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亨利希·库诺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2776678
  • 页数:733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目录

第一章 古代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1

历史著作的萌芽 1

史传家希罗多德 3

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5

神话信仰的衰微 9

自然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11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哲学 13

波里比阿的历史著作 18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23

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 23

奥古斯丁的国家观 26

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学说 29

托马斯论历史进程和自然法 33

近代天主教历史学和国家理论 36

新教的历史观 41

第三章 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观和社会观的发展 44

国家联合和国家契约 44

反暴君派的国家学说 48

博丹和波舒埃 50

史论家博丹 53

孟德斯鸠 55

约翰内斯·阿尔图修斯的国家契约论 57

格劳修斯和普芬道夫的国家契约学说 60

十七、十八世纪自然法学说的演变 61

斯宾诺莎:法源于社会性 66

十八世纪德国和法国自然法诡辩学派 68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哲学 72

英国国家契约论的资产阶级化 72

托马斯·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74

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 77

三权分立 83

社会和国家的区分 86

个体和社会 93

理性和本能的对立 96

亚当·弗格森的社会理论 101

作为统治组织的国家 107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哲学及其对法国革命、国家理论的影响 117

社会契约说在法国的发展 117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19

自然法和国家法 121

共同意志和特殊意志 124

作为人权的天赋的个人权利 128

在法国革命的国家权利中共同意志的概念 132

法国革命中的阶级斗争观念 136

让·保尔·马拉的阶级斗争观 139

卢梭的历史观 142

阿贝·托马斯·雷纳尔和经济史观 146

第六章 孔多塞——圣西门——帕加诺 150

法国革命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150

孔多塞的历史观 153

圣西门的历史观 156

圣西门关于宗教发展的观点 160

圣西门和孔多塞 162

维科和帕加诺的历史哲学 164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先驱帕加诺 169

第七章 从伊瑟林到赫尔德的德国历史哲学 172

十八世纪德国文化史著作的发端 172

人类地理学的观点 177

宗教史试论 181

作为自然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 183

雅可布·韦格林的历史哲学 185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193

赫尔德的国家观 198

第八章 康德的历史与社会哲学 202

康德和法国革命自由主义 202

康德的目的论历史哲学 203

自然意向和天意 206

历史进程的规律性 211

作为发展因素的自然禀赋 215

康德所理解的社会与国家 218

康德、卢梭、洛克 221

第九章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国家哲学 226

作为政治家的黑格尔 226

黑格尔的发展概念 230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33

历史辩证法 235

世界精神和民族精神 239

在宗教发展中的世界精神 241

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和国家 243

完善的国家 247

第十章 马克思的社会观和国家观 250

马克思和黑格尔 250

马克思对社会和国家概念的区分 251

社会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257

施坦因、摩尔、忒尼斯 262

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和庸俗马克思主义 266

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 271

作为“社会机关”的国家 277

社会和国家的调节 280

经济和法 284

第十一章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289

黑格尔的国家理想 289

马克思的国家理想 292

国家理想和国家现实 294

马克思、恩格斯论雅典国家的起源 296

罗马国家的起源 299

雅典和斯巴达的国家建立 303

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 307

国家是征服的产物 309

马克思对国家发展和消亡的论述 311

第十二章 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批判 319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学说 319

马克思反对马克思 323

职权国家向管理国家的发展 327

马克思对国家消亡的想法是什么? 332

无产阶级专政 341

马克思、列宁和巴枯宁 346

国家否定和国家社会主义 353

第十三章 民族、社会和国家 359

民族的概念 359

民族的形成 364

民族是品性和语言共同体 368

民族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 373

民族感和阶级划分 375

民族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384

民族国家 386

民族和民族特性的问题 390

马克思所理解的民族性原则和政治进步 398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405

阶级的本质 405

阶级斗争的不同形式 412

阶级和等级 417

工人阶级的发展阶段 420

工人阶级和社会民主党 423

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形态 428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批判性的评论 432

第十五章 社会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国家以前的发展阶段 439

有关家庭是社会细胞的理论 439

原始群体 444

从游牧群体到马尔克公社 447

恩格斯所认为的马尔克公社 450

马尔克公社、部落和部落联盟 456

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458

第十六章 家庭的发展过程 463

家庭的起源 463

对摩尔根-恩格斯家庭构想的批判 467

原始家庭的形式 473

外婚制和个体婚姻 477

图腾和母系家庭的出现 480

母系家庭 486

家长制家庭 490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氏族公社 495

恩格斯的古代史构想和唯物史观 500

第十七章 经济方式的社会生活职能 505

马克思的经济概念 505

生产和交换 515

什么是生产关系? 516

生产力和生产条件 522

经济过程中的建设性因素 526

地理生活区域 529

社会劳动过程中的技术 533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混淆 538

整体技术和个别技术 541

第十八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545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依赖于物质生活过程 545

作为法律关系的经济关系 547

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 551

经济和意识形态 553

宗教观和经济生活的关系 557

历史中的观念因素 562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568

经济事实转化为观念因素 575

利益和意识形态 579

马克思历史观中的传统与天才的作用 587

第十九章 唯物历史论批判 593

庸俗马克思主义改头换面的手法 593

保尔·巴尔特教授的经济结构概念 597

采邑法的经济基础 600

日本采邑制的产生 603

巴尔特先生和农民战争 605

教会租息禁令的所谓意识形态的来源 609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技术发展观 615

第二十章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其篡改者 619

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 619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有关唯物史观的书信 622

对恩格斯书信的错误解释 625

所谓观念的历史因素是不是独立的推动力? 629

生产关系对意志决定的影响 631

何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 634

“原因”和“条件”概念的混淆 637

作为生产关系的剩余劳动关系 640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和伦理学 644

道德有没有永恒的原则? 644

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构成的主要动机 649

马克思和道德的形而上学 652

羞耻感的起源 655

原始性交道德的形成 660

杀婴是合乎道德的行为 663

对弑亲的道德评价 666

康德道德律的基础与前提 669

康德和马克思的道德理论 673

社会、阶级和国家道德 676

康德的道德规律和阶级伦理的关系 678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 684

社会变动的过程 684

进化与革命 690

向社会主义的发展 694

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批判 698

马克思发展观中资本主义贫困化的趋向 703

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 710

历史的必然性 715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发展辩证法 723

译后记 7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