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洪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03467271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目录

概况 1

第一章 遵义历史演变与发展 7

第一节 远古至唐代的“遵义” 8

一、史前文化 8

二、“桐梓人”的发现 10

三、秦汉时期郡国并存 11

四、唐代经制州羁縻州并行 12

五、遵义的原住居民 13

第二节 秦汉时期黔北地区的经济开发 14

一、“耕田,有邑聚” 14

二、稻谷种植、铁器工具的使用 15

三、青铜器的使用与铸造 15

四、制陶业的发展 16

五、丹砂开采与贸易 17

六、酿酒和制茶 19

第三节 唐宋元明时期播州杨氏土司的兴衰 20

一、播州盛世 20

二、播州经济形态 22

三、茶马贸易 23

四、播州的文化教育 24

五、杨粲墓石刻艺术 25

六、平播之役 26

第四节 明代改土归流后遵义军民府的发展 27

一、重划疆土、改府设县 27

二、留驻军与屯田 28

三、驿道、驿站 28

四、丈田粮,限田制 28

五、纳入中央财政体系 28

六、推行儒学教育 29

第五节 清代改隶贵州至解放前的发展 30

一、经济的发展 31

二、官学和书院 32

三、文化世家的传承 33

四、遵义科举 34

五、遵义进士名录 35

六、太平军与黔北农民起义 41

七、公车上书与遵义教案 43

八、贵州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44

九、桐梓系军政集团的兴亡 45

十、古代遵义的人口变化 47

第六节 古代遵义城市变迁 48

一、播州城始建 48

二、遵义府新城建设 50

三、正安、道真古城 51

四、桐梓古城 53

五、绥阳古城 55

六、仁怀古城 55

七、赤水古城 56

八、习水古城 58

九、湄潭古城 58

十、凤冈古城 59

十一、余庆古城 60

十二、务川古城 62

第七节 中原文化对黔北地区的影响 63

一、多元文化的包容吸纳 63

二、“五尺道”——传播中原文化的路线图 65

三、文化先驱“汉三贤”舍人、盛览、尹珍 68

四、李白流放夜郎 69

五、乐山大佛缔造者——海通和尚 71

六、宋“三冉”冉从周、冉琎、冉璞 71

七、“清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 73

八、清代探花——杨兆麟 75

第二章 红色遵义—热血铸就历史丰碑 77

第一节 革命星火燎原黔北 78

一、辛亥革命在遵义 78

二、“五四运动”在遵义 78

三、马克思主义在遵义的传播 81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遵义官兵 82

五、内迁机构与流亡同胞 83

第二节 红军长征在黔北 84

一、红三军、红六军团转战黔北 84

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转战黔北 85

三、开展创建黔北苏区根据地的斗争 86

第三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88

第四节 长征经典战例——“四渡赤水战役” 91

第五节 民主革命斗争和人民政权建立 92

一、贵州省首个党支部——中共赤合特支 92

二、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遵义活动 93

三、解放遵义 94

四、建立人民政权 95

第三章 解放后的城市发展 97

第一节 遵义地区行政建置 98

第二节 经济恢复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建设 98

第三节 “三线建设”带动遵义城市发展 99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103

第五节 改革开放,实现战略转变 104

第四章 撤地设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111

第一节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进入总体小康阶段 112

第二节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经济结构优化明显 112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设施明显改善 115

第四节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116

第五节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增强 118

第五章 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成就 121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 122

第二节 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 127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135

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40

第五节 水利建设成就 143

第六节 金融业助推经济发展 147

第七节 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 150

第八节 商贸流通和市场繁荣 153

第九节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156

第十节 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159

第十一节 房地产业发展迅猛 161

第十二节 遵义经济指标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66

第六章 城市社会发展成就和特点 175

第一节 “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 176

第二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 178

第三节 “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 181

第四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182

第五节 遵义教育成就辉煌 184

第六节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191

第七节 “人才强市”战略 193

第八节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213

第九节 广播电视事业跨越式发展 216

第十节 群众体育活动普及,运动竞技人才辈出 219

第十一节 “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222

第十二节 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 224

第七章 城市建设大跨越 227

第一节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228

第二节 中心城区设施建设 229

一、城市道路建设 229

二、城市桥梁和无障碍建设 229

三、城市供水供气 230

四、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231

五、城市园林绿化 232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 233

第四节 遵义城市建设 234

一、旧城改造 236

二、红花岗区南部新城 237

三、汇川区北部新城 238

四、新蒲新区(东部)建设 238

第五节 市政公用设施 240

一、城市主要道路 240

二、城市主要桥梁 246

三、城市主要广场 248

四、城市公园 250

第六节 城市管理 253

一、城市管理“数字化” 253

二、交通管理“智能化” 254

三、公交管理科学化 254

四、市容环境整治 255

第七节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 258

第八节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与建设 259

一、历史文化名镇 260

二、历史文化村寨 265

第九节 城市规划 268

第八章 遵义文化名片 271

第一节 遵义“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 272

第二节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273

一、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地貌 273

二、世界文化遗产——播州海龙囤土司遗址 276

第三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9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北)仡佬族傩戏 279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 284

第四节 传统文化 287

一、尹珍文化 287

二、沙滩文化 292

三、遵义地方志文化 298

第五节 土司与仡佬族文化 304

一、播州土司文化 304

二、仡佬族文化 310

第六节 红色文化 318

一、遵义长征文化 318

二、遵义抗战文化 323

第七节 国饮、国酒文化 329

一、遵义茶文化 329

二、遵义酒文化 336

第八节 文学与艺术 340

一、黔北文学 340

二、遵义杂技艺术 343

三、文艺之乡 347

第九章 区域城市发展 351

第一节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352

第二节 中部地区 355

一、转折之城——红花岗 355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 359

三、未来的中心城市——新蒲新区 361

四、黔北第一县——遵义 364

五、夜郎古县——桐梓 367

六、中国诗乡——绥阳 370

第三节 西部地区 372

一、绿洲红城——习水 372

二、生态旅游城市——赤水 375

三、中国酒都——仁怀 377

第四节 东部地区 379

一、中国茶城——湄潭 379

二、绿色生态县——凤冈 383

三、乌江明珠——余庆 386

第五节 北部地区 388

一、小说之乡——正安 388

二、古傩王国——道真 392

三、丹砂古县——务川 394

主要参考书目 397

后记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