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之工程与建筑业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之工程与建筑业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之工程与建筑业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恬,贾晶,王志敏等著;钟宏武,姚彦敏,刘彦顾问;米金升,王晓冉编审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09658093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在延续和发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1.0/2.0/3.0/4.0》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之建筑业3.0》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课题组组织编写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4.0之工程与建筑行业》,全书由总论篇、指标篇、管理篇、案例篇和附录五大部分构成。总论篇包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CSR4.0)》简介、工程与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三大章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CSR4.0)》简介主要介绍升级之后的指南的理论基础、新版特点以及与指南3.0的对应关系等;工程与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则主要介绍工程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程与建筑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特征及要求;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则以2017年世界财富500强中13家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指标篇即“报告指标详解”,分别对“报告前言、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报告后记”六大部分的160余个指标进行详细解释,每个指标给予专业的名词解释,并配上具体的报告案例,让读者一目了然。此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4.0之工程与建筑业》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CSR4.0)》简介 1

一、理论基础 1

二、新版特点 3

(一)范围更全面 3

(二)亮点更突出 3

(三)领域更系统 3

(四)内容更科学 4

三、指南使用 4

(一)参考《指南4.0》的指标体系编写报告 4

(二)严格按照《指南4.0》的流程编写报告 5

(三)严格按照《指南4.0》的方法提升报告价值 5

(四)申请参加“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 5

四、第三方质量保证 5

(一)ISAE3000标准 6

(二)AA1000系列标准 6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 7

五、指南生态 8

(一)指南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9

(二)指南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 10

(三)指南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 11

(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百人论坛 12

六、与《指南3.0》对应表 17

(一)报告前言(P系列)(见表1-2) 17

(二)责任管理(G系列)(见表1-3) 18

(三)市场绩效(M系列)(见表1-4) 19

(四)社会绩效(S系列)(见表1-5) 20

(五)环境绩效(E系列)(见表1-6) 22

(六)报告后记(A系列)(见表1-7) 23

第二章 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 25

一、工程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5

(一)工程与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25

(二)工程与建筑业对关联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26

(三)工程与建筑业对吸纳和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6

(四)工程与建筑业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6

二、工程与建筑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27

(一)宏观层面,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7

(二)中观层面,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7

(三)微观层面,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8

三、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特征及要求 28

(一)质量管理 29

(二)安全生产 29

(三)权益保障 30

(四)绿色建筑 31

(五)海外履责 31

第三章 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 33

一、工程与建筑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征 33

(一)报告注重绩效披露,“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特点显著 33

(二)注重采用第三方评估,提高了报告可信度 34

(三)报告议题具有实质性,聚焦行业,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战略性 34

(四)报告注重呈现形式,报告可读性较好,表现富有张力 35

(五)报告具有时代性,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议题 35

二、国内工程与建筑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征 37

(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38

(二)报告发布起步相对较晚,数量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 38

(三)报告内容日益充实,可读性增强 38

(四)报告编制日趋科学,参考标准多元且形式多样 39

(五)报告议题与国际同步,同时根植社会、辐射行业 40

第四章 报告指标详解 41

一、报告前言(P系列) 41

(一)报告规范(P1) 41

(二)高管致辞(P2) 43

(三)责任聚焦(P3) 44

(四)企业简介(P4) 46

二、责任管理(G系列) 49

(一)愿景(G1) 50

(二)战略(G2) 50

(三)组织(G3) 52

(四)制度(G4) 54

(五)文化(G5) 55

(六)参与(G6) 56

三、市场绩效(M系列) 58

(一)股东责任(M1) 59

(二)客户责任(M2) 62

(三)伙伴责任(M3) 68

四、社会绩效(S系列) 72

(一)政府责任(S1) 72

(二)员工责任(S2) 75

(三)安全生产(S3) 84

(四)社区责任(S4) 89

五、环境绩效(E系列) 95

(一)绿色管理(E1) 96

(二)绿色生产(E2) 99

(三)绿色运营(E3) 107

六、报告后记(A系列) 108

(一)未来计划(A1) 109

(二)关键绩效表(A2) 109

(三)企业荣誉表(A3) 110

(四)报告评价(A4) 110

(五)参考索引(A5) 111

(六)意见反馈(A6) 111

七、指标速查表 113

(一)行业特征指标表(29个) 113

(二)指标体系表(162个) 114

第五章 报告过程管理 121

一、组织 122

(一)工作组组成原则 122

(二)工作组职责分工 124

(三)工作组运作机制 124

二、策划 125

(一)明确功能定位 125

(二)报告短期策划 126

(三)报告长期策划 128

三、界定 128

(一)构建议题清单 128

(二)界定实质性议题 130

四、启动 133

(一)召开启动会 133

(二)签发启动通知 134

五、研究 135

(一)研究内容 135

(二)研究方法 137

六、撰写 138

(一)确定撰写方式 138

(二)明确撰写流程 139

(三)搜集撰写素材 139

七、发布 140

(一)选择发布时间 140

(二)确定发布方式 141

(三)策划发布会 141

八、总结 142

(一)准备复盘材料 142

(二)召开复盘会议 143

(三)反馈复盘结果 143

第六章 报告价值管理 145

一、价值生态 146

(一)价值类型 146

(二)价值机制 147

(三)价值媒介 147

二、重点回应 148

(一)回应政府部门 149

(二)回应资本市场 149

(三)回应行业协会 150

(四)回应科研机构 150

(五)回应新闻媒体 151

三、过程参与 151

(一)内部参与 152

(二)外部参与 154

(三)参与矩阵(见表6-1) 156

四、影响传播 157

(一)创新形式 157

(二)增加交互 159

(三)拓展渠道 160

第七章 报告质量标准 163

一、内容标准 164

(一)实质性 164

(二)完整性 164

(三)平衡性 165

(四)可比性 166

(五)可读性 166

二、流程标准 167

(一)组织 167

(二)策划 168

(三)界定 168

(四)启动 169

(五)研究 169

(六)撰写 170

(七)发布 170

(八)总结 171

三、价值标准 171

(一)回应性 171

(二)参与性 173

(三)传播性 174

四、创新标准 175

第八章 善用资源,服务建设 177

一、公司简介 177

二、责任管理 178

(一)制定责任战略 178

(二)加强责任治理 179

(三)加强责任培训 179

(四)注重责任沟通 179

三、报告管理 180

(一)组织 180

(二)界定 181

(三)启动 181

(四)撰写 182

(五)发布 182

四、报告评级 183

附录 187

一、参编机构 187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187

(二)责任云社会责任机构 191

二、支持单位 193

三、参考文献 193

(一)国际社会责任标准与指南 193

(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194

(三)社会责任研究文件 195

(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196

后记 1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