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艺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国瑞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7029723
- 页数:542 页
前言 1
导论 2
第一章 社会主义简述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内部系统 2
一、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2
二、社会主义现实运动 3
三、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4
一、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外部环境 5
二、受资本主义社会包围 6
第三节 社会主义顺利发展的条件 7
一、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7
一、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物质生产水平 8
二、必须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
第二章 文艺的一般规律 12
第一节 文艺何以产生 12
一、人是文艺的生长点 12
二、文艺产生于生产中情感--心理平衡需要 16
一、生产的两个尺度和两种精神生产 19
第二节 文艺的本性 19
二、文艺作为发明性精神生产的特质 24
第三章 为建立社会主义文艺学而斗争 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学的奠基 31
一、社会主义文艺学是文艺学的新学科 31
二、革命导师创造了社会主义文艺学的基本理论 33
三、各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创者的贡献 47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方法论 50
一、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坚持历史的原则 50
二、党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坚持批判的原则 58
第一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65
导语 65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产生 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 67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阶级关系的演变 67
二、工人运动的高涨与阶级意识的觉醒 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产生的文化艺术环境 69
一、人类文化艺术优良传统的历史渊源 69
二、空想社会主义文艺的直接影响 74
一、社会主义文艺的萌芽 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的萌芽和形成 76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形成 82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86
第一节 革命阶段的社会主义文艺 86
一、苏联及东欧等国的社会主义文艺 86
二、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文艺 91
三、欧美等国的社会主义文艺 98
第二节 建设阶段的社会主义文艺 102
一、苏联及东欧等国的社会主义文艺 102
二、中国及朝、越等国的社会主义文艺 1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124
一、正确处理好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124
二、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文艺与文艺遗产的关系 130
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文艺与外国文艺的关系 133
第二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质能 138
导语 138
一、蕴含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41
1. 社会主义文艺是最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文艺 1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 141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 141
2. 社会主义文艺是最正确反映英雄与群众关系的文艺 147
3. 社会主义文艺中的历史题材作品 150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151
1. 社会主义文艺是歌颂革命暴力和正义战争的文艺 151
2. 社会主义文艺是歌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文艺 157
三、体现集体主义的道德情感 161
1. 社会主义文艺是歌颂集体主义的文艺 162
2. 社会主义文艺是歌颂劳动的文艺 165
3. 社会主义文艺是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文艺 167
四、具有人民大众的美感形式 1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的商品性 173
一、文艺商品性的由来 173
二、资本主义文艺从属于商品生产 176
三、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商品性、但不是商品 18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 194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94
一、促死与催生:革命时期的历史使命 194
1. 建设时期历史使命的变化 196
二、巩固与发展:建设时期的历史使命 196
2. 为发展生产力服务 199
3. 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201
第二节 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206
一、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206
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208
1. 以敌为师 208
2.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及其对文艺的利用 209
3. 以史为鉴 213
4. 社会主义文艺在反和平演变中的作用 218
三、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残余 223
1. 反对特权思想 223
2. 反对宗法观念 224
第三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 226
导语 22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主体及其优化 228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构成和素质优化 228
一、文艺新军的动态构成和主体状态 228
1. 旧营垒中来的 229
2. 工农兵中来的 231
3. 新一代中来的 232
二、创作主体素质的优化 234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234
2. 继承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240
第二节 创作主体优化的途径 244
一、全身心地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实践 244
二、转变和优化思想感情的必由之路 248
三、获取创作源头活水的必由之路 251
四、学习人民群众文艺的必由之路 252
五、脱离人民生活--主体退化和蜕化之途 254
第六章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 258
第一节 塑造以新人艺象为中心的多彩画廊 258
一、塑造新人艺象的重要性 258
二、新人艺象的多彩画廊 264
三、新人艺象塑造中的几个问题 267
1.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新人典型 267
2. 以新人为中心塑造多样化的人物 270
3. 需要防止和克服的偏向 272
1. 体现倾向性的两种基本审美类型 273
第二节 歌颂和暴露,悲剧和喜剧 273
一、歌颂和暴露 273
2. 社会主义文艺歌颂和暴露的动因和特点 274
二、悲剧和喜剧 281
1. 超越戏剧体裁的广义分类 281
2. 社会主义文艺中的悲剧 282
3. 社会主义文艺中的喜剧 287
第三节 世界化、民族化、大众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290
一、世界化 290
二、民族化 293
三、大众化 296
四、个性化 298
五、“四化”的统一和创作的多样化 301
第四节 三大创作方法及其结合与自由选择 302
一、艺象三素、三型与三大创作方法 302
1. 艺象组成三大要素 302
2. 艺象结构三大类型 303
3. 艺象塑造三大创作方法 303
1. 社会主义文艺无独用的创作方法 305
二、社会主义文艺与创作方法 305
2. 社会主义文艺拓宽了创作方法结合的境界 307
3. 社会主义文艺提倡创作方法多样化和自由选择 310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传播 313
导语 313
第七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播体 3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播体的结构 325
一、社会主义文艺传播者 325
2. 社会主义文艺传播者的动力系统 326
1. 社会主义文艺传播者不是私营者 326
3. 社会主义文艺传播者的素质能力系统 327
二、社会主义文艺传播媒介 328
1. 文艺符号媒介 328
2. 印刷出版媒介 333
3. 电子媒介 334
三、社会主义文艺播体的性质及其控制 334
1. 社会主义文艺播体的社会性质 334
2. 社会主义文艺播体的控制 336
一、文艺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功能 3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播体的功能 340
1. 对原作加工 341
2. 对作品价值的新发现 342
3. 对艺术家声望的抑扬 344
二、文艺生产和消费的调节功能 345
1. 对文艺生产的调节 345
2. 对文艺消费的调节 348
1. 实现民族文艺的传递 351
三、民族文艺的传递和交流功能 351
2. 推动民族文艺的交流 352
第八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传播 3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艺传播的主要方式 356
一、社会主义文艺亲身传播 356
1. 亲身传播的两种方式 356
2. 亲身传播对传播革命文艺的巨大作用 357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大众传播 358
1. 印刷出版方式 358
2. 电子播映方式 363
三、社会主义文艺两种传播方式的关系 368
一、社会主义文艺传播的最优化 369
1. 建立与国情和人民审美需求相适应的文艺传播网络体系 3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传播与文艺市场 369
2. 建立稳定有效和形式多样的文艺传播反馈系统 373
3. 建立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文艺传播队伍 374
4. 建立文艺传播体系与社会运行机制和谐共振的关系 374
二、社会主义文艺传播中的文艺市场 377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艺市场的性质和作用 377
2. 社会主义文艺市场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381
导语 385
第五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接受与批评 385
第九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接受 390
第一节 接受的意义和受体 390
一、社会主义文艺接受的意义 390
1. 无接受社会主义文艺不能起作用 390
2. 无接受社会主义文艺不能再生产 393
二、受体系统 396
1. 受体的组成结构 396
2. 受体的基本素质 398
3. 受体的被动性和能动性 401
第二节 普及与提高 406
一、“普及与提高”是文艺发展历程中的基本矛盾之一 406
1. “普及与提高”矛盾关系的艺术史根源 406
2.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文艺的“普及与提高”问题 409
3. 资本主义社会文艺的“普及与提高”问题 410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412
1. 社会主义文艺的普及工作 412
2. 社会主义文艺的提高工作 416
1. 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419
三、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419
2. 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422
第十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批评 425
第一节 批评的职能 425
一、对创作主体的评估:制约主体 425
1. 浇花除草 425
2. 推广好作品,发现新人才 427
二、对接受的反思:引导受体 429
1. 文艺批评有助于受体选择优秀的文艺作品 429
2. 文艺批评有助于受体理解和欣赏文艺作品 430
3. 文艺批评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431
三、对传播的审视:监督播体 432
第二节 批评的标准 434
一、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真、善、美标准 434
1. 社会主义文艺的“真”与“善”尺度 435
2. 社会主义文艺的“美”尺度 438
3. 真、善、美三尺度的关系 440
二、批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441
1. 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开放性 441
2. 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多样性 443
1. 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文艺民主的重要表现 445
第三节 百家争鸣 445
一、对批评的批评 445
2. 文艺争鸣有利于文艺的繁荣发展 447
3. 树立正确的批评观 448
二、专家批评和群众批评 450
1. 专家批评对群众批评的引导和提高 450
2. 群众批评对专家批评的补充和促进 451
3. 两种批评的平等对待和共同发展 452
1. 文艺争鸣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原则 453
三、文艺争鸣的原则和目标 453
2. 文艺争鸣应当以“二为”方向为根本目标 456
第六编 社会主义文艺的管理和领导 458
导语 45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管理 468
第一节 管理系统和管理者修养 468
一、管理系统 468
1. 管理系统的层次和类别 468
2. 管理系统的设置 470
1. 政治思想修养: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和坚定信仰 471
二、管理者的修养 471
2. 哲学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科学、深入的理解 472
3. 艺术和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美学、文艺学理论修养、较高的艺术体验和评价能力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 473
4. 道德修养:具有诚挚无私、平等侍人、敢于坚持真理的品格和风范 475
5. 组织协调能力锻炼:具有平衡各种文艺关系、联络和调配各种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文艺协调发展的能力 475
第二节 管理者的职责 477
一、制定文艺管理法规 477
1. 制定文艺管理法规的意义 477
2. 文艺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478
1. 制定文艺发展规划的意义 479
二、制定文艺发展规划 479
2. 文艺发展规划的制定 480
三、组织协调文艺活动 482
1. 调节文艺活动中主体、播体、受体间及各自内部的矛盾 482
2.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艺与非社会主义文艺、反社会主义文艺之间的矛盾 4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艺管理的方式与原则 491
一、社会主义文艺管理的方式 491
1. 法律方式 491
2. 行政方式 492
3. 经济方式 493
4. 社会方式 494
5. 评议方式 494
6. 宣传教育方式 495
7. 个人规劝和忠告 495
二、社会主义文艺管理的原则 496
1. 科学原则 496
2. 民主原则 497
3. 社会文化效益原则 497
1. 文化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一翼 499
一、党拥有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 49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导 499
第一节 党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领导 499
2. 文化领导权与国家政权 501
3. 驳文化领导权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503
二、领导系统和领导者修养 504
1. 领导系统 504
2. 领导者的修养 505
一、总体范导:制定文艺方针政策 510
1. 制定文艺方针政策的意义和依据 510
第二节 党的领导的职能 510
2. 文艺方针政策的制定 512
二、目标制导:制定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战略 514
1. 制定文艺发展战略的意义 514
2. 文艺发展战略的制定 514
三、思想引导:把握调节文艺界的思想政治气候 517
1. 思想引导的意义 517
2. 思想引导的原则与方法 517
2. 文艺领导和管理干部的选拔 519
1. 组织领导的意义 519
四、组织领导:文艺领导、管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519
3. 文艺领导和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 520
第三节 党领导文艺的原则和方式 521
一、党的领导是宏观的、间接的政治领导而非具体的、直接的业务管理 521
二、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而非个人专权 523
三、党的领导是解释说服而非行政命令 525
四、领导者与文艺家的关系 527
2. 个人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528
1. 社会角色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528
3. 精神上的知心伙伴关系 529
第四节 对党的领导的监督 529
一、监督的必要性 529
1. 党内领导机制可能出现失常 531
2. 领导者个人可能存在缺陷 532
二、监督的方式 534
1. 党内监督 534
2. 党外监督 535
主要参考文献 53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 2018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俞炎燊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