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泉良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6158764
  • 页数:186 页
图书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侧重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章关于教材编写建议,则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有直接关系的教材分析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操作依据。第三章:语文教材概述,将语文教材的内容及发展,教材的内部结构及对教材的分解方法进行具体叙述,使读者树立起语文教材的整体观念,为有效的使用和科学的译治。第四章:语文教材的使用和评价。这一章从使用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语文教材使用整体策略,强调了让助读系统的助读效益最大化的观点,并从教材评价的维度和中学语文教材评价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努力使语文教师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全面提升对教材的判断能力。第五章:课文分析操作和境界。是将教材分析具体化,也是进一步将教材分析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的深化。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目录

第一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2

第一节 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教学 2

一、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解读 5

一、识字与写字 6

二、阅读 7

三、关于写作教学 15

四、口语交际 22

五、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 24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 26

一、互动 26

二、对话 26

三、整合 27

四、课程 28

五、人文素养 28

六、科学素养 28

七、语感 29

八、理念 29

九、预设 29

十、动态生成 30

十一、文本 30

十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 31

十三、课程标准 31

十四、课程资源 32

本章小结 33

第二章 关于教材编写建议 35

第一节 关于教材概念的理解及其本质 35

一、“教材”概念的类型与问题 35

二、教材的本义 36

三、“教材”概念的层次划分 38

四、重建“教材”概念的意义 40

第二节 教材编写建议解析 42

一、语文教材应有鲜明的思想导向和当代品格,重视其学习主体的地位 43

二、精心编制阅读课文的思考练习 49

三、要为教学留有空间,满足不同需要 50

第三节 语文教材编写建议操作要求 52

一、选文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涵养 52

二、内容的安排要注重整合和简化 53

三、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 54

四、语文教材的编写应有创意,追求特色,讲究规范 55

第四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材观 57

一、更新观念,处理好“用教科书”与“拓展教材”的关系,为教科书摆正位置 57

二、与时俱进,发掘具有科学实效的语文教学资源 59

三、一种别样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自身素养 61

本章小结 63

第三章 语文教材分析 65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内涵及发展 65

一、语文教材的特点 65

二、语文教材的沿革 67

第二节 语文教材编写依据和体例 69

一、基础理论 69

二、学科理论 73

三、文艺学理论 75

四、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87

第三节 如何进行语文教材分析 94

一、对教材分析的理解 94

二、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 95

第四节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案例 97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97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102

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 105

本章小结 108

第四章 语文教材的使用和评价 110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策略 110

一、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策略要求 110

二、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具体操作 120

第二节 让助读系统的助读效益最大化 123

一、用好“单元导语”,优化教学过程 123

二、解读“文本作者”,感悟写作背景 124

三、巧引“课文导学”,推进深层阅读 125

四、牵手“课后练习”,舒展语文教学 127

五、巧用“课后资源”,提升实践能力 129

第三节 教材评价的维度及初中语文教材评价 130

一、评价维度 130

二、教材评价的标准: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 132

本章小结 136

第五章 语文课文分析 139

第一节 课文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39

一、课文分析的原则 139

二、课文分析的方法 143

三、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156

第二节 语文教师课文分析的特殊性 162

一、语文教师阅读课文与普通读者阅读文章的区别 162

二、语文教师阅读课文的三阶段 164

三、语文教师阅读课文应该读出一些什么 166

第三节 语文课文分析案例 168

一、钱理群的《孔乙己》分析(个性视角) 168

二、孙绍振的《背影》解读(美学视角) 172

三、《紫藤萝瀑布》课文分析(教学视角) 176

本章小结 181

附:《春风》 182

参考文献 1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