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赤志,田德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74389
  • 页数:996 页
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目录

基础篇 3

第一章 肝脏病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

第二节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2

第四节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5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5

第六节 遗传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26

第一节 肝与胆的发生 28

第二章 肝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8

第二节 经典肝小叶的基本结构 31

第三节 门管小叶的结构与功能 35

第四节 肝腺泡的结构与功能 35

第五节 肝细胞与血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6

第六节 胆小管与胆汁的分泌 54

第七节 肝的血液循环 56

第八节 养肝因子 58

第九节 肝的神经 58

第十节 肝的淋巴 59

第十一节 肝的间质 60

第十三节 肝的再生 62

第十四节 胆囊与胆管 66

第十五节 肝脏的功能及其异常 68

第三章 中医肝的结构与功能 93

第一节 肝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93

第二节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02

第三节 中医肝的现代研究 106

第四章 肝胆病的中医病理特点 110

第一节 肝胆病常见中医病因 110

第二节 肝胆病的辨证论治 116

第三节 肝胆病常见病机与治则的现代研究 125

第四节 肝胆病中医防治特色与展望 141

第五章 临床肝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149

第一节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 149

第二节 血清及免疫学检查 162

第三节 肝脏的形态学检查 180

第四节 肝病的基因诊断及其进展 207

第五节 新的肝功能检测项目 226

第六章 病毒性肝炎 239

第一节 概论 239

临床篇 239

第二节 肝病与免疫 253

第三节 肝细胞损害及慢性化机制 281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301

第五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316

第六节 重型肝炎 334

第七节 淤胆型肝炎 357

第七章 肝硬化 370

第一节 肝纤维化 370

第二节 肝硬化 391

第八章 门脉高压症 407

第一节 门脉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407

第二节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10

第三节 门脉高压症的分类、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学变化 413

第四节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417

第五节 门脉高压症的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422

第六节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26

第七节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427

第八节 中医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448

附录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分极标准 454

附录二 本书使用的缩略语 455

第九章 肝硬化腹水 457

第一节 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 457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460

第三节 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 464

第四节 肝硬化腹水的实验室检查 468

第五节 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73

第六节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与预防 477

第七节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 498

第十章 肝性脑病 506

第二节 发病机制 508

第三节 发病诱因 514

第五节 肝性脑病的诊断 515

第四节 病理学改变 515

第六节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预后 518

第一节 血脑屏障功能与肝性脑病 526

第七节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526

第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 531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532

第二节 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 542

第十二章 药物性肝病 551

第一节 药物性肝病的病因 551

第二节 药物性肝病的病理生理 553

第三节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 559

第四节 药物性肝病的治疗 561

第五节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及预后 563

第六节 中医药与药物性肝病 564

第七节 药物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567

第十三章 酒精性肝病 572

附录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 588

第十四章 脂肪肝 590

附录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 613

第十五章 遗传性肝病 615

第一节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615

第二节 肝糖原累积病 618

第十二节 肝的生态系统学说 621

第三节 半乳糖血症 622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 624

第五节 肝性血卟啉病 632

第六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639

第十六章 肝脏肿瘤 642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 642

第二节 肝脏其他恶性肿瘤 667

第三节 继发性肝癌 671

第四节 胆囊癌 677

第五节 胆管癌 684

第六节 肝脏良性肿瘤 688

第七节 胆道良性肿瘤 692

第十七章 肝血管疾病 696

第一节 克-鲍综合征 696

第二节 化脓性门静脉炎 698

第三节 柏-查综合征 701

第四节 门静脉血栓形成 706

第五节 肝动脉瘤 709

第十八章 胆汁淤积 712

第一节 分类 712

第二节 发病机制 714

第三节 病理 715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 716

第五节 治疗 722

第六节 中医药治疗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 723

第十九章 细菌及寄生虫感染性肝病 727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 727

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 730

第三节 血吸虫病 732

第四节 肝包虫病 737

第五节 华支睾吸虫病 739

第六节 肝结核 742

第二十章 胆道感染胆石症 746

第一节 急性胆囊炎 746

第二节 慢性胆囊炎 750

第三节 急性胆管炎 753

第四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755

第五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758

第六节 胆道蛔虫症 761

第七节 胆道结石症 763

第二十一章 其他内科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769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769

第二节 疟疾 773

第三节 伤寒性肝炎 777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性肝病 780

第五节 糖尿病与肝损害 783

第六节 肝梅毒 785

第一节 感染 788

第二十二章 并发症 788

第二节 肝肾综合征 799

第三节 肝肺综合征 807

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 813

第五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831

药物篇 839

第二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肝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839

第一节 肝病基因治疗研究 839

第二节 抗肝炎病毒基因治疗 841

第三节 反义寡核苷酸 843

第四节 核酶 847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850

第二十四章 抗病毒疗法 855

第一节 干扰素 855

第二节 核苷类似物 865

第三节 胸腺素 872

第四节 中医药抗病毒治疗 875

第二十五章 降酶 882

第二十六章 利胆退黄 895

第二十七章 抗肝纤维化 905

第一节 抗肝纤维化药物 906

第二节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 914

第二十八章 调节蛋白代谢 927

第一节 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 934

第二十九章 调节免疫 934

第二节 免疫反应修饰剂及免疫治疗 938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 944

第三十章 抗肿瘤 947

第一节 中医药在肝胆肿瘤中的运用 947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中药抗癌作用的研究 950

第三节 肝癌的生物治疗进展 952

第四节 肝癌导向治疗 955

附篇 961

第三十一章 肝胆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961

第一节 中医肝脏脏象实质的研究 961

第二节 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思路 964

第三十二章 常见肝病动物实验模型 971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 971

第二节 脂肪肝动物模型 973

第三节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 974

第四节 肝移植动物模型 977

第五节 急性肝损伤模型 979

第六节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980

第七节 肝癌动物模型 982

第八节 中医证的实验动物模型 984

第九节 肝包虫病动物模型 985

第十节 胆管炎、胆石症动物模型 985

第三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9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