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金属切削加工理论
金属切削加工理论

金属切削加工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中山一雄著;李云芳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5033·5706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金属切削加工理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切削加工 1

1-2 切削加工方法的发展 1

目录 1

1-3 研究切削加工的过程 3

1-4 在各种加工方法中切削加工的特征 5

1-5 切削的类型 7

1-5-1 直角切削与斜角切削 7

1-5-2 根据切削的主运动分类 8

1-5-3 根据切削部分断面形状的变化分类 9

1-6 评价切削加工是否良好的基准 10

1-5-4 切削速度的变化 10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切屑的形态 12

2-1 切屑形态的分类 12

2-1-1 切屑的形态和形状 12

2-1-2 带状切屑 12

2-1-3 挤裂切屑 14

2-1-4 崩碎切屑 14

2-1-5 其它的分类法 15

2-2 切削比、剪切角和剪切应变 16

2-3 影响切屑形态的因素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三章 积屑瘤及其类似物 20

3-1 积屑瘤 20

3-1-1 积屑瘤及其类似物的种类 20

3-1-2 观察积屑瘤等堆积物的方法 21

3-2 积屑瘤的生成条件 22

3-2-1 刀具的刃口形状 22

3-2-2 粘结强度 24

3-2-3 加工硬化 25

3-2-4 强度分布与应力分布 29

3-3 积屑瘤的利弊 31

3-4 总结——积屑瘤的发生、防止、小型化和稳定化 34

参考文献 35

第四章 切削所消耗的能量 36

4-1 前言 36

4-2 表面能,Wn 36

4-3 剪切区的剪切变形功,Ws 38

4-4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功,Wc 40

4-5 后刀面的摩擦功,Wf 42

4-6 动能,Wm 43

4-7 弹性应变能,We 44

4-8 总结——切削能的分配 44

参考文献 45

5-1 一般的摩擦 46

第五章 切削中的摩擦与切削液的效果 46

5-2 切削中的摩擦 48

5-3 前刀面上的应力分布 49

5-4 切屑与刀具前刀面的接触长度 50

5-5 切削液的机能 53

5-5-1 润滑 53

5-5-2 冷却 55

5-5-3 界面效应 56

5-5-4 切屑的排除 57

参考文献 57

6-1 切削功与切削热 59

第六章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59

6-2 切削热对温升的影响 60

6-3 切削温度的测定 61

6-3-1 刀具工件热电偶法 62

6-3-2 把热电偶埋入刀具内的方法 65

6-3-3 在工件内埋热电偶导线的方法 66

6-3-4 用示温涂料的方法 67

6-3-5 辐射高温计 68

6-3-6 红外线照相 70

6-4 切削温度的计算 70

6-4-1 基础方程式 70

6-4-2 切削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 72

6-4-3 用近似的面热源数值计算温度分布 74

6-4-4 剪切面温度的解析计算 75

6-4-5 前刀面温度的解析计算 81

6-5 切削热流入比的测量 85

6-5-1 用量热计测量 85

6-5-2 测量流入工件的流入比 87

6-6 切削温度的实用公式 89

参考文献 90

第七章 切削力 92

7-1 切削力的意义和影晌 92

7-2 根据剪切条件而得到的切削力公式 93

7-2-1 直角切削时 93

7-2-2 与直角切削接近的斜角切削时 95

7-3 切削中被加工材料的变形应力 96

7-3-1 应变硬化 96

7-3-2 应变速度的影响——应变速度修正温度 99

7-3-3 剪切区的变形条件 99

7-3-4 前刀面附近的变形条件 102

7-3-5 总结 105

7-4 剪切角理论 107

7-4-1 克罗斯托夫(Krystof)学说(最大剪切应力学说) 108

7-4-2 默钱特学说(最小阻力学说) 108

7-4-3 李(Lee)与弗(Shaffer)学说 110

7-4-4 肖、库克、芬妮学说 110

7-5 各角间的实验关系 112

7-6 作用于剪切面和前刀面的力的平衡条件式 114

7-7 剪切角的实验公式 115

7-8 切削力的尺寸效应 118

7-8-1 切削刃刀棱的塌刃和崩刃 120

7-8-2 摩擦应力的增加与剪切角的减小 120

7-8-3 已加工表面表层的流动功 122

7-8-4 材料强度的尺寸效应 122

7-9 切屑的流出方向 123

7-9-1 斯坦勃勒(Stabler)法则 124

7-9-2 科尔韦尔(Colwell)近似法 124

7-9-3 理论的预测 125

7-10 不用直接测量来推断切削力三个分力的方法 125

7-11-1 被加工材料性质 128

7-11 总结——切削各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 128

7-11-2 刀具材料 129

7-11-3 刀具的刃部形状 129

7-11-4 切削深度与进给量 133

7-11-5 切削速度 133

7-11-6 积屑瘤 133

参考文献 133

第八章 切削加工表面的质量 136

8-1 几何方面的质量和材料特性方面的质量 136

8-2 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136

8-2-1 理论粗糙度 137

8-2-2 由于切削刃轮廓的不正确而使粗糙度增大 138

8-2-3 因相对运动的不正确而引起粗糙度增大 140

8-2-4 因复映精度的降低而引起粗糙度增大 140

8-2-5 凸起和刮削的影响 142

8-2-6 总结——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诊断法 143

8-3 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 144

8-3-1 不正确的刀具刀尖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144

8-3-2 不正确的刀具尺寸和切削刃轮廓 147

8-3-3 切削刃轮廓与已加工表面的复映精度 147

8-3-总结——误差发生的方式和原因 147

8-4 毛刺和小缺口 148

8-5-1 加工变质层的性质和利弊 149

8-5 加工变质层 149

8-5-2 加工变质层的形成原因与防止方法 152

参考文献 154

第九章 刀具的损耗与耐用度 155

9-1 刀具损耗的形态与原因 155

9-1-1 月牙洼磨损 155

9-1-2 后刀面磨损 158

9-1-3 边界磨损(沟槽磨损) 160

9-1-4 崩刃与其它的脆性损伤 161

9-1-5 塑性变形 162

9-2 刀具磨损的影响 163

9-2-1 产品尺寸的精度降低 163

9-2-2 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增大 165

9-2-3 降低已加工表面的光泽 166

9-2-4 切削力的变化 166

9-2-5 切屑可处理性的变化 166

9-2-6 增大加工变质层与毛刺 167

9-3 刀具磨钝标准 167

9-3-1 现场使用的刀具磨钝标准 167

9-3-2 研究室等处使用的刀具磨钝标准 168

9-4 切削各因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 170

9-4-1 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 170

9--4-2 切削速度与刀具耐用度 171

9-4-4 切削温度与刀具耐用度 174

9-4-3 进给量、切削深度与刀具耐用度 174

9-5 刀具耐用度的变动 179

9-6 总结——刀具耐用度的延长与预测 180

9-6-1 延长刀具耐用度的方法 180

9-6-2 刀具耐用度的预测与切削加工数据库 182

参考文献 183

第十章 切屑的形状与可处理性 185

10-1 正常切屑的形状 185

10-1-1 切屑形状的一般性质 185

10-1-2 影响螺旋形切屑形状的因素 186

10-1-3 切屑的向上卷曲 188

10-1-4 切屑的横向卷曲 192

10-2-1 切屑的折断方法 195

10-1-5 切屑的流出角 195

10-2 切屑的折断 195

10-2-2 切屑的折断条件 198

10-2-3 因被加工材料不同而产生切屑易折性的差别 201

10-3 切屑的可处理性 202

10-3-1 评价切屑可处理性的方法 202

10-3-2 切屑形状的分类 203

10-3-3 良好的切屑形状 208

参考文献 208

A.关于移动热源问题的杰格(Jaeger)解 210

A-1 由瞬时点和瞬时线热源而引起的温升 210

附录 210

A-2 由移动面热源而引起的温升 211

A-3 由静1面热源而引起的温升 214

A-4 接触面温度——热的流入比 214

参考文献 215

B.切削中的振动 215

B-1 振动的影响 215

B-2 引起振动的各种原因 216

B-2-1 发生与切削无关的振动 216

B-2-2 由于切削而引起的振动 217

B-3 防止振动的方法 218

参考文献 2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