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人文地理学概论
人文地理学概论

人文地理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丽娇主编;廖荣华等编写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2205647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暂缺《人文地理学概论》简介
《人文地理学概论》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论 3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任务 7

一、探索正确的人地观,协调人地关系 8

二、正确评价自然资源 11

三、积极发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4

四、人文地理学的普及教育 15

一、地理科学体系 17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17

二、人文地理学科学体系 18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1

第一节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时期 21

一、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22

二、国外人地关系思想的变化 24

第二节 近代人文地理学创立和发展时期 26

一、国外近代人文地理学 26

二、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0

第三节 现代人文地理学大发展时期 31

一、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1

二、建国以后,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35

一、人口和人口的两种再生产 38

二、人口的两种属性 38

第一节 人口概述 38

第三章 人口与人口分布 38

三、人口的两种规律 39

第二节 人口的数量、分布与迁移 40

一、人口数量及其增长 40

二、人口分布的一般趋势 44

三、人口的迁移 47

第三节 人口构成 51

一、城乡人口构成 51

二、职业构成 52

三、民族构成 53

第四节 人口与资源、经济的关系 54

一、人口与资源 54

二、人口与经济 60

第五节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和批判 62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62

二、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和批判 63

第四章 空间交互作用 66

第一节 空间交互作用的基础——物流、人流和信息流 67

一、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67

二、运输的互补性 69

三、商品的可运输性 71

四、介入机会 72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77

一、运输系统 77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78

三、运费率递减律 86

一、运输网络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89

第三节 运输网络 89

二、运输网络的发展演化 90

三、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 93

第四节 运输对区位的影响 93

一、运输和经济活动 94

二、运输与文化模式 95

三、运输与领土完整、政治统一 96

第五章 工业与工业区位 98

第一节 工业概述 98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的物质基础 98

二、工业生产的特点 99

第二节 工业区位 100

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工业区位 101

二、工艺技术与工业区位 102

三、运输与工业区位 103

四、行为因素与工业区位 105

五、西方学者的工业区位理论简介 107

第三节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 116

一、工业生产布局原则 116

二、工业地域组合与类型 120

第四节 工业与城市发展 126

一、市场与工业区位 126

二、基础设施吸引了工业集聚 128

三、工业化与城市消长 128

一、新兴工业的概念 130

二、新兴工业的布局 130

第五节 新兴工业 130

第六章 农业与土地利用 134

第一节 农业及其生产特点 134

一、农业的涵义 134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35

第二节 农业布局及其条件因素 137

一、农业布局的内涵 137

二、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137

第三节 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143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43

二、土地资源的农业经济评价 145

三、土地利用 148

一、农业部门 150

第四节 农业部门及其地域结构 150

二、农业部门地域结构 152

三、农业部门地域结构的内在联系 153

第五节 农业生产地域专业化及商品基地选择 153

一、农业生产地域专业化 153

二、农产商品基地的选择 156

第六节 农业区划 158

一、农业区和农业区划的概念 158

二、农业区划的目的和原则 159

三、农业区划的类型与内容 159

四、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规划 160

五、农业区划面临的挑战 161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 162

第七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62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要点 163

三、《孤立国》的修正 166

四、杜能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弊端 167

第七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170

第一节 商业网的发展 170

一、商业的一般特点 171

二、影响商业活动的主要因素 173

三、商业网的形成 179

第二节 商业网点的布局 181

一、市场概况 181

二、商业企业布局 183

第三节 旅游商业网的布局 192

一、旅游业的特征 193

二、旅游商业网点布局原则 195

第四节 商业中心和城镇化 198

一、商业中心的形成与布局 198

二、商业网分类体系和城镇体系 200

第八章 城市 202

第一节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02

一、城市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02

二、城市产生、发展的农业基础 204

三、城市产生、发展的地理位置条件 205

四、城市产生、发展的自然条件 206

五、城市产生、发展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条件 207

一、工业革命前时期(1750年以前) 208

第二节 城市化及其进程 208

二、工业革命时期(1750—1900年) 209

三、工业现代化时期(1900年至今) 210

第三节 城市的地域结构 213

一、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213

二、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216

第四节 城市的职能和性质 218

一、城市的职能 218

二、城市的性质 220

三、城市的分类 221

第五节 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 224

一、城市合理规模 224

二、确定城市发展规模的依据 225

三、城市规划 226

第六节 城市的相互作用和城市体系 228

一、城市的相互作用 228

二、城市体系 229

三、中心地理论 230

第七节 新中国城市的发展 235

一、新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 235

二、新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237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238

四、我国城市发展的道路 239

第九章 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 241

第一节 国土整治 241

一、基本概念 241

二、国土整治的内容 242

三、国土整治是一项基本国策 244

第二节 国土规划 249

一、国土规划的涵义 249

二、国土规划的特性 250

三、国土规划的基本原则 254

四、国土规划的类型 256

五、国土规划与其他区划、规划和计划之关系 259

第十章 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及其实践任务 262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 262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62

二、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265

三、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267

二、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70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 270

一、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70

第三节 聚落地理学 271

一、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71

二、城市地理学及其研究任务 272

三、农村聚落地理学及其研究任务 274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 277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77

二、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278

第五节 政治地理学 281

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81

二、政治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282

一、军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84

第六节 军事地理学 284

二、军事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285

第七节 文化地理学 286

一、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86

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288

第八节 历史地理学 291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91

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292

第十一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94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295

一、制定研究计划 295

二、搜集资料 295

四、实地考察 296

三、整理资料 296

五、提出初步设想,邀请专家咨询 297

六、修改定稿,进行成果鉴定和工作总结 297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297

一、地图法 297

二、野外调查法 298

三、统计图表法 301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代方法 304

一、系统分析方法 304

二、遥感方法 306

三、计量方法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7

编后记 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