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
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

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克诚,于明,冯晓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105377X
  • 页数:938 页
图书介绍:暂缺《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简介
《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目录

第一部分 1

组织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1

教学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 1

教学组织的分类 2

教学形式的分类 3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4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4

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 6

附: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7

附: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8

附:苏联近年来的一些改进主张 9

附:我国的一些改革主张和实验 9

分组教学法 10

附:分组教学法在中国 11

分组教学模式种种 15

附:卡甘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 “结构法” 18

小组六步导学法 21

附:班级中的五种小群体 29

附:国内外阅读课中的三种小组活动法 29

附:美国中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30

课堂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模式 31

附:国外中小学教学中的“小组讨论法” 35

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 37

附:“讨论法”课堂结构 38

“课堂讨论法”几种常用方式 41

课堂教学的“多向通话” 43

附:美国中学的讨论法 44

附:“启发—讨论”式教法的课堂调控 45

国外两种合同教学法 46

附:四种不必要的讨论” 48

巴伐利亚州的组合性教学 48

小队教学 49

不分年级制 50

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方法 51

日本“一课多师”教学法 51

现场教学 51

活动课时制 53

附:“文纳特卡制”在中国 53

附:开放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57

开放教学的特点 58

课堂开放的必然性 59

开放式教学的课堂程式 60

课堂开放的六条标准 61

复式教学 62

复式教学的五条原则 62

复式教学的三种班级编制 63

复式班座位编排法 64

复式教学中教学路线的安排法 64

复式教学的动静搭配法 65

复式教学“短动教学法”的课堂结构及其教学程序 67

附:复式教学四种动静搭配顺序 68

苏霍姆林斯基论课内课外相结合 69

“课外活动课”的涵义 69

“活动课”的目的与价值 70

课外学习法 70

课外辅导法 71

课外辅导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72

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四条策略 72

“课外活动课”考核评估形式与标准 73

课外阅读教学的五种课型 74

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75

课外阅读汇报设计十四式 78

数学课外活动十一式 79

历史课第二课堂的六种形式 80

课堂管理艺术的三原则 83

第二部分 83

组织教学策略之二——课堂管理的艺术与技巧 83

影响课堂管理的六种因素 85

寓组织于教学的四条策略 86

附:课堂教学技艺管理的七条策略 88

课堂管理的对象和过程 89

课堂管理的六种类型 90

课堂管理的三条基本原则 91

课堂管理的五种操作方法 92

教学管理艺术的衔接方法 93

附:教学“三法同步”管理法 94

“教态平衡”十策 95

组给教学艺术的十种方法 96

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六种表现 9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七条策略 98

附:巴班斯基论提高课堂效率的八条策略 101

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102

附:教学方法的评价方法 103

附:向元江课堂教学评价的五条标准 103

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方法 104

实用课堂教学效率评估方法 105

附:湖南省小学教学课堂教学评估方案 107

附:教学中的三类十五种浪费现象 10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七条措施 109

附: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11

教学的控制理论 111

附:课堂教学十大困境及对策 111

教学过程模型 112

教学过程控制实现的的基础 112

控制课堂教学的四条途径 113

五种有效控制课堂的方法 115

课堂教学调控四法 117

课堂艺术中需要处理的四个关系 118

课堂教学的五种失控及调控方法 119

课堂教学十忌 120

课堂教学开头的组织 121

教学铺垫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121

课堂开头七式 122

附:上课前让学生预习思考好还是唱歌好? 123

停止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124

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条策略 124

附:教师拖堂的六种后果 125

课堂上的时空调控意识 126

设定教学时间序列的方法 126

附:设定达到教学目标的时间序列方法与模式 127

教学变量(时间)与学习成绩的方程式 128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四条策略 130

附:“插播”与“边角时间”的效益(例说) 132

附:度过课间时间的十五种设计 133

座位效应及控制方法 134

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传递方式 136

课堂教学信息多元多向传递模型 137

座位的选择规律及其教学意义 138

附: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语及其操作 138

附:教室的座位如何安排 139

课堂常用十三种暗示调控技巧 141

教学中的迂回和穿插技巧 143

教学中的“拗救”艺术 144

课堂教学的定向方法 145

课堂巡视的艺术 146

课堂教学的过渡技巧 147

寻找教学“瓶口”的艺术 147

设置“课眼”的技巧八式 148

课堂教学“度”的控制方法 149

附:课堂教学信息量的控制模型 151

控制课堂教学坡度的艺术(例说) 151

控制教学深度的艺术 153

控制教学密度的艺术 153

课堂“调谐”艺不 153

课堂“调速”艺术 154

课堂“调温”艺术 154

课堂“课味”艺不 154

课堂教学中的容量、节奏、层次控制法 155

“认知教学”与“能力教学” 156

附:“教学空白”运用五法(例说) 156

“学生助教”的艺术 158

运用“有意错误”的艺术 159

附:阿莫纳什维利运用教师 159

“犯错误”的艺术 159

课堂教学中的“堵”的艺术 160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艺术 161

附:美国学校维持课堂纪律的 “六不”原则 162

英国学校处理课堂纪律的八条建议 163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六法 164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四原则 164

附:迟到学生应怎样进课堂? 167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八种技巧 167

课堂应变艺术的五个特点 168

课堂教学应变的十四条策略 169

课堂教学中的十六条实用应变技巧 171

附:教学冷点的热处理艺术 172

批评学生的“四忌四要” 174

附:惩罚“五忌” 175

附:批评学生要避开负效应环境 175

附:课堂控制的新方式 176

课堂教学状态优化的四个外在特征 177

课堂教学状态优化的三个内在特征 178

附:课堂气氛创造五法 178

诱发课堂情感的艺术 179

附:语文课堂教学结尾十四式 179

附: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例说) 181

控制课堂激情八要 181

附: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抑制因素 183

课堂教学中的以静制动艺术 184

课堂教学中的个别抑制艺术 185

课堂教学中四种情绪的控制方法 185

课堂焦虑的控制艺术 186

课堂教学的五条节奏原则 188

课堂教学的节奏怎样才算适宜? 190

制订教学节奏的三个依据 190

形成课堂教学节奏的八条途径 191

课堂教学中的九种节奏调节方法 193

附:课堂教学的节奏美(例说) 196

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198

美国改进课堂学习环境的十种观点 200

美国改进课堂学习环境的十种观点 200

组织教学策略之三 203

第三部分——课堂提问的设计与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一个“问题”如何成为问题? 203

课堂提问的四种功能 206

课堂提问的四种心理效果 207

课堂提问的三个积极意义 208

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十条基本原则 208

提问的“四忌四宜” 210

课堂提问的类型(一) 211

课堂提问的类型(二) 212

课堂提问的类型(三) 213

课堂提问的类型(四) 214

课堂提问的类型(五) 214

课堂提问的类型(六) 215

附:钱梦龙的四类课堂提问 215

课堂提问的类型(七) 216

课堂提问“十三”要 216

提问设计“九”要 217

科学提问的七条标准 218

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设计的十要素 220

提问的几个技术问题 223

课堂提问的程序和步骤 223

提问的设计步骤 224

启发与提问的九条策略与方法 225

课堂提问的目标指向控制方法 227

附:分别指向六种教学目标的提高方法 228

课堂提问的适量控制方法 231

课堂提问的时机控制方法 231

课堂提问的难度控制六型 233

问句深度的选择方法 235

附:设置问题情境的六种方法 236

课堂提问情境和气氛的控制方法 236

提问的弹性控制方法 239

提问的心理卫生 239

以学生为根据提问的方法 240

课堂提问的十一种形式 241

按教学阶段提问的四种类型和方法 244

按教学环节设计提问的方法 245

课堂设问点选择十二法 245

正确地选取提问的四种方式 248

问句选择的六种类型 249

附:课堂教学提问八式 250

附:课堂提问的十种训练方式 251

提问角度的变换五型 252

提问要有严谨的系列 253

课堂提问的系统设计策略和方法 254

附:课堂“系列提问”技巧 255

克服“满堂问”的五条途径 257

课堂提问的误区 258

六种徒劳的提问 259

目标教学中的提问模式 259

“重要的提问”的实现策略 260

附:日本发展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三种提问设计 262

教学中的层次提问法(例说) 263

课堂三级提问法 264

课堂提问“六忌” 265

附:课堂提问的“五要五…忌” 266

附:复式教学课堂提问十九戒 266

控制学生答问的艺术 267

阿莫纳什维利运用悄悄话答问的艺术 267

处理学生答案的四条策略 269

附: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处理方法 270

阿莫纳什维利运用齐声回答的艺术 271

课堂齐答的控制 272

课堂提问后等待回答的策略 273

答问处理中的四个误区 274

附:提问等待的时间 275

课堂提问学生不作答的十五条对策 276

附:几种“解答距”的控制和应用 279

学生被“问住了”的五种处理技巧 281

学生“问而不答”的六种提示方法 282

课堂提问只有一个学生举手时的处理艺术 282

附:课堂提问小结五忌 283

变教师设疑为学生质疑的方法 283

教学激疑的十四种方法 284

三疑教学法 286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287

“横向提问”的控制艺术 287

对待学生质疑提问的态度 288

回答学生质疑的五种方式 289

对三种类型学生质疑的解答方法 289

答疑六要 290

学生质疑问难的课堂控制八法 291

附:处理学生课堂怪问三法(例说) 294

课后答疑“八要” 295

谈话教学法 295

谈话法的十二条提问优化策略 296

答辩式教学法 298

如何进行答辩式教学 299

问题解决的四种模式 300

问题解决的阶段模式 302

附:问题解决五步教学法 304

“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结构 305

问题研讨教学模式 306

附:布赖恩·霍尔姆斯“问题法”质疑教学法 310

附:“单元问题讨论”教学法 312

附:问题教学——苏联当代教学 313

模式与方法 313

附:语文课堂提问五式 319

数学课堂提问十二式 320

附:小学数学设疑点确定八法 321

附:政治课提问十式 322

附:常识课堂提问七法 323

附:历史课堂提问五法 324

附:地理课堂质疑三式 324

附:物理课堂设疑三法 325

附:化学课堂设问六式 326

附:化学答疑十法 327

附:化学答疑十法 327

组织教学策略之四 329

第四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控制方法与技巧孔子论教师的基本教学品质 329

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五点要求 330

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教学艺术 330

附: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九种素质 331

教学成功的六种意识 332

教师修养九性 333

教师应具备的认知风格 33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认知技巧 334

21世纪教师应有的八大意识 334

教师应掌握的十种课堂效应 334

教学行为的八个特征 335

二十八种积极教学行为 337

附:美国优秀教师二十六条行为守则 338

教师自我约束的十三条准则 338

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七种随意行为 340

附:教师课堂一得 341

教师课堂小节的种类及调控 341

不良教学行为及矫正五法 342

课堂中教师的美 345

附:教师审美修养的构成 346

中小学教学常规五原则 347

课堂教学的六条基本要求 348

附:教师教学常规 350

附:教学六环节基本要求四十条 351

附:美国搞好教学的56条规则 352

附:小学自然教学常规 354

附:化学教学常规 355

附:美国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常规(参考) 356

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及其作用 358

课堂非语言行为的十七类型 360

运用非言语行为的八条原则 362

课堂中的人体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63

体态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64

教师印象整饰的规律与策略 366

教师个人的课堂仪表 366

附:体势呆板的教学 369

课堂身姿语应用 369

课堂站姿的操作和应用 370

课堂手势语的操作和应用 372

课堂上的教鞭使用方法 373

附:课堂“哑语”动用设计 373

课堂的眉目语 375

课堂触摸技巧及其应用 375

课堂上目光分配的技巧 376

课堂眉眼语的运用技巧 377

附:目中无人的教学 379

课堂表情的控制“六要” 379

克服无表情教学的艺术 380

附:英国课堂的七种表情及其应用方法 380

附:教态三忌 382

把握教学情感五法 383

调控教学心境的艺术 384

课堂中教师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 385

课堂情绪“转传”艺术 387

分配课堂注意力“四要” 387

附:课堂行为“十戒” 388

附:教师树立威信的几种错误做法 389

附:“师表”的十项内涵 389

附:小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二十三种教学行为 389

把握运用最佳心理状态四法 391

临课心理的调节技巧 392

解脱成就挫折的方法 394

解脱自尊挫折的方法 395

能脱角色挫折的方法 396

课堂教学机智艺术 397

教学机智的运用十法 398

教学气氛的创设机智 400

教学结构的布局机智 400

教学语言的表达机智 401

教学节奏的调控机智 401

消除教学“心理眩感”的技巧(一) 402

消除教学“心理眩感”的技巧(二) 403

消除教学“心理眩感”的技巧(三) 403

教学幽默的五个特点 405

课堂幽默的运用技巧 406

附:教学中运用幽默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408

教师课堂教学的临场决策四法 408

附:教师的教学决策行为 409

教学策略的三大基本特性 410

教学策略的构成的四个因素 411

教学策略的制定方法 412

教学策略的运用 413

四种教学灵感及其创设方法 415

教师的三种教学境界 416

附:教学风格的五种表现 417

形成教学风格的四阶段操作法 418

教学风格的部分移植方法 419

教学风格的兼容并蓄法 420

附:教学现代化的九条建议 422

教学能力自我提高“十三要” 423

附:某校初中教师教学能力评定标准 425

附:某校对教学中主要困难的自我分析 427

确定教学实验对象的四种抽样方法 427

组织课题实验的三种形式 428

教学科研论文的构思和格式 430

附:写教学札记四法 431

“公开课”的类型和方法 432

公开课“三忌” 433

国外教学技术训练的六种新方法 433

CBTE、PBTE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思潮 433

雏型研究 434

微型教学 436

教学模拟 438

模拟教学与介入教学 440

感受性教育 441

“启动自学”教学法 442

教学手段的历史发展 445

组织教学策略之五——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445

第五部分 445

教学手段的意义 445

教学手段的分类方法 446

电化教学的五条原则 448

电化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 449

运用电化教学四法 450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45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五大关系 452

幻灯机使用的八步骤 453

使用投影的方法 453

幻灯、投影教学的准备工作 454

使用电唱机教学的方法 454

电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455

课堂电视教学的方法 456

录音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七种作用 456

电子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 457

“帕索控”教学 458

计算机辅助学习(CAI)程序系统 459

电教课堂教学的五种结构 460

附:电化、整体、目标教学法 461

附:中学物理电化教学法 462

附:电子计算机英语教学 463

附:语言实验室教学五种形式 466

备课应掌握的八个基本观点 467

第六部分 467

教学环节调控之一——备课的艺术与技巧 467

备课的基本要求 468

备课的四个环节 469

备课中的“八结合” 471

六种常用的备课形式 473

附:备课四部曲 476

附:教学“五备” 477

文科备课十二要 478

备课中的“四心”相通法 478

附:备课中的三种“蛮”办法 479

附:备课“八忌” 480

备课处理教材的方法 480

整体地掌握教材的方法 481

附:创造性钻研教材的七种方法 482

附:刘齐平“教材四析法” 483

“三线”备课法 484

如何把握教学大纲 485

确定教材难点12法 485

确定教学重点的艺术 486

钻研语文教材的十个想一想 487

单元目标备课 488

理解阅读教材六式 489

附:精选教材的观点 489

备课时了解学生的内容 490

“动态备课法” 491

如何选用教法和教学手段 492

设计教学方法必做的十一件事 494

附:国内现代教学方法十一种 495

附:国外现代教学方法九种 498

附:小语优化教学方法二十六种 499

附:中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502

二十九种 502

附:数学教学方法的六种类型 504

附:数学优化教学方法八种 505

附:思想品德课优化教学十七法 507

附:中学物理优化教学方法体系 508

附:化学优化教学方法体系 513

附:劳动课优化教学十七法 514

“教师依传统想这样教”与“按学生 515

实际要这样教” 515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517

编写教案的基本格式 519

编写教案的五条操作要求 521

附:效益目标教案的编写方法(附案例) 522

表格式教案的编写方法(一)(小学用) 523

表格式教案的编写方法(二)(中学用) 526

标准化活页教案的编写和使用方法 531

附:优化三算教学的矢量式教案 532

附:“教学补案”的三种写法 533

复式教案的五种形式 534

附:复式“分态备课” 535

附:“卡片式”教案的编写方法 536

板书设计的五个特性 537

板书的八种功能 539

附:“板眼”效应 541

附:板书与教师素质 542

板书设计的九条标准 542

附:板书设计的七条依据 543

设计板书的二十二种实用形式 544

应用板书的七条要求 548

板书“十三要” 549

课堂板书的阶段性操作 550

板书“五忌” 551

板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五法 552

附:数学板书弊病八种 553

附:语文板书设计四原则及作用 554

附:数学板书设计十一式 555

附:自然板书设计六式 557

教学板书审美化操作六法 558

第七部分 561

教学环节的调控之二——课堂讲授的艺术与技巧 561

讲授法的特点和条件 561

传统讲授法课堂操作新探索 562

附:对课堂讲授法的认识误区 564

讲述法 566

课堂讲授的设计方法 566

讲读法 567

讲授法应用“五要” 568

讲授法驾驭教材的技巧 569

课堂讲授的四字诀 570

附:讲与不讲的辩证法 570

课堂讲授中的“空白”运用艺术 571

课堂讲授中的“随意”运用艺术 571

讲授“悬念”设置三法 572

教学语言的特色 574

实用教学语言八种 575

课堂语言的二十一性 576

讲授语言运用八技 580

课堂教学语言六要 582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操作 583

教学语言的通俗性操作 584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操作 585

教学语言的思想性操作 586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操作 587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操作 588

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操作 589

教学语言的针对性操作 589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操作 589

教学语言的力效应操作 592

教学语言的审美性操作 592

教学语言的自控性操作 594

教学语言的个性化操作 594

教学语言的发声控制技巧 594

教学语言的音量控制方法 596

教学语言的音调控制技巧 597

教学语言的速度控制技巧 598

提高教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599

教学语言的六种审美价值 600

正确使用伴随语言 602

附:讲课语言的艺术“五要” 603

课堂讲述语的四种转化技巧 603

创造融洽气氛的五种语言技巧 604

教学中言语暗示的应用 606

教学中的十种忌讳语言 607

附:“言教”的“七言七不言” 609

教师语言的七忌七坚持 610

附:教师语言的“八戒”与 “六性” 611

附:言语平直的教学 612

附:教学“唠叨”的危害及控制 612

附:一堂数学课中的教学语病评析 614

附: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614

附:生物课教学语言的艺术 615

附: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616

附:教师咽喉疾病的防治方法 617

附:美国课堂讲课的方法 618

附:理查德·劳维的讲课的技巧 620

启发式讲解技巧和方法 620

“深入浅出”的讲授技巧 621

附:课堂讲授十诫(历史例说) 623

附:教学中的“灌输”法(思想政治课例说) 624

附:提纲教学、串联讲授教学法(历史例说) 626

附:“串讲”教学法(地理例说) 629

附:语文变序教学十七法 630

附:数学教学变式“七式” 632

附:教学变式应用“三要” 633

概念教学的十七条策略 634

选定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 635

课堂解决难点六法 636

附:略论教学生动 638

突破教学难点十三法 639

促进思维抽象升华的程式和方法 641

使教学具有逻辑力量的方法 642

教学目标的编制要求 644

目标的展示四法 644

目标的实施四阶段 645

阅读过程目标的评价 646

课堂教学的点化艺术 646

点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647

“一举一”反三三法 649

教学中的“举例”六原则 650

课文讲授五技 651

课堂举例“八要” 652

附:思想政治举例七“宜” 653

附:政治课教学举例十忌 653

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654

附: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 655

附: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 657

课的起始的五个作用 659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659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四法 660

课起始的设计的四个根据 660

附:“课前补” 661

教学前馈三式 661

“经验错误”超前调控四式 662

附: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663

附:语文导语设计七式 667

附: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十五法 668

附:语文揭题十三法 670

附:数学教学导入新课十八法 671

附:数学课揭题八法 673

附: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十法 674

附:化学新课引入十一法 675

附:历史课“导语”设计十八法 677

附:地理新课导入十四法 680

附:自然新课导入六法 681

附:思想品德课新课导入十五法 682

附:生物课导入十一法 684

课内预习七要 685

课堂预习“五字”法 686

附: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例说)(一) 687

附: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例说)(二) 687

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八法 688

附:中学数学情境激发五法 689

五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691

附:“错误情境”教学 692

小学语文情境七法 693

揭示课文思想意义的五种情境 694

自然课中的情境教学 699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例说) 699

五种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例说) 701

附:创设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五法 703

外语情景——愉快教学八法 704

附:“情景应变实践”英语教学法 710

附:生物“问题情境”教学法 711

课堂结尾的优化策略 715

优化课堂结尾的操作方法 716

课堂教学结尾十六式 717

课堂结尾设计八法 717

附:数学课小结十五法 721

附:化学课堂教学结尾设计十五式 723

附:生物课堂教学结尾九式 726

教学环节调控之三——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729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统一规律 729

第八部分 729

苏霍姆林斯基论手脑并用 730

实验教学体系 730

程序性实验教学法 731

实验课的教学结构与实施原则 731

实验课教学的基本程序 733

五步观察实验教学法(例说) 733

改进实验教学的七种方法 734

教学中的实习方法 736

实验——实践教学法程式 736

附:自然实验课的基本程式和 738

方法 738

五步式自然实验教学法 739

分组实验三戒 740

演示实验的“三高” 741

补充实验的三原则 741

改进实验的五突出 742

附:“五步单元实验程序”(化学)教学法 742

教学中的练习法 745

第九部分 745

教学环节调控之四——练习和作业的艺术与技巧 745

练习的三个基本功能 746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47

习题课教学的五条要求 747

习题教学的三个关系 748

练习教学十三原则 749

习题课的基本结构 750

作业练习中的三个环节 751

影响练习效果的八大因素 751

提高练习效果的四组关系 752

怎样上好课堂练习 753

附:调控学生作业心态的五条途径 754

练习作业的三种类型 756

练习设计“五性”标准 756

课堂练习设计八型 757

课堂练习设计的十四条原则 757

新授课练习设计五阶段 760

作业设计的技巧 760

附:新授课练习设计五阶段(例说) 761

发散性习题设计 762

附:优化练习设计“六性” 762

附:课堂集体性练习五式 764

题组教学法 765

设计课外作业的艺术 767

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六有” 768

附:语文作业设计的“六个一” 768

附:小学语文情趣作业设计四法 769

语文家庭作业的八种形式 770

语文课外趣味作业设计二十法 771

学生自己出题四法 772

数学课内练习四法 772

数学习题的分类 773

数学习题的设计十三式 773

数学练习设计七性要求 775

数学练习设计的十一条原则 776

数学习题编制五法 776

数学练习设计的质量控制四法 777

数学练习设计的难度控制五法 778

数学铺垫准备题的设计原则和类型 779

数学题组设计十式 779

应用题的“四字”练习方式 782

附:应用题教学设计思考题五法(例说) 782

应用题的练习设计七式 782

学生自编应用题八法 784

分类作业的实施方法 784

作业及时性与经常性操作 785

作业的时间性与重现性控制 786

作业的兴趣性与灵活性控制 787

弹性作业三式 788

作业激励四法 788

计时作业三法 789

附:教师作业的七个有利 790

五步作业指导法 790

“五先五后”作业法 790

做作业的意义和作用 791

指导书面练习五步 792

作业的方法 792

钻研习题的三种方法 795

“一题多解”思维的培养 796

语文“单元分组导练”法 797

当堂完成习作的方法 798

作文教学“五字”法 798

作文训练十二式 799

作文教学六步法 800

兴趣作文七法 801

“三环节”日记作文训练法 802

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三法 803

开放型作文五步训练程序 804

快速作文四法 804

附:格雷夫斯写作教学法 805

法国作文教学指导二法 806

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六要 806

美国作文教学指导六法 806

作业批改的五种方法 808

组织讲评课的四条建议 809

六环节分析评讲课 810

作业批改八式 811

附:作业登分表 813

智能型讲评课“七评” 813

当堂批改作业的四种方式 815

作业批语三式 816

学生批改作业三式 817

附:订正教学法 818

学生作业“对答案”的看法 818

设置“错误档案”的方法 819

评讲课的教学 819

附:数学作业批阅记录表使用法 820

作业评讲六式 821

作业批语五型 822

作文批改的五步法 823

作文评改四式 824

作文评语“八要” 824

作文评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825

眉批三法 826

作文批改“热处理”五法 826

作文多次批改法 828

作文“群批法” 829

日记评语八式 830

“四环”作文批改法 831

作文“六步”程序评改法 832

六因素、三环节择优习作批改法 833

附:美国作文讲评的一种形式 835

附:学生作文小结评改法 835

附:我是怎样上作文批改课的 836

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活动 838

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意义 839

教学反馈的需求律 840

教学反馈的谐振律 841

教学反馈的情绪律 841

教学反馈的转移律 842

教学反馈的种类 843

真假反馈信息的辨别和矫正 844

教学中的“反馈—控制” 845

反馈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847

教学反馈实用十四法操作 847

课堂群体反馈四式 852

课堂“反馈——矫正”教学一法 853

教学中系统反馈——矫正程序反馈教学法 853

考后指导——评、思、改 856

三段六步反馈教学法 856

布卢姆的反馈教学原则和方法 860

三步反馈导读法 862

课末的五分钟反馈方法 863

练导循环复式教学法 865

学生课外作业的要求 866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867

附:科学安排作业减轻课业负担 869

“三个世界” 870

课外作业的科学管理三策 870

附:国外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 870

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七法 871

附:课外作业周时数量表的制订 871

批改作业的十二项要求 873

课后练习指导十忌 874

作业改错课的准备 875

作业改错课的操作过程 876

教学环节调控之五——复习考试的方法与技巧 879

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与复习 879

第十部分 879

教学中的温故知新规律 880

教学中复习与新知学习的辩证法 882

中国古代教学中时习温故的三种方法 883

复习课五步课堂结构(例说) 885

复习课“四段落六环节”课堂结构(例说) 886

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差异 887

联系旧材料讲授新材料一种方法 889

阶段复习“五忌” 889

附:“大复习”法 890

课本习题在复习中的应用 890

复习题设计五法 891

考试的意义 892

成就考试的十一种形式 893

附:考试工作的基本要求 895

考试的方法及其选择 895

巩固理解考试法 897

考试命题原则和方法 898

试题抽样的代表性操作 899

试题表述的简明性操作 900

试题彼此的独立性操作 901

试题的适度性操作 901

命题与答案同步的操作 902

试题有利于客观评分的操作 902

试题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操作 903

编制多肢选择题的十四条规则 904

标准化考试三步法命题程序 905

标准化试题的编制六步法 905

标准化考试的五个特点 906

标准化考试的四种类型 907

标准化问答题的编制方法 907

附:标准化口试的方法 908

附:语文命题的三统一 909

附:作文命题的五忌 910

附:作文启发思路式命题六式 910

附:数学考试的命题原则与方法 911

“小题库”的建设方法 911

试题质量分析方法 913

附:非客观性试题难度的计算成功考试法 914

解除学生考试焦虑四策 915

分析集体考试成绩的方法 916

分析个人考试成绩的方法 917

教学考评四策 918

附:阿莫纳什维利的实质性评价法 919

学习成绩的客观性评定三法 919

附:布卢姆测验补救教学法 919

艺术性考评方法 921

附:学习评定的七种方式 922

附:形成性测验的使用和补救教学 924

附:武昌实验小学的考试改革实验 928

考试的记分方法 930

考试的成绩评定与分析处理 930

对学生学业的成败的几种看法 931

成绩次数分布量表的编制和使用 931

标准T分的应用 936

班级教学成绩提高幅度的一种算法 937

附: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关顾”七忌 15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