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志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2531653
  • 页数:571 页
图书介绍: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工业废气与大气污染 1

一、工业废气的含义及分类 1

二、工业废气与大气污染 1

第二节 工业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2

一、工业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 2

二、大气污染源 3

二、我国工业废气污染现状 5

一、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 5

第三节 我国工业废气污染及治理现状 5

三、工业废气的污染危害 5

三、我国工业废气治理现状 7

第四节 我国控制工业废气污染的技术政策 8

第五节 大气环境标准 9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9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0

第二章 工业废气中粉尘污染物的净化 12

第一节 气溶胶力学基础 12

一、气溶胶颗粒的物理性质 12

二、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14

三、气溶胶颗粒的流体阻力 20

四、气溶胶颗粒的沉降机理 23

第二节 除尘器的分类和性能 29

一、除尘器的分类 29

二、除尘器的性能指标 30

三、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30

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30

第三节 机械式除尘器 33

一、重力沉降室 33

二、惯性除尘器 34

三、旋风除尘器 35

第四节 电力除尘器 47

一、概述 47

二、电晕的发生 49

三、粒子荷电 54

四、粒子的捕集 56

第五节 过滤式除尘器 63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 64

二、袋式除尘器的性能 64

三、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 67

四、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及应用 74

五、颗粒层除尘器 75

第六节 湿式除尘器 75

一、湿式除尘器的分类 76

二、湿式除尘器的捕尘机理 76

三、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78

四、重力喷雾洗涤器 81

五、离心式洗涤器 82

六、板式塔洗尘器 85

七、自激式洗涤器 86

八、文丘里洗涤器 87

第七节 除尘器的卸灰装置 90

第三章 工业废气的吸收净化法 93

第一节 物理吸收过程 93

一、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及平衡 93

二、气液传质理论 95

三、填料吸收塔计算 97

四、板式吸收塔计算 103

第二节 化学吸收过程 106

一、化学吸收汽液平衡 107

二、化学吸收速率 112

三、化学吸收塔计算 117

一、填料塔 122

第三节 吸收设备 122

二、板式塔 123

三、喷淋(雾)塔 125

四、鼓泡塔 127

五、降膜吸收器 128

六、超重力吸收器 129

第一节 吸附基本理论 131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现象 131

第四章 工业废气的吸附净化法 131

二、吸附剂 132

三、吸附基本理论 133

第二节 固定床吸附过程计算 137

一、吸附负荷曲线与透过曲线 138

二、等温固定床吸附器的计算 141

第三节 吸附剂的再生 148

第四节 吸附浸渍 149

第五节 吸附设备 150

一、固定床吸附器 150

二、移动床吸附器 150

四、其他类型吸附器 152

三、流化床吸附器 152

第五章 工业废气的燃烧及催化净化法 154

第一节 燃烧基本概念 154

一、着火温度与爆炸浓度极限 154

二、火焰传播理论概述 156

三、动力燃烧、扩散燃烧和混合燃烧 157

第二节 燃烧类型 157

一、直接燃烧 158

三、燃烧法的经济性 163

第三节 催化净化及催化燃烧法 164

一、催化作用 164

二、催化剂及载体 165

三、气固催化反应器计算 166

四、催化燃烧 169

第六章 工业废气的其他净化方法 175

第一节 冷凝净化法 175

一、概述 175

二、冷凝原理及污染物热力学性质 176

三、冷凝计算 177

一、概述 184

第二节 生物净化法 184

二、生物净化法原理 185

三、净化设备及工艺 186

第三节 高能电子辐射-化学净化法 189

一、概述 189

二、电子束辐照法 189

三、脉冲电晕法 190

第四节 膜净化法 191

一、净化膜的选择性参数 191

二、气体膜分离机理 194

二、热力燃烧 195

三、Prism分离器回收合成氨弛放气中的氢 196

四、膜净化法回收治理有机废气 197

第七章 含二氧化硫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198

第一节 概述 198

一、大气中SO2的来源 198

二、SO2的危害 198

三、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99

四、我国SO2和酸雨的污染状况 201

第二节 SO2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02

一、燃料脱硫 202

二、燃烧过程脱硫 203

三、烟气脱硫(FGD) 204

四、国外烟气脱硫装置的应用情况 208

五、我国FGD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209

六、关于发展我国火电厂FGD技术及装备对策的建议 211

第三节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212

一、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EBA和PPCP) 212

二、荷电干吸收剂喷射脱硫法(CDSI) 219

三、超高压窄脉冲电晕分解有害气体技术(UPDD) 220

一、喷雾干燥法(SDA) 221

第四节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221

二、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脱硫技术(LIFAC) 228

三、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CFB) 232

四、增湿灰循环脱硫技术(NID) 234

第五节 石灰(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 238

一、反应机理 238

二、脱硫产物的处理 242

三、珞璜电厂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及装置简介 242

四、简易石灰(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 247

五、间接石灰(石灰石)脱硫技术 255

一、海水脱硫技术 258

第六节 其他湿法脱硫技术 258

二、磷铵肥法(PAFP)脱硫技术 261

三、钠碱吸收法 265

四、氨吸收法 267

五、氧化镁法 270

六、氧化锌法 271

一、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279

二、氮氧化物的性质 279

三、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危害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第八章 含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279

四、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方法 280

第二节 低NOx燃烧技术 281

一、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及控制机理 281

二、低NOx燃烧技术 284

第三节 气相反应法 287

一、电子束照射法(EBA)和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PPCP) 287

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287

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293

四、炽热碳还原法 294

五、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 295

二、酸吸收法 297

第四节 液体吸收法 297

一、水吸收法 297

三、碱液吸收法 301

四、氧化吸收法 305

五、液相还原吸收法 308

六、液相络合吸收法 313

七、液相吸收法的综合应用 314

第五节 吸附法 314

一、分子筛吸附法 314

二、活性炭吸附法 318

一、液膜法 319

第六节 液膜法和微生物法 319

二、微生物法 320

第九章 含氟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23

第一节 概述 323

一、含氟废气的来源及危害 323

二、气态氟化物(HF,SiF4)的有关性质及含氟废气的治理 323

第二节 水吸收净化法 324

一、水吸收原理 324

二、水吸收流程及设备 324

三、氟资源回收 327

第三节 碱吸收净化法 332

一、碱吸收净化法 332

二、碱吸收制冰晶石 332

三、氨水吸收法制冰晶石 334

第四节 吸附净化法 335

一、吸附净化原理及应用 335

二、吸附净化电解铝废气 336

三、管道输送床 337

第一节 氯及氯化氢的主要性质 339

第十章 含氯及氯化氢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39

第二节 含氯及氯化氢废气源及危害 340

一、含氯及氯化氢废气源 340

二、氯及氯公氢的危害 341

第三节 氯气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341

一、改革工艺,加强管理,控制排放 341

二、水吸收法 342

三、碱吸收法 343

四、氯化亚铁溶液吸收和铁屑反应法 347

五、溶剂吸收法 348

六、其他净化法 352

一、水吸收法 354

第四节 氯化氢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354

二、资源化 356

三、氯化尾气的精制 359

第五节 含氯废气净化法的选择 359

一、根据废气中氯含量选择 359

二、按废气组成选择 360

三、按废气量大小选择 360

第一节 含氨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61

一、大气中氨的及氨的物化性质 361

第十一章 含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61

二、含氨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62

第二节 含一氧化碳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72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及危害 372

二、含一氧化碳废气的净化与利用 374

第三节 含二氧化碳废气的净化和综合利用 380

一、大气中CO2的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 380

二、含CO2废气的综合利用 382

第十二章 硫化氢废气的净化和利用 394

第一节 概述 394

一、硫化氢废气的危害及来源 394

二、硫化氢气体的主要性质 395

第二节 克劳斯法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的净化 396

一、克劳斯法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396

二、克劳斯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净化法 398

第三节 吸收法和液相催化氧化法 406

一、有机溶剂吸收法 406

二、碱液吸收法 408

三、液相催化氧化法 410

第四节 吸附和气固反应法脱除H2S 413

一、活性炭法 413

四、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 414

三、氧化锌法 414

二、氢氧化铁法 414

第五节 脱除H2S的其他方法 416

一、生物法 416

二、湿式吸收-电解再生法 416

第十三章 含有机化合物废气净化与利用 419

第一节 概述 419

一、含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来源及危害 419

二、净化方法及选择 421

第二节 含烃类废气的直接燃烧 423

一、含烃及其簿生物废气的催化燃烧 425

第三节 含烃及其衍生物废气的催化燃烧和吸收、吸附处理 425

二、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 430

三、烃类废气的溶剂吸收 431

四、吸附法治理喷漆有机废气 433

第四节 含卤代烃类废气的吸收、吸附净化 433

一、含氯乙烯废气的净化 433

二、含四氯化碳废气的净化 437

一、直接冷凝法回收净化含癸二腈废气 438

二、吸收-冷凝法回收氯乙(甲)烷和丙烷 438

第五节 冷凝法的应用 438

三、吸附-冷凝法净化含二氯乙烷尾气 440

第六节 生物法和脉冲电晕法的应用 441

一、生物法治理有机废气 441

二、脉冲电晕法治理有机废气 443

第七节 含沥青烟气的净化 443

一、沥青的分类及组成 443

二、沥青烟气的来源及危害 444

三、氧化沥青尾气的净化 444

四、沥青烟气的净化 448

一、含醛类废气的净化 450

第八节 含氧有机物废气的净化 450

二、含酚废气的净化 452

三、合成脂肪酸尾气的治理 453

四、苯酐尾气的净化与综合利用 454

第九节 其他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净化 455

一、含有机硫化物废气的净化 455

二、含有机氮化物废气的净化 458

三、垃圾焚烧与二噁英 459

一、气味物的分类 463

第二节 气味物质的分类、来源及特征 463

第一节 概述 463

第十四章 含恶美废气的污染控制 463

二、恶臭源 464

三、气味物特性 465

第三节 臭味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466

一、臭味测定方法 466

二、恶臭评价标准 468

第四节 恶臭污染控制方法 470

一、掩蔽法 471

二、稀释扩散法 472

三、燃烧法 473

四、化学氧化法 474

五、吸收法 476

六、吸附法 477

七、生物法 479

八、联合法 481

第十五章 含汞废气的净化 483

第一节 汞污染源及其危害 483

一、汞污染源 483

二、汞的危害 483

第二节 汞及化合物性质 484

一、汞 484

二、汞的化合物 485

三、汞齐 487

第三节 含汞蒸气净化 487

一、吸收法 487

二、吸附法 494

三、脉冲电晕法 499

四、联合净化法 500

第四节 含汞化合物废气净化 502

一、含氯化汞废气净化 502

二、消化吸附治理雷汞废气 503

一、铅的相关性质、铅污染源及危害 504

第十六章 含铅、砷废气的净化 504

第一节 含铅废气的净化 504

二、铅污染控制 506

第二节 含砷废气的净化与资源化 514

一、砷及主要化合物的性质 514

二、砷污染源及危害 515

三、砷污染控制 516

四、含砷物料的资源化 521

附录 524

附录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524

附录2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 527

附录3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528

附录4 生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528

附录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30

附录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 548

附录7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551

附录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223-1996 556

附录9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 560

附录10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 563

附录11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5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