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研究](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7/s6c39b6a.jpg)
第一章 变文的内涵 1
第一节 关于变文之“变”的几种说法 2
第二节 “变”的词义的演变 5
第三节 佛经中“变”的涵义 8
第四节 从变相之义看变文之义 12
一、变相作为艺术作品的多样性 12
二、变相的涵义 15
第四节 演出的仪式 19
三、变文的涵义 24
一、讲经之初始 28
第二章 变文的生成背景 28
第一节 唐以前的佛教讲经 28
二、讲经制度的初定 30
三、讲经的世俗化 32
第二节 唱导 37
第三节 唐代俗讲、变文展开的背景 43
一、三教论衡 43
二、释子的世俗化 48
三、佛寺功能的拓展 51
四、佛教在民间 55
第三章 变文的发展 60
第一节 俗讲的成立 61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65
一、俗讲兴盛之因 71
第三节 俗讲的兴盛 71
二、俗讲的盛况 72
三、唐代俗讲第一人——文溆 78
四、唐末五代的俗讲 80
第四节 转变的情况 82
一、有关几条材料的说明 83
(一)变文的成词 83
(二)变家 84
(三)报恩经变一部 85
二、转变的进行 86
第一节 佛教界的反对 94
第四章 变文的式微 94
第二节 文士阶层的态度 98
第三节 朝廷的禁制 100
一、唐代君主的禁止 100
二、变文与食菜事魔 106
第四节 说唱技艺的演变 109
第五章 变文的体式 113
第一节 变文体式的基本特徵 113
一、散韵相间 113
二、入韵套语 116
三、图画 120
第二节 变文的体式演进 124
一、问题的提出 124
二、入韵套语的简缩 125
三、散韵比例的变化 127
四、变文的骈俪成分 132
第三节 变文中的韵文 134
一、韵文的地位 134
二、韵文的形式 138
第四节 变文的体式渊源 147
一、两种对立的说法 147
二、变文体式的渊源 151
三、变文定义 155
第五节 补充说明 155
第六章 变文题解 158
第一节 佛教变文 159
第二节 世俗变文 171
附录 181
第七章 变文的演出 183
第一节 演出的地点 183
一、佛寺 183
二、戏场 186
三、宫廷 188
四、其他 189
第二节 演出者 190
二、五代时演出者 191
一、唐时演出者 191
三、其他 195
第三节 演出的区域 196
一、俗讲仪式 199
二、变文演出仪式之一 207
三、变文演出仪式之二 212
四、变文演出与图画 220
附录:唱导法将、表白、化俗法师 224
第五节 敦煌与变文 230
一、敦煌佛教的世俗化 230
二、敦煌的俗讲与变文 235
三、变文中的中原情结 238
第八章 变文的叙事艺术 241
第一节 口头文学特徵 241
一、叙事时间 241
二、叙事角度 244
三、叙事结构 247
四、叙事干预 249
(一)指示性话语 249
(二)评价性话语 250
(三)说明性话语 253
(四)自问自答 256
(五)人物腔调的模仿 258
第二节 对史传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259
(二)溯源式开场 260
(一)题材的历史性 260
一、对史传传统的继承 260
(三)徵寅 262
二、变文对史传传统的突破 263
(一)心理描写 263
(二)景物描写 264
(三)肖像描写 266
(四)语言的通俗化 267
(五)对历史真实,性的突破 268
第三节 叙事套语 271
(六)散韵结合 271
一、变文叙事套语的类型 272
(一)单篇套语 272
(二)多篇套语 274
二、变文叙事套语的渊源 275
三、意义和影响 280
第九章 变文的精神世界 285
第一节 佛教变文的宗教内涵 285
(一)地狱 286
一、庶民色彩 286
(二)颂佛 288
二、三教合一 292
(一)三教合一 292
(二)忠孝观念 294
(三)其他 298
第二节 世俗变文的民间属性 302
一、忠君爱国 302
二、英雄观 304
三、数术与感应 312
四、孝道 318
第十章 变文的意义舆影响 322
第一节 变文的意义 322
一、新的文学样式 322
二、语言学的意义 325
三、社会学、历史学的意义 325
一、内容的影响 330
第二节 变文的影响 330
四、宗教学意义 330
二、体式的影响 332
(一)入话(得胜头回、楔子) 332
(二)散韵交错、说唱结合的体式 334
(三)散场语、套语 337
(四)说经 339
(五)宝卷 339
参考书目 345
後记 356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深筋膜徒手松解疗法》盛德峰著 2019
-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曹志峰著 2019
- 《新媒体运营实战指南 社群运营 短视频运营 直播运营 微信运营》陈政峰著 2019
-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林泰峰著 2019
-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二十编 第9册 欧阳修《诗本义》研究新探 重估汉宋《诗经》学的转变与意义 上》陈战峰著 2015
- 《Python数据可视化 基于Bokeh的可视化绘图》屈希峰著 2020
- 《信息时代的哲学新问题=NEW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肖峰著 2020
-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二十编 第7册 宋代《诗经》学与理学 上》陈战峰著 2015
-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何越峰著 2019
- 《数据挖掘基础算法理论与Weka应用技术》牟峰著 2019
- 《居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游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成都形象 表述与变迁》邱硕著;徐新建主编 2019
- 《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 巴蜀乡村治理小叙事》李晨责编;唐绍洪,刘屹 2019
- 《成都便民指南》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徐季桢主编;李长文,贺晓明编辑 2003
- 《成都试卷汇编 语文三年级 上》潘承慧主编
- 《巴蜀汉族丧葬习俗研究》黄尚军等著 2017
- 《巴蜀山水画叙论 巴蜀山水审美与山水画传承变革研究 卷3 当代实践思考与未来展望》管笢棡;唐波编著 2018
-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化研究》潘殊闲著 2018
- 《巴蜀书画传承》薛磊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