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形位公差与测量
形位公差与测量

形位公差与测量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天津市《形位公差与测量》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212·59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
《形位公差与测量》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零件的加工误差和要素 1

一、零件的加工误差 1

二、零件的要素 2

第二节 形位误差和公差 5

一、形状误差和公差 5

二、位置误差和公差 7

一、形状误差和最小条件 10

第三节 形位误差和最小条件 10

二、位置误差和最小条件 15

第四节 形位公差带 18

一、形位公差带的概念 18

二、形位公差带的构成要素 20

第五节 基准 24

一、基准的作用 24

二、基准的种类 25

第二章 形位公差的代号及其标注 29

第一节 形位公差的表示法 29

一、形位公差的表示法 29

三、形位公差代号的组成 30

二、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和有关符号 30

第二节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32

一、指引线的作用和画法 32

二、指引线的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 33

三、被测要素的简化标注法 36

四、关于在公差框格周围附加文字说明的规定 38

第三节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39

一、基准符号、连线的作用和画法 39

二、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的连接方法 39

三、基准代号的标注法 41

四、基准目标的标注法 44

一、公差数值的标注方法 45

第四节 公差数值和有关符号的标注方法 45

二、一些有关符号的标注方法 46

第五节 形位公差标注图例 52

第三章 形状公差及测量 61

第一节 直线度 62

一、直线度公差带 63

二、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67

三、直线度误差的数据处理 71

四、几点说明 76

第二节 平面度 76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77

一、平面度公差带 77

三、平面度误差的数据处理 79

四、说明 84

第三节 圆度 84

一、圆度公差带 84

二、圆度误差的测量 85

三、圆度误差的数据处理 91

第四节 圆柱度 93

一、圆柱度公差带 93

二、圆柱度误差的测量 93

三、几点说明 96

第五节 线轮廓度 97

一、线轮廓度公差带 97

二、线轮廓度误差的测量 98

三、线轮廓度误差值的求法 99

第六节 面轮廓度 100

一、面轮廓度公差带 100

二、面轮廓度误差的测量 100

三、几点说明 102

第四章 位置公差及测量 112

一、平行度公差带 113

第一节 平行度 113

二、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118

三、几点说明 120

第二节 垂直度 122

一、垂直度公差带 122

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27

三、几点说明 129

第三节 倾斜度 129

一、倾斜度公差带 129

二、倾斜度误差的测量 134

三、几点说明 135

第四节 同轴度 137

一、同轴度公差带 137

二、同轴度误差的测量 139

三、几点说明 142

第五节 对称度 143

一、对称度公差带 143

二、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147

三、几点说明 149

第六节 圆跳动 150

一、圆跳动公差带 150

二、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153

三、几点说明 155

第七节 全跳动 156

一、全跳动公差带 157

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158

二、基本概念 158

三、几点说明 160

第八节 定向、定位误差测量数据处理 161

一、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相对于基准无固定方位 161

二、基准用分析法体现 163

三、对中心要素进行测量 164

一、位置度表示法 166

第一节 位置度概念 166

第五章 位置度 166

第二节 位置度公差带 172

一、位置度误差及其公差 172

二、位置度公差带 173

第三节 位置度的基准 178

一、几何图框与基准的关系 178

二、基准的数量及顺序 184

第四节 位置度的标注及其公差带解释 189

一、仅用理论正确尺寸标注,采用单一位置度控制 189

二、仅用理论正确尺寸标注,采用复合位置度控制 190

三、尺寸公差与位置度公差合标 192

第五节 位置度的综合控制作用 193

一、控制多孔的同轴度 195

二、控制垂直度和同轴度 195

三、控制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和位置度 196

第六节 位置度的测量 197

一、采用综合量规测量 197

二、采用通用量具或量仪测量 200

第七节 延伸公差带 201

一、延伸公差带概念 201

二、延伸公差带的应用 205

三、延伸公差带的检验 206

一、局部实际尺寸 206

第六章 相关原则 20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8

二、作用尺寸 209

三、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尺寸 211

四、最小实体状态和最小实体尺寸 213

五、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 213

六、最大实体状态边界与实效状态边界 216

七、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 217

一、最大实体原则的概念 220

第二节 最大实体原则 220

二、最大实体原则的应用 222

三、最大实体原则的适用范围 244

第三节 包容原则 245

一、包容原则的概念 245

二、包容原则的应用 246

第四节 相关原则的测量 255

一、几种公差原则的比较 255

二、最大实体原则的测量 257

三、包容原则的测量 260

一、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262

第七章 形位误差的检测 262

第一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262

二、测量坐标值原则 264

三、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265

四、测量跳动原则 265

五、控制实数边界原则 266

第二节 几项有关检测的规定 267

一、标准测量条件 267

二、关于测量精度 268

三、关于仲裁 269

第三节 形位误差及其评定 269

一、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270

二、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272

第四节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274

一、基准的建立 275

二、基准的体现 279

第八章 形位公差的选择 288

第一节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的关系 288

一、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289

二、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293

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关系 298

四、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与表面光洁度的关系 299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 303

第二节 公差等级和公差值的选择 303

一、主参数的确定 303

三、公差等级的应用举例 306

第三节 未注公差的形位公差 306

一、自身尺寸公差能控制的形位公差 306

二、自身尺寸公差不能控制的形位公差 320

三、不需给定未注公差值的形位公差 320

第四节 有关形位公差值的问题 323

一、关于公差值改为全值标注的问题 323

二、关于测量时的数值折算问题 323

参考书目 3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