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1869210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党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全书通过许多实际事例,勾勒出上海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特大型现代化城市特点的上海基层党建探索之路,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不少基层党建工作者勇于创新、勤于开拓的精神。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目录

第一章 “从凝聚力工程”到“三服务”——基层党建工作理念的新飞跃 1

第一节 凝聚力:基层党组织不变的价值追求 3

市场经济大潮中基层党组织的困惑 4

“凝聚力工程”方法论的精彩展现 5

探索基层党建新路 6

党的核心价值观的演绎与传承 9

第二节 “三凝聚”、“三服务”:“凝聚力工程”的深化拓展 11

“三凝聚”:“凝聚力工程”的新内涵 12

用“三服务”实现“三凝聚” 14

第三节 “双结对”:理念指引和实践内化 20

从“结对帮困”、“结对共建”到“双结对” 21

互帮、互学、互进和资源整合 22

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双向性”效果 24

群众工作生命力的新勃发 26

“上下沟通”:机关工作“向下沉” 27

第四节 从“一线工作法”到“三访”:体系和机制的新探索 30

一线工作法:服务群众的制度化转型 31

“三会一代理”:群众工作方法的民主基因 36

“三访”“三机制”:体系机制的升华 39

第二章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国企党建体制创新 45

第一节 一道原始命题:谁动了国企党组织的“奶酪” 47

第一波浪潮:厂长负责制 49

第二波浪潮:股份制改革 50

第三波浪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1

第四波浪潮:国资布局结构调整 54

第二节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57

探索的逻辑:“新老三会”如何双赢 58

上海的智慧:怎样才能“四个有利于” 59

创新的境界:原来后退是向前 60

第三节 政治核心作用:国企党组织新的历史定位 63

中心与核心:绿叶如何衬红花? 64

政治核心:一个陌生的老话题 64

市委决策:党组织要“四个管” 65

第四节 确保和谐:党组织成为国资调整重组稳压器 72

百万大下岗:党组织搀扶职工再就业 73

兼并重组:党组织是凝聚力工程的磨合剂 76

帮困“全覆盖”:党组织成为社会和谐的因子 78

第五节 激活“神经末梢”:党的活力源自基层组织 80

“主体意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之源 81

体制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之基 83

探索实践:基层党组织活力之本 88

第三章 区域性大党建格局的形成——社区党建的新天地 90

第一节 大托盘的历史责任:单位体制的转变为社区党建提供了广阔舞台 91

转型中的挑战 92

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做群众贴心人 94

破解特大型城市“执政命题” 96

基础在基层,社区是载体 97

第二节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催生了街居党建到社区党建的转型 99

一年一个主题,年年有推进 100

社区党建新理念:以服务群众为重点 101

细胞再造:建强每个居民区党组织 103

党支部建在团队:拓展社区党建覆盖面 104

向新领域拓展:细胞裂变和网络再造 106

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事务协商机制的破冰 107

在职党员:社区的重要生力军 109

第三节 功能、方式和体制转换:以区域性大党建推动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 111

新阶段、新挑战 112

构建“1+3”社区党建新体制 115

局级干部在社区当“兼职委员” 116

社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渠道 118

参谋、助手和“漏斗” 119

党建全覆盖、管理网格化 121

探索无止境 123

第四章 “支部建在楼上”——“两新”组织党建异军突起 126

第一节 寻找组织:流动与隐形 128

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128

“哪里才是我的家?” 131

“行政上无上级,但党组织不能无上级” 132

第二节 “支部建在楼上”:一个突破开辟一片新天地 135

当“单位制”面对“流动性” 136

钢铁丛林中建起温馨家园 138

“支部建在楼上”的启示 139

第三节 从“楼上”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142

从第一支部到171朵“玫瑰” 142

从“双达标”到“规模以上” 144

“布点划片”的网格化工作新路径 147

第四节 从消除空白点到提高有效性 151

从“三会一课”到“小型、业余、分散、多样” 151

“五者”显活力 154

党员,最亮的品牌 157

第五章 社会化党建平台——战略布局党员服务中心 160

第一节 服务中心:不让一个党员“飘零” 162

风起于青萍之末 162

忽如一夜春风来 165

千树万树梨花开 168

第二节 服务党员:一个全新理念的提出 171

一石激起千层浪 172

星星之火渐燎原 175

第三节 功能拓展:孵化器与助推器 178

敞开大门天地宽 178

播撒阳光的种子 181

每年一个关键词 183

第四节 社会化运转:激活主体增添活力 186

配角摇身变主角 186

为有源头活水来 188

第五节 战略决策:着眼未来抢滩布局 191

小机构有大视野 191

探索任重而道远 193

第六章 党群工作者就是人才——迈向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探索之路 196

第一节 谁是播种者:始于开发区和楼宇的探索 198

由谁买单? 199

体外配备 200

党务干部是人才吗? 201

第二节 “4·16”的警醒:在社会中我们还需要有这样一个群体 204

关键是要有人做事 204

初试锋芒 206

党建新锐 208

第三节 编制之困:人从哪里来? 211

“黄菊干部” 211

社区党建先锋 212

编制之困 214

大学生社工 216

人从哪里来? 218

第四节 路在何方?对基层党群工作者职业化建设机制的最新探索 222

职业化是我们的取向吗? 223

路径选择 225

最新的探索 227

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官 228

第七章 从党内“三先”到“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加速发展 230

第一节 还有什么不—样:关注先进性要求之外的应有权利 232

四方锅炉厂之“党员三先” 233

青浦农村之党员代表议事会 235

第二节 “可以把你选上来,也可以把你选下去”:从“两推一选”到“公推直选” 239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239

两千多名党员97.5%投票 242

“公推直选”带来了什么? 243

一个非常重大的推进 244

第三节 从五天到五年:任期制和常任制的尝试 248

“接待日”与“提议制” 248

乡镇开垦常任制试验田 252

重大决策不用担心“飞过海” 255

第四节 探索议、决、行的民主权利 258

建立起向多数人负责的制度 259

首次决策财经重大事项 262

首次正处岗位批量竞争上岗 265

理顺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关系 267

第八章 党员教育——从制度保证到激发内在动力 271

第一节 党员教育制度创新:永葆先进性的长效之策 273

开辟组织生活新路径 273

党员教育与制度创新同步 275

第二节 一张报纸的困顿:今天我们如何过组织生活 277

党员教育联系会议 278

“班长工程” 279

知行统一的实践锻炼 280

第三节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筑牢党员教育的根基 282

树立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党员 282

理想信念:经常性教育中永恒的主题 283

第四节 永远的主体: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 286

网上组织生活:我们的心灵港湾 287

互动式党课:让党员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288

体验式教育:魅力源自创新实践 290

开门教育:把评价权交给基层和群众 291

第九章 网络时代的立交桥——基层党建的信息化新路 293

第一节 党建网站:基层党建的信息化“新平台” 295

我们都有一个家 295

很近很亲切 296

我想说说心里话 298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拓展基层党建新空间 302

党员信息“植入”社保卡 303

党员身份“刷卡”认证 304

信息化时代的组织动员 307

第三节 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党内教育的优质平台 310

现代远程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 310

“一个平台,三个通道”的远程教育模式 312

家门口不花钱的老师 313

党建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必然的选择 317

第十章 单位、行业、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城市基层党建的新格局 320

第一节 地铁、物业、园林、市容:党建联建的勃勃生机 322

不求所属、但求联动 322

联动破解民生难题 325

以联动机制先行 329

第二节 城乡结对帮扶:不断拓展的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 333

经济薄弱村:不能遗忘的地带 334

结对帮扶:“输血”、“造血”、“活血” 335

党建为“媒”,城乡统筹发展 338

第三节 互联互补互动:基层党建大视野中的新精彩 340

社区党建:互联互动的纽带 341

行业党建:单位党建的“链接” 342

条块结合:扁平化的协同合作 344

资源整合型工作模式的落脚点 345

后记 3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