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认同的研究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认同的研究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认同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靳宇倡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9659410
  • 页数:177 页
图书介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探究网络在青少年社会认同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其内部的作用机制,并根据我国网络化时代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发挥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认同的作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青少年微信使用强度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微信由于其在媒介化社交的诸多优势,现已成为青少年群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社会认同指涉个体通过社会分类、社会比较以及社会区分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见。微信上充斥着诱使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可避免地会给个体社会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认同的研究》目录

引言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3

三、研究框架 4

四、研究的意义 5

第一章 青少年微信使用强度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一、认同 11

二、社会认同 12

三、社会比较 13

四、社会比较与社会认同 15

五、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比较 17

六、研究价值 18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20

一、被试 20

二、研究工具 21

三、程序及数据处理 23

四、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24

第四节 数据分析 24

一、青少年微信使用一般状况 24

二、相关分析 26

三、中介作用检验 26

第五节 讨论 27

一、微信使用强度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27

二、社会比较倾向的中介作用 28

三、研究意义和不足 29

第六节 结论 31

第二章 网络使用与物质主义对青少年身份地位认同影响研究 33

第一节 绪论 34

一、研究背景 34

二、研究价值 35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36

四、研究设计 3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41

一、相关概念辨析 41

二、青少年网络使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44

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现状 45

四、青少年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48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50

一、样本结构分析 50

二、量表实际测量的信度分析 51

三、量表的总体特征 52

四、个体差异分析 54

第四节 相关分析 57

一、网络使用与物质主义的关系研究 57

二、物质主义与目的性工作价值观关系研究 59

三、网络使用与目的性工作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60

四、结果总结 62

第五节 中介作用检验 63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64

一、研究结论 64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65

第三章 网络化时代青少年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67

第一节 问题提出 68

一、研究背景 68

二、研究价值 69

第二节 文献综述 72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7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75

第三节 研究设计和方法 78

一、研究目的 78

二、研究内容 78

三、本书的假设 79

四、本书的被试 79

五、研究工具 81

六、数据分析 82

第四节 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83

一、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83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多元方差分析 84

三、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水平上的差异 87

四、大学生专业认同各个维度的相关分析 87

五、学前教育专业职高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88

六、学前教育专业职高生专业认同的多元方差分析 89

七、学前教育专业职高生专业认同在性别水平上的差异 92

八、学前教育专业职高生专业认同各个维度的相关分析 93

第五节 讨论 94

一、大学生被试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94

二、学前教育专业职高生被试专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95

三、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高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性 96

四、本书不足与未来深入研究方向 97

第六节 建议 98

一、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98

二、对职高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99

第四章 网络化时代青少年婚恋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103

第一节 引言 103

一、社会认同的含义及特点 103

二、青少年婚恋观的含义及特点 105

三、研究现状 107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115

一、研究工具 115

二、研究对象 116

三、研究方法 118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18

五、研究假设 118

第三节 结果 119

一、《高中生婚恋观调查问卷》的修订 119

二、青少年婚恋观认同度的比较 121

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青少年婚恋观各维度的影响 122

四、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性爱抉择观、恋爱动机的影响因素 126

第四节 讨论及对策 127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129

结语 131

一、互联网引发深刻的社会认同变革 131

二、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社会认同的阻力 132

三、提升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对策建议 133

附录 135

参考文献 1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