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应用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Areva T&D UK Ltd.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30225870
- 页数:495 页
第一章 绪言 3
第二章 保护应用基础 5
2.1 引言 5
2.2 保护装置 7
2.3 保护的分区 8
2.4 可靠性 9
2.4.1 设计 9
2.4.2 整定 9
2.4.3 安装 9
2.4.4 测试 9
2.4.5 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劣化 10
2.4.6 保护性能 10
2.5 选择性 10
2.5.1 时间级差 10
2.5.2 单元式保护系统 11
2.6 稳定性 11
2.7 动作速度 11
2.8 灵敏性 11
2.9 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12
2.10 继电器输出器件 12
2.10.1 触点系统 12
2.10.2 运行(动作)指示器 13
2.11 跳闸回路 13
2.11.1 串联自保持型 14
2.11.2 并联增强型 14
2.11.3 带串联自保持的并联增强型 14
2.12 跳闸回路监视 15
第三章 基本理论 17
3.1 引言 17
3.2 矢量代数 17
3.3 复数运算 18
3.3.1 复数变量 18
3.3.2 复数 19
3.3.3 数学算子 19
3.4 电路参数和使用惯例 19
3.4.1 电路变量 19
3.4.2 符号惯例 20
3.4.3 功率 21
3.4.4 单相与多相系统 21
3.5 阻抗表示法 22
3.6 基本电路定律、定理和网络化简 23
3.6.1 电路定律 24
3.6.2 电路定理 24
3.6.3 网络化简 25
参考文献 28
第四章 故障计算 31
4.1 引言 31
4.2 三相故障的计算 31
4.3 三相网络的对称分量分析法 33
4.3.1 正序网络 33
4.3.2 负序网络 34
4.3.3 零序网络 34
4.4 不同故障类型的方程和网络连接 34
4.4.1 单相接地故障(A-E) 35
4.4.2 相间短路故障(B-C) 35
4.4.3 两相接地短路故障(B-C-E) 36
4.4.4 三相短路故障(A-B-C或者A-B-C-E) 36
4.4.5 单相断线故障 37
4.4.6 发展性故障 37
4.5 系统中因故障而引起的电流电压分布 38
4.5.1 电流分布 39
4.5.2 电压分布 40
4.6 系统接地对零序量的影响 41
4.6.1 残余电流和电压 41
4.6.2 系统的?0/?1 42
4.6.3 残余量的变化 43
参考文献 44
第五章 电力系统设备的等效电路和参数 47
5.1 引言 47
5.2 同步发电机 47
5.3 电枢反应 48
5.4 稳态理论 48
5.5 凸极转子 49
5.6 暂态分析 50
5.7 不对称性 52
5.8 发电机电抗 52
5.8.1 同步电抗Xd=XL+Xad 53
5.8.2 暂态电抗X′d=XL+X′f 53
5.8.3 次暂态电抗X″d=XL+X′kd 53
5.9 负序电抗 53
5.10 零序电抗 54
5.11 直轴和交轴值 54
5.12 饱和对发电机电抗的影响 54
5.13 变压器 55
5.14 变压器正序等效电路 55
5.14.1 双绕组变压器 55
5.14.2 三绕组变压器 56
5.15 变压器零序等效电路 57
5.16 自耦变压器 59
5.16.1 正序等效电路 59
5.16.2 零序等效电路 59
5.16.3 中性点接地的特殊情况 59
5.17 变压器阻抗 60
5.18 架空线和电缆 62
5.19 串联阻抗的计算 63
5.20 并联阻抗的计算 64
5.21 有接地线和无接地线的架空线路 65
5.22 架空输电线等效电路 69
5.23 电缆线路 70
5.24 架空线和电缆的数据 71
参考文献 83
第六章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 85
6.1 引言 85
6.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85
6.2.1 误差 85
6.2.2 电压因数(voltage factor) 86
6.2.3 二次引线 87
6.2.4 电压互感器的保护 87
6.2.5 结构 87
6.2.6 残余连接的电压互感器 87
6.2.7 暂态性能 88
6.2.8 级联电压互感器 88
6.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89
6.3.1 辅助电容器的电压保护 89
6.3.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特性 90
6.3.3 铁磁谐振 90
6.4 电流互感器 90
6.4.1 误差 90
6.4.2 复合误差 91
6.4.3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准确限值电流 92
6.4.4 PX级电流互感器 92
6.4.5 CT的绕组布置 93
6.4.6 线路电流互感器 94
6.4.7 二次绕组阻抗 94
6.4.8 二次电流额定值 94
6.4.9 额定短时电流 95
6.4.10 电流互感器的暂态响应 95
6.4.11 暂态期间的谐波 98
6.4.12 测试绕组 98
6.5 新型仪表互感器 98
6.5.1 光学仪表变送器 98
6.5.2 其他传感系统 100
第七章 继电器技术 105
7.1 引言 105
7.2 机电式继电器 105
7.3 静态继电器 106
7.4 数字式继电器 107
7.5 数值式继电器 108
7.5.1 硬件结构 110
7.5.2 继电器软件 113
7.5.3 应用软件 113
7.6 数值式继电器的附加性能 113
7.6.1 测量值显示 113
7.6.2 VT/CT监视 114
7.6.3 CB控制/状态指示/状态监测 114
7.6.4 故障录波 114
7.6.5 时间同步 114
7.6.6 可编程逻辑 114
7.6.7 定值组的提供 115
7.6.8 结论 115
7.7 数值式继电器问题 115
7.7.1 软件版本控制 115
7.7.2 继电器数据管理 116
7.7.3 继电器测试和投运 116
参考文献 116
第八章 保护:信号传输和联锁跳闸 119
8.1 引言 119
8.2 单元式保护方案 119
8.3 远方保护命令 119
8.4 联锁跳闸 119
8.4.1 直接跳闸 120
8.4.2 允许跳闸 120
8.4.3 闭锁方案 120
8.5 性能要求 121
8.5.1 性能要求——联锁跳闸 121
8.5.2 性能要求——允许跳闸 121
8.5.3 性能要求——闭锁方案 121
8.6 传输介质、干涉和噪声 121
8.6.1 私有导引线和通道 122
8.6.2 租用导引线和通道 122
8.6.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123
8.6.4 无线电通道 124
8.6.5 光纤通道 125
8.7 信号传输方法 125
8.7.1 直流电压信号传输 125
8.7.2 平滑音调信号 126
8.7.3 移频键控信号 126
第九章 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的过电流保护 129
9.1 引言 129
9.2 配合过程 129
9.3 时间/电流配合原则 129
9.3.1 通过时间实现选择性 129
9.3.2 通过电流实现选择性 130
9.3.3 通过电流和时间实现选择性 131
9.4 标准IDMT过流继电器 131
9.5 综合IDMT和高定值速动过流继电器 133
9.6 非常反时限(VI)过流继电器 134
9.7 极端反时限(EI)过流继电器 135
9.8 其他继电器特性 135
9.9 定时限过流继电器 136
9.10 继电器电流整定 137
9.11 继电器时间级差裕度 137
9.11.1 断路器切断时间 137
9.11.2 继电器计时误差 137
9.11.3 过冲(overshoot) 137
9.11.4 CT误差 138
9.11.5 最终的裕度 138
9.11.6 总精度 138
9.12 推荐的级差裕度 138
9.12.1 继电器与继电器之间的配合 138
9.12.2 熔断器与熔断器之间的配合 139
9.12.3 熔断器与继电器之间的配合 139
9.13 相间故障过流继电器的整定计算 140
9.13.1 定时限继电器 140
9.13.2 反时限继电器 140
9.14 方向相间保障过流继电器 140
9.14.1 继电器接线 140
9.14.2 继电器90°正交接线 141
9.14.3 方向继电器的应用 142
9.15 环形干线 142
9.16 接地故障保护 143
9.16.1 接地故障继电器的有效整定 143
9.16.2 接地故障继电器时间上的配合 145
9.16.3 灵敏接地故障保护 145
9.17 接地故障过电流方向保护 145
9.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 147
9.18.1 残余电压 147
9.18.2 灵敏性接地故障保护 148
9.19 经Petersen线圈接地电力网络的接地故障保护 148
9.19.1 灵敏接地故障保护 150
9.19.2 灵敏瓦特计保护 150
9.20 时间和电流配合示例 151
9.20.1 继电器相间故障整定示例——IDMT继电器/熔断器 151
9.20.2 保护接地故障整定 156
9.20.3 平行双回线的保护 157
9.20.4 环形干线的配合 158
参考文献 160
第十章 输电线路的单元式保护 163
10.1 引言 163
10.2 方向的约定 164
10.3 方向比较的条件 164
10.4 环流系统 164
10.4.1 暂态不稳定性 164
10.4.2 比率制动 165
10.5 平衡电压系统 165
10.6 求和(summation)配置 166
10.7 机电和静态单元式保护示例 166
10.7.1 Translay平衡电压机电式保护系统 166
10.7.2 静态环流单元式保护系统——Translay 166
10.8 数字式/数值式电流差动保护系统 167
10.8.1 继电器的时间同步 168
10.8.2 在角形接线和3/2断路器开关站的应用 169
10.9 载波单元式保护装置 169
10.10 电流差动装置——模拟技术 169
10.11 相位比较保护装置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172
10.11.1 带有并联电容的线路 172
10.11.2 系统的跳闸角 173
10.11.3 负荷电流的影响 173
10.11.4 调制量 174
10.11.5 故障检测和启动 175
10.11.6 正常为静态的电力线载波(闭锁模式) 175
10.11.7 不带容性电流补偿的装置 175
10.11.8 带容性电流补偿的装置(闭锁模式) 175
10.11.9 故障检测元件动作量 176
10.12 示例 176
10.12.1 简单线路单元式保护 176
10.12.2 变压器线路组单元式保护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十一章 距离保护 181
11.1 引言 181
11.2 距离保护的原理 181
11.3 保护性能 182
11.3.1 机电式/静态距离继电器 182
11.3.2 数字式/数值式距离继电器 182
11.4 电压与ZS/ZL变化率的关系 183
11.5 整定点精确测量的电压限值 184
11.6 保护分段 185
11.6.1 Ⅰ段整定 185
11.6.2 Ⅱ段整定 185
11.6.3 Ⅲ段整定 185
11.6.4 反向动作范围和其他保护段整定 185
11.7 距离继电器特性 186
11.7.1 幅值和相位比较 186
11.7.2 平面阻抗特性 186
11.7.3 自极化的姆欧继电器 187
11.7.4 偏移欧姆/透镜特性 188
11.7.5 全交叉极化姆欧特性 189
11.7.6 部分交叉极化姆欧特性 190
11.7.7 四边形特性 190
11.7.8 应对系统振荡的保护——利用欧姆特性 191
11.7.9 其他特性 192
11.8 距离继电器的实现 192
11.9 电源阻抗和接地方式的影响 194
11.9.1 相间故障阻抗测量 194
11.9.2 接地故障阻抗测量 194
11.10 距离继电器应用中的问题 196
11.10.1 保护安装处的最小电压 196
11.10.2 线路长度的最小值 196
11.10.3 欠范围-远端助增的影响 196
11.10.4 超越动作 197
11.10.5 正向保护范围的限制 197
11.10.6 系统振荡闭锁 197
11.10.7 电压互感器的监测 197
11.11 距离继电器的其他功能 198
11.12 距离继电器应用示例 198
11.12.1 线路阻抗 199
11.12.2 残余补偿 199
11.12.3 Ⅰ段保护范围 200
11.12.4 Ⅱ段保护范围 200
11.12.5 Ⅲ段保护范围 200
11.12.6 继电器延时的整定 200
11.12.7 相间故障电阻的整定 201
11.12.8 接地故障阻抗的整定 201
11.12.9 接地故障电阻的整定 201
参考文献 201
第十二章 距离保护方案 203
12.1 引言 203
12.2 扩展Ⅰ段方案(Z1X方案) 203
12.3 传输跳闸方案 204
12.3.1 直接欠范围传输跳闸方案 204
12.3.2 允许式欠范围传输跳闸(PUP)方案 205
12.3.3 允许式欠范围加速方案 205
12.3.4 允许式超范围传输跳闸(POP)方案 206
12.3.5 弱馈条件 207
12.4 闭锁式超范围方案 207
12.4.1 实际闭锁方案 207
12.4.2 弱馈条件 209
12.5 解除闭锁式方向比较方案 209
12.6 传输跳闸与闭锁方案的比较 209
第十三章 复杂传输线路的保护 211
13.1 引言 211
13.2 平行线路 211
13.2.1 单元式保护系统 211
13.2.2 距离保护 211
13.3 多端线路——单元式保护方案 215
13.3.1 交流导引线保护 215
13.3.2 T接线的平衡电压方案 215
13.3.3 电力线载波相位比较装置 217
13.3.4 利用光纤信号传输的差动继电器 217
13.4 多端线路——距离继电器 218
13.4.1 距离继电器检测到的视在阻抗 218
13.4.2 故障前负载的影响 219
13.4.3 故障电流在其中一端汲出的影响 220
13.4.4 反方向故障时保护误动作 221
13.5 多端线路——距离保护方案的应用 222
13.5.1 传输跳闸欠范围保护方案 222
13.5.2 传输跳闸超范围保护方案 222
13.5.3 闭锁式方案 222
13.5.4 信号传输通道的考虑 223
13.5.5 方向比较闭锁式方案 223
13.6 串联补偿线路的保护 223
13.7 示例 224
参考文献 227
第十四章 自动重合闸 229
14.1 引言 229
14.2 自动重合闸的应用 230
14.3 高压配电网络的自动重合闸 230
14.4 影响高压自动重合闸方案的因素 231
14.4.1 无电时间 231
14.4.2 返回时间 232
14.4.3 合闸次数 233
14.5 超高压传输线的自动重合闸 233
14.6 超高压系统的快速自动重合闸 234
14.6.1 保护特性 234
14.6.2 故障电弧的去游离 234
14.6.3 断路器特性 234
14.6.4 无电时间的选择 235
14.6.5 返回时间的选择 235
14.6.6 合闸次数 235
14.7 单相自动重合闸 236
14.8 应用距离保护的线路的快速自动重合闸 236
14.8.1 传输跳闸或闭锁式方案 237
14.8.2 Ⅰ段扩展 237
14.9 超高压系统的延时自动重合闸 237
14.9.1 方案的工作 237
14.9.2 同步监测继电器 238
14.10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特性 238
14.10.1 启动 238
14.10.2 保护类型 238
14.10.3 无电时间定时器 238
14.10.4 重合闸脉冲 238
14.10.5 防跳跃装置 239
14.10.6 返回定时器 239
14.10.7 断路器闭锁 239
14.10.8 手动合闸 239
14.10.9 多次重合方案 239
14.11 自动合闸方案 239
14.11.1 备用变压器 239
14.11.2 母联断路器或母线分段断路器 240
14.12 自动重合闸的应用示例 240
14.12.1 双母线变电站 240
14.12.2 单开关变电站 241
14.12.3 四开关角形接线变电站 241
第十五章 母线保护 245
15.1 引言 245
15.2 母线故障 245
15.3 保护要求 245
15.3.1 速度 245
15.3.2 稳定性 246
15.4 保护系统的类型 247
15.5 系统保护方案 247
15.6 机壳接地保护(HOWARD保护) 247
15.6.1 单母线机壳接地保护 247
15.6.2 机壳接地保护——分段母线 248
15.6.3 机壳接地保护方案——双母线变电站 249
15.6.4 机壳接地保护——校验系统 249
15.7 差动保护原理 250
15.7.1 分段母线和双母线的差动保护 250
15.7.2 电流互感器的位置 251
15.8 高阻抗差动保护 252
15.8.1 稳定性 252
15.8.2 有效整定值或一次动作电流 254
15.8.3 校验特性 254
15.8.4 CT二次侧回路的监测 255
15.8.5 CT连接的方式 255
15.8.6 实际情况综述 257
15.9 低阻抗比率差动保护 258
15.9.1 稳定性 258
15.9.2 有效定值或一次动作电流 259
15.9.3 校验特性 259
15.9.4 CT二次回路的监视 259
15.9.5 CT连接方式 259
15.9.6 低阻抗比率制动差动保护——MBCZ型 260
15.10 数值母线保护方案 262
参考文献 264
第十六章 变压器及变压器线路组保护 267
16.1 引言 267
16.2 绕组故障 267
16.2.1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星形连接绕组 267
16.2.2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星形连接绕组 268
16.2.3 三角形连接绕组 268
16.2.4 相间故障 268
16.2.5 匝间故障 268
16.2.6 铁心故障 269
16.2.7 油箱故障 269
16.2.8 外部作用的情况 269
16.3 励磁涌流 270
16.4 变压器过热 271
16.5 变压器保护综述 272
16.6 变压器过流保护 272
16.6.1 熔断器 272
16.6.2 过流继电器 272
16.7 限制性接地故障保护 273
16.8 差动保护 273
16.8.1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考虑因素 273
16.8.2 (相)电流互感器一次额定值 274
16.8.3 相位校正 274
16.8.4 零序电流滤除 274
16.8.5 变比校正 275
16.8.6 比率制动特性整定 275
16.8.7 多绕组变压器 275
16.9 励磁涌流对差动保护稳定性的影响 276
16.9.1 延时方法 276
16.9.2 谐波制动方法 276
16.9.3 涌流检测闭锁——间断角检测技术 277
16.10 综合差动及限制接地故障方案 277
16.11 接地变压器保护 280
16.12 自耦变压器保护 281
16.13 过激磁保护 281
16.14 油箱接地保护 282
16.15 油气设备 282
16.15.1 油压释放装置 282
16.15.2 快速升压继电器 282
16.15.3 瓦斯保护 282
16.16 变压器线路组保护 283
16.16.1 非单元式保护方案 283
16.16.2 单元式保护方案 286
16.17 联锁跳闸 287
16.18 变压器状态监测 288
16.19 变压器保护示例 289
16.19.1 零序滤波准备 289
16.19.2 △/Y连接变压器的单元式保护 290
16.19.3 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单元式保护 291
第十七章 发电机和发变组保护 295
17.1 引言 295
17.2 发电机接地方式 296
17.3 发电机定子故障 297
17.3.1 接地故障 297
17.3.2 相间故障 297
17.3.3 匝间故障 297
17.4 定子绕组保护 298
17.5 直联发电机的差动保护 298
17.5.1 比率差动保护 298
17.5.2 高阻差动保护 299
17.5.3 对CT的要求 299
17.6 发变组的差动保护 299
17.6.1 发电机/升压变压器差动保护 300
17.6.2 单元变压器差动保护 300
17.7 过电流保护 300
17.7.1 常规过电流保护 300
17.7.2 电压依赖型过电流保护 301
17.8 定子接地故障保护 301
17.8.1 直联发电机 302
17.8.2 非直联发电机 303
17.8.3 限制性接地故障保护 304
17.8.4 全绕组接地故障保护 305
17.9 过电压保护 305
17.10 欠电压保护 306
17.11 低正向功率/逆功率保护 306
17.11.1 低正向功率保护 306
17.11.2 逆功率保护 306
17.12 不平衡负荷 307
17.12.1 负序电流的影响 307
17.12.2 负序保护 308
17.13 误上电保护 308
17.14 低/过频/过励磁保护 308
17.14.1 过励磁 308
17.14.2 低/过频保护 309
17.15 发电机转子故障 309
17.15.1 转子接地故障保护 309
17.15.2 无电刷发电机的转子接地保护 310
17.15.3 转子短路线圈保护 310
17.15.4 二极管故障保护 311
17.15.5 磁场抑制 311
17.16 失磁保护 311
17.16.1 失磁保护 311
17.16.2 基于阻抗的保护特性 313
17.16.3 保护整定 313
17.17 滑极保护 314
17.17.1 使用逆功率元件的保护 314
17.17.2 使用低阻抗元件的保护 314
17.17.3 专用的滑极保护 314
17.18 发电机定子过热 316
17.19 发电机机械故障 316
17.19.1 原动机故障 316
17.19.2 超速运行 317
17.19.3 失去真空状态 317
17.20 发电机完全保护方案 317
17.20.1 直联发电机 317
17.20.2 发变组 318
17.21 嵌入式发电 318
17.21.1 失去公共供电保护 320
17.21.2 ROCOF继电器描述 320
17.21.3 电压向量位移继电器描述 320
17.21.4 整定原则 320
17.22 发电机保护整定示例 321
17.22.1 小型工业发电机的保护整定 321
17.22.2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 325
参考文献 329
第十八章 工业和商业电力系统的保护 331
18.1 引言 331
18.2 母线配置 331
18.3 识别能力 332
18.4 高遮断容量熔断器 332
18.4.1 熔断器特性 333
18.4.2 熔断器之间的识别能力 333
18.4.3 电缆的熔断器保护 334
18.4.4 环境温度的影响 334
18.4.5 电动机保护 334
18.5 工业断路器 334
18.5.1 微型断路器(MCB) 334
18.5.2 模铸断路器(MCCB) 335
18.5.3 空气断路器(ACB) 335
18.5.4 油断路器(OCB) 336
18.5.5 真空断路器(VCB) 336
18.5.6 SF6断路器 336
18.6 保护继电器 336
18.7 协调的问题 338
18.7.1 带有残余连接CT的接地故障保护 338
18.7.2 四线双馈入变电站 338
18.8 感应电动机的故障电流组成 339
18.9 自动转换系统 340
18.10 电压和逆相保护 341
18.11 功率因数校正以及电容器保护 341
18.11.1 电容器控制 342
18.11.2 电动机功率因数校正 342
18.11.3 电容器保护 342
18.12 示例 344
18.12.1 熔断器的配合 345
18.12.2 熔断器、模铸断路器、过电流继电器的配合 345
18.12.3 双馈入变电站的保护 346
参考文献 348
第十九章 交流电动机保护 351
19.1 引言 351
19.2 现代继电器设计 351
19.3 热(过载)保护 352
19.4 启动/停转保护 353
19.4.1 过长启动时间/锁定转子保护 353
19.4.2 停转保护 354
19.4.3 启动次数限制 354
19.5 短路保护 355
19.6 接地故障保护 356
19.6.1 直接接地系统 356
19.6.2 电阻接地系统 356
19.6.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58
19.6.4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360
19.7 负序保护 360
19.8 转子绕组故障 361
19.9 RTD温度检测 361
19.10 轴承损坏 361
19.11 欠电压保护 361
19.12 甩负荷保护 361
19.13 同步电动机的附加保护 362
19.13.1 失步保护 362
19.13.2 突然恢复供电时的保护 362
19.14 电动机保护示例 362
19.14.1 高压电动机保护 362
19.14.2 低电压电动机保护 364
第二十章 交流电气化铁路的保护 367
20.1 引言 367
20.2 保护原理 367
20.3 传统的单相供电 367
20.3.1 传统的系统供电图 368
20.3.2 典型系统——保护原理 369
20.3.3 距离保护段范围 369
20.3.4 躲负荷 372
20.3.5 改进的现代继电器特性 372
20.3.6 列车再生制动的影响 373
20.3.7 其他继电器特性 373
20.4 悬链线热保护 373
20.5 悬链线后备保护 374
20.5.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DTOC) 374
20.5.2 后备过电流保护(BUOC) 374
20.6 自耦变压器供电 374
20.6.1 自耦变压器供电系统描述 374
20.6.2 自耦变压器系统保护原理 376
20.6.3 距离保护分段保护范围 376
20.6.4 距离保护分段延时整定和躲负荷 377
20.6.5 使用两极开关和自动重合闸的含义 378
20.6.6 后备保护 378
20.7 馈线变电所保护 378
20.8 传统系统保护示例 378
20.8.1 悬链段阻抗数据 378
20.8.2 悬链段阻抗计算 379
20.8.3 TF-1Ⅰ段保护范围的计算 380
20.8.4 TF-1Ⅱ段保护范围的计算 380
20.8.5 TF-1Ⅲ段保护范围计算 381
20.8.6 各段延时 381
20.8.7 过电流保护 381
20.8.8 热保护 382
20.8.9 悬链线保护定值总结 383
第二十一章 继电器测试与投入运行 387
21.1 引言 387
21.1.1 型式试验 387
21.1.2 常规工厂生产试验 387
21.1.3 投运试验 387
21.1.4 定期维护测试 387
21.2 电气型式试验 387
21.2.1 功能测试 388
21.2.2 等级测试 389
21.2.3 耐热度 389
21.2.4 继电器负荷 389
21.2.5 继电器输入 389
21.2.6 继电器输出触点 389
21.2.7 绝缘电阻 389
21.2.8 辅助电源 389
21.3 电磁兼容性试验 390
21.3.1 直流中断试验 390
21.3.2 直流电源叠加波纹交流电试验 391
21.3.3 直流斜降/斜升试验 391
21.3.4 高频干扰试验 391
21.3.5 快速暂态试验 391
21.3.6 浪涌抗干扰性试验 391
21.3.7 工频干扰试验 392
21.3.8 静电放电试验 392
21.3.9 传导辐射放射试验 393
21.3.10 传导辐射抗干扰性试验 394
21.3.11 工频磁场试验 395
21.4 产品安全型式试验 396
21.4.1 介质耐压试验 396
21.4.2 绝缘耐受过电压试验 396
21.4.3 单一故障状态评价 396
21.4.4 接地连接阻抗 396
21.4.5 CE标志 397
21.5 环境型式试验 397
21.5.1 温度试验 397
21.5.2 湿度试验 397
21.5.3 循环温度/湿度试验 397
21.5.4 密封保护试验 398
21.5.5 机械试验 398
21.6 软件型式试验 399
21.6.1 静态单元测试 399
21.6.2 动态测试 399
21.6.3 单元测试环境 399
21.6.4 软件/软件综合测试 399
21.6.5 软件/硬件综合测试 399
21.6.6 确认测试 400
21.6.7 确认测试的可追查性 400
21.6.8 软件修正-回归测试 400
21.7 动态确认型式试验 400
21.7.1 使用电力系统模拟模型 400
21.7.2 使用基于微处理器的仿真设备 401
21.8 产品试验 404
21.9 投运试验 404
21.9.1 绝缘试验 405
21.9.2 继电器自检程序 405
21.9.3 电流互感器测试 405
21.9.4 电压互感器测试 406
21.9.5 保护继电器定值校验 407
21.10 二次注入试验设备 407
21.10.1 二次注入设备的试片/试验插塞 407
21.10.2 二次注入试验装置 408
21.11 二次注入试验 410
21.11.1 使用数字式或数值式继电器技术的方案 410
21.11.2 使用机电式/静态继电器技术的方案 410
21.11.3 二次注入试验的测试电路 411
21.12 一次注入试验 411
21.12.1 测试设备 412
21.12.2 CT变比校验 412
21.12.3 CT极性校验 412
21.12.4 继电器元件的一次注入试验 412
21.13 保护方案逻辑测试 413
21.14 跳闸和告警显示测试 413
21.15 定期维护测试 414
21.15.1 检查与测试的时间间隔 414
21.15.2 维护测试 414
21.16 用于维护的保护方案设计 415
参考文献 415
第二十二章 电力系统测量 417
22.1 引言 417
22.2 一般特性 417
22.2.1 变送器的输入 417
22.2.2 变送器的输出 417
22.2.3 变送器的精度 418
22.3 数字变送器技术 419
22.4 模拟变送器技术 419
22.5 变送器的选择 420
22.5.1 电流变送器 420
22.5.2 电压变送器 420
22.5.3 频率 420
22.5.4 相位角 420
22.5.5 电能量 421
22.5.6 刻度 421
22.5.7 辅助电源 422
22.6 测量中心 422
22.7 计费测量 423
22.8 同步装置 424
22.8.1 检测同步装置 424
22.8.2 自动同步装置 425
22.9 故障录波器 426
第二十三章 电能质量 429
23.1 引言 429
23.2 电力系统扰动的分类 429
23.3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431
23.3.1 电压跌落 431
23.3.2 电压浪涌/尖峰 431
23.3.3 过电压 432
23.3.4 谐波 432
23.3.5 频率变化 433
23.3.6 电压波动 433
23.3.7 电压不平衡 433
23.3.8 供电中断 433
23.3.9 欠电压 433
23.3.10 暂态 434
23.4 电能质量监测 434
23.4.1 安装的形式 434
23.4.2 供电的连接 434
23.4.3 电能质量测量的类型 434
23.4.4 仪器的位置 435
23.5 补救措施 435
23.5.1 UPS系统 436
23.5.2 动态电压恢复器(DVR) 436
23.5.3 接地试验 436
23.5.4 滤波器 436
23.5.5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437
23.5.6 铁磁共振变压器 437
23.6 示例 437
23.6.1 利用电能质量监测仪器进行低压电网中的闪变监测 437
23.6.2 工业设备中谐波污染问题的调查 438
第二十四章 变电站控制及其自动化 441
24.1 引言 441
24.2 拓扑结构及功能 441
24.2.1 系统元件 441
24.2.2 系统需求 442
24.3 硬件实现 442
24.3.1 基于HMI的拓扑结构 442
24.3.2 基于RTU(远程终端设备)的拓扑结构 443
24.3.3 分布式拓扑结构 443
24.4 通信方法 445
24.4.1 通信协议和格式 445
24.4.2 网络协议 446
24.4.3 语言 447
24.5 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 447
24.6 系统配置和测试 449
24.6.1 系统配置 449
24.6.2 系统测试 449
24.6.3 测试策略 450
24.6.4 系统测试的管理 450
24.7 变电站自动化示例 450
24.7.1 工业供电网络自动化工程 451
24.7.2 公共电网变电站自动化工程 452
24.7.3 电气化铁路的变电站控制 453
第二十五章 配电系统自动化 461
25.1 引言 461
25.2 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的影响因素 462
25.3 一次配电系统自动化 463
25.3.1 控制区域大小 463
25.3.2 翔实的电网运行状态信息 463
25.3.3 空间需求 464
25.3.4 运行人员水平 464
25.4 二次配电网——城市区域 464
25.5 二次配电网——农村区域 466
25.5.1 回路断路器的远程控制/监测 466
25.5.2 自动分段隔离开关 467
25.6 通信 468
25.6.1 硬接线 468
25.6.2 使用PSTN 468
25.6.3 移动无线电通信 469
25.6.4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 469
25.6.5 微波传输 469
25.6.6 PLC通信 469
25.7 配电系统自动化软件工具 469
25.7.1 拓扑结构分析 470
25.7.2 电力系统计算 470
25.7.3 电能质量管理 470
25.7.4 系统配置工具 470
附录1 术语 473
附录2 ANSI/IEC继电器符号 487
附录3 应用表格 48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手工咖啡 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美国)杰茜卡·伊斯托,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8》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3》王强主编 2014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