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  上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  上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瞿明安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22055537
  • 页数:5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各个分支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述,是了解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本土化最新进展的入门书。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 上》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5

第一节 政学一体: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早期发展 5

一、苏联体制下的学科改制 6

二、苏维埃理论趋向及创新 6

三、大规模民族调查 8

第二节 学以致用: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新发展 11

一、文化人类学学科重建 11

二、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本土化 13

三、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转型 14

第三节 多元并进:中国文化人类学新世纪繁荣 16

一、文化人类学学科新貌 16

二、文化人类学的多元发展 17

三、文化人类学的应用研究 18

第四节 异境奇葩:台港澳地区文化人类学在当代的发展 19

一、台湾文化人类学发展 19

二、香港与澳门文化人类学发展 23

第二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机构设置 26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人类学机构设置与人才培养 26

一、中国科学院和民委系统的民族研究机构 27

二、民族学院研究机构的建立 28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的设置 29

一、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的恢复与发展 30

二、民委系统的民族研究机构的恢复和发展 31

三、民族学院的恢复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32

四、国内其他高校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38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学、民族学人才培养 43

一、人类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培养 44

二、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47

三、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 51

第四节 台港澳地区文化人类学机构设置与人才培养 54

一、台湾地区的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 55

二、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 57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学术交流 58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学术团体的组建 59

一、中国民族学学会 60

二、中国人类学学会 60

三、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 60

四、中国都市人类学学会 61

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61

六、其他学术研究团体 62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学术会议的召开 63

一、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63

二、多种类型的学术会议 64

三、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 65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学术成果的发表 65

一、学术刊物的重要作用 66

二、《民族研究》及相关刊物 67

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及相关刊物 68

四、互联网与学术交流 68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 69

一、人类学的本质在于跨学科研究 70

二、庄孔韶的多元研究 71

三、尹绍亭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72

第五节 文化人类学中外学术交流 72

一、国外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72

二、走出国门的中国学者 73

第六节 文化人类学非正式交流 74

一、学术论坛 74

二、现代媒体中的学术传播 75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科研项目 77

第一节 基础研究方面的科研项目 78

一、人类学与民族学理论方法研究 78

二、中国民族史研究 80

三、民族传统文化研究 81

第二节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科研项目 83

一、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83

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85

三、跨国民族和世界民族研究 87

第三节 应用研究方面的科研项目 88

一、西部大开发与民族经济发展研究 88

二、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 91

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93

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会研究 94

五、民族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95

六、民族问题与民族发展研究 96

第五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99

第一节 当代中国学者对国外文化人类学著作的译介 99

一、国外文化人类学名著的翻译出版 100

二、国外文化人类学其他方面的译著 104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 107

一、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概论性著作 107

二、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其他基础性的著作 111

三、中国文化人类学名著的重新出版 114

四、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方面的论文集 119

五、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丛书的出版 121

第六章 当代中国的语言人类学 125

第一节 中国语言人类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回顾 126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 129

一、学科理论与方法方面 130

二、语言与民族 133

三、语言与文化 134

四、语言接触 140

五、濒危语言问题 142

六、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144

第三节 对中国语言人类学的思考 146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哲学人类学 148

第一节 当代中国哲学人类学的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实践 148

一、西方哲学人类学著作的中文翻译实践 149

二、从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到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 150

第二节 当代中国哲学人类学的应用实践 153

一、关于“哲学人类学”的讨论、评述和概念辨析 154

二、对舍勒思想的进一步研究 157

三、关于兰德曼和文化哲学人类学的研究 158

四、关于宗教哲学人类学、生物哲学人类学等的研究实践 158

五、关于哲学人类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159

六、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中的哲学人类学研究实践 161

七、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 161

八、对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人类学研究 164

九、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考 166

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宗教人类学 171

第一节 国外宗教人类学的影响 171

一、国外宗教人类学著作的译介 171

二、国外宗教人类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173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宗教人类学研究 174

一、当代中国宗教人类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175

二、当代中国宗教人类学的理论探讨 181

三、当代中国宗教人类学的实证研究 183

第三节 当代中国宗教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185

一、仪式与象征的研究 186

二、面向文化解释的研究 190

三、神圣与世俗及日常与非日常的研究 192

第九章 当代中国的政治人类学 195

第一节 早期人类学本位的政治研究 195

第二节 构建中国政治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199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实践 204

第四节 当代中国政治人类学的展望 208

第十章 当代中国的心理人类学 212

第一节 当代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人类学问题的研究 212

一、对民族心理的探索 212

二、对跨文化心理的探索 213

三、对本土心理的探索 215

四、对文化心理的探索 216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界对心理人类学问题的研究 218

一、对心理人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218

二、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 220

三、对国民性的研究 221

四、对文化与自我的研究 223

五、对文化与认知的研究 224

六、对文化与情绪的研究 225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界对心理人类学问题的研究 226

一、对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的讨论 226

二、对族别共同心理素质问题的讨论 228

三、对民族意识问题的讨论 230

第四节 当代中国心理人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231

一、制约心理人类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232

二、心理人类学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235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的历史人类学 238

第一节 历史学本位的历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238

第二节 人类学本位的历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242

第三节 当代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者的实践 247

一、当代中国历史学家的研究实践 247

二、当代中国人类学家的研究实践 251

第四节 当代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55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饮食人类学 259

第一节 对国外相关学术成果的翻译与介绍 260

一、饮食人类学研究的通论性著述 260

二、以历时性线索导引的饮食人类学研究 263

三、饮食人类学视野中的特殊食物研究 264

四、饮食人类学专题研讨的代表性作品 266

第二节 饮食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268

一、人类学、民族学界的饮食人类学研究概述 268

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论著及其价值 276

第三节 饮食人类学学科体系的相关问题 278

第十三章 当代中国的审美人类学 280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与演进轨迹 280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探索 284

一、学科定位与跨学科的理论视野 285

二、立足田野调查的实证精神 287

三、建设性的研究宗旨 289

第三节 中国审美人类学在华南地区的调查实践 289

一、漓江流域的人文底蕴与审美文化研究 290

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追踪研究 291

三、从深山走向都市的黑衣壮民族文化研究 293

第四节 中国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95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的艺术人类学 298

第一节 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理研究 298

一、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与美学突破 299

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 301

三、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探索和方法研究 304

第二节 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实践 309

一、艺术理论问题的艺术人类学实践探索 310

二、艺术人类学学科理论的学术探索 311

三、门类艺术的艺术人类学学术实践 313

第三节 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315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的文学人类学 320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现状 321

一、文学批评中的原型批评 323

二、文学人类学批评中的原始主义 326

三、文学与神话学的交集:比较神话研究 329

四、作为展演活动的仪式研究 331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的表征 333

一、“中国阐释”:现代性的焦虑与文化转向 333

二、文学本体论: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取向 336

第三节 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342

一、以研究代替学科,不以学科冠名 342

二、展演行动研究与文本分析并重 343

第十六章 当代中国的身体人类学 345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身体研究现状 347

一、身体生成史: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势 347

二、身体民俗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身体研究 353

三、肉身化消费:商品化时代的身体研究 357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身体研究特征 358

一、身体史:一扇洞开社会史的门窗 358

二、身体史:转向人类学的可能性 361

第三节 当代中国身体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362

一、发现身体词语 363

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展示 364

第十七章 当代中国的性人类学 365

第一节 当代中国性人类学研究的现状 365

一、对性爱方式的研究 366

二、对生殖崇拜的研究 368

三、对月经禁忌的研究 370

四、对卖淫问题的研究 372

五、对性文化实物的研究 374

六、对性风俗的系统研究 375

第二节 当代中国性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377

一、性人类学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 377

二、当代中国性人类学的理论探讨 380

第十八章 当代中国的象征人类学 385

第一节 象征人类学领域内的理论探讨 386

一、国外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引进 386

二、象征人类学基本概念和体系的探讨 387

第二节 围绕“象征”展开的学术实践 390

一、服饰与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标记 390

二、饮食与象征: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 392

三、建筑象征文化:凝固的音乐 393

四、吉祥物的深层内涵与象征意蕴 394

五、仪式与象征:沟通人神和人际关系的桥梁 396

六、神话象征:文化传承的载体 399

七、性与象征:有意识崇拜的无意识凸显 400

八、语言与象征:最基本的符号 401

九、舞蹈与象征:肢体语言中传递的信息 402

十、中国象征文化的综合性研究 403

第三节 当代中国象征人类学发展中的问题和前景 404

一、当代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04

二、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的前景及展望 407

第十九章 当代中国的认知人类学 410

第一节 认知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 411

一、西方认知人类学的引进介绍 412

二、认知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420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认知人类学发展趋势 430

第二十章 当代中国的汉学人类学 432

第一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433

一、闽台地方文化与汉人社区研究 433

二、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435

第二节 追踪研究与乡土社会的变迁 438

一、费孝通的江村研究 438

二、从《金翼》到《银翅》 439

三、凤凰村、南景村的重访 440

四、台头村、后夏寨村的再研究 441

第三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444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香港的汉人社会研究 445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陆乡村研究 447

三、海外研究的观察视角与焦点问题 452

第二十一章 当代中国的经济人类学 455

第一节 经济人类学的兴起 455

第二节 早期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 457

一、早期“他者”对中国的经济人类学研究 457

二、早期中国经济人类学的研究 458

三、发展经济学的民族经济研究 462

第三节 中国经济人类学的发展现状 464

一、学科队伍进一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人类学领域 464

二、研究成果显著增多 465

三、研究内容各有特点,关注方向呈多元化 467

第四节 经济人类学的本土化 468

一、本土化话语中的经济人类学 468

二、中国经济人类学本土化的展望 471

第二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发展人类学 474

第一节 发展人类学及其学科的兴起 474

一、什么是发展人类学 474

二、发展人类学学科的兴起 475

第二节 发展人类学在中国的引进 476

第三节 中国发展人类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领域 479

一、中国发展人类学的研究现状 479

二、中国发展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481

第二十三章 当代中国的生态人类学 490

第一节 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回顾 491

第二节 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现状 495

一、生态人类学研究机构和人员情况 496

二、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现状 497

第三节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思考 506

一、中国生态人类学前景 506

二、中国生态人类学建设和发展 507

第二十四章 当代中国的旅游人类学 510

第一节 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511

一、旅游人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513

二、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513

三、西方主要旅游人类学家及其论著介绍 514

四、西方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入和介绍 514

第二节 包罗万象的旅游目的地研究 516

一、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517

二、旅游经营模式及社区参与研究 519

三、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研究 521

四、旅游人类学与博物馆研究 522

五、遗产旅游研究 522

六、旅游地开发研究 523

第三节 旅游活动与旅游者研究 526

一、旅游活动的符号象征及意义研究 526

二、旅游者研究 527

第四节 旅游人类学研究评述及发展趋势、研究问题预测 528

一、国内各学术机构的成立与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528

二、旅游人类学概论性及专题性著作的相继出现 528

三、中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趋势 529

第二十五章 当代中国的教育人类学 533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法 533

一、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534

二、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意义 536

第二节 教育人类学学科特点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540

一、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构建 540

二、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构建 542

三、国内学者对国外教育人类学理论的研究 548

第三节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向和学科展望 549

一、教育人类学未来发展趋向 549

二、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现代性和国际性 549

三、教育人类学广泛地运用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 551

第二十六章 当代中国的医学人类学 554

第一节 中国医学人类学的现状综述 554

一、医学人类学的主要著作 555

二、医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机构 560

第二节 医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 563

一、艾滋病研究 563

二、毒品问题 565

三、生育健康 567

四、中国少数民族基因研究 569

五、青少年的饮酒问题 570

第二十七章 当代中国的法律人类学 571

第一节 古典进化论对我国法学研究的影响 571

一、古典进化论对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571

二、古典进化论局限性在我国当代法学研究中的主要体现 573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 578

一、近代以来民族志资料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 579

二、法律人类学新理论方法的引入与使用 581

第三节 未来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 585

一、以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为重点 585

二、对中西方法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587

三、重视法律人类学理论研究 588

第二十八章 当代中国的人口人类学 590

第一节 我国人口人类学研究简况 591

第二节 我国人口人类学研究领域 596

一、关于民族婚姻关系的研究 596

二、关于民族妇女婚姻的研究 601

三、关于民族人口生育的研究 605

四、关于民族家庭户规模的研究 607

五、关于民族人口变动的研究 609

六、关于民族人口健康素质的研究 613

七、关于民族人口政策的研究 615

第三节 我国人口人类学研究展望 617

一、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617

二、研究内容的新论点和新视角 619

第二十九章 当代中国的体育人类学 622

第一节 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622

一、以民族体育研究为主的萌生阶段 623

二、人类学应用于体育各领域研究的拓展阶段 628

三、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步入成熟阶段 633

第二节 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636

一、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636

二、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638

第三节 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特色与未来 641

一、当代中国体育人类学的创新认识 641

二、体育人类学与人类未来的协同发展 643

第三十章 当代中国的科技人类学 645

第一节 科技人类学的名与实之争 646

一、丁长青的“技术人类学” 646

二、田松和刘兵的“科学人类学” 647

三、万辅彬的“科技人类学” 648

四、刘珺珺的“科学技术人类学” 648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650

一、李迪的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651

二、陈久金对传统天文历法的研究 652

三、万辅彬的铜鼓文化研究 652

第三节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 653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与社会发展 654

二、科技进步与社会文化变迁 655

第四节 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科学 657

一、硅谷研究对中国科技人类学的启示 657

二、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659

第五节 一个重要案例及其启示 661

第三十一章 当代中国的都市人类学 664

第一节 都市人类学的历史和在世界各国的开展 665

一、都市人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665

二、都市人类学研究的状况 668

三、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动向 669

四、都市人类学发展的评价和展望 675

第二节 国际都市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676

一、城乡关系研究 676

二、移居者适应问题研究 677

三、都市志愿社团研究 678

四、少数民族聚居区研究 679

五、贫穷文化研究 680

第三节 都市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创新 681

一、都市系统与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 682

二、宏观论与微观论的结合 684

三、都市人类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创新 686

第四节 中国都市人类学:近年来的状况与发展前景 688

一、近年来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学术贡献 689

二、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前景 693

第三十二章 当代中国的影视人类学 698

第一节 中国影视人类学及学科体系理论与方法 698

一、中国影视人类学研究对象及范围 699

二、中国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701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原则与方法 704

一、国内学者对“人类学影片”的理解 704

二、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原则与实践经验 707

第三节 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实践 711

一、科研机构的人类学影片拍摄实践 712

二、高等院校的人类学影片拍摄实践 714

三、传媒机构与独立制片人的人类学影片拍摄实践 717

四、台湾人类学影片拍摄实践 720

第四节 中国影视人类学现状与未来发展 721

一、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现状 721

二、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困境及展望 723

第三十三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族群研究 726

第一节 文化翻译中的“民族”与“族群” 727

一、“民族”与“族群”概念的翻译问题 727

二、能否用“族群”概念替代“民族” 730

第二节 中国学者对民族、族群、族群性、族群认同等概念的理解 734

一、对民族、族群概念的认识 735

二、两者的使用范围及其关系 737

三、族群性 739

四、族群认同 741

第三节 对中国族群认同实践的研究 744

第三十四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妇女/社会性别研究 750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理论推介 752

一、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学术史梳理 752

二、女性主义人类学与传统人类学的关系 754

第二节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社会性别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性 758

一、文化多元与社会性别研究 761

二、宗教与女性研究 764

三、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研究 767

四、作为研究视角的社会性别 771

第三十五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婚姻家庭研究 775

第一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婚姻家庭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775

一、当代中国人类学婚姻家庭研究的主要成果 775

二、当代中国人类学婚姻家庭研究的主要特点 777

三、当代中国人类学婚姻家庭研究的局限性 778

四、当代中国人类学婚姻家庭研究的展望 780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婚姻研究 781

一、有关婚姻起源的探讨及其对杂交和血缘婚的质疑 781

二、内婚、表婚与族际通婚研究 784

三、一妻多夫婚研究 789

四、婚礼研究 792

五、婚姻缔结中的礼物交换研究 796

六、“长住娘家”或“不落夫家”婚俗研究 799

七、择偶研究 802

八、离婚研究 804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家庭研究 805

一、家庭结构的研究 806

二、家庭教育研究 808

三、家庭人际关系研究 810

四、家庭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研究 813

五、基诺族的“长房”研究 814

第四节 摩梭人的走访制与母系家庭研究 815

一、进化论视野中的摩梭走访制与母系家庭之争 817

二、“无父无夫的社会”之争与婚姻定义的思考 819

三、“家屋”的新视野 823

四、旅游场景下的摩梭亲属制 823

第三十六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亲属制度研究 825

第一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亲属称谓研究 826

一、对亲属称谓的描述和介绍 826

二、亲属称谓与摩尔根进化思想的探讨 828

三、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 829

四、对亲属称谓的运用研究 831

五、亲属称谓研究的新视角 831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继嗣制度研究 832

一、母系制研究 833

二、彝族的家支制度研究 836

三、其他研究 838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亲属关系与亲属网络研究 840

一、姻亲关系研究 841

二、亲属网络研究 841

三、其它研究 842

第四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843

一、发展与成果 843

二、新型亲属关系与中西理论对话的可能 844

第三十七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研究 845

第一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文化变迁的理论与方法 845

一、当代中国人类学文化变迁的理论构建 845

二、当代中国人类学文化变迁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野 850

第二节 不同民族文化变迁的专题研究 852

一、汉族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852

二、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854

三、国外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860

第三节 文化要素变迁专题研究 861

一、宗教文化变迁研究 862

二、婚姻家庭文化变迁 863

三、衣食文化变迁 865

四、民间民俗和艺术变迁 866

五、语言文化及其他变迁 867

第四节 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变迁 869

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内容与特征 869

二、全球化浪潮中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871

三、挑战与应对 873

第三十八章 当代中国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研究 878

第一节 当代中国学者研究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的主要成果 878

一、有关西方人类学理论的专著类学术成果 879

二、有关西方人类学理论的章节类学术成果 882

三、有关西方人类学理论的论文类学术成果 882

第二节 对部分西方文化人类学重要理论学派的研究 884

一、对古典进化论学派的研究 884

二、对文化历史学派的研究 886

三、对法国社会学派的研究 888

四、对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研究 890

五、对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 892

六、对结构主义学派的研究 893

七、对象征人类学派的研究 895

第三节 对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898

第三十九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民族志写作 900

第一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与民族志写作 901

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 901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著作 907

第二节 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写作 909

一、海外华人人类学学者的民族志写作 909

二、本土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写作 915

第三节 非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写作 919

第四节 新兴民族志写作 922

一、历史民族志 923

二、都市民族志 926

三、另类民族志 928

第四十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932

第一节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早期田野调查 932

一、当代中国田野调查的“大协作” 932

二、大陆学界的沉寂与台湾学界的转型 935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 938

一、汉族社区的田野调查 939

二、少数民族调查研究 941

第三节 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反思和新创 945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田野调查方法的特点 945

二、分支学科的田野调查方法 950

第四节 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未来走向 954

一、参与观察到参与发展 954

二、田野调查的精细化发展 955

三、田野调查与“想象的社区” 955

第四十一章 当代中国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方法 957

第一节 当代中国学者对跨文化比较方法的推介与探讨 957

第二节 当代中国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实践和成果 965

第三节 港台地区学者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971

第四节 跨文化比较研究与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973

一、跨国跨境民族问题的研究 973

二、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在其他社会研究领域的影响 974

第五节 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 976

第四十二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面临的困境 978

第一节 理论方法的缺失对产生创新性成果的抑制 978

一、理论取向上因循守旧和简单模仿的现象 979

二、田野调查时间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982

三、田野调查范围难以跨出国门的恋土情结 983

第二节 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尚未得到学界和社会的认同 985

一、人类学的学科定位存在着混乱的现象 986

二、人类学的社会功能还未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989

第四十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前景 993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993

一、人类学理论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993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趋向 996

三、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和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 999

四、人类学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日显突出 1001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1004

一、树立人类学学术研究的精品意识 1004

二、开展人类学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 1006

三、增强人类学在政府机构和广大民众中的认同感 1008

四、建立促进人类学学科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1010

参考文献 10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