

第二目 曾国藩与湘乡派 534

第一款 为学大旨 534

第二款 论文大旨 537

第三款 用字与行气 539

第三章 学者之文论 541

第一节 经学家 541

第一目 戴震、段玉裁之考据义理词章合一说 541

第二目 钱大昕、焦循之义法说(孙星衍、罗汝怀附) 543

第三目 蒋湘南论古文 548

第二节 史学家 551

第一目 万斯同 551

第二目 章学诚 553

第一款 道公而学私 553

第二款 成家之学 554

第三款 义理博学文章之合 556

第四款 道与学与文之关系 557

第五款 对于古文的看法 560

第六款 文理与文例 563

第七款 清真之教 565

第八款 对于袁枚的攻击 568

第三目 崔述 570

第五篇 清代(下) 573

第一章 虞山诗派 573

第一节 钱谦益 573

第一目 对于批评态度的攻击 573

第二目 牧斋的态度 576

第三目 对于诗之性质之分析 577

第四目 牧斋之杜诗学 580

第二节 冯班(冯舒附) 581

第一目 所谓虞山诗派 581

第二目 温柔敦厚与文体论 583

第二章 神韵说 587

第一节 王夫之 587

第一目 兴观群怨 587

第二目 法与格 588

第三目 意与势 590

第四目 情与景 590

第二节 王士禛 592

第一目 渔洋诗与神韵说 592

第二目 从格调说的转变 594

第三目 对宋诗的态度 597

第四目 所谓神韵 599

第三章 格调说 605

第一节 申涵光与毛先舒 605

第一目 性情与风教 605

第二目 性灵与格调 607

第二节 叶燮 609

第一目 诗的演变 609

第二目 不变之质 611

第三目 所谓本 613

第四目 论诗境 617

第五目 论诗质 619

第三节 沈德潜(宋大樽、咸熙、潘德舆附) 620

第一目 温柔敦厚与格调 620

第二目 温柔敦厚与神韵 621

第三目 言志无邪与质实 622

第四章 性灵说 625

第一节 性灵说之前驱 625

第一目 黄宗羲 625

第二目 赵执信(吴乔附) 628

第三目 尤侗 630

第二节 袁枚 632

第一目 与当时诗坛之关系 632

第二目 性灵与神韵 634

第三目 怎样建立他的性灵说 635

第四目性灵说的意义 636

第五目 修正的性灵说 638

第五章 肌理说 643

第一节 翁方纲 643

第二节 肌理说之馀波 650

第一目 方东树与文人之诗论 650

第二目 何绍基与同光体诗人 652

第三目 常州派之词论 6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