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电波传播  超短波·微波·毫米波
电波传播  超短波·微波·毫米波

电波传播 超短波·微波·毫米波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益溪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530867X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
《电波传播 超短波·微波·毫米波》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1.1无线电波与信息的传递 1

1.2无线电业务和频率分配 2

1.3地面微波视距接力通信 4

1.4微波视距传播 5

第二章 电磁场理论基础 6

2.1引言 6

2.2麦克斯韦方程组 6

2.3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7

2.4均匀介质中的平面波和球面波 9

2.5电磁场强度与能流的关系 13

2.6波的几何光学描述 14

2.7自由空间接收信号功率和自由空间损耗 16

2.8自由空间接收场强 17

2.9惠更斯-费涅尔原理 18

2.10克希荷夫公式 21

2.11费涅尔区、带和半径 23

2.12无线电波的极化 24

第三章 无线电气象 27

3.1地球大气与电波传播 27

3.2对流层的一般气象特征 27

3大气折射指数 32

3.4折射指数模型 38

3.5中国无线电气候的若干特点 43

3.6大气波导及其气象条件 47

3.7近地面大气折射率梯度的累积分布 50

3.8大气折射指数的随机起伏 52

第四章 大气折射 55

4.1大气与无线电波的折射 55

4.2准均匀介质中的波和射线 55

4.3费尔马原理 58

4.4不均匀介质中的几何光学近似条件 59

4.5球面分层大气中的折射 62

4.6球面分层大气中的折射预报 67

4.7线性大气中的折射:等效地球及其局限性 73

4.8线性大气中的折射:等效平面地及其局限性 77

4.9在不同线性大气中射线的参数和轨迹 80

4.10超折射与大气波导传播 82

4.11折射的二级效应 85

第五章 地面反射 87

5.1地面的电气特性及其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87

5.2地反射问题的近似求解:镜像法及其局限性 88

5.3天线的等效高度,射线的掠射角,发射角和到达角 89

5.4反射点位置的确定 93

5.5反射面的费涅尔区 93

5.6球面反射的扩散系数 95

5.7地面的反射系数 97

5.8地面粗糙度的影响——反射和散射 100

5.9地反射射线与直接射线的干涉和地反射损耗 102

6.1引言 107

6.2站点的几何参数和地形剖面 107

第六章 地面绕射 107

6.3障碍、地球凸起高度和传播余隙 111

6.4单刃峰绕射的波动解 113

6.5双刃峰和多刃峰绕射的波动法近似求解 117

6.6多刃峰绕射损耗计算的直观方法 121

6.7半无限屏绕射的谱理论(STD) 124

6.8半无限屏绕射的几何光学理论(GTD) 134

6.9屏绕射的几何光学解与波动解的一致性、多刃峰绕射直观法处理的有效性 135

6.10光滑球面绕射损耗的计算 139

6.11不规则地面、地物的绕射损耗的预测模型 143

第七章 不同传播模式的概率分布函数 146

7.1均匀分布 146

7.2二项式分布 146

7.3正态分布 147

7.4瑞利分布 147

7.5I0分布(Nakagami-Rice分布) 149

7.6m分布(Nakagami分布)与单边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麦克斯韦分布 150

7.7伽玛分布与指数分布和x2分布 154

7.8Griffiths-Mcgeehan分布与Stacy分布,Weibull分布、广义指数分布和广义瑞利分布 155

7.9累积概率的统计和概率坐标的制作 158

第八章 接收信号的衰落:平衰落 163

8.1引言 163

8.2衰落与通信可靠度 163

8.3绕射衰落 165

8.4地反射衰落及其克服办法 167

8.5地面波导传播与盲区衰落 170

8.6悬空波导引起的大气多径射线参数的计算 173

8.7悬空波导引起的多径干涉衰落理论 179

8.8瑞利型多径深衰落的经验预测模型 183

8.9浅衰落和闪烁衰落 186

8.10多径衰落的动力参数 186

8.11空间分集 188

8.12频率分集 193

第九章 频率选择性衰落 195

9.1引言 195

9.2折射率模型 195

9.3频率选择性衰落 202

9.4模拟技术 205

9.5抗选择性衰落的补偿装置 210

9.6传输质量的预报方法 213

第十章 晴空条件下地面视距传播的去极化 217

10.1引言 217

10.2大气水平不均匀性引起的去极化 218

10.3横向倾斜表面反射引起的去极化 223

10.4射线偏离天线主轴时引起的去极化 226

10.5单射线的去极化效应和多径去极化 229

10.6大气多径引起的去极化的统计理论 230

10.7交叉极化的实验研究与经验预报模型 235

第十一章 降水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 241

11.1引言 241

11.2对流层中的散射体 242

11.3由单个粒子引起的散射和吸收 257

11.4粒子群体的散射和吸收 267

11.5降水系统的结构 273

11.6雨衰减 282

11.7雪引起的衰减 287

11.8克服衰减的措施 288

附录2 291

附录1 水和冰的折射指数 299

第十二章 降水引起的去极化 301

12.1相干波传播的一般方程 301

12.2实用公式 306

12.3微分衰减和微分相移 307

12.5地面电路的交叉极化 309

12.4交叉极化的一般特性 309

12.6地-空电路上的交叉极化 315

12.7改善交叉极化分辨率的方法 319

第十三章 大气吸收 322

13.1引言 322

13.2大气吸收和辐射理论 324

13.3水汽的吸收 330

13.4氧的吸收 332

13.5无线电波的吸收 336

13.6辐射测量术 338

第十四章 地面微波视距接力通信电路设计 344

14.1引言 344

14.2图上作业、初步定点和选线 344

14.3地面微波视距接力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分析 345

14.4噪声和门限电平 347

14.5频率、极化安排和干扰计算 349

14.6电路余隙 353

14.7衰落储备 354

第十五章 地面视距电路的传播性能测试 356

15.1电路传播测试的目的 356

15.2传播测试所需的设备 356

15.3设备能力估算 357

15.4测试系统的校准 358

15.5测试方法 359

15.6数据处理 360

参考文献 3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