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化学教程
无机化学教程

无机化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其圣,孙思修编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072227X
  • 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本书主要包括物质状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等内容。
《无机化学教程》目录

1.1.1 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 1

1.1.2 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1

1.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 1

1.1 什么是化学 1

1.1.4 化学研究的层次 2

1.1.5 化学研究的对象 2

1.2 化学变化的特征 2

1.2.1 化学变化是质变 2

1.3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3

1.4 化学的分支 3

1.2.3 化学变化总是伴随有能量变化 3

1.2.2 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

1.5 无机化学的重要性 4

1.5.1 历史的简单回顾 4

1.5.2 无机化学的分支 4

1.5.3 目前无机化学的几个前沿领域 4

1.6 有效数字 6

1.6.1 有效数字的含义 6

1.6.2 有效数字的规定 6

1.7.1 常用国际基本单位 7

1.7.2 常用导出单位 7

1.7 化学常用的计量单位 7

1.7.3 常用国际单位制词头 8

1.7.4 几点注意的问题 8

2.1 气体 9

2.1.1 理想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 9

2.1.2 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 11

2.1.3 格拉罕姆气体扩散定律 12

2.1.4 理想气体分子运动论 12

2.1.5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14

2.2 液体 15

2.2.1 液体的蒸发 15

2.1.6 气体的液化和临界现象 15

2.2.2 液体的凝固 16

2.3 固体 17

2.3.1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8

2.3.2 晶体的内部结构 19

2.3.3 晶体的容化 21

2.4 水和溶液 21

2.4.1 水的相图 21

2.4.2 溶液 22

2.4.3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3

习题 28

3.1.1 体系与环境 31

3.1 基本概念 31

3.1.2 状态与状态函数 32

3.1.3 过程 32

3.1.4 热、功、内能 32

3.1.5 热力学第一定律 34

3.2 热化学 35

3.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5

3.2.2 反应热的求算 35

3.2.3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9

3.3.2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40

3.3.1 自发过程和可逆反应 40

3.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40

习题 45

4.1 化学反应速率 49

4.1.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49

4.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0

4.1.3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54

4.2 化学平衡 56

4.2.1 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56

4.2.2 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 58

4.2.3 化学平衡的移动 60

习题 61

5.1 电解质溶液理论 66

5.1.1 阿类尼乌斯电离理论 66

5.1.2 德拜-休克尔离子互吸理论 67

5.2 酸碱电离平衡 68

5.2.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度 68

5.2.2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70

5.2.3 缓冲溶液 72

5.2.4 盐类水解 74

5.2.5 酸碱理论的发展 79

5.3.1 溶度积 81

5.3 沉淀溶解平衡 81

5.3.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83

5.3.3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84

习题 86

6.1 基本概念 91

6.1.1 氧化还原反应 91

6.1.3 歧化反应 91

6.1.4 氧化数 92

6.1.5 氧化还原克当量 92

6.2 电极电势 93

6.2.1 原电池和电极势 93

6.2.2 电动势与自由焓变的关系 95

6.2.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6

6.2.4 电极电势的应用 99

6.3 电解 102

6.3.1 电解池与电解反应 102

6.3.2 分解电压 103

6.3.3 化学电源 103

习题 107

7.1.2 近代原子学说 111

7.1.3 现代原子模型 111

7.1.1 古代的原子概念 111

7.1 经典的原子模型 111

7.2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氢原子模型 113

7.2.1 氢原子光谱 113

7.2.2 量论 113

7.2.3 玻尔氢原子理论(模型) 114

7.3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 115

7.3.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15

7.3.2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 116

7.4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17

7.4.1 波函数 117

7.4.2 电子云和几率分布 117

7.4.3 波涵数的空间分布 119

7.4.4 四个量子数 121

7.5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124

7.5.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24

7.5.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面原则 127

7.5.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28

7.5.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129

习题 134

8.1 离子键理论 137

8.1.1 离子键的形成 137

8.1.2 离子键的特点 137

8.1.4 离子的特征及对离子强度的影响 138

8.1.3 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 138

8.2 共价键理论 140

8.2.1 路易斯理论 140

8.2.2 价键理论 141

8.2.3 杂化轨道理论 144

8.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47

8.2.5 分子轨道理论 150

8.2.6 大π键 155

8.3 金属键理论 157

8.3.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157

8.3.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158

8.4.1 分子间作用力 160

8.4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60

8.4.2 氢键 161

8.5 离子的极化和变形性 163

8.5.1 离子的极化作用 163

8.5.2 离子的变形性 163

8.5.3 离子的相互极化作用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164

8.6 晶体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165

8.6.1 离子晶体 165

8.6.2 原子晶体 165

习题 166

8.6.3 金属晶体 166

8.6.4 分子晶体 166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70

9.1.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170

9.1.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71

9.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73

9.1.4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174

9.1.5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175

9.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77

9.2.1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78

9.2.2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82

9.3.1 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 190

9.3 配合平衡 190

9.3.2 配合平衡的移动 192

9.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194

9.4.1 软硬酸碱规则对配合物稳定性的解释 195

9.4.2 熬合效应 195

习题 195

10.1 卤素的通性 200

10.1.1 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00

10.1.2 卤素的成键特征 200

10.2.1 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01

10.1.3 卤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 201

10.2 卤素单质 201

10.2.2 卤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 203

10.3 卤化氢 204

10.3.1 卤化氢的性质 204

10.3.2 卤化氢的制备 205

10.4 金属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 206

10.4.1 金属卤化物 206

10.4.2 卤素互化物 207

10.5.1. 卤素氧化物 208

10.5.2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208

10.5 卤互的含氧化合物 208

10.6 拟卤素 210

习题 211

11.1 氧族元素的通性 214

11.1.1 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214

11.1.2 氧族元素的成键特征 215

11.1.3 氧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16

11.2 氧族元素单质 216

11.2.1 单质的性质 216

11.2.2 单质的制备和用途 217

11.3.1 水 218

11.3 氧的化合物 218

11.3.2 过氧化氢 219

11.3.3 氧化物 221

11.4 硫的化合物 222

11.4.1 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 222

11.4.2 硫的含氧化合物 224

11.5 硒、碲的氢化物 227

11.5.1 硒、碲的氧化物 228

11.5.2 硒、碲的氧化物 228

习题 229

11.5.3 硒、碲的含氧酸 229

12.1 氮族元素的通性 233

12.1.1 氮族元素的原结构及性质 233

12.1.2 氮族元素的成键特征 233

12.1.3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35

12.2 氮及其化合物 235

12.2.1 氮气 235

12.2.2 氮的氢化物 236

12.2.3 氮的含氧化合物 240

12.3.1 单质磷 244

12.3 磷及其化合物 244

12.3.2 磷化氢 245

12.3.3 磷的含氧化合物 245

12.4 砷、锑、铋及其化合物 248

12.4.1 单质 248

12.4.2 氢化物 249

12.4.3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249

12.4.4 卤化物 250

12.4.5 硫化物 250

习题 251

13.1.1 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255

13.1.2 碳族元素的成键特征 255

13.1 碳族元素的通性 255

13.1.3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57

13.2 碳及其化合物 257

13.2.1 碳的单质 257

13.2.2 碳的氧化物 258

13.2.3 碳酸及其盐 260

13.2.4 碳的卤化物和硫化物 261

13.3.硅及其化合物 261

13.3.3 硅酸及其盐 262

13.3.2 二氧化硅 262

13.3.1 硅的单质 262

13.3.4 硅的氢化物和卤化物 264

13.4 锗、锡、铅及其化合物 265

13.4.1 单质 265

13.4.2 化合物 267

习题 270

14.1 硼族元素的通性 273

14.1.1 硼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273

14.1.2 硼族元素的成键特征 274

14.1.3 硼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74

14.2.1 硼族元素单质的制备 275

14.2 硼族元素的单质 275

14.2.2 硼族元素单质的性质 277

14.3 硼族元素的化合物 279

14.3.1 硼的化合物 279

14.3.3 镓、铟、铊的化合物 282

习题 283

14.3.2 铝的化合物 284

15.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 285

15.1.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性质 285

15.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86

15.2.2 单质的储存 287

15.2.3 单质的性质 287

15.2.1 单质的冶炼 287

1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287

15.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288

15.3.1 氧化物 288

15.3.2 氢氧化物 290

15.3.3 盐类 290

习题 292

16.1 铜副族 294

16.1.1 铜族元素的通性 294

16.1.2 铜族元素单质 295

16.1.3 铜族元素化合物 297

16.2.1 锌族元素的通性 299

16.2 锌副族 299

16.2.2 锌族元素单质 300

16.2.3 锌族元素化合物 301

习题 303

17.1 过渡元素的通性 308

17.1.1 过渡元素的性质 308

17.1.2 过渡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11

17.2 钛副族 313

17.2.1 钛族元素单质 313

17.2.2 钛族元素化合物 314

17.3 钒副族 315

17.3.1 钒族元素单质 315

17.3.2 钒族元素化合物 315

17.4 铬副族 316

17.4.1 铬族元素单质 316

17.4.2 铬族元素化合物 318

17.5 锰副族 319

17.5.1 锰族元素单质 319

17.5.2 锰族元素化合物 320

17.6.1 铁系元素单质 322

17.6.2 铁系元素化合物 322

17.6 铁系元素 322

17.7 铂系元素 330

17.7.1 铂系元素单质 331

17.7.2 铂系元素化合物 332

习题 334

18.1 无机酸的酸性 340

18.1.1 无机无氧酸强度的变化 340

18.1.2 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 342

18.2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 343

18.2.1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标度 343

18.2.2 影响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因素 344

18.3.1 水合盐的热分解 345

18.3 无机盐的热分解 345

18.3.2 无水盐的热分解 346

18.4 无机盐的水解 348

18.4.1 无机盐组成(内因)对水解强弱的影响 348

18.4.2 无机盐水解产物的类型 349

18.5 无机物的颜色 350

18.5.1 常见无机物的颜色 350

18.5.2 无机物显色的原因 352

习题 354

19.1 镧系元素 356

19.1.1 镧系元素的通性 356

19.1.2 镧系元素的分离提取 359

19.1.3 镧系金属单质 361

19.1.4 镧系元素的化合物 364

19.2 锕系元素 368

19.2.1 锕系元素的通性 368

19.2.2 钍及其化合物 369

19.2.3 铀及其化合物 370

习题 371

20.1 氢 372

20.1.1 氢元素的性质 372

20.1.2 氢的单质 375

20.1.3 氢化物 380

20.1.4 氢能源 384

20.2 稀有气体 385

20.2.1 稀有气体的发现 385

20.2.2 稀有气名称的演变 386

20.2.3 稀有气体的分布和分离 387

20.2.4 稀有气体的通性和用途 388

20.2.5 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390

习题 399

21.2 定性分析方法 401

21.2.1 干法分析与湿法分析 401

21.1 分析方法的分类 401

21.2.2 分别分析与系统分析 402

21.2.3 鉴定反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404

21.2.4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405

21.3 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405

21.4 常见阳离子的系统分析 409

21.4.1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409

21.4.2 各组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410

21.5 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415

21.5.1 阴离子的初步检验 415

21.5.2 阴离的鉴定 416

习题 419

附录1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422

附录2 矿物硬度(以摩氏硬度计) 428

附录3 某些矿物的表观特性 429

附录4 常见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能 433

附录5 常见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298K) 435

附录6 常见难溶无机化合物的溶度积(298K) 436

附录7 常见配(络)离子的稳定常数(298K) 438

附录8 标准电动势(298K) 439

附录9 某些单质、化合物的△fHm,△fGm,Sm 446

附录10 某些水合物离子的△fHm,△fGm,Sm 457

参考文献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