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生命整合心理学
生命整合心理学

生命整合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正荣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3109299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该书认为生命整合心理学是对罗洛·梅存在心理学和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的继承和发展,是重建自我观察能力,消解精神危机,实现人生幸福的一门学问。书中首先概述了生命整合心理学的渊源与前景,又站在文艺心理学的立场,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的误区;进而分析了深层心理对人生的影响及生命超越的可能,探讨了人生经验与原型意象对艺术探寻带来的束缚与超越;又以文学作品为例,阐释了挖掘经典所传承的生命价值的重要性。该书无论在理论的推进上,还是方法的实践上,对心理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生命整合心理学》目录

第一篇 现实困境与反思突围:生命整合心理学的渊源及其前景 3

第一章 人的自我探索——人文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的巡思 3

第一节 现代心理学面临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3

一、人类意识进化与现代心理学的诞生背景 3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困境 6

第二节 科学实验心理学到人文主义心理学 8

一、科学实验心理学的性质及其特点 8

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10

第三节 人文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2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2

二、华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13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建构 15

四、肯·威尔伯与超个人心理学 16

第四节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再到心本主义心理学 17

一、立足于本心的生命哲学 17

二、训练心理,提升心性品质 20

第五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与文艺心理学 22

一、文艺心理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22

二、文学是人类心灵的镜子 23

第二章 柳暗花明——现代心理咨询的困境与出路 27

第一节 现代心理治疗学的困境与反思 27

一、现代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定义 27

二、现代心理学治疗方法的弊端 29

第二节 现代心理咨询面临的困境 31

一、心理咨询的尴尬现状 31

二、现代心理咨询存在的缺陷 33

第三节 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为现代心理咨询展开的新出路 35

一、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 35

二、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特点 37

三、肯·威尔伯的整合之道 38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咨询的新突破 39

一、佛教生命疗愈的起源 39

二、禅的智慧与实践方法的生命价值所在 41

三、中华传统修养文化的实质 42

第三章 传统的法宝——禅宗的心性修证对身心整合生命提升的作用 44

第一节 生命有达到完美境界的可能 44

一、最完美的人格——佛的境界 44

二、佛当下即可成就 45

第二节 你活在哪一层——生命的层次 46

一、生命存在结构层次 46

二、真实的我——生命的本源层 51

第三节 禅宗提升生命的实践之道 53

一、顿悟——看清生命的本源 53

二、回归——活在生命的第五季 55

第四节 禅宗对现代心理咨询的补位 56

一、调整心理,回归本真 56

二、自性自度,自主调节 57

第四章 自我拯救——生命整合心理学对解决人类当前生命危机的光明前景 61

第一节 人类对生命提升的探索 61

一、西方:理性逻辑的推导 62

二、东方:生命体验的实践 64

第二节 生命整合心理学的探索之道 65

一、生命整合心理学的理论源头 65

二、生命整合心理学的技术源头 69

三、生命整合心理学的实践原理 71

第三节 生命整合心理学的整合方法及整合的层次 75

一、整合的方法 75

二、整合的层次 78

第四节 生命整合心理学对解决当前生命危机的意义 80

一、生命对本真状态的遗忘、迷失 81

二、生命中充满了种种的缺憾、不完满 82

三、生命在意识层面早就不堪重负 84

第二篇 自我缺陷与心理分析: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走向更深入的认识集体自我 89

第一章 怨恨的迁怒——虐待心理分析 89

第一节 虐待心理及行为表现 89

一、导入:温岭虐童事件 89

二、虐待行为及其分类 89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虐待心理的深层揭示 92

一、集体记忆与虐待心理 92

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缺失 94

三、自我认识误区导致的虐待行为 96

第三节 佛教对虐待的心理根源索解 99

一、虐待心理来源于深层的业力积淀 99

二、业力与心理模式的运作之谜 100

第四节 破除虐待心理的思路和方法 103

一、对治思路 104

二、对治方法 105

第二章 失败者之根——受挫心理分析 109

第一节 受挫心理概说 109

第二节 受挫心理的形成与根源 110

一、佛教对受挫心理的深层根源分析 110

二、深层心理学对受挫心理的探究 113

第三节 受挫心理与自我人格 120

一、自卑型人格 120

二、防卫型人格 121

三、攻击型人格 122

四、强迫型人格 122

五、抱怨型人格 123

第四节 瓦解受挫心理 125

一、觉起——自我察觉,阻断心理动力 125

二、反观——自我观察,生命活在第几季 126

三、追根——反复训练、追根溯源 128

四、照破——原形毕露,识破、照破 129

五、转念——转换思维、立处皆真 130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兼谈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133

第一节 阿德勒理论的贡献和局限 133

一、自卑心理的起源 134

二、自卑心理的分类及形成过程 135

三、阿德勒理论的局限 137

第二节 自卑的深层心理根源 139

一、人类的集体记忆 139

二、种族、民族的共同经历 139

三、家族心理的遗传 140

四、自我成长的经历 141

第三节 青春期自卑心理分析 143

一、青春期是形成自我的关键时期 143

二、青春期的自我确证与自卑情结 144

第四节 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 146

一、自卑心理与自我防卫机制 146

二、自卑心理对现实人生的灼伤 147

第五节 自卑与自我超越 148

一、自信不是替补性的心理满足 148

二、自信是生命在本心层面的圆满 149

第四章 心灵创伤的后遗症——第三、四代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崩溃 153

第一节 第三、四代群体与心理崩溃 153

一、什么是第三、四代群体的心理崩溃 153

二、造成第三、四代群体心理崩溃的因素 155

三、第三、四代心理崩溃的表现与危害 158

第二节 第三、四代群体心理崩溃的深层心理根源 161

一、来自集体无意识的心理记忆 163

二、人人都有的“痛苦之身” 164

三、深层的业力积淀 165

第三节 解决第三、四代群体心理崩溃的原理 167

一、生命有清净无染的空性存在 168

二、虚幻迷执对自性的遮蔽 169

三、彻见本心,回归生命本然 170

第四节 第三、四代群体心理崩溃的典型案例 172

一、婚恋中的挫折与虐待 174

二、挫伤型的家庭教育 177

三、人生事业的受挫与失败 180

第三篇 生命积淀与精神分析:深层心理对人生的影响及生命超越的可能 185

第一章 心为根本——从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到佛教心本心性学 185

第一节 从“以人为本”到“以心为本” 185

一、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理论缺憾 185

二、佛教心性学对现代心理学的补位 186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与佛教的贪欲论 189

一、马斯洛与需要层次理论 189

二、需要层次与匮乏心理 190

三、佛教的贪欲论 192

四、生命存在及其超越性需要 193

第三节 存在性世界与涅槃空性的比较 194

一、马斯洛对存在性世界的描述 194

二、涅槃空性与生命终极境界 195

第四节 自我实现与“破我执” 197

一、马斯洛与自我实现理论 197

二、我执是生命之苦的根源 198

三、自我实现理论与破除我执的比较 200

第五节 高峰体验与极乐境界 206

一、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阐释 206

二、极乐是生命破除执着之后的自然显化 207

三、极乐是生命在本心层面的安顿 208

第二章 决定婚恋苦乐之法——潜意识心理原型对婚恋的下意识支配 214

第一节 导入:现代婚恋状况 214

第二节 潜意识理论与婚恋问题的根源 215

一、深层心理积淀与婚恋模式 215

二、性心理发育对婚恋模式的影响 218

第三节 潜意识对婚恋和人生的支配 221

一、心理积淀对下意识的掌控 221

二、痛苦之身的相互吸引 223

三、心智发育滞后对婚恋的作用 226

第四节 如何解决婚恋当中的问题 230

一、觉起,阻断心理动力 230

二、照破,转染为净 231

三、隔离出来,学会自我观察 233

四、识心用心,训练出驾驭心灵的能力 233

第三章 破除幸福的障碍——托尔《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的“痛苦之身”说与佛教“苦论”思想的比较和阐释 237

第一节 佛教的“苦论”和托尔“痛苦之身”概说 237

一、佛教对生命之苦的揭示 237

二、托尔对“痛苦之身”的阐释 241

第二节 生命痛苦的真相——我执 250

一、产生“我执”的根源 251

二、“我执”形成的人格类型 255

第三节 对痛苦之身根源的分析 257

一、人有肉体的存在与局限 258

二、自我意识积淀对生命的束缚 260

第四节 生命的出路:破除障碍,走向幸福 262

一、自我层面的有限性 262

二、破除我执,回归生命本真 264

三、由苦入乐,开启生命 266

第四章 生命终极的永恒追问——人生是一个自我确证的过程 269

第一节 千古第一问——我是谁? 269

第二节 “自我”概念的历史积淀及其范畴 271

一、自我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积淀过程 271

二、自我是主体的一种心理幻相 272

三、我执是产生苦的根源 274

第三节 自我其实就是一种意识 276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276

二、自我意识的非恒定性 278

第四节 人生即自我确证的过程 280

一、人类认识自我的误区 281

二、生命的终极存在 286

第四篇 经验与深层心理:心理原型对艺术境界的束缚与跨越 291

第一章 心理意象分析——兼谈文学的意象思维及其无穷意味 291

第一节 意象的概念和源流 292

一、意象在西方的研究和运用情况 292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概念 294

第二节 意象思维及其特点 297

一、什么是意象思维 297

二、意象思维的特点 298

第三节 意象思维在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300

一、意象思维与文学意象 300

二、作家的心理意象与文艺创作 302

第四节 意象思维与心理意象 305

一、意象思维与心理意象的形成与积淀 305

二、意象思维与心理意象的重建 307

第二章 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影响——从作家创作的母题以及成人心理反应机制的角度考察 309

第一节 几乎所有的性格都不完美 309

第二节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311

一、经验是对经历的思想总结 311

二、童年经验对心理反应机制的影响 313

三、童年经验的类型 317

第三节 童年经历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318

一、作家的缺失性体验与作家心理人格的形成 318

二、作家的心理缺失与作家创作母题的重复 320

三、作家的心理缺失与生命的升华超越 323

第四节 从童年经验的束缚中解脱 325

一、生命在自我层面超越的有限性 325

二、破除深层的心理原型 327

第三章 人神相恋模式——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心理的神话原型分析 329

第一节 人神相恋模式在文学中的体现 330

一、文学是对人类心灵的记录 330

二、人神相恋模式的作品类型 331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在人神相恋故事中的表现 332

一、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 332

二、心理模式的形成与运作 334

三、心理原型的唤醒与表现 335

第三节 人神相恋故事背后的深层生命意蕴 336

一、中华民族弱小的心理原型 336

二、佛教生命价值观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338

第四节 人神相恋模式折射出的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心理 341

一、中华民族沉重的痛苦心理 341

二、匮乏心理的幻想性补偿 343

三、中华民族集体心理发育的不成熟 347

第四章 禅诗之美—传统文人心灵的疗愈与安顿之道 349

第一节 禅诗的生命意味 350

一、禅诗是对生命本原的揭示 350

二、禅诗中的非逻辑化思维 351

三、禅诗是生命破除障碍之后的自然显化 353

第二节 一朝风月,万古长空——禅诗追求的生命境界 356

一、对禅诗意境的误读 356

二、平淡中见真淳 359

三、空灵的生命境界 364

第三节 诗歌的意味——无限的空间感 367

一、装置艺术概说 368

二、装置艺术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370

第四节 禅意的栖居——禅诗对文人生命安顿之启示 373

一、转恶为善、转染为净的疗愈功效 373

二、对官场失意的调适 374

三、主动契入山水,涵养生命之灵性 376

第五篇 艺术内蕴与生命哲学:文学经典所传承的生命价值挖掘 381

第一章 《变形记》与《东廊僧怠招魔》的比较解读——根植于人类潜意识的深层恐惧心理对现实人生的灼伤 381

第一节 生命的角度:全新的视野 381

第二节 荒诞式写作:西方经验式与东方直觉式 382

一、《变形记》与西方经验式荒诞 382

二、《东廊僧怠招魔》与东方直觉式荒诞 384

第三节 压抑与被压抑:恐惧的根源 388

一、意识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 388

二、恐惧心理的概念、现象与来源 390

三、生存恐惧:《变形记》的主题 393

四、性恐惧:《东廊僧怠招魔》的主题 394

第四节 破除恐惧心理对现实人生的桎梏 398

一、恐惧是人人都有的心理 398

二、破除恐惧心理的思路 399

第二章 《红楼梦》和《观无量寿佛经》的比较研究——生命哲学的意蕴探讨 401

第一节 《观无量寿佛经》与《红楼梦》中的生命状态 401

一、《观无量寿佛经》中的生命状态 401

二、《红楼梦》中的生命状态 404

第二节 生死轮回与悲剧主题 406

一、轮回中的悲剧命运 406

二、生命苦恼的来源 408

第三节 生命悲剧的解脱与超越 410

一、神性就是一种自在 410

二、生命的觉悟与寻求升华 412

第四节 文学角度的比较研究 416

一、对人生空幻的揭示 416

二、对空幻人生的一种补位 417

三、悲悯的人文情怀 419

第三章 匮乏与受挫——《红楼梦》家族婚恋的心性心理分析 421

第一节 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 421

一、匮乏心理 421

二、受挫心理 423

三、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424

第二节 从宝黛互动模式看两种心理的表现 425

一、贾宝玉的受挫心理 425

二、林黛玉的匮乏心理 427

第三节 宝黛爱情的背后:受虐与施虐的典型 428

一、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对“宝黛”爱情的支配和影响 428

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心性模式对命运的支配 430

第四节 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431

一、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的普遍存在 431

二、匮乏心理与受挫心理对现代人的影响 436

三、走出匮乏心理和受挫心理的思路 438

第四章 主题的深层性意识及其悲剧意义——《三言》《二拍》情欲谈 440

第一节 人与仙狐相恋的潜意识秘密 440

第二节 潜意识活动的“白昼梦” 442

一、幻觉式作品的内部结构 442

二、幻觉式作品的潜意识内蕴 443

第三节 幻觉式的心理满足 444

一、集体被压抑的性意识 444

二、压抑之后的心理偿还 445

第四节 弱小使人恋母,自卑使人崇拜 446

一、中华民族弱小、自卑的心理情结 446

二、中华民族的恋母原型和崇拜原型 448

第五节 象征世界的三重含义 449

一、压抑禁忌的神圣化 450

二、主体的自我惩罚机制 451

三、生命原欲的反动与成功 451

第六节 悲剧的永恒 452

总结 455

附录一:生命存在结构运作图 463

附录二:生命整合心理学操作技术结构及路线纲要 464

参考文献 468

后记 4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