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国防科研实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导弹航天测量控制系统  电磁兼容技术
国防科研实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导弹航天测量控制系统  电磁兼容技术

国防科研实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导弹航天测量控制系统 电磁兼容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8036773
  • 页数:4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以航天测控领域电磁兼容性工程需求为背景,在介绍有关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技术的基本概念、讨论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通道和敏感体的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电磁干扰的抑制技术以及与电磁兼容工程实施紧密相关的电磁兼容性分析(电磁干扰预测)、设计和试验技术。最后以海上测量船的电磁兼容性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本书可作为航天测控和国防科研试验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教材,也适合于从事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研制、生产、使用的人员参考学习,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国防科研实验工程技术系列教材·导弹航天测量控制系统 电磁兼容技术》目录

第一部分 电磁兼容概论 1

第1章 绪论 1

1.1 电磁兼容概述 1

1.1.1 电磁干扰及其危害 1

1.1.2 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性 4

1.1.3 与电磁兼容有关的常用术语 6

1.1.4 电磁干扰形成三要素与电磁干扰效应 11

1.1.5 电磁兼容的实施 13

1.2 电磁兼容技术 15

1.2.1 电磁兼容技术的内涵和学科特点 15

1.2.2 电磁兼容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1.2.3 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4

1.2.4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概要 28

1.3 电磁频谱工程 33

1.3.1 频谱的频段划分及命名 33

1.3.2 频谱管理 34

1.3.3 频谱工程 37

1.4 电磁兼容性标准与规范 41

1.4.1 标准与规范的内容和特点 42

1.4.2 电磁分贝单位的定义及换算 44

1.4.3 国内标准与规范 47

1.4.4 国外标准与规范 56

第2章 电磁干扰三要素及其特性分析 58

2.1 概述 58

2.2 电磁干扰源及其特性分析 59

2.2.1 电磁干扰源的分类 59

2.2.2 自然干扰源 62

2.2.3 人为干扰源 66

2.2.4 电磁干扰源的特性分析 75

2.3 电磁干扰的传播及其特性分析 83

2.3.1 电磁干扰传播的一般途径 83

2.3.2 传导耦合 84

2.3.3 辐射耦合 104

2.4 敏感体及其特性分析 113

2.4.1 敏感体及其敏感度、抗扰度概念 113

2.4.2 接收器对干扰的敏感度 114

2.4.3 关于接收器敏感度的几点结论 116

第二部分 电磁干扰抑制 121

第3章 屏蔽技术 121

3.1 屏蔽与屏蔽分类 121

3.2 屏蔽原理及分析 122

3.2.1 电屏蔽原理 122

3.2.2 磁屏蔽原理 127

3.2.3 电磁屏蔽原理 130

3.3 屏蔽效能确定 135

3.3.1 屏蔽效能确定的解析法 136

3.3.2 屏蔽效能确定的图解法 142

3.3.3 屏蔽效能确定的查表法 147

3.3.4 实际屏蔽效能综合评定 150

3.4 屏蔽材料的选择 152

3.5 屏蔽结构选择 155

3.5.1 电屏蔽结构 155

3.5.2 磁屏蔽结构 157

3.5.3 电磁屏蔽结构 158

3.6 屏蔽设计 158

3.6.1 屏蔽设计概要 158

3.6.2 完整性屏蔽设计的几种实用屏蔽技术 161

第4章 滤波技术 175

4.1 滤波器的特性与分类 176

4.2 EMI滤波器的特点与特殊组件 177

4.2.1 EMI滤波器的特点 177

4.2.2 EMI滤波器的特殊组件 179

4.3 反射式滤波器 182

4.3.1 低通滤波器 182

4.3.2 高通滤波器 188

4.3.3 带通滤波器 190

4.3.4 带阻滤波器 194

4.4 吸收式滤波器 195

4.5 电源滤波器 199

4.5.1 一般电源滤波器及网络结构 200

4.5.2 开关电源滤波器 202

4.6 信号选择滤波器 203

4.7 宽频带抗EMI新型材料与器件 207

4.8 有源滤波器 210

4.9 滤波器的选择与使用 214

4.10 几种最通常的实用滤波方法 218

第5章 接地与搭接技术 222

5.1 搭接与接地概念 222

5.2 接地线类型 223

5.3 安全接地 224

5.3.1 设备安全接地 224

5.3.2 防雷接地 226

5.3.3 安全接地的有效性 227

5.4 信号接地 232

5.4.1 单点接地系统 232

5.4.2 多点接地系统 235

5.4.3 混合接地系统 236

5.4.4 悬浮接地系统 238

5.5 实际系统的接地设计 238

5.5.1 单元电路的接地 239

5.5.2 多级电路的接地 239

5.5.3 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241

5.5.4 电路屏蔽盒的接地 248

5.5.5 飞行器系统的接地 250

5.6 地环路干扰及抑制 252

5.6.1 引入隔离变压器 252

5.6.2 引入中和变压器 254

5.6.3 引入光电耦合器 258

5.6.4 使用浮地方法 259

5.6.5 使用差分放大电路 260

5.7 搭接技术 263

5.7.1 搭接处理 263

5.7.2 搭接安全考虑 265

5.7.3 搭接的有效性及测试 266

第三部分 电磁兼容实施 269

第6章 电磁干扰预测 269

6.1 电磁干扰预测的目的和内容 269

6.2 实施干扰预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70

6.3 干扰预测模型 272

6.3.1 干扰源模型 272

6.3.2 耦合通道模型 273

6.3.3 接受器模型 277

6.3.4 小结 277

6.4 系统模型及建模方法 278

6.4.1 系统模型 278

6.4.2 建模方法 279

6.4.3 小结 281

6.5 干扰预测计算 282

6.5.1 幅度过滤 282

6.5.2 频率筛选 283

6.5.3 详细分析 283

6.5.4 性能评定 284

6.5.5 小结 284

6.6 系统内的电磁干扰预测 286

6.6.1 预测方法 286

6.6.2 预测实例 289

6.7 系统间的电磁干扰预测 292

6.7.1 预测方法 292

6.7.2 预测实例 296

6.8 电磁干扰预测计算机程序 300

6.8.1 概述 300

6.8.2 飞机电磁兼容性预测软件 304

第7章 电磁兼容性设计 315

7.1 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内容 315

7.1.1 系统内电磁兼容设计 315

7.1.2 系统间电磁干扰控制 316

7.2 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参数 317

7.3 影响电磁兼容性的发射机特性 320

7.3.1 概述 320

7.3.2 发射机的离散模式 320

7.3.3 发射机的频带模式 322

7.4 影响电磁兼容性的天线特性 324

7.4.1 有意、无意辐射区 324

7.4.2 全方向性天线特性 326

7.4.3 定向天线特性 329

7.4.4 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对的配置 334

7.5 影响电磁兼容性的传播特性 337

7.5.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特性 337

7.5.2 各波段的电波传播特性 339

7.6 影响电磁兼容性的接收机特性 346

7.6.1 接收机通道特性 346

7.6.2 接收机的阻塞、交叉失真与互调特性 349

7.7 电磁兼容设计要点 350

7.7.1 抑制干扰源的设计要点 350

7.7.2 抑制干扰耦合的设计要点 351

7.7.3 敏感设备的设计要点 352

7.7.4 搭接设计要点 352

7.7.5 接地设计要点 353

7.7.6 屏蔽设计要点 354

7.8 电磁兼容设计的一般流程 355

7.9 复杂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拓扑图论方法 359

7.9.1 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分解 359

7.9.2 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拓扑描述 361

7.9.3 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拓扑关联信息 363

7.9.4 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 364

第8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 366

8.1 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内容与要求 366

8.1.1 电磁兼容性试验项目 366

8.1.2 对试验场地的要求 368

8.1.3 对测试设备的要求 373

8.2 常用测试设备 374

8.2.1 电磁干扰测量仪 374

8.2.2 频谱分析仪 376

8.2.3 亥姆霍兹线圈 377

8.2.4 人工电源网络 378

8.2.5 功率定向耦合器 379

8.2.6 试验用天线 379

8.3 电磁干扰发射与电磁敏感度测试 381

8.3.1 测试频率与工作状态 381

8.3.2 传导干扰发射测试 382

8.3.3 辐射干扰发射测试 385

8.3.4 传导干扰敏感度测试 387

8.3.5 辐射干扰敏感度测试 389

8.4 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 391

8.5 电磁兼容性试验自动化 394

8.5.1 电磁干扰自动测试系统 395

8.5.2 电磁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 396

8.6 电磁兼容性试验流程 397

8.6.1 制定测试大纲和测试细则 397

8.6.2 试验前准备 397

8.6.3 试验运行与数据记录 398

8.6.4 分析处理测试数据 398

8.6.5 出具试验报告 398

第四部分 综合应用 400

第9章 电磁兼容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综合应用 400

9.1 应用概述 400

9.1.1 航天测控系统的特点 400

9.1.2 电磁兼容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概况 401

9.1.3 电磁兼容工程一般工作流程 404

9.2 航天测量船电磁兼容性总体考虑 408

9.3 问题解决法在测量船上的实施 411

9.4 以分隔技术为核心实现船上电磁干扰综合治理 414

9.4.1 频率分隔技术及应用 414

9.4.2 时间分隔技术及应用 420

9.4.3 空间分隔技术及应用 422

9.4.4 其他干扰治理措施 423

9.5 测量船电磁兼容性试验 424

9.5.1 甲板与舱室场强测试 425

9.5.2 设备敏感度的挑点测量 426

9.5.3 模拟任务状态下的互扰试验 427

9.5.4 单机对单机的最大(最坏)影响试验 428

9.6 几个特殊的EMC问题 429

9.6.1 非线性二次辐射 429

9.6.2 关于电磁辐射对人身的伤害 431

9.6.3 选择极化增加隔离度 433

9.7 小结 435

参考文献 4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