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儒学文化大观
中国儒学文化大观

中国儒学文化大观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一介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1047223
  • 页数:90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儒学文化大观》目录

第一编 道脉逶迤 1

一 壮丽的日出——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 3

(一)大道之源 3

1 天命鬼神观念 3

2 阴阳观念 4

3 礼的观念 4

(二)生命价值的确认——“至圣”孔子 5

1 生命人格与乐感精神 5

2 仁礼学说:生命的理论反思 7

3 “天生德”与“知天命” 10

(三)善的阐扬——“亚圣”孟子 12

1 “仁义礼智根于心” 12

2 人性本善 14

3 “诚者天之道也” 16

二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 19

(一)儒家的经典 19

1 经书与经学 19

2 从五经到十三经 20

(二)经学的兴起 24

1 汉初儒学的探索 24

2 经书复原与博士的设立 26

3 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27

(三)两汉经学 29

1 古今经学之争 29

2 两汉的谶纬之术 29

3 石渠阁与白虎观议以 31

4 两汉的经学大师 33

5 两汉经学的异同 36

三 奥义世界——探幽发微的儒学 38

(一)玄外之音——魏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儒学 38

1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和儒学的兴替 39

2 魏晋之际的儒家学者及其儒学思想 44

3 两晋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53

4 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者及其思想 60

(二)隋唐儒学 64

1 “道济天下之溺”与“文起八代之衰” 64

2 天人观的新进展 71

3 性情论 77

4 隋唐儒学的社会历史观 80

(三)唐末儒学的新趋向 86

1 新的时代课题 86

2 儒学的使命 86

3 儒学学风的变化 87

4 关于三教关系的辩论 89

5 唐代后期儒学的意义和影响 93

四 巍峨殿堂——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 96

(一)理学概观 96

1 “发明圣学” 96

2 接续道统 97

3 心性思辨 98

(二)定名缘起 99

1 两宋的所谓“道学” 100

2 “道学”与“道统” 100

3 “道学”与“理学” 101

(三)形成因由 101

1 经学 101

2 佛学 103

3 道家 106

4 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107

(四)“太极图”模式 109

(五)体贴“天理” 111

1 相关概念之分疏 111

2 “天理论”体系之建构 114

(六)“天人合一” 117

1 张载“天人合一” 思想的产生 117

2 “天人合一”在心性论上的反映 119

3 “天人合一”理论的社会政治作用 120

(七)性论集成 121

1 命:心性之大原 121

2 心:情性的总脑 122

3 性:先天之禀赋 125

4 情意志:心理活动种种 127

(八) 穷究奥义 128

1 太极论 128

2 理气论 130

3 格物致和论 131

(九) “发明本心” 133

1 发明本心 134

2 易简工夫 135

3 陆学与道学 136

(十)定于一尊 138

1 真德秀的理学思想 138

2 魏了翁的“正心”“养心”思想 140

(十一)心学视角 142

1 吾性自足,求尽其心 142

2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144

3 知行合一,知行本体 145

4 良知即是天理 146

(十二)圣贤气象 148

1 “观圣贤气象” 148

2 “看孔颜乐处” 150

(十三)理欲之辨 153

1 无欲:从老庄到理学 153

2 历史上对于“存理灭欲”思想的论辨 156

3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理欲之辨 159

(十四)静敬之辨 160

1 宋明儒之主敬说 161

2 宋明儒之主静说 165

(十五)儒禅之辨 167

1 程朱理学与禅学 167

2 陆王心学与禅学 169

(十六)鬼神新解 170

1 “气灵论”的提出 171

2 以“气灵论”解释祭祀活动 171

3 以“气灵论”解释怪异事物 173

4 以“气灵论” 解释“神仙”之说 174

五 乱世图存——明清之际的儒学 175

(一)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 175

1 启蒙思想与明清之际时代精神本质 175

2 中西比较方法的检讨 177

3 理论转换机遇的丧失及中国启蒙运动的曲折性 179

(二)黄宗羲 180

1 三元合一的意义论 180

2 超越本体的消解 183

3 《明夷待访录》中的几个问题 185

(三)顾炎武 187

1 对理学的评论 187

2 社会政治思想 189

3 治学方法 190

(四) 傅山 192

1 对理学弊误的抉摘 192

2 “无理胜理”说 193

3 抨击奴俗,提倡个性解放 194

4 自居“异端”,开创子学研究 195

(五)王夫之 197

1 继承和发展张载气本论 197

2 批判理学唯心主义 199

3 保留理学一些基本观念 205

(六)颜元 205

1 颜学的理论倾向 206

2 颜李学派在理论思维上的经验教训 207

3 颜李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命运 208

(七)“实学” 考辩 210

1 从二十五史所见“实学”概念谈起 211

2 以宋明学者文集中的“实学”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212

3 以清人文集、报刊中的“实学” 用语来印证史书中的“实学”意义 214

4 当代学人对于“实学”概念的若干误解 216

六 幽微章句——清代儒学 218

(一)儒学回归 218

1 江河日下: 理学的衰微 218

2 水到渠成:汉学的复兴 219

(二)群星璀璨 220

1 求是辨诬:阎若璩与胡渭 220

2 高扬汉帜:惠栋 223

3 早其惊雷:戴震 224

4 问学专深:王念孙与王引之父子 227

5 一代儒宗:阮元 230

(三)文化高峰 233

1 《四库全书》:传统文化的清理和总结 233

2 异彩纷呈:专科学术的发展与兴盛 238

(四)“汉”“宋”之争 242

1 门户水火:《汉学师承记》与《 汉学商兑》 242

2 补偏救弊:汉学宋学的冲突与调和 245

七 迷梦惊觉——近代儒学 246

(一)现实的重缚与理论之鹰 246

1 “万马齐喑究可哀” 247

2 “幽咽泉流水下难” 249

3 “风云渐厚鹰飞扬” 251

(二)旧邦维新——康、梁的意义 252

1 从岭南布衣到文化巨匠 252

2 “孔教之马丁路德” 254

3 维新主将 255

4 文化奇才 257

(三)卓尔不群的王国维 258

1 直迎西潮探骊珠 258

2 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 259

3 开拓近代史学的新区宇 261

(四)章太炎的建树 263

1 近代“订孔”的先行者 264

2 “用国粹激动种性” 265

3 新旧文化交接点上的巨人 267

八 魂牵梦萦——现代儒学 269

(一)返本开新 269

1 重构心性之学 270

2 借助西方哲学 271

(二)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271

1 中国的“文艺复兴” 271

2 中西之“沟通调和” 272

(三)熊十力的体用观 273

1 “体用不二”哲学之新创 274

2 “性智统摄量智”的本体方法学 275

3 性修不二与思修交尽的工夫论 276

(四)冯友兰的新理学 277

1 寻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结合点 278

2 “由知实际而知真际” 280

3 改造程朱的理气说 281

4 从存在到伦理:新理学体系的内在矛盾与逻辑归结 284

5 “负的方法”及其意义 287

6 面向未来的思考 290

(五)心学的现代版——贺麟 291

1 生平与著作 291

2 学术渊源 292

3 儒学现代发展的道路 294

九 海外游魂——第三代新儒家 296

(一)海外新儒家的崛起 296

1 激进与保守 296

2 危机与中兴 297

3 飘零与崛起 297

4 龙腾与凤飞 299

(二)飘泊与寻根 300

1 儒学的失落 301

2 第三代新儒家的处境与心态 302

3 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304

(三)新儒家大师 305

1 唐君毅 305

2 牟宗三 308

3 徐复观 311

(四)根本旨趣——“开出”民主与科学 314

1 一个难题 314

2 两全之方 315

3 三期发展 317

4 数语点评 318

(五)大陆回音壁——反应与批判 319

1 回流反哺 319

2 现代新儒家的定位 321

3 现代新儒家批判 321

第二编 位极北辰 325

一 儒学文化的特质 327

(一)宗法性 327

1 家国同构 327

2 纲常名教 329

(二)天地人神之间——人文本质 332

1 人为天地之心 332

2 境界的追求:内圣外王 337

(三)“语绝于无验”——儒家思想方式 340

1 直觉思维 340

2 模糊思维 342

3 整体思维 344

(四)没有“释义学”的释义 346

1 “述而不作”:踵事增华 347

2 两汉经学:以章句求经义 348

3 宋明义理之学:不治章句,以求其理 351

4 清代考据学:训诂明则义理明 353

二 儒学文化的地位 355

(一)九流之一 355

1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355

2 道家:“以虚无为本” 359

3 墨家:“兼以易别” 362

4 法家:“严刑峻法” 364

(二)独秀一枝 366

1 取守异术 366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68

3 置博士,兴太学 370

(三)“三教”归宗 372

1 汉魏儒释道鼎立 372

2 隋唐儒释道融会 374

3 宋明理学统摄佛道 377

(四)儒家文化圈 380

1 天下观念与东亚世界 380

2 朝鲜理学的兴盛 381

3 日本理学的兴盛 383

4 越南儒学的兴盛 385

三 儒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387

(一)大一统的精神支柱 387

1 天下一家 388

2 宗法文化的认同 390

(二)“乡土中国”中的示范作用 393

1 理想人格 393

2 士人与士风 396

3 以天下为已任 398

(三)儒学与科举 401

1 选贤与能 401

2 科举取士 403

3 读经:入仕的必由之路 405

(四) 儒家伦理与中国经济 406

1 善恶之辨 407

2 义利之辨 409

3 天理人欲之辨 411

第三编 百王典章 415

一 天地君亲师——宗教与祭祀 417

(一)儒学文化与宗教祭祀 417

1 宗教与祭祀同生 417

2 儒学文化的宗教色彩 418

3 儒学祭祀礼仪 420

(二)儒学体系的祭祀礼制 420

1 天神之祭 421

2 地祗之祭 423

3 宗庙祭祀 423

4 其他祭祀 424

(三)儒学祭祀文化的特征 427

1 祭祀的宗法性 427

2 王权政治的支配性 429

3 祭祀的教化性 430

(四)儒学宗教祭祀的深远影响 431

1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431

2 维系封建宗法文化 432

3 渗透民间世俗生活 432

4 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432

二 儒雅风范——礼仪制度 433

(一)雅是儒家的专利 433

(二)雅是人类文明本质 435

(三)雅的中心在于培养内德 436

(四)雅体现在言行意趣诸方面 438

(五)雅的反面是怪异虚伪和迂腐 440

(六)儒雅风范的现代意义 442

三 铸造灵魂——教育制度 442

(一)儒家教育的目的 442

(二)儒家教育的内容 445

(三)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历代学制 452

四 举贤与能——选举制度 458

(一)儒家选贤与能的思想 458

(二)儒家举贤与育贤的结合 460

(三)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历代选举制度 462

1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 462

2 汉代的选举制度 463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 467

4 隋唐以后的选举制度 469

五 学优则仕——文官制度 472

(一)儒家的入世传统与文官队伍的来源 472

(二)儒家思想与君本位的文官结构 475

(三)儒家思想与文官的考课 481

六 承天祚命——帝王的承袭 484

(一)禅让制度及其破坏 484

(二)兄终弟及与父子相传 485

(三)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皇位继承 487

(四)汉代的太子预立制 488

(五)五行理论与帝位转承 489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权及皇位继承 491

(七)隋唐时期的奇嫡之争 493

(八)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帝位传袭及清代储密制的建立 495

第四编 有容乃大 497

一 儒家道统——理想“中国论” 499

(一)“中国”正统 499

1 “中国”之源 499

2 道统之基 499

3 正统之本 501

4 千秋功罪 502

(二)道垂千古 503

1 改朝不改制 503

2 天命与中庸 504

3 不朽的民族精神 505

(三)大同世界——道统之社会观 507

1 宗法伦理 507

2 重农抑商 508

3 文化一统 509

(四)正人君子——道统之人格论 511

1 “正人君子”的丰富内涵 511

2 修身养性的现实途径 513

3 “完人”人格的正负效应 514

(五)承先启后——道统之古今论 515

1 早熟型文化 516

2 祖先崇拜 516

3 先王崇拜 518

4 传统崇拜 520

5 “奉在法古”与“变化日新” 522

(六)天朝上邦——道统之华夷观 523

1 从“华贵夷贱”到“华夷一家” 524

2 从“协和万邦”到“师夷制夷” 525

3 从“中体西用”到“复兴儒学” 527

二 动态平衡——千古延续之谜 528

(一)在拒斥中一以贯之 528

1 儒学特质的形成与强化 529

2 在排斥异已中保持独尊 531

(二)在融摄中变化日新 533

1 多元发生的中华文化 533

2 鸿儒的博大胸怀 534

3 本土文化的整合 535

4 域外文化的融摄 536

(三)从神本到人本——儒学与传统神学 538

1 脱胎于巫史之学 539

2 反神学的特质 541

3 情丝难以割舍 543

(四)争鸣中合流——儒学与诸子百家之学 544

1 儒学与先秦诸子之学 544

2 儒学与道家(道教)之学 544

(五)撷英咀华——儒学与外来之学 546

1 儒学与佛学 546

2 儒学与西学 547

3 儒学与亚洲各国文化 548

三 儒学与道教 548

(一)论儒道的相异与相融 548

1 儒道之异 548

2 儒道之补 550

3 引道入儒 552

(二)对天人关系的沉思 554

1 天道运行的奥秘 554

2 立天之道以立人道 557

3 纲常名教与自然本性 559

(三)对修身养性的强调 560

1 克已复礼与道法自然 561

2 刚健与柔弱 563

3 人道与生道 565

(四)理想人格的建构 567

1 成圣与归真成仙 567

2 内圣外王的确立 569

3 入世与遁世出世 571

四 儒学与佛教 572

(一)相异相斥相融——儒与佛之关系 572

1 儒佛之相异 572

2 儒佛之相斥 574

3 儒佛之融合 575

(二)名教与佛法之辨 577

1 出世与入世 577

2 五常与五戒 580

3 神灭与神不灭 581

4 华夷之辨 583

(三)理性与悟性 585

1 天人合一与三界唯心 585

2 人性与佛性 587

3 格物致知与明心见性 588

4 圣人品格与佛陀精神 589

5 节欲制欲与灭欲 591

(四)士大夫与佛教 593

1 魏晋名士与佛教 594

2 唐代士大夫与人佛教 594

3 理学家与佛教 596

4 近代思想家与佛教 599

(五)百川归海 600

1 三教合一的内在机制 600

2 三教合一的外在条件 600

3 三教合一的表现形式 601

五 儒学与西方文化 602

(一)儒学面临的困境 602

1 “欧风美雨”袭击 602

2 儒学自身的反思 603

(二)名儒之论 605

1 “中本西辅” 605

2 “中体西用” 607

(三)反孔非儒 611

1 “打孔家店” 612

2 “全盘西化” 615

(四)新儒家出现 620

1 旧儒学的理论退却 620

2 新儒家的新观念 621

3 心性之学 622

4 理论设定种种 623

第五编 中流砥柱 629

一 儒学与中国史学 630

(一)史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630

1 史官的产生及史官制度的建立 630

2 史官的职责地位及记言记事制度的建立 631

3 史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632

(二)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史学功能目的观 634

1 以史为鉴:史学为王权政治服务 634

2 经世致用:史学直接干预现实社会 636

3 以史道义;史学应成为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载体 639

(三)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 641

1 正统思想 642

2 历史观点 644

3 史学评论 646

(四)儒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649

1 尊孔崇儒:史学以宣扬儒学以已任 649

2 经史的离与合;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651

3 直笔写史的实录精神 653

4 儒家风范与良史素质 655

二 儒学与中国哲学 657

(一)儒学与中国哲学的人生观 657

1 人性论 657

2 人生观 660

(二)儒学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662

1 宇宙生成论 662

2 本体论 663

3 时空观 664

(三)儒学与中国哲学的认识论 664

1 名实观 664

2 知行观 665

3 真理观 665

三 儒学与中国美学 666

(一)原始儒学与美学 666

1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 666

2 孟子的“性善论”与美学 668

3 荀子的“性恶论”与美学 669

(二)汉代经学与美学 670

1 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美学 670

2 扬雄的古文经学与美学 672

(三)宋明道学与美学 674

1 宋明道学的内涵 674

2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辩异 675

3 宋明道学对美学的影响 677

四 儒学与中国传统法律 679

(一)儒学法律思想的基本内涵 679

1 “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 679

2 “为政以德”的德治观 680

3 “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681

(二)儒学与古代正统法律思想 681

1 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681

2 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特征 682

(三)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683

1 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过程 684

2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例证 685

五 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690

(一)儒学政治的基本理念 690

1 政治原本人性 690

2 寓政于修身 691

3 有治人无治法 692

4 天视自我民视 694

5 学焉而后臣之 694

(二)汉儒学的政治逻辑 695

1 天子受命于天 695

2 三纲五常乃是天意 696

(三)宋明儒学的政治思想方向 698

1 存天理灭人欲 698

2 发明本心致良知 700

3 正君心是天下事之大本 701

4 天下为公非一姓之私也 701

5 民为邦本以民为心 702

(四)孙中山对儒学政治精神的继承 703

1 要用民族精神救国 703

2 尧舜禹汤文武“无怍于民” 704

3 宣传造成群力 705

4 党人奋斗 706

六 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706

(一)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 706

1 “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706

2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现存最早的文学 707

3 孔子的文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纲领 707

(二)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文学观 708

1 孟子强调文学功用文学创作欣赏与道德的联系 709

2 荀子建立了宗经征圣明道的价值标准 710

(三)战国文学继承并发展了六经传统 710

1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不同 711

2 战国文学与六经的联系 711

3 战国文学是六经传统的新发展 712

4 楚辞与赋 713

(四)儒家文学观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统治地位 714

1 文学家应原道宗经征圣 714

2 文学创作应有功利目的 715

七 儒学与中国艺术 718

(一)儒学与中国音乐 718

1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的社会功能 718

2 “尽善矣,又尽美也”:音乐的审美标准 720

3 “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审美感受 721

(二)儒学与中国传统舞蹈 721

1 动其容 722

2 无以取代的艺术 722

3 内心情感的外化 723

(三)儒学与中国美术 723

1 助名教而翼群伦 723

2 图之屋壁,以训将来 725

3 启人高志,辅理性情 726

(四)儒学与中国建筑 727

1 实用为先 727

2 均衡平稳 727

3 等级有序 727

4 美仑美奂 728

(五)儒学与中国戏剧 729

1 规正风俗的戏剧功能 729

2 尽善尽美的戏剧人格 731

3 戏剧冲突中的精神力量 733

4 在秩序与反秩序之间 734

第六编 播惠异域 737

一 儒学在海外的早期传播 739

(一)东西方与儒学文化圈的早期接触 739

1 罗马时代西欧开始与东方的儒学文化圈接触 739

2 阿拉伯人及蒙古人对儒学文化圈的了解与研究 741

(二)以儒学及其文化传统研究为中心的原始汉学的兴起 742

1 原始汉学的最初基础 743

2 十八世纪原始汉学的狂热性与浪漫性 744

3 十九世纪原始汉学的真正确立 746

二 儒学扬东播西 747

(一)儒学对东方文化圈的影响 747

1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 748

2 儒学传入日本 751

3 儒学传入越南 756

4 儒学传入新加坡 758

(二)儒学对欧美的影响 760

1 儒学传入意大利 760

2 儒学传入法国 761

3 儒学传入德国 762

4 儒学传入英国 765

5 儒学传入美国 765

(三)儒学对俄国的影响 767

1 儒学在俄国的传播 768

2 俄国汉学家对儒学的研究 768

3 苏联对儒学的研究 769

三 近现代海外儒学 771

(一)亚洲 771

1 日本 771

2 朝鲜与韩国 773

3 越南 776

4 新加坡 777

(二)欧美 778

1 意大利 778

2 法国 778

3 德国 779

4 英国 781

5 俄国 781

6 美国 783

四 当今海外儒学研究 785

(一)异域儒学文化热 785

1 现代化进程需要儒学 785

2 世界文化发展需要儒学 786

(二)异域汉学家研究儒学的新动向 789

1 对传统儒学的新发掘 789

2 对传统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 792

3 对传统儒学与未来世界关系的探讨 795

附录 名儒集录 803

儒学重要经籍 825

海外汉学家集录 859

历代官制简表 880

主要参考书目 901

跋 回顾与展望 张耀南 方铭 9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