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克孝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1721528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内容共由四个部分所组成,共计18章。第一至五章“原理篇”,阐述职技教育课程的部分原理;第六至十一章为“探索篇”,是国内外一些课程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第十二至十六章为“改革篇”,是部分单位对于职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探讨。由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职技教育课程的发展状误解,上述各章均有所涉及,故中国近代职技教育课程的发展和台湾地区有关状况就作为“附篇”的第十七、十八章,以补前文在中国职技教育课程发展史方面的不足。本书试图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的实际状况两个方面,概括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和单位的职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致情况以及编者课题组的主要认识和实践成果。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目录

第一部分 原理篇 3

第一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理论概述 3

第一节 一般课程理论 4

一、课程是一种方案 4

二、课程是一个系统 6

三、课程是一种手段 8

四、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10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的特点 12

一、职技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 12

二、职技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 14

三、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17

四、职技教育课程运行的特点 19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 21

一、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任务 21

二、中国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4

三、职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展望 25

第二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开发 28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分析 28

一、社会需求分析 29

二、行业分析 30

三、教学分析 32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设计 33

一、观念设计 33

二、原理设计 35

三、方案设计 37

第三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的课程评价 41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概述 41

一、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涵义和特点 41

二、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作用 44

三、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类型 45

一、课程评价理论模式的产生 46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模式 46

二、科学——实证主义模式 48

三、人文——自然主义模式 49

四、我国职技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探讨 51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54

一、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程序 54

二、职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56

第四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58

第一节 学习理论与职技教育课程设计思想 58

一、学科中心课程设计思想 59

二、活动中心课程设计思想 61

三、核心课程——职技教育课程的一种选择 62

第二节 学习迁移与课程模式 64

二、学习迁移与阶梯式课程模式 65

一、学习迁移与群集式课程模式 65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与课程设计 67

一、动作技能的形成和迁移 67

二、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职技教育课程 68

第四节 品德形成与职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 69

一、品德的要领及其形成过程 69

二、品德形成与职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 70

第五章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模式 72

第一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 72

一、“模式”的丰富涵义 72

二、“模式”的本质特性 73

三、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 74

第二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背景分析 75

一、职技教育课程观与职技教育课程模式 75

二、职技教育课程范型与职技教育课程模式 76

第三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结构分析 83

一、整体结构模式分析 83

二、局部结构亚模式分析 90

第四节 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决策维度 92

一、理论模式的特性与功能 93

二、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决策维度 94

第二部分 探索篇 101

第六章 CBE/DACUM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101

第一节 DACUM课程开发模式简介 101

一、DACUM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101

二、DACUM的指导思想及开发步骤 102

第二节 采用DACUM模式的专业课程开发过程 105

一、“工作分析”阶段 106

二、“任务分析”阶段 106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开发”阶段 108

第三节 采用DACUM模式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 109

一、重点培养技术能力 109

二、力争一定操作能力 110

三、适当兼顾次要能力 111

四、课程设置适当综合化 111

第四节 教改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12

一、教改试点工作的效果 112

二、教改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113

第七章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和实践 115

第一节 双元制的课程标准 115

一、课程标准制订的负责机构 115

二、课程标准制订的程序 116

第二节 双元制的课程计划 118

一、培训条例中规定的实践课程计划 118

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理论课程计划 119

第三节 双元制的课程开发 121

一、职业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121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本位 122

第四节 双元制课程结构 125

一、双元制课程结构组织的特点 125

二、“核心阶梯式”的课程结构 126

三、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实施技术教育课程 128

第八章 MES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130

第一节 MES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130

一、职业技术培训的系统观 130

二、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 131

三、MES课程模式的优点 133

第二节 MES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 135

一、MES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 135

二、MES模块的划分与组合 137

第三节 MES培训大纲与学习单元 140

一、MES的培训大纲 140

二、MES的学习单元 142

第四节 MES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与特点 144

一、MES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 144

二、MES课程模式的基本特点 145

第九章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147

第一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产生的背景和依据 147

一、职技教育课程必须适应的两种需求 147

二、职技教育课程必须遵循的两类规律 149

三、职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三对矛盾 153

第二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理论探索 154

一、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特点 154

二、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开发步骤 155

三、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内部结构 157

四、集群式模块课程的预期效果 158

第三节 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实践 159

一、涉外经济专业的课程 159

二、城市公交专业的课程 161

三、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 162

第十章 阶段模块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164

第一节 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164

一、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模式改革的前提 165

二、两种中等商业学校课程模式的回顾 167

第二节 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分析 168

一、80年代以来商业中专校课程的几种改良 168

二、商业中等学校课程改革对国外课程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借鉴 171

一、阶段模块课程的设计思想 173

第三节 阶段模块课程设计和实践 173

二、阶段模块式课程的具体内容 174

三、阶段模块式课程的实施和特点 176

第十一章 “宽实活”农村职技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78

第一节 “宽实活”课程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178

一、“宽实活”课程模式的涵义 178

二、“宽实活”课程模式的特点 179

第二节 “宽实话”课程模式的产生及其依据 180

一、农村职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180

二、“宽实活”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80

第三节 “宽实活”课程模式实例 181

一、温饱型课程模式 181

二、小康型课程模式 183

第一节 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回顾 189

一、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初始起动阶段 189

第十二章 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189

第三部分 改革篇 189

二、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阶段 190

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完善阶段 191

第二节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 193

一、探索职技教育特色,建设职业学校课程 193

二、研究专业特点,选择课程内容 194

三、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教学效益 195

第三节 实施课程改革的对策 196

一、三个接轨是课程改革的必需 196

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196

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原则 197

第十三章 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课程改革实验 199

第一节 实验的设计 199

一、实验的目的及重要意义 199

二、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 200

三、基本性质及主要特征 201

四、总体构思及设计方略 202

第二节 实验的实施 203

一、五对组合及四大范型 203

二、多种形式及综合教法 207

第十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体系改革 210

第一节 建立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 210

一、职技高师的培养目标 210

二、职技高师课程体系的特征 211

第二节 职技高师课程现状的分析 212

一、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 213

二、课程结构还缺乏严密的科学性 213

三、课程类型中无选修课 214

四、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14

第三节 职技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理论探讨 214

二、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 215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215

三、研究课程结构的原则 216

四、课程设计方法 217

第四节 职技高师课程改革方案的探讨 219

一、建立课程组合结构模型 219

二、课程改革后的特色 220

第十五章 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改革 222

第一节 技术高专的课程设置 222

一、两类高等专科学校的比较 223

二、技术高专课程设置的原则 224

第二节 技术高专课程改革的实践 226

一、综合化课程模式 226

二、复合型课程模式 230

第一节 现代化企业对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的需求和特征 233

一、现代化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对教育的需求 233

第十六章 现代化企业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 233

二、现代化企业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应有的特色 234

第二节 宝钢高技术职技继续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实践 236

一、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课程改革 236

二、技术工人的“Y型培训模式” 237

三、宝钢集团工业技术学校的“TET模式” 241

第四部分 附篇 247

第十七章 中国近代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之沿革 247

第一节 清末实业学堂的课程 247

一、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的课程 247

二、军事技术和其他技术学堂的课程 249

三、癸卯学制对实业学堂课程的规定 252

第二节 民国初期实业学校的课程 254

一、《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对实业学校课程的规定 254

一、壬戌学制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 257

第三节 壬戌学制对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257

二、民国初期和清末实业教育学制课程的比较 257

二、壬戌学制制订前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变迁 258

第四节 国民政府成立后的职业教育课程 266

一、制定职业教育法规,对“新学制”进行修正 266

二、对职业学校课程的一些规定 266

第十八章 台湾地区的技术和职业教育课程 269

第一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的演变 269

一、课程演变概览 269

二、课程演变的动因 270

第二节 台湾的单位行业训练课程 272

一、课程标准的确立 272

二、课程标准的修订 274

三、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缺陷 275

一、职业群集课程简介 276

第三节 台湾的职业群集课程 276

二、五大职业群的教育目标 277

三、课程标准的确立 280

四、采取职业群集课程后的反响 283

第四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85

一、课程发展的特点 285

二、课程发展的趋势 286

第五节 台湾技职教育课程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288

一、适时地改革课程 288

二、政府应起推进作用 289

三、改革须从调研出发 289

四、重视课程理论研究 289

五、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 290

主要参考文献 291

后记 2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