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资本论》教程简编
《资本论》教程简编

《资本论》教程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远朋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9031067
  • 页数:614 页
图书介绍:洪远朋,江苏如皋人,1935年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经济系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现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成员、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世界经济文汇》编委会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资本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经济利益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和教材有:《政治经济学入门》、《难题探索》、《新编教程》(1—4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论》、《价格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经济理论的轨迹》、《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利益理论与实践丛书》、《共享利益》等30多本,以及论文250多篇,曾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研究成果奖。《教程简编》实际上是《新编教程》(l-4卷)的简要本。本书力图尊重原著,按照《资本论》的本来面貌,以提要的方式全面简要明了地介绍主要内容,并尽量将《资本论》中的主要结论和有关精辟论述原文引出。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有一个整体的全面了解,本书不但对《资本论》第1
《《资本论》教程简编》目录

编写说明 1

《资本论》总介绍 1

一《资本论》的产生和传播 1

二《资本论》的伟大意义 8

三《资本论》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14

四怎样学习《资本论》 17

五《资本论》的研究的发展态势 21

《资本论》第一卷介绍 31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对象和中心 31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 32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方法 33

四《资本论》第一卷的地位和意义 34

《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 36

简介 40

第一章商品 42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43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46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49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56

第二章交换过程 61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67

(一)价值尺度 68

(二)流通手段 70

(三)货币 75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81

(一)资本的总公式 82

(二)总公式的矛盾 85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87

简介 91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93

(一)劳动过程 93

(二)价值增殖过程 96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00

(一)劳动力的剥削过程 103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103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104

(三)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 105

(四)剩余产品 106

第八章工作目 107

(一)工作日的界限 108

(二)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工厂主和领主 109

(三)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 110

(四)日工和夜工。换班制度 110

(五)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叶关于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 110

(六)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对劳动时间的强制的法律限制。1833-1864年英国的工厂立法 111

(七)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英国工厂立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111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113

简介 117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119

第十一章协作 124

(一)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28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28

(二)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129

(三)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 129

(四)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130

(五)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132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134

(一)机器的发展 135

(二)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136

(三)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138

(五)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140

(四)工厂 140

(六)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141

(七)工人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 143

(八)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144

(九)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145

(十)大工业和农业 146

简介 150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51

(一)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 155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155

(二)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156

(三)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156

(四)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157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159

简介 162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164

第十八章计时工资 168

第十九章计件工资 170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172

简介 175

导言 177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 178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82

(一)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82

(二)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186

(三)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186

(四)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力量 188

(五)所谓劳动基金 191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 规律 192

(一)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192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193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195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98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 199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200

(一)原始积累的秘密 200

(二)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201

(三)15世纪末 来自治对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压低工资的法律 201

(四)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202

(五)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工资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02

(六)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202

(七)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03

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 205

《资本论》第二卷介绍 209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 210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 211

三《资本论》第二卷的方法 212

四《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和意义 213

《资本论》第二卷序言 218

简介 224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 227

(一)第一阶段G-W 227

(二)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229

(三)第三阶段W’-G’ 231

(四)总循环 233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236

(一)简单再生产 237

(二)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39

(三)货币积累 240

(四)准备金 240

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 242

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246

第五章流通时间 251

第六章流通费用 254

(一)纯粹的流通费用 254

(二)保管费用 256

(三)运输费用 258

简介 261

第七章周转时间和周围次数 265

(一)形式区别 267

第八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 267

(二)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270

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周转的周期 275

第十章关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 278

第十一章关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 280

第十二章劳动期间 282

第十三章生产时间 285

第十四章流通时间 288

第十五章周围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90

(一)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 291

(二)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 292

(三)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 292

(四)结论 293

(五)价格变动的影响 293

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295

(一)年剩余价值率 295

(二)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 298

(三)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 299

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 301

(一)简单再生产 302

(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04

简介 307

第十八章导言 311

(一)研究的对象 311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313

第十九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315

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 316

(一)问题的提出 316

(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318

(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u+m)和Ⅱc的交换 320

(四)第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321

(五)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324

(八)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326

(六)第部类的不变资本 326

(七)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327

(九)对于亚当·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 329

(十)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 329

(十一)固定资本的补偿 331

(十二)货币材料的再生产 333

(十三)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 335

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36

(一)第部类的积累 337

(二)第部类的积累 339

(三)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340

(四)补充说明 348

《资本论》第三卷介绍 351

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 351

二《资本论》第三卷的中心 353

三《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和重点 355

四《资本论》第三卷的地位和意义 357

《资本论》第三卷序言 361

简介 364

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 366

第二章利润率 370

第三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73

第四章周转对于利润率的影响 378

第五章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380

(一)概论 380

(二)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 382

(五)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 383

(四)生产排泄物的利用 383

(三)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 383

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 384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384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385

(三)一般的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 387

第七章补充说明 388

简介 390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392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94

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399

第十一章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405

第十二章补充说明 406

简介 409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 410

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413

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415

(一)概论 415

(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416

(三)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418

(四)补充说明 420

简介 424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 426

第十七章商业利润 429

第十八章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433

第十九章货币经营资本 437

第二十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439

简介 443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 445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448

第二十三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451

第二十四章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455

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虚拟资本 457

第二十六章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460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62

第二十八章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 466

第二十九章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472

第三十章资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475

第三十一章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 479

第三十二章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完) 481

第三十三章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484

第三十四章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 487

第三十五章贵金属和汇兑率 490

(一)金贮藏的变动 490

(二)汇兑率 492

第三十六章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494

简介 498

第三十七章导论 501

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 507

第三十九章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 510

第四十章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 517

第四十一章级差地租——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 520

第四十二章级差地租——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 522

第四十三章级差地租——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 524

第四十四章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528

第四十五章绝对地租 530

第四十六章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 535

第四十七章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 538

(一)导论 538

(二)劳动地租 539

(三)产品地租 540

(四)货币地租 541

(五)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 542

简介 546

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 548

第四十九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553

第五十章竞争的假象 558

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563

第五十二章阶级 567

《资本论》第三卷增补 569

(一)价值规律和利润率 570

(二)交易所 573

《资本论》第四卷介绍 577

一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 577

二《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情况 578

三关于《资本论》第四卷在中国的传播 579

四《资本论》第四卷的体系 580

五《资本论》第四卷的方法 581

六《资本论》第四卷的理论意义 582

七《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 583

八《资本论》第四卷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启示 585

《资本论》第四卷第一册简介 587

《资本论》第四卷第二册简介 593

《资本论》第四卷第三册简介 598

附录1 《资本论》第1-3卷阅读重点 604

附录2《资本论》第1-3卷复习题 605

附录3《资本论》第1-3卷研究参考题 609

附录4《新编〈资本论〉教程》(1-4卷)编写单位和编写成员 6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