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11卷 近代前编(1840-1919)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4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书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
- 页数:1892 页
丁编传记 1113
第一章 林则徐 1113
第一节 悉心研求经世之学 1113
目录 1113
第二节 实现匡时济世之志 1114
第三节 在广东禁烟和抗英 1117
第四节 遣戍伊犁 1129
第二章 龚自珍魏源 1135
生平事略 1136
第一节 龚自珍 1136
政治思想 1139
学术思想 1143
经济思想 1145
文学成就 1147
第二节 魏源 1149
广泛问学 1149
讲求经世致用、批判时弊 1150
参与盐务、漕运、治河的改革 1152
参与抗英和编撰《海国图志》 1155
晚年遭遇 1161
第三节 龚、魏的不同性格 1162
第三章 洪秀全 1166
第一节 从应科举到拜上帝 1166
第二节 建立太平天国 1170
第三节 社会经济理想和思想文化政策 1173
第四节 洪、杨内讧 1179
第五节 重建领导 1183
第六节 对外关系 1187
第七节 后期的政策和失败 1193
第四章 李秀成 1197
第一节 从战士到将领 1198
第二节 被封忠王 1200
第三节 经营苏福省 1206
第四节 两次进攻上海 1210
第五节 从愚忠到晚节不终 1213
第一节 笃诚的拜上帝教徒 1216
第五章 洪仁玕 1216
第二节 学习西方文化 1219
第三节 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 1221
第四节 壮烈殉国浩气长存 1227
第六章 杜文秀 1230
第一节 永昌惨案 1230
第二节 北上叩阍 1232
第三节 丙辰惨案 1233
第四节 大理政权的建立 1235
第五节 四反围剿 1241
第六节 反招抚 1242
第七节 东征昆明 1246
第八节 大理保卫战 1249
第七章 慈禧太后 1252
第一节 从兰贵人到太后 1252
第二节 除“八大臣”,垂帘听政 1253
第三节 惩儆恭亲王奕 1256
第四节 再次垂帘听政 1259
第五节 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 1261
第六节 戊戌政变 1264
第七节 对义和团的抚与剿,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 1268
第八节 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1275
第八章 奕诉 1278
第一节 兄弟积怨 1278
第二节 留守京师办理“和局” 1280
第三节 中外“合作”镇压农民起义 1282
第四节 发动“辛酉政变” 1285
第五节 对外妥协与御侮的双重心态 1288
第六节 遭慈禧太后的惩儆 1291
第七节 与顽固派的论争 1293
第八节 被罢黜闲置 1296
第九节 对日主和,反对变法 1297
第九章 光绪帝 1300
第一节 冲龄即位 1300
第二节 幼帝生涯 1301
第三节 亲政波折 1303
第四节 甲午主战 1305
第五节 下诏变法 1313
第六节 曲折余生 1320
第十章 曾国藩 1324
第一节 获取功名,肆力理学 1324
第二节 上折陈言 1326
第三节 组织湘军,屠杀会党群众 1327
第四节 镇压太平天国 1331
第五节 从主张抵抗到外敦“和好” 1336
第六节 举办洋务 1340
第七节 “剿捻无功” 1342
第八节 “曲全邻好” 1344
第十一章 李鸿章 1348
第一节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 1348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 1351
第三节 办理外交事务 1356
第四节 在侵略战争面前节节退让 1359
第五节 从签订《中俄密约》到出任两广总督 1363
第六节 最后的对外屈服妥协 1367
第一节 究心经世之学 1370
第十二章 左宗棠 1370
第二节 御“外患”与除“内忧” 1372
第三节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 1374
第四节 创办福州船政局 1377
第五节 用兵陕甘 1379
第六节 收复新疆 1382
第七节 督办福建军务 1390
第十三章 张之洞 1392
第一节 清流派的首领 1392
第二节 整顿山西吏治,严禁鸦片 1393
第三节 筹划抗法,兴办洋务企业 1395
第四节 同维新派的联系与分歧 1398
第五节 镇压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 1401
第六节 “变通政治”的《江楚三折》 1403
第七节 废除科举制度,实行“癸卯学制” 1404
第八节 督办铁路 1405
第九节 任中枢重臣 1406
第一节 从买办生涯到投资洋务企业 1408
第十四章 郑观应 1408
第二节 撰《救时揭要》和《易言》 1410
第三节 任职轮船招商局。为抗法战争作贡献 1413
第四节 扩编《易言》为《盛世危言》 1414
第五节 再度任职企业与信仙求道 1417
第十五章 康有为 1422
第一节 勤学与苦闷 1422
第二节 “参中西之新理” 1423
第三节 从崇古文经学到尊今文经学 1425
第四节 长兴讲学,撰《伪经考》、《改制考》 1427
第五节 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 1429
第六节 推进戊戌变法维新 1431
第七节 流亡海外,创设保皇会 1433
第八节 反对民主革命 1436
第九节 成立帝国宪政会,开展立宪运动 1438
第十节 鼓吹尊孔,拥护溥仪复辟 1441
第十六章 梁启超 1444
第一节 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 1444
第二节 宣传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1447
第三节 民初政坛的风云人物 1455
第四节 多变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1462
第十七章 严复 1467
第一节 弃科举,习海军 1467
第二节 走“变今”维新的道路 1469
第三节 翻译西书 1473
第四节 反对民主革命 1476
第五节 保守复旧的落伍者 1479
第一节 为维新改革而献身 1483
第十八章 谭嗣同 1483
第二节 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 1489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哲学思想 1494
第十九章 黄遵宪 1499
第一节 “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1499
第二节 著《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1506
第三节 “欲捐其躯以报国”,“志在变法、在民权” 1509
第四节 倡导“我手写我口”的晚清新派诗人 1513
第五节 革职回乡,未忘尽“生人应尽之义务” 1516
第一节 从状元到资本家 1519
第二十章 张謇 1519
第二节 在两个世纪之交 1526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 1533
第二十一章 李善兰 1544
第一节 雅志说算术,心志穷专一 1544
第二节 朝廷养兵本卫民,临敌不战为何哉 1546
第三节 步算中西独绝伦,小李将军算法奇 1548
第四节 朝译几何,暮译重学 1550
第五节 辅佐洋务新政,实施科学救国 1553
第六节 合中西之各术,绍古圣之心传 1555
第七节 学问量天测地赅,诗文余事亦恢恢 1556
第二十二章 徐寿 1560
第一节 研读科技典籍,善制工艺器械 1560
第二节 一代翻译名家 1565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 1568
第四节 乐律研究的成就 1571
第五节 创办格致书院 1573
第一节 留学十载,“学有其成” 1576
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 1576
第二节 驾舰绘图,“技艺素优” 1581
第三节 筑路七载,初露才华 1583
第四节 修筑京张铁路,大展宏图 1588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 1596
第一节 探索救国的途径 1596
第二节 创立兴中会 1599
第三节 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603
第四节 策划反清武装起义 1605
第五节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610
第六节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1614
第二十五章 黄兴 1617
第一节 走上革命道路 1617
第二节 创立华兴会 1619
第三节 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1621
第四节 领导武装起义 1623
第五节 民国初建 1628
第六节 南京讨袁 1632
第七节 流亡日、美 1633
第二十六章 邹容陈天华 1637
第一节 留学日本 1637
第二节 《革命军》和“苏报案” 1642
第三节 为警醒同胞而蹈海 1648
第二十七章 章太炎 1657
第一节 从埋头“稽古之学”到主张“革政” 1657
第二节 鼓吹反清革命和“苏报案” 1660
第三节 主编《民报》,讲授国学 1662
第四节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 1666
第五节 参与护法运动,反对国共合作 1670
第六节 晚年主张抗日 1672
第七节 著述的编印 1674
第二十八章 秋瑾 1678
第一节 抱“匡济艰危”之志 1678
第二节 东渡日本,参加反清革命 1680
第三节 创《中国女报》,宣传男女平等 1684
第四节 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1687
第一节 踏上革命征途 1696
第二十九章 宋教仁 1696
第二节 宣传爱国民主思想 1698
第三节 筹谋民国大业 1705
第四节 为宪法而牺牲 1711
第三十章 袁世凯 1719
第一节 在朝鲜的政治活动 1719
第二节 小站练兵 1721
第三节 出卖维新志士剿灭义和团 1722
第四节 在直隶推行“新政” 1724
第五节 回籍“养疴” 1726
第六节 东山再起攫取民国总统 1730
第七节 镇压“二次革命”摧毁共和制度 1732
第八节 复辟帝制自取败亡 1737
第三十一章 蔡锷 1743
第一节 东渡日本习军事 1743
第二节 在湘桂训练新军 1746
第三节 在云南响应武昌起义 1748
第四节 对袁政权的幻想 1751
第五节 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 1756
第六节 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1759
第三十二章 程长庚谭鑫培 1764
第一节 程长庚 1764
第二节 谭鑫培 1769
第三十三章 数学 1776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数学 1776
西方数学的传播 1776
大量翻译西方数学典籍 1780
传统数学的终结 1781
中日数学实力的逆转 1781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 1782
第三节 二十世纪初年普及西方数学 1784
第三十四章 天文学 1788
第一节 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 1788
第二节 清末民初各类学校中的天文教育 1791
第三节 天文机构的变迁 1794
第一节 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1799
第三十五章 气象学 1799
第二节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1800
早期法、俄在北京的活动 1800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 1801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 1801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 1802
日本在东北、台湾和南方的观测网 1802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气象台站 1803
德国在青岛设气象台站 1803
第三节 中国兴办的气象站网 1804
海关气象观测网 1804
民国初期农业部门设站 1805
教育部设中央观象台 1805
张謇设南通军山气象台 1806
第三十六章 物理学 1808
第一节 传统物理学的终结 1808
晚清时期我国的传统物理学 1808
近代意义“物理学”的开始 1809
翻译出版物理学书籍 1811
第二节 近代物理学的引进 1811
系统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 1814
第三节 物理学教育 1820
编译出版物理学教科书 1820
课程设置和科系设立 1822
早期的物理学留学生 1824
第三十七章 化学 1826
第一节 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 1826
第二节 化学教育的形成 1835
第三十八章 地学 1845
第一节 地理学 1845
中国近代传统地理学的主要成就 1846
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1849
第二节 地质学 1852
外国地质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1852
外国人在华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1854
中国地质科学的建立 1855
第一节 西方生物学的东传与西方人在华的生物采集活动 1861
第三十九章 生物学 1861
第二节 国人介绍和引进西方生物学 1863
第三节 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始萌 1868
第四十章 医药学 1873
第一节 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 1873
医学文献学 1873
临证医学 1876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进展 1878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 1880
建立诊所和医院 1881
传教医士的初期活动 1881
培养和吸引留学生 1882
编译医著 1883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1884
第四十一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1887
第一节 科技社团 1887
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1887
中国近代科技社团的建立 1888
第二节 科研机构 1891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中国通史》崇贤书院主编 2016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3卷》温乐群,周良书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5卷》陈明显,李永丰,苗伟东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1卷》王令金 2014
- 《西方地理通史》文聘元编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4卷》孙秀民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6卷》郑樵,伍月,李恒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