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水化学与微生物学
水化学与微生物学

水化学与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沃兹娜娅(Н.Ф.Возная)著;周开君,郑元景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5040·4520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水化学与微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 1

一、水 1

水分子的内部结构 1

液态水的结构 2

水的同位素组成 3

水的物理性质 5

水的化学性质 6

二、溶液理论 6

分散物系 6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8

液体相互溶解度 10

液体中固体物的溶解度 11

溶液浓度的表示法 13

三、溶液的一般性质 13

渗透作用 14

范特-荷甫定律 15

溶液的蒸汽压力 15

电解质溶液的特性 17

四、二元的蒸馏 17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20

第二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 20

二、反应的级 29

三、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势能 31

第三章 化学平衡 35

一、在均相物系中的平衡 35

二、离解常数 37

三、强电解质理论 38

四、溶度积 40

五、分配定律 43

一、水的电离作用 46

第四章 溶液的酸度和碱度 氢指数 46

二、有效的酸度和总酸度 48

三、酸-碱指示剂 50

四、缓冲溶液 54

五、溶液pH值的测定方法 57

六、无指示剂的分析方法 58

七、盐的水解作用 61

八、氯的水解 65

第五章 相律 69

第六章 物体的胶体状态 73

一、胶体物系的分类 74

二、获得胶体物系的方法 76

三、胶体物系的性质 77

四、胶体颗粒的构造 80

五、电动现象 84

六、胶体物系稳定性原因 85

七、分散物系的破坏 87

电解质的絮凝作用 87

絮凝极限 88

絮凝速度 90

在物理因素作用下胶体物系的絮凝 91

凝胶和冻胶 93

八、表面现象 94

在液-气界面上吸附 97

在两种液体间分界表面上的吸附 98

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98

吸附的实际应用 101

九、悬浮体 102

十、乳浊液 103

十一、泡沫 105

第七章 氧化-还原过程 107

一、氧化-还原反应 109

二、氧化-还原电势 112

三、露天水体淡水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确定 117

第八章 天然水的特性 121

一、天然水中的杂质 123

水的生物污染 124

石油产品对水的污染 125

二、天然水的公共卫生与化学分析 126

三、对水质的要求 144

第九章 水净化的基本过程 148

一、粗粒分散物的去除 148

二、混凝 150

用氯和含氯物质消毒 159

三、水的消毒 159

用碘消毒 164

水的臭氧氧化 164

用银离子消毒(抑活) 168

用紫外线消毒 170

超声波消毒 173

用水的加热消毒 174

四、水的稳定性和腐蚀性的测定 174

碳酸和它的形式 175

水的碳酸钙饱和指数 181

借助于表计算侵蚀性碳酸的含量 181

五、金属的锈蚀 183

六、海水对混凝土构筑物的作用 187

七、水的脱气作用 188

八、水的嗅和味的消除(脱臭) 192

九、水的软化和除盐 194

水的硬度 194

硬度的测定单位 196

用药剂法软化水 197

用离子交换法软化水 200

用Na+和Cl-离子交换作用软化水 210

加热法软化水 211

十、用酸净水(酸化作用) 211

十一、水的淡化 212

蒸馏和冻结 212

电化学法 212

离子交换法 214

十二、水中铁、锰、硅酸、氟含量的校正 214

十三、水去除放射性物质的净化 221

十四、水的磁处理 223

一、污水杂质的来源 225

第十章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特性 225

二、污水的公共卫生-化学分析 230

污水的相对稳定度 230

污水的BOD 231

BOD全速度常数的确定 233

化学需氧量(COD) 236

三、防护地表水不受污水污染的规范(苏联土壤改良和水经济部 1974莫斯科) 237

四、污水的净化方法 239

悬浮物的去除 240

萃取 241

水蒸汽蒸馏(蒸发) 242

吸附 242

酸碱中和 244

浮选 245

氯化作用 246

污水的化学净化 246

结晶作用 247

污水的生物净化 247

污水污泥的发酵 248

污水辐射净化去除有机污染物 248

污水沉渣处理的现代方法 249

一、普通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52

第十一章 饮用水和污水微生物学 252

二、细菌形态学 255

三、丝状菌 258

四、微生物的变异 259

五、细菌细胞的结构 260

六、细菌孢子的形成 264

七、细菌的运动 266

八、细菌的繁殖 267

九、细菌的营养 268

十、细菌的化学组成 272

十一、细菌的呼吸 274

十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微生物的参与 277

十三、超微生物 280

十四、藻类、真菌、原生动物、轮虫、蠕虫和粘细菌 283

十五、外部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98

十六、细菌分析、纯菌分离 302

十七、传染病传染的基本途径 304

十八、大肠杆菌的指示作用 306

十九、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307

二十、按生态特征的水体分类 310

二十一、水体自净的生物因素 311

二十二、对水中微生物施加技术影响的基本措施 313

第十二章 给水净化构筑物中的微生物生命活动 315

第十三章 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 317

一、污水净化的好气过程 317

生物滤池 317

曝气池 320

活性污泥的生物群体 321

曝气池工作流程 323

曝气池工作的监测 324

生物塘 328

污水土壤净化法 329

各种好气方法净化污水的效率 330

二、污水净化的厌气过程 331

三、净化构筑物 336

化粪池 336

双层沉淀池 337

消化池 338

消化池工作的监测 343

四、污水排入海中的特性 344

本书所应用的某些单位与国际单位制的关系 3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