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探索微观五十秋  微生物研究回忆录
探索微观五十秋  微生物研究回忆录

探索微观五十秋 微生物研究回忆录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廷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1635570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探索微观五十秋》一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退休老专家陈廷伟先生对自己从事微生物科研工作回忆录,书稿以回忆的方式对自己过去的工作和生活做了整体的回忆和梳理。既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科研工作者在百废待兴的农业科研领域克服困难不懈探索的精神风貌,也有在特殊时代和困难时期甘于奉献、坚守初心的坚守初心的艰难和历程。书稿语言平实,图文呼应,逻辑结构也很清晰,无论是作为农业科研一个时代的阶段性总结还是作为一本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思想启迪启示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和收藏价值。
《探索微观五十秋 微生物研究回忆录》目录

一、初入科研门:立意研究土壤微生物(1950年1—8月) 1

二、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学习(1950—1954年) 5

三、到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54年8月) 7

四、首次研究磷细菌(1954—1956年) 9

五、考取副博士研究生 12

(一)报考研究生 12

(二)研究钾细菌(1956—1958年) 14

六、回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土壤微生物区系(1959年) 19

七、三年困难时期建言“代食品”救灾(1960年) 22

八、小球藻工厂化生产梦(1961—1963年) 26

九、在湖南农村的科研梦 28

(一)在祁阳探索“坐秋田”防治途径(1964年3—10月) 28

(二)在湘潭试验推广“稻田养萍”(1965—1966年) 29

十、对发酵饲料的效果检测(1968—1969年) 31

十一、下放山东十年(1970—1980年) 35

(一)建设微生物工厂(1971—1973年) 35

(二)开展以菌治虫研究(1971—1974年) 36

(三)研究用昆虫病毒防治松毛虫(1975—1978年) 38

十二、盼望回归中国农业科学院(1977—1980年) 42

(一)何日是归年(1977—1979年) 42

(二)研究虫霉菌(1978—1979年) 43

(三)回顾在山东10年 45

十三、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并出访国际水稻研究所(1980—1981年) 47

(一)终于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1980年) 47

(二)访问国际水稻研究所(1981年4月) 48

(三)回归土壤肥料领域(1981年) 50

十四、开展生物固氮新资源研究(1981—1985年) 53

十五、首访西德康斯坦茨大学(1982年11—12月) 59

十六、对陆生固氮蓝藻(地耳)的研究(1982—1985年) 69

十七、再赴康斯坦茨大学合作研究(1985年3—10月) 72

(一)办理出国手续 72

(二)开展科研工作 73

(三)迁入学生宿舍 76

(四)到瑞士旅游 79

(五)成为华侨朋友 80

(六)环游西德 81

(七)再访康大后又接待德方友人来访 82

十八、三访康大合作研究非豆科作物固氮(1989—1990年) 85

十九、随同总理考察和主持总理基金项目(1990—1995年) 93

二十、赴美国学术交流(1992年8月) 102

二十一、研究固氮芽胞杆菌(1994年至今) 108

二十二、赴米兰参加国际生物固氮研讨会(1997年4月) 110

二十三、开发推广微生物肥料(1991—2010年) 117

二十四、开发利用细菌多糖保健饮料(1992年) 123

二十五、开发利用细菌解酒防醉食品(1996年) 126

二十六、科普短文创作经历(1952—1984年) 130

(一)《土壤耕作与保墒防旱》(1952年《大众农业》) 131

(二)《一百年前的一场科学争论》(1959年《科学大众》) 131

(三)《向牛羊学习食物加工的本领》(1962年《科学大众》) 132

(四)《看不见的森林卫士》(1978年《科学大众》) 134

(五)《生物固氮的秘密》(1984年《科学大众》) 134

(六)《叶绿体的来龙去脉》(1984年《农村科学》) 136

二十七、陈廷伟科研工作大事记 138

二十八、一次随同国务院总理考察经历——误将线虫瘤当菌肥科考记(待发表文稿) 146

初次考察线虫瘤 146

随同总理视察 148

在列车会议室汇报 150

历史教训,值得后人吸取 152

综述 154

后记 157

来生科研愿望 159

附录:已发表回忆录及主要论文 1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