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褚钰泉著
  • 出 版 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56824410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褚钰泉编辑随笔选》是资深报人、编辑家褚钰泉先生从事编辑工作以来登载于书刊和报纸上的文章精选。本书分为“正编”和“副编”两大部分,“正编”中又分“阿昌逛书市”“书林短笛”“《悦读》卷首语”三块,“副编”的部分为“雪泥鸿爪”。“阿昌逛书市”系褚钰泉先生以笔名“阿昌”为《文汇读书周报》所撰同名专栏文章,该专栏前后持续近十七年,刊发专栏稿逾八百篇,本书精选二百三十四篇辑集;“书林短笛”系褚钰泉先生以笔名“阿昌”为上海《编辑学刊》所写专栏文章辑集,凡十九篇;“《悦读》卷首语”收入褚钰泉先生为《悦读》所撰卷首语,并附录了其绝笔《<;悦读>;四十四卷》,共计四十八篇;“雪泥鸿爪”共收褚钰泉先生为《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采写的新闻作品十一篇,包括消息、特写、侧记、通讯及编辑部文章等。
《褚钰泉编辑随笔选》目录
标签:随笔 编辑

正编 1

阿昌逛书市 1

1985年 3

连环画的题材还应丰富些 3

书籍装帧材料要丰富些 4

出版社要有自己个性 5

令人吃惊的广告 6

要有进取精神 7

踏破铁鞋无觅处 8

一点怀疑 9

能否“薄利多销”? 10

课本的利用 11

金钱与漂亮 12

值得推广 13

宣传的技巧 14

发现新的读者群 15

1986年 16

读者并未减少 16

被搞糊涂的外国人 17

难能可贵 18

莫当“稻草人” 19

想起了赵家璧 19

书迷们的喜悦 20

买到了《未晚谈》 21

真可惜! 22

视野放得更宽些 23

废纸与好书 24

“天才”与“出生证” 25

琼瑶的变迁 26

他们在挑战 27

1987年 28

“畅销”的转化 28

难以见到的《京剧大观》 29

“编”与“骗” 30

研究一下读者的眼光 31

谨防冒牌“畅销书” 31

为孩子想得更周到些 32

尚嫌不足 33

为个体户说几句话 34

文化街的建设 35

书不能这样读 36

莫把辞书作“摇钱树” 37

令人欣慰的数字 38

也应作些清理 39

1988年 41

“内部”有感 41

为何买不到《随想录》 42

以讹传讹 43

海峡对岸的信息 44

诱人的“巨”字 45

书展随想 46

纸张告急 47

出一本《诤言集》 48

等待提案的下文 49

救救连环画 50

明年…… 51

“关系书”小议 52

有点想不通 53

出本举报电话集 54

1989年 56

新年说书 56

多余的担忧 57

出钱买“名” 58

请对历史负责 59

建议送这两本书 60

难以相见的密友 61

书迷悼耀邦 62

与代表委员对话 63

想起了鲁迅 64

可贵的向往 65

由谁写历史 66

不要盲从 67

可怕的想象 68

开一份禁书书目 70

由禁书书目想起 71

为《辞海》编辑请功 72

帮一帮许杰先生 73

假如…… 74

1990年 76

冷清的报刊门市部 76

由书展想起 77

学术书的甄别 78

用牛刀杀鸡 79

公费公废 80

书卖便宜些行吗! 81

想起“电视之桥” 82

想起“读书节” 84

由“广告味”想起 85

特色的诱惑力 86

书的价值 87

巴金的书 88

1991年 90

从年初抓起 90

公乎? 91

新春送书 92

眼力 93

排队买《围城》 94

事在人为 95

出版社的潜力 96

想到就写 97

管一管这一类书 98

忘了出版的畅销书 100

不要忘了鲁迅 101

读懂鲁迅 102

并非笑话 103

1992年 105

两个“第二” 105

由《红太阳》想起的 106

旧书的收购 107

由个体书店参展想起 108

评奖大全 109

听谣有感 110

由一份“必读书目”想起 111

名人与错字 112

名人与错词 114

三千余人一个座位 115

也说奖金 116

期望 117

关键在于干! 118

请看《收获》 119

1993年 121

救救图书馆 121

报纸走向市场 122

稿酬提高些 123

图书馆的危机 124

书迷与股民 125

刮目相看 126

十八与两百 127

别忘了他们 129

有没有鬼? 130

老百姓的思念 131

不必隐匿 132

留住好稿 133

炒《废都》 134

令人心碎的对话 135

由祝寿想起 136

1994年 138

不是笑话 138

谁来做? 139

奇妙的数字 140

一点异议 141

鲁迅和足球 142

多几个蒋勋 143

耐得寂寞 145

由吴三桂想起 146

书的寿命 147

靠什么? 148

几个数据 149

辞旧 150

1995年 152

一个奇迹 152

“以书养书”析 153

到唐朝购书 154

又见书展 155

抗战题材 156

一点希望 157

微妙的变化 158

如何用纸 160

大手笔写小文章 161

不能糊涂 162

不要粗制滥造 163

想起孩子 164

出版社的眼力 165

令人不解 166

1996年 168

一个数据 168

名著的普及 169

“南东”的故事 170

两种热情 171

为了孩子 172

文化开店 173

喜见《石语》 175

“厚黑”何其多 176

防伪何其难 177

呼唤大书店 178

如此“忠告” 179

“一元书” 180

读一本书 181

这是一本什么书 182

呼吁一流书店 183

1997年 185

遗憾 185

最好的纪念 186

如何解决 187

一代出版家 188

重赏之下 189

热情 190

谈“著名” 191

“利”与“干” 193

说“编著” 194

王同忆们,戒! 195

还是要讲质量 196

书价浮动 197

功德无量 198

记忆的缺陷 199

1998年 201

奖的褒贬 201

文化含量 202

“社”的形象 203

想一想 204

冷静一些 205

王宝森的用处 206

值得重视 207

岂有此书 208

这样对吗? 209

要有精品 211

1999年 212

数据 212

双重标准 213

钱与质量 214

“革命”之风 215

下笔谨慎些 216

用什么来衡量 217

尊重作者 218

功劳簿 219

不忙于“著名” 221

数字 222

以书代刊 223

告别 224

2000年 226

有话大家说 226

争当内行 227

多作宣传 228

想些办法 229

尝试一下 230

为什么? 231

由谁负责 232

很为可贵 234

体谅体谅 235

值得警惕 236

“开仓济贫” 237

太少了 238

求变求进 239

珍惜 240

症结何在 242

2001年 243

假如…… 243

不必回避 244

好事好办 245

花了多少钱 246

一点疏漏 248

留心你的孩子 249

变化 250

博导的烦恼 251

可怕的笑声 252

薄些、再薄些 253

何谓“腐败” 254

先说几句 255

教训 256

谈谈教训 258

二谈教训 259

2002年 261

新年祝愿 261

齐头并进 262

学历与能力 263

2003年买书难 265

“哥哥对不起你们” 266

书林短笛 271

1998年 271

点子 271

推销意识 272

教训在哪里 274

关键在书 275

编辑和泡沫 277

来之不易 279

1999年 281

献礼书 281

恼人的电脑书 283

治一治“平庸” 285

提高卖书人的文化素质 287

编辑与科学 289

谁当领导 291

2002年 293

为何“己所不欲乐施于人”? 293

文盲和“新文盲” 295

2003年 297

法兰克福的感慨 297

“千虑”之“一失” 299

2009年 302

“闭口”和“开口” 302

社长总编,你们说谎吗? 304

拷问“动漫” 306

《悦读》卷首语 311

2003年 311

书是爱书者的精神天堂 311

关键就在一个“悦”字 311

读书是如此的快乐! 312

2006年 313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313

2007年 315

“书是进入世界的入口” 315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316

举目方知宇宙宽 317

“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318

2008年 320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 320

“从历史中求史识,是治史的品格” 321

元化先生走了…… 322

“十步之泽,必有芳草” 324

2009年 326

懂点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326

关键在于冲破有形或无形的禁锢 327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328

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330

不妨先做些史料抢救工作 331

2010年 333

别人的言行不必苛求“舆论一律” 333

“生逢盛世”“一派繁荣”,抑或…… 334

世事沧桑,变化万千 336

濯去泥沙,留下珍宝 337

“思虑者智之道” 339

2011年 340

很不平凡的一年 340

去芜存菁,历史才能存真 341

书评是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推手 343

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 344

辛亥革命百年了 346

2012年 348

不可思议的“命运” 348

鲁迅生前活得颇累…… 349

多看些书,多作些思考 351

打破禁锢思想的固有框框 352

北京人艺的甘苦艰辛 353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354

2013年 356

把真实的历史留给后人 356

开拓视野,寻求真谛 357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成功”的标志吗? 358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60

不少问题须重新思考 361

2014年 363

真实的“个人史”同样具有历史价值 363

这二十四个字似应让每一个人铭记在心 364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365

“人若不知自己民族的历史,将在劫难逃” 367

2015年 369

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369

叩拜是继承不了文化传统的 370

理论是发展的 372

孩子的教育确实该引起足够重视了 373

2016年 375

好文章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375

附:《悦读》四十四卷 376

副编 383

雪泥鸿爪 383

“跟着你的足迹”——上海各界人士祭扫鲁迅墓侧记 383

为孩子们操了一辈子心——访老作家冰心 385

意大利但丁学会委托专人向巴金赠送但丁诗集 389

“作家最重要的是写作”——巴金会见瑞典作家斯蒂格·汉森 390

巴金的生日 392

“人民的友谊是我一生奋斗的目标”——记巴金接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时的即席谈话 393

巴金偏爱读书人 394

巴金新作《怀念曹禺》问世 396

交流探讨坦诚相见——记中苏作家在上海的聚会 397

2005,最后的告别——痛悼本报知音、最可敬的书友汪道涵 398

全国学术界心血的结晶——记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的诞生 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