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古代汉语题解
古代汉语题解

古代汉语题解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贞蕖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9429·002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
《古代汉语题解》目录
标签:题解 主编

1.汉字形体演变主要经过 1

的阶段及演变的趋势 1

2.甲骨文及其字形特点 1

3.金文及其字形特点 1

目录 1

4.大篆、小篆及其字形特点 2

5.隶书及其字形特点 3

6.楷书及其与隶书的区别 3

书的名称和顺序解释的异同 4

7.六书及班固、郑众、许慎对六 4

8.解释许慎给六书每一“书”下的定义 5

9.象形字的种类及其特点 6

10.象形造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6

11.指事字的种类及其特点 7

12.会意字的种类及其特点 8

13.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 8

14.形声字的种类 8

17.形声字意符的作用 9

15.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区别 9

16.形声字声符的作用 9

18.辨识形声字的本义 10

19.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11

20.古今字及其产生的原因 12

21.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13

2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 14

字,并写出相应的今字 14

23.什么是通假字 15

25.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16

24.通假字的条件 16

26.学习通假字知识对于阅读古书的用处 17

2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8

并写出与之相应的本字 18

28.什么是异体字 19

29.产生异体字的原因 19

30.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异体字, 20

并写出与之相应的本体字 20

31.繁简字及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21

的不同意义,如果繁简字 22

的读音不同,标明其读音 22

33.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 22

32.说明下列各组繁简字在古代 22

34.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方式 23

35.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重要意义 23

36.说明下列各句加“——”的部分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双音词,并解释其意义 24

37.什么叫双音节单纯词 26

39.联绵词的分类 27

38.什么叫联绵词 27

40.联绵词的特点 28

41.找出下列各句的联绵词,并说明其意义 28

42.什么叫叠音词 30

43.叠音词的分类 30

44.叠音词的特点 30

45.叠音词和两个单音词重叠的区别 31

46.分辨下列加“·”部分是叠音词还是单音词重叠使用,并解释其意义及词性 32

词的构词方式及意义 34

47.说明下列各句中加“·” 34

48.什么叫偏义复词 36

49.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加以解释 36

50.古今词义之间的关系 38

51.比较下列各句中加“·” 39

的词,说明古今不同的意义 39

52.什么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41

53.词义引申的方式 42

54.如何辨认词的本义 42

“·”的词的本义,并说明该词在句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43

55.根据《说文解字》找出下列各句中加 43

56.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45

57.将下列各句中加“·”的词的意义和今义对比,说明它们词义的变化是扩大、缩小还是转移 46

58.什么叫同义词 48

59.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48

6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的词 52

61.人称代词“我”“吾”的区别 55

62.第三人称代词“之”“其”的活用 56

63.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示法 57

64.辨别下列各句中加“·”的词是第几人称代词,并说明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58

6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的词属于哪种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什么成分 60

66.说明下列各句中的尊称和谦称 62

67.解释下列各句中特殊指示代词 65

“者”、“所”的用法 65

68.解释下列各句中“所” 66

跟介词相结合的用法 66

69.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的词属于哪 67

类副词,并解释其意义 67

和否定性无定指代词的区别 70

70.“莫”、“无”、“毋”作否定副词 70

71.介词在句中的作用 71

72.介词“於(于)”的主要用法 71

73.介词“以”的主要用法 74

74.介词“为”的主要用法 76

7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 77

的介词的用法和意义 77

76.兼词“诸”、“焉”的用法 78

77.连词“而”的主要用法 79

78.说明下列各句中加“·” 81

的连词的用法和意义 81

79.“与”作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82

80.结构助词“之”的主要用法 83

81.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的词是哪 86

类助词,并说明其作用 86

82.“者”作助词和作 88

特殊指示代词的区别 88

83.什么叫实词活用 90

84.辨别名词用如动词的依据 91

85.辨别形容词用如动词 93

86.辨别动词和形容词用如名词 94

87.辨析下列各句加“·”的词的活用 95

88.什么叫使动用法 97

89.动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97

90.动词使动用法的分类 98

92.动词的使动用和动 100

词的一般用法的区别 100

91.关于动词使动用的翻译 100

93.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102

94.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形容词 102

使动用的区别 102

95.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 103

96.什么叫意动用 104

97.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特点 105

99.名词意动用法的特点 106

义上去判断 106

别哪二者的区别要从整句的意 106

98.形容词使动用和形容词意动用的区 106

100.名词意动用法和 107

名词使动用法的区别 107

101.说明下列各句加“·”的词属于哪一种活用,并说明其活用后的词义 108

102.为动用法及其种类 109

103.辨析下列各句中出现的为动用法 111

104.名词作状语及其种类 112

词,并具体解释其用法及意义 116

106.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实 116

词,并说明其用法及意义 116

105.找出下列各句中作状语的名 116

107.数词在句中可充当的成分 119

108.基数词的特点 120

109.分数的表示法 120

110.约数的表示法 121

111.虚数的表示法 122

112.宾语前置的种类 123

个前置了,哪个没有前置 124

113.说明下列各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哪 124

114.辨别下列各句中的疑问代词哪个 125

是前置宾语,哪个不是前置宾语 125

115.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例释 126

116.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同 127

作介词的宾语前置的区别 127

117.分析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特点 128

118.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例释 129

119.解释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特点 131

表示强调的宾语前置例释 132

120.借助助词“之”、“是” 132

121.“唯(惟)……之(之为)……”、 134

“唯(惟)……是……”句例释 134

122.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释 135

123.谓语前置及其种类 136

124.解释下列各句的谓语前置 137

125.定语后置及其条件 137

126.解释下列各句的定语后置 138

127.什么叫判断句?举例说明 140

128.辨析下列各句哪个是 141

判断句,哪个不是判断句 141

129.判断句例释 143

130.被动句及其种类 145

131.被动句式例释 146

132.习惯句式及其特点 149

133.“如……何”、“若……何”、 150

“奈……何”句式的意义及特点 150

“奈……何”句式举例 151

134.“如……何”、“若……何”、 151

135.“……孰与…”句式的 152

意义及特点 152

136.“何……为”、“何以(奚以)…… 153

为”句式的意义及特点 153

137.“何……为”、“何以 153

(奚以)……为”句式举例 153

138.“不亦……乎”、“不乃……也”、 154

“况……乎”句式举例 154

139.“岂……哉乎、耶、邪”、“宁……乎”、“安……哉”句式举例 155

140.“无乃……乎”、“得无……乎” 156

句式举例 156

141.“……有以……”、“……无以……”句式举例 158

142.“有所……”、“无所……” 159

句式举例 159

143.“何(奚、安)……所”句式举例 160

144.韵例及《诗经》韵例的分析 161

145.韵在句中的位置 161

146.韵在一章中的数目 163

147.韵脚相互的距离 164

148.《鄘风·柏舟》一章韵例分析 166

149.《王风·君子于役》一章韵例分析 166

150.《小雅·节南山》三、 167

五、八章韵例分析 167

151.韵部及古韵部 168

152.古韵部归纳概括的方法 168

153.古韵的分部 170

154.王力先生的古韵三十部韵目 170

155.合韵及其与换韵的区别 171

156.“叶音”说及对“叶音”说的批判 173

157.古体诗及其特点 174

158.五言古体诗及其特点 175

159.七言古体诗及其特点 175

160.近体诗及其特点 176

161.四声、平仄及对仗 176

162.诗韵 178

163.律诗的“联”与“黏” 180

165.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及诗例 182

164.五言律诗的格律特点 182

166.七言律诗的格律特点 184

167.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及诗例 184

168.绝句及绝句的种类和特点 186

169.“孤平”与“拗救” 187

170.拗救的种类 187

171.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88

172.写出下面两首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处用“·”标出;对其中的“拗救”做具体说明 189

173.写出下面两首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处用“·”标出;对其中的“拗救”做具体说明 190

174.词牌及词牌同词题的关系 191

175.词的片 192

176.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192

177.词韵 193

178.词的押韵与诗的押韵的区别 194

179.词的句式与诗的句式的区别 194

180.词调的分类及其特点 195

181.词的摊破、减字与偷声 196

182.词谱与词谱的描写 196

183.工具书及使用工具书的必要性 197

184.工具书的种类 198

185.字典、词典的特点 198

186.目录、索引的特点 199

187.类书、政书的特点 199

188.图、表的特点 200

189.直音法及其局限性 200

190.反切及其原理 201

191.将下列反切的被切字读音 201

分别填入括弧内 201

192.《说文解字》的作者及内容 202

193.《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 203

194.《康熙字典》的作者及内容 203

195.《康熙字典》的释字体例 204

196.结合下例说明《康熙字典》 204

释字的体例 204

197.《康熙字典》中常见的变形部首 205

说明应查《康熙字典》的哪一部 206

198.写出下列各字的部首,并分别 206

199.《字典考证》的作者及内容 207

200.《中华大字典》的编者及其内容 208

201.《辞源》、《辞海》的编者 208

及其编排体例和解释体例 208

202.修订的《辞源》和《辞海》的分工 209

写明下列成语的出处及意义 210

204.查《辞源》或《辞海》, 210

注音和释义等方面有哪些改进 210

203.修订的《辞源》、《辞海》在 210

205. 查《辞海》(修订本),注明下列各词的意义,并给词中加“·”的字标音 211

206.几部查检文言虚词的工具书 213

207.查《词诠》,写明下列各字在 214

第几卷、第几页、有几条解释 214

208.《经籍?诂》的编者及体例 214

209.《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及内容 215

210.《佩文韵府》的编者及体例 215

212.《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216

的编者及体例 216

211.《联绵字典》的编者及内容 216

2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及体例 217

214.《中国丛书综录》的内容体例 218

215.《十三经索引》的编者及体例 218

216.查《十三经索引》, 219

写明下列各句的出处 219

217.古书注释及了解古书注释的必要性 220

218.什么叫注疏 221

219.《十三经注疏》的目录和注疏人 222

220.清代《十三经新疏》 223

的目录和注疏人 223

221.什么叫音义 224

222.结合《诗经·邶风·北风》第一章 224

的注释,具体说明注释的体例 224

223.给《诗经·邶风·北风》第一章的注 226

释加标点(注释见上题) 226

224.什么叫集解 227

225.结合《诗经·魏风·伐檀》第一章的注释,说明古书释文的方式 227

226.古书注释常用的术语 230

227.给下列各句的古注加标点,并具体 233

解释古注中的术语 233

228.古今句读的概念与异同 236

229.句读断错的原因 237

230.断句应注意的问题 238

231.古文今译的必要性 241

232.古文今译的方法 241

233.古文今译应该注意 242

古代字、词的特点 242

234.古文今译应注意古今语法的不同 246

235.古文今译应该注意古人 249

的修辞方式和修辞用语 249

236.古文今译应该注意古代文化常识 251

237.古文今译应该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252

238.古文今译应该注意 253

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253

239.具体说明下列译文中的错误 256

240.翻译下面的古文,并说明 257

画线处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2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