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社会公共意识论
社会公共意识论

社会公共意识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忠炜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5206085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公共意识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公共意识在内容、旨趣、视野等方面打下鲜明的历史烙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公共意识相关基础理论、社会功能、发展进程、内在逻辑等的阐释,详细说明公共意识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当今时代条件下培育和建构公共意识的基本路径。
上一篇:拜拜吧,小情绪下一篇:谈美
《社会公共意识论》目录
标签:意识 社会

序言 1

导论 1

第1章 社会公共存在与社会公共意识 12

1.1 对于人而言的公共存在 13

1.1.1 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种公共存在 13

1.1.2 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公共性存在 18

1.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公共存在为前提 22

1.1.4 公共领域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活动过程 24

1.2 公共意识的相关概念辨析 28

1.2.1 反映社会公共存在的社会公共意识 28

1.2.2 社会公共意识的基本内涵 31

1.2.3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辨析 33

1.2.4 公共精神与公共意识辨析 35

1.3 唯物史观视域中公共存在与公共意识的关系 36

1.3.1 公共存在决定公共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37

1.3.2 公共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觉能动性 39

1.3.3 公共意识对公共存在在反映基础上的设计 41

1.3.4 从观念到现实:公共意识向公共存在的转化 42

第2章 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公共意识 45

2.1 民主法治意识的起源:雅典城邦的公共生活 45

2.1.1 雅典城邦的“公共生活” 46

2.1.2 打下雅典烙印的“公共意识” 49

2.2 天赋人权:西方公民社会诞生的理论渊源 52

2.2.1 天赋人权的含义 52

2.2.2 天赋人权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53

2.2.3 天赋人权的实质 54

2.2.4 天赋人权的历史定位 56

2.3 共生共在:全球化时代的公共意识 57

2.3.1 全球化营造新型共生共在状态 58

2.3.2 全球化的动因及其表现形式 60

2.3.3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公共意识 65

第3章 社会公共意识的结构逻辑 74

3.1 社会公共意识的主体构成 75

3.1.1 现实的个人 75

3.3.2 群体共同体 78

3.1.3 民族共同体 80

3.1.4 国家共同体 82

3.2 社会公共意识的生成条件 86

3.2.1 社会公共意识的主体条件 86

3.2.2 社会公共意识的客体条件 89

3.2.3 社会公共意识的中介条件 94

3.3 社会公共意识的发生逻辑 99

3.3.1 社会实践:公共意识产生的现实基础 99

3.3.2 逐利本性:在公共生活中方能实现价值 102

3.3.3 社会契约:相互博弈中产生的动态平衡 107

3.3.4 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营造共同社会意识 111

3.4 社会公共意识的具体内容 114

3.4.1 公共生存发展意识:共存同一个世界 114

3.4.2 公共环境资源意识:依赖同一个地球 116

3.4.3 公共领域关系意识:共处同一个社会 120

3.4.4 公共权力利益意识:权力权利有机统一 123

3.4.5 公共治理管理意识:共同管理社会事务 125

3.4.6 公共秩序规范意识:共建良好社会秩序 129

3.4.7 公共安全保障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132

3.4.8 公共文化文明意识:共同享有文化文明 135

第4章 社会公共意识的特征功能 139

4.1 社会公共意识的基本特征 139

4.1.1 公共意识具有开放性特征 140

4.1.2 公共意识具有包容性特征 142

4.1.3 公共意识具有历史性特征 145

4.2 社会公共意识的社会功能 148

4.2.1 通过影响主体认知对主体行为发挥导向功能 148

4.2.2 通过塑造社会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有序运行 156

4.2.3 通过凝聚公共意志对历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63

4.3 社会公共意识的内在局限性 166

4.3.1 公共意识主体是公与私的矛盾统一 167

4.3.2 公共意识是公与私辩证统一的相对性范畴 168

4.3.3 公共意识在实践上是为私与为公的统一 170

第5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意识的缺失及建构 173

5.1 中国公共意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73

5.1.1 传统中国关于“公”的思想和发展 174

5.1.2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意识缺失及表现 176

5.2 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建构面临的现实挑战 181

5.2.1 “差序格局”中个体主体性难以彰显 181

5.2.2 熟人社会使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模糊 184

5.2.3 潜规则盛行导致正常社会规则难以实施 186

5.2.4 社会思潮激荡影响价值判断导致心理困惑 188

5.3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意识建构的路径选择 190

5.3.1 依法治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190

5.3.2 坚持“双百”方针,积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195

5.3.3 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198

5.3.4 改革开放,在全球化进程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200

结束语 203

附录一 207

附录二 222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5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