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真菌病学
真菌病学

真菌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万清等主编;张纪忠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7004967
  • 页数:5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除介绍国内真菌病学研究现状及成果外
《真菌病学》目录

第1篇 总论 1

第一章 我国真菌病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

一、浅部真菌病方面 1

二、深部真菌病方面 2

三、致敏真菌方面 2

四、真菌毒素及致癌真菌方面 3

五、基础理论方面 3

六、抗真菌药物方面 3

七、药用真菌的研究方面 5

八、实验研究方面 5

第2章 真菌的生物学 7

第1节 真菌的概念 7

第2节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9

一、对人类有益的真菌 9

二、对人类有害的真菌 10

第3节 真菌的形态 11

一、真菌的营养体 11

二、真菌的繁殖体 11

第4节 真菌的生活史 30

一、真菌生活史的概念 30

二、真菌生活史的类型 30

三、真菌生活史举例 31

第5节 真菌的命名与分类 34

一、真菌的命名 34

二、真菌的分类 35

第3章 真菌的超微结构 50

一、细胞核 50

二、线粒体 50

五、液泡和小泡 51

四、溶酶体 51

三、核糖体 51

六、微体 52

七、微管与微丝 52

八、细胞膜与膜界微器官 53

九、间隔 54

十、细胞壁 54

附:真菌的电子显微镜检查技术 59

第4章 真菌感染和免疫 60

第1节 非特异性免疫的抗真菌作用 60

一、非特异性屏障功能 60

二、非特异性细胞防护作用 61

三、非特异性体液防护作用 62

第2节 抗真菌感染的特异性免疫 62

一、真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62

二、抗真菌感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 63

三、抗真菌感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64

一、组织胞浆菌病的免疫学诊断 67

二、球孢子菌病的免疫学诊断 69

三、芽生菌病的免疫学诊断 69

四、曲霉病的免疫学诊断 70

五、念珠菌病的免疫学诊断 72

六、隐球菌病的免疫学诊断 73

第3节 真菌感染的免疫学诊断 75

第5章 真菌学实验室检验 78

第1节 采集标本 78

一、浅部真菌病标本的采集 78

二、深部真菌病标本的采集 78

第2节 直接镜检法 79

一、菌丝体和子实体挑取检查 79

一、丝状真菌的分离 80

第3节 丝状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80

二、涂片保存 80

二、菌种的纯化和单孢子的分离 82

三、丝状真菌的培养 84

四、观察与记录 85

第4节 酵母菌的鉴定方法 86

一、酵母菌的分离 87

二、酵母菌的鉴定 87

第6章 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 99

第1节 采取活组织标本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99

第2节 采取活组织标本的技术 100

第3节 标本的切片制作 100

一、标本的固定 100

一、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101

第4节 真菌病理组织标本的染色法 101

四、切片、粘片及封固 101

三、包埋 101

二、脱水与透明 101

二、真菌的特殊染色法 103

第5节 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变化 112

第7章 真菌病的诊断原则 116

第1节 病史采取 116

第2节 体格检查 116

第3节 真菌学检查 116

一、标本采集 116

二、检验方法 117

三、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119

四、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120

五、病理组织的检验与染色 122

六、动物接种 122

七、血清学检验 123

八、组织培养 124

第8章 真菌病的防治 124

第1节 真菌病的预防原则 124

一、控制传染源 125

二、切断传染途径 125

三、适当的监护措施 126

四、预防物品及药物的使用 126

第2节 真菌病的治疗原则 126

一、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126

二、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治疗 126

三、强调整体观念,注意支持疗法 127

四、真菌病综合疗法的原则 127

第3节 抗真菌及抗放线菌药物疗法 127

一、灰黄霉素 127

二、二性霉素B 129

三、氟胞嘧啶 131

四、克霉唑 132

五、制霉菌素 132

六、曲古霉素 133

七、克念菌素 134

八、金褐霉素 134

九、球红霉素 135

十、大蒜新素 135

十一、益康唑 136

十二、咪康唑 136

十三、酮康唑 136

十四、萨拉霉素 138

十五、汉霉素 138

十六、匹马霉素 138

十九、吡硫霉净 139

二十、碘化钾 139

十七、发癣退 139

十八、碘氯苯炔醚 139

二十一、转移因子 140

二十二、青霉素 140

二十三、磺胺药 140

第4节 外用药物疗法 141

一、足粉Ⅰ号 141

二、足粉Ⅱ号 141

三、制霉菌素扑粉 141

四、冰醋酸溶液 141

五、福尔马林溶液 141

六、甲紫溶液 141

九、复方硫酸铜溶液 142

十一、复方苯甲酸酊(惠氏酊) 142

十、10%水合胼溶液 142

八、卡氏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 142

七、汗斑溶液Ⅰ号及Ⅱ号 142

十二、十一烯酸酊 143

十三、甲癣酊 143

十四、浓碘酊 143

十五、复方土槿皮酊Ⅰ号 143

十六、复方土槿皮酊Ⅱ号 143

十七、复方苯甲酸软膏(惠氏软膏) 143

十八、十一烯酸软膏 144

十九、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 144

二十、脱甲软膏Ⅰ号 144

二十一、脱甲软膏Ⅱ号 144

二十二、杀烈癣软膏 144

二十三、5%水杨酸软膏 144

二十四、抗真菌抗生素制剂 145

第9章 浅部真菌分类 147

第2篇 浅部真菌病 147

一、断发毛癣菌 148

第1节 毛癣菌属 148

二、石膏样毛癣菌 150

三、红色毛癣菌 151

四、玫瑰色毛癣菌(麦格尼毛癣菌) 154

五、许兰氏毛癣菌 154

六、紫色毛癣菌 156

七、猴类毛癣菌 157

八、同心性毛癣菌 157

九、疣状毛癣菌 158

十、马类毛癣菌 159

十一、北非毛癣菌 159

十二、西非毛癣菌 159

第2节 小孢子菌属 160

一、铁锈色小孢子菌 160

十四、阿杰洛毛癣菌 160

十三、赤非毛癣菌 160

二、犬小孢子菌 162

三、石膏样小孢子菌 164

四、奥杜盎氏小孢子菌 166

五、鸡禽类小孢子菌 167

六、猪小孢子菌 168

七、歪斜形小孢子菌 169

八、亲土性小孢子菌 170

第3节 表皮癣菌属 171

絮状表皮癣菌 171

第4节 角层癣菌及其它 172

一、花斑癣菌 172

二、红癣菌 174

三、掌黑癣菌 174

四、腋毛菌 175

五、毛结节菌 176

第10章 头癣 177

第1节 黄癣 178

第2节 白癣 182

第3节 黑癣 187

第4节 脓癣 189

第11章 体癣和股癣 190

第1节 体癣 190

第2节 股癣 196

第12章 足癣和手癣 199

第1节 足癣 199

第2节 手癣 207

第13章 甲癣 208

第14章 叠瓦癣 212

第15章 花斑癣 216

第16章 癣菌疹 219

第17章 掌黑癣 221

第18章 毛结节病 222

附:红癣 223

附:腋毛菌病 224

第3篇 深部真菌病 226

第19章 念珠菌病 226

第1节 真菌学 226

一、念珠菌属的特征 226

二、念珠菌种的主要特征 226

三、主要致病菌种的特征 233

第2节 念珠菌病 243

第20章 隐球菌病 269

第1节 真菌学 269

一、隐球菌属的特征 269

二、隐球菌种的主要特征 269

三、主要致病菌种的特征 272

第2节 隐球菌病 281

第21章 曲霉病 297

第1节 真菌学 297

一、曲霉属的特征 297

二、曲霉属的分群检索表 297

三、主要致病菌种的特征 299

四、动物实验 302

第2节 曲霉病 302

第22章 孢子丝菌病 318

第1节 真菌学 319

一、直接镜检 319

二、培养检查 319

三、动物接种 321

第2节 孢子丝菌病 321

一、疣状瓶霉 329

第1节 真菌学 329

第23章 着色霉菌病 329

二、裴氏瓶霉 330

三、紧密瓶霉 331

四、皮炎瓶霉 331

五、卡氏支孢霉 331

第2节 着色霉菌病 333

第24章 毛霉病 342

第1节 真菌学 342

一、真菌检查 343

二、毛霉科中常见的致病真菌 343

第2节 毛霉病 345

第25章 蛙粪霉病 347

第1节 真菌学 347

第2节 蛙粪霉病 348

第26章 青霉病 351

一、青霉属的特征 352

第1节 真菌学 352

二、青霉属“系”检索表 353

三、马内菲青霉 356

第2节 青霉病 356

第27章 地霉病 360

第1节 真菌学 361

一、地霉属的特征 361

二、地霉属分种检索表 361

第2节 地霉病 361

第28章 组织胞浆菌病 363

第1节 真菌学 363

一、真菌检查 363

第2节 组织胞浆菌病 364

二、组织胞浆菌的鉴定与鉴别 364

附:杜波氏组织胞浆菌病 368

第1节 真菌学 368

一、真菌检查 368

二、动物接种 368

第2节 杜波氏组织胞浆菌病 369

第29章 球孢子菌病 370

第30章 副球孢子菌病 374

第1节 真菌学 374

一、直接镜检 374

二、培养 374

三、动物接种 374

第2节 副球孢子菌病 375

第31章 皮炎芽生菌病 376

二、培养 377

三、动物接种 377

一、直接镜检 377

第1节 真菌学 377

四、鉴定与鉴别 378

第2节 皮炎芽生菌病 378

第32章 足菌肿 381

第1节 真菌学 381

一、致病菌分类 381

二、真菌检查 382

第2节 足菌肿 383

第33章 鼻孢子菌病 384

第1节 真菌学 384

一、真菌检查 384

二、电镜检查 385

第2节 鼻孢子菌病 386

第34章 真菌败血症 388

第35章 真菌性关节炎 395

第36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真菌感染 397

第1节 真菌学 397

一、球拟酵母属的特征 397

二、球拟酵母属分种检索表 397

三、常见菌种的特征 399

第2节 器官移植病人的真菌感染 402

第37章 烧伤病人的真菌感染 407

第38章 吸入性过敏性霉尘病 409

第39章 疤痕芽生菌病 410

第40章 暗丝孢霉病 411

第41章 耳真菌病 413

第42章 眼真菌病 418

第1节 真菌学 418

一、镰孢菌属 418

二、顶孢头孢霉 420

三、束状刺盘孢 420

四、多育曲霉 423

第2节 眼真菌病 425

第43章 输液真菌感染 431

第44章 其他少见真菌病 433

一、镰孢菌引起的皮肤溃疡 433

二、帚霉病 433

三、交链孢霉病 433

四、拟青霉病 434

第4篇 真菌毒素中毒症 435

第45章 真菌毒素的致病特点及种类 435

第1节 真菌毒素的致病特点 435

第2节 真菌毒素的毒害作用及分类 436

一、真菌毒素的主要毒害作用 436

二、真菌毒素的分类 436

第1节 真菌毒素中毒症 445

一、胃肠型 445

第46章 真菌毒素中毒症及其防治 445

二、肝肾损害型 446

三、神经精神型 446

四、溶血型 446

第2节 真菌毒素中毒症的防治 446

一、真菌毒素中毒症的诊断与治疗 446

二、真菌毒素中毒症的预防 447

第5篇 放线菌病 451

第47章 总论 451

第1节 放线菌的特征和生活周期 451

一、放线菌的特征 451

二、放线菌的生活周期 454

第2节 放线菌的分类原则 455

第3节 放线菌的分类系统 455

一、放线菌科 456

三、嗜皮菌科 457

二、分支杆菌科 457

四、奴卡氏菌科 458

五、链霉菌科 459

六、高温放线菌科 459

第48章 放线菌病 460

第1节 生物学 460

一、属的特征 460

二、放线菌属常见种检索表 460

三、主要致病菌种的特征描述 461

第2节 放线菌病 462

第49章 奴卡氏菌病 467

第1节 生物学 467

一、奴卡氏菌属的特征 467

二、主要致病菌及需鉴别的菌种检索表 467

三、主要致病菌种的特征描述 468

第2节 奴卡氏菌病 469

第50章 链霉菌病 472

第1节 生物学 473

一、马杜拉链霉菌 473

二、索马利链霉菌 473

三、巴拉圭链霉菌 474

四、白乐杰氏链霉菌 474

五、白色链霉菌 474

第2节 链霉菌病 475

第51章 嗜皮菌病 476

第1节 生物学 476

第2节 嗜皮菌病 476

第6篇 常见的“污染真菌” 478

第52章 “污染真菌”在医学中的地位 478

第53章 “污染真菌”概述 478

三、根霉属 482

二、卷霉属 482

四、共头霉属 483

五、长喙壳属 483

六、毛壳菌属 483

七、顶孢霉属 484

八、胶霉属 484

九、黑孢子菌属 485

十、拟青霉菌属 485

十一、帚霉属 486

十二、木霉属 486

十三、单端孢霉属 487

十四、轮支孢属 487

十五、短梗霉属 488

十六、葡萄孢属 488

十七、葡萄穗霉属 488

十九、弯孢霉属 489

一、毛霉属 489

十八、支孢属 489

二十、长蠕孢菌属 490

二十一、交链孢属 490

二十二、匍柄霉属 490

二十三、硬束霉属 491

二十四、附球菌属 491

二十五、茎点霉属 492

二十六、红酵母属 492

二十七、酵母属 493

二十八、黑粉菌属 493

二、接种工具 495

第1节 培养病原真菌必备的用具 495

一、玻璃器皿类 495

第7篇 真菌的培养与保藏 495

第54章 培养真菌必备的用具与灭菌法 495

三、培养与保藏设备 496

四、接种箱或接种室 496

五、灭菌设备 496

六、其它辅助用具和器材 496

第2节 灭菌法 496

一、湿热灭菌法 496

二、干热灭菌法 497

三、过滤除菌法 497

四、化学灭菌法 497

五、物理灭菌法 498

第55章 培养基及纯培养方法 498

第1节 培养基的制备及用途 498

四、精氨酸琼脂 499

五、血琼脂 499

二、放线菌肉汁 499

三、杨梅苷琼脂 499

一、醋酸培养基 499

六、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500

七、同化碳源基础琼脂(Ⅰ) 500

八、同化碳源基础琼脂(Ⅱ) 501

九、胡萝卜琼脂 501

十、胡萝卜块培养基 501

十一、卡尔氏培养基 501

十二、酪蛋白琼脂 501

十三、玉米粉琼脂(Ⅰ) 502

十四、玉米粉琼脂(Ⅱ) 502

十五、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 502

十六、察贝克氏琼脂 502

十九、蛋黄马铃薯培养基 503

二十、伊莫逊氏培养基 503

十八、皮肤癣菌鉴别琼脂 503

十七、甘油察贝克氏琼脂 503

二十一、产酯培养基 504

二十二、同化乙醇培养基 504

二十三、糖发酵肉汤培养液 504

二十四、冰冻琼脂 504

二十五、高斯氏合成培养基 504

二十六、明胶培养基 505

二十七、葡萄糖琼脂 505

二十八、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 505

二十九、葡萄糖牛肉膏盐琼脂 505

三十、葡萄糖硝酸盐琼脂 505

三十四、甘油苹果酸钙琼脂 506

三十三、甘油琼脂 506

三十二、葡萄糖蛋白胨盐琼脂 506

三十一、葡萄糖蛋白胨琼脂 506

三十五、甘油尿素琼脂 507

三十六、脂肪分解培养基 507

三十七、石膏块培养基 507

三十八、毛发穿孔试验液 507

三十九、硫化氢产生培养基 508

四十、克来因氏琼脂 508

四十一、刘-牛顿氏琼脂 508

四十二、花斑癣菌分离培养基 508

四十三、麦芽汁培养基 508

四十四、产生黑色素培养基 509

四十五、无机盐琼脂 509

四十六、钼培养基 509

四十七、合成毛霉培养基 509

五十一、营养肉汁琼脂基 510

五十、奴卡氏菌鉴定培养基 510

四十八、麦芽膏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琼脂 510

四十九、同化氮源基础琼脂 510

五十二、营养试验琼脂 511

五十三、橄榄油培养基 511

五十四、嗜高渗压培养基 511

五十五、豌豆蔗糖琼脂 512

五十六、马铃薯块 512

五十七、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512

五十八、保存琼脂 512

五十九、米粉吐温-80琼脂 512

六十三、生孢子培养基 513

六十五、淀粉酪素琼脂 513

六十四、淀粉琼脂 513

六十六、淀粉样化合物测试培养基 513

六十一、脱脂牛奶培养基 513

六十、米饭培养基 513

六十二、豆芽汁培养基 513

六十七、糖类发酵基础培养液 514

六十八、硫乙醇酸钠肉汤 514

六十九、尿素琼脂 514

第2节 真菌纯培养方法 515

一、菌样采集 515

七十一、酵母浸膏琼脂(Ⅱ) 515

七十、酵母浸膏琼脂(Ⅰ) 515

二、分离纯化 516

第56章 菌种保藏 518

一、定期移植保藏法(即琼脂斜面法) 518

二、液体石蜡油封存法 518

三、载体吸附干燥保存法 519

四、液相悬浮保存法 519

五、冷冻保藏法 520

附录:名词解释 523

索引 5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