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滨海河口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滨海河口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滨海河口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友媛,吴丹,迟守慧,孙萍著
  • 出 版 社: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7015302
  • 页数:1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青岛市李村河下游河口段,进行植物修复技术理论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河口段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以期改善李村河下游水质状况,控制该河段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集成生态浮岛、水下森林等生态修复技术,稳定水生态系统,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滨海河口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目录

第1章 滨海河口类型和分布概况 1

1.1 滨海河口界定和类型 1

1.1.1 滨海河口定义及界定 1

1.1.2 滨海河口类型 2

1.2 中国滨海河口分布及污染概况 4

1.2.1 中国滨海河口分布 4

1.2.2 中国滨海河口污染现状 5

参考文献 5

第2章 滨海河口区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7

2.1 滨海河口区水体污染成因分析 7

2.1.1 滨海河口区常规污染源分析 7

2.1.2 滨海河口区特殊的地理位置 10

2.2 水污染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11

2.2.1 控制措施简介 11

2.2.2 研究进展 12

2.3 水生态修复及研究进展 13

2.3.1 水生植物修复 13

2.3.2 微生物修复 15

参考文献 16

第3章 典型滨海河口环境现状 20

3.1 李村河河口区环境背景 20

3.1.1 地理位置 20

3.1.2 气候气象 21

3.1.3 地形地貌 22

3.1.4 水文水资源 22

3.1.5 土壤与植被 23

3.2 李村河河口区污染现状调查 24

3.2.1 水质监测 25

3.2.2 土壤监测 31

3.2.3 底泥监测 36

3.2.4 植被调查 38

3.3 李村河河口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42

3.3.1 盐碱水体 42

3.3.2 生态退化 42

3.3.3 景观萧条 42

3.4 本章小结 43

参考文献 43

第4章 河口区的耐盐碱植物筛选研究 44

4.1 植物种子的耐盐碱机理研究 44

4.1.1 芦苇 45

4.1.2 碱蓬 47

4.1.3 讨论及小结 48

4.2 植物幼苗的耐盐碱机理研究 50

4.2.1 盐生植物芦苇与碱蓬 50

4.2.2 景观植物黄花鸢尾 61

4.2.3 草本植物黑麦草 69

4.2.4 藻类植物川蔓藻 76

4.3 外源无机离子对植物耐盐碱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 86

4.3.1 材料与方法 87

4.3.2 结果与分析 87

4.3.3 讨论 94

4.3.4 小结 96

4.4 本章小结 97

参考文献 97

第5章 河口区植物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107

5.1 盐生植物芦苇与碱蓬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108

5.1.1 材料与方法 108

5.1.2 结果分析 109

5.1.3 讨论 112

5.1.4 小结 113

5.2 景观植物黄花鸢尾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113

5.2.1 材料与方法 113

5.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14

5.2.3 小结 115

5.3 藻类植物川蔓藻对再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115

5.3.1 材料与方法 115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16

5.3.3 小结 120

5.4 本章小结 120

参考文献 121

第6章 人工浮岛水质净化试验示范研究 123

6.1 生态浮岛水质净化试验 123

6.1.1 实验装置与设计 123

6.1.2 高通量测序分析与其他数据分析 125

6.1.3 组合型浮床对氮的净化效果 126

6.1.4 组合型浮床对磷的净化效果 129

6.1.5 组合型浮床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净化效果 130

6.1.6 浮床植物的生长状况 131

6.1.7 浮床微生物特征 132

6.1.8 小结 134

6.2 河口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设计 135

6.2.1 整体设计形式 135

6.2.2 设计任务及原则 135

6.2.3 设计依据 135

6.2.4 处理工艺及构筑物参数 136

6.2.5 生态浮岛设计 137

6.2.6 人工湿地设计 138

6.3 本章小结 145

参考文献 145

第7章 李村河河口区水污染控制工程措施 147

7.1 污染源控制措施 147

7.1.1 污染负荷控制措施 147

7.1.2 控源截污 158

7.2 水质保障技术 166

7.2.1 雨水渠与雨水调蓄池建设 167

7.2.2 雨水渠与雨水调蓄池布置规划 167

7.2.3 雨水渠与雨水调蓄池相关断面计算 171

7.3 生态补水 175

7.3.1 再生水 175

7.3.2 尾水湿地 178

7.4 生态修复实现技术 182

7.4.1 生态岸线设计 182

7.4.2 植被搭配与重建技术 184

7.5 本章小结 185

参考文献 186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87

8.1 结论 187

8.2 展望 1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