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铁路运输学理论与实务
铁路运输学理论与实务

铁路运输学理论与实务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蒪著
  • 出 版 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582 页
图书介绍:
《铁路运输学理论与实务》目录

第一章 运输之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运输之意义 1

第二节 运输之功能 4

第三节 运输之特性及责任 7

第四节 运输事业之比较 12

第五节 运输效率之比较 15

第六节 运输事故之预防 19

第七节 运输发展之趋向 22

第二章 铁路运输概论 26

第一节 铁路运输之内涵 26

第二节 铁路之今昔 28

第三节 铁路今日之地位 31

第四节 铁路前途之展望 39

第三章 铁路基本设备 41

第一节 路线设备 41

㈠选线 41

㈡路基与道碴 42

㈢钢轨 44

第二节 动力及车辆设备 52

㈠动力设备之重要及其理想条件 52

㈡机车之种类及其优劣比较 53

㈢电气化与柴油化之比较 58

㈣超高速铁路动力之发展 63

㈤车辆设备 65

第三节 站房与站场设备及轨道之布置 72

㈠车站之种类与位置 72

㈡站房之配置与设备 74

㈢车站设计之一般原则 75

㈣轨道之布置及站内配线之一般原则 78

㈤站场行车设备概要 81

第四章 铁路运输能力 83

第一节 运输能力之意义及其构成要素 83

第二节 决定运输能力主要因素之一—列车载重 85

㈠影响列车载重大小之因素 85

㈡计算列车载重之方式 88

第三节 决定运输能力主要因素之二—列车密度 91

㈠影响行车密度或列车次数多寡之因素 91

㈡计算行车密度之公式 92

㈢如何增加行车密度 94

㈣各种提高路线容量之方法 95

㈤台铁路线容量之计算方式 97

第四节 如何增强运输能力 103

㈠提高管理绩效 104

㈡改善现有设备及工程 105

㈢改善终点站作业 106

㈣铁路各部门之整体配合与计画运输 106

第五章 铁路之组织制度 108

第一节 组织原理概要 108

㈠组织之意义及其重要性 108

㈡组织之基本原理 110

第二节 铁路之组织型态 112

第三节 分处制与分段制组织之比较 115

㈠中央主管机关及铁路发展之变迁 120

第四节 我国铁路组织之沿革 120

㈡我国铁路事业组织之体制 123

㈢战前战后我国铁路组织制度 126

㈣国内不同时期铁路组织之特色 130

第五节 外国铁路之组织 137

㈠英国 137

㈡法国 139

㈢德国 144

㈣美国 147

㈤日本 152

第六节 铁路组织问题 156

㈠铁路应否设立总机构问题 156

㈡运机合并问题 159

㈢营运分立问题 162

㈣调度所组织问题 163

第六章 铁路行车制度 165

第一节 行车制度之意义与重要性 165

第二节 行车制度之演进 166

第三节 行车制度之分类 170

第四节 隔时法—美国行车制 174

第五节 人工闭塞行车制 177

第六节 人工控制闭塞行车制 181

第七节 自动闭塞行车制 185

第八节 中央控制行车制 193

第九节 新式行车制简介 208

第十节 日本新干线行车制简介 211

第十一节 铁路行车制度之回顾与展望 214

第七章 铁路号志概论 218

第一节 号志之意义与功用 218

第二节 号志之种类 220

第三节 号志之显示 225

第四节 号志机之定位显示 229

第五节 号志之运用 233

第六节 号讯及标志 246

第七节 号志机之设置 250

第八节 联锁装置概述 256

第八章 铁路运转概论 266

第一节 铁路运转之意义、范围、特性及要旨 266

第二节 列车之编组 268

第三节 列车之运转 272

第四节 列车运转速度 279

第五节 调车及转辙器之管理 283

第六节 闭塞与号志 288

第七节 列车事故之处理 302

第八节 行车计画 307

第九节 行车事故实例简介 314

第九章 铁路货物输送 331

第一节 货物输送之意义及范围 331

第二节 货车与货车运用 338

第三节 货物输送 348

第四节 货车输送 355

第五节 货物输送计画 364

第六节 货车调配表报 369

第一节 调车场之种类与功能 373

第十章 铁路场站管理 373

第二节 调车场之位置及各种路线之布置 378

第三节 提高调车作业之能量与效率 391

第四节 调车方法 402

第十一章 铁路客运业务 410

第一节 旅客运输业务概说 410

㈠旅客运输业务之类别 410

㈡客运业务之要件 411

㈢旅客列车之分类与分等 413

㈣客运附属业务 414

㈤客票之种类 415

㈥行包及杂项运输业务 416

㈦发展客运之方法 419

第二节 旅客运送契约 420

㈠旅客运送契约之意义与特质 420

㈡旅客运送契约之内容 421

㈢旅客运送契约之成立、变更与终止 422

㈣旅客运送营业之法规 424

㈤旅客乘车之限制 425

第三节 乘车票及旅客票价 426

㈠乘车票之种类及使用规定 426

㈡旅客票价之制定及有关规定 430

㈢旅客票价之补收及退还 434

㈣随身携带物品之范围及限制 440

㈠承运 441

第四节 行李包裹运送 441

㈡运送 444

㈢交付 445

㈣运杂费之核收 447

㈤暂时寄存品 449

㈥损害赔偿 450

㈦行包费率 451

第十二章 铁路货运业务 455

第一节 货物运输业务概说 455

㈠铁路货运之重要 455

㈡铁路货运业务之内涵 456

㈢铁路货运业务之特性 458

㈣货物运送契约概说 459

㈤铁路货运规章类别 461

㈥发展货运之方法 462

第二节 货物运送办理通则 463

㈠货物运送种别及选定 464

㈡一批托运之限制 465

㈢货物运送顺位与顺序 466

㈣货物交付期间 467

㈤代理托运及代理领取 468

第三节 货物运送 469

㈠货物运送作业流程 469

㈡托运 470

㈢承运及免责特约之订定 472

㈣运送 475

㈤交付 479

㈦取消托运及变更运送 481

㈥临时商定运送之货物 481

第四节 货物运费及杂费 482

第五节 损害赔偿 485

第十三章 铁路运价原理 487

第一节 运价之意义及其重要性 487

第二节 制定运价之三大因素 490

㈠运输成本 490

㈡运输价值 503

㈢货物负担能力 506

第三节 制定运价之其他因素 512

㈠竞争 512

㈡合理报酬 514

㈢运价政策 517

㈠货物分等之拟订 521

第四节 制定运价之方法 521

㈡基本运价之?订 528

㈢递远递减制度之制订 530

第五节 特价之运用 534

第六节 铁路运价制定之趋势 537

㈠世界各国铁路运价制度变革之特点 537

㈡各国铁路运价制度型态 539

㈢由弹性化运价制度到自由化运价制度 541

㈣台铁运价与运输成本之关系及现行费率概要 542

第十四章 现代铁路经营之趋向 546

第一节 铁路在运输市场中之地位 546

第二节 欧美日各国铁路经营之趋势 547

㈠英法德三国铁路经营方向 547

㈡美国铁路之经营 548

㈢日本国铁之大力投资 550

㈣五国铁路经营结论 551

第三节 现代铁路重视行销乃经营之必然趋势 551

㈠如何增加竞争能力 551

㈡欧洲各国铁路对行销策略之运用 553

第四节 台铁在经营上之限制 556

第五节 革新是铁路走向发展之唯一道路 558

第十五章 台湾铁路之经营 560

第一节 台铁在内陆运输上之比重与营运之消长 560

㈠台铁在光复初期之满目疮痍 560

㈡运用美援贷款之成就 561

㈢高品质的电化工程使台铁竞争能力大增 562

㈣北廻铁路与东线拓宽相继完成为台铁带来新面貌 564

㈤台铁在内陆运输中之比重 565

第二节 台铁由盈转亏之原因 566

㈠运输市场发生变化,竞争日增 567

㈡政府对铁路之管制过严及所加于铁路之责任太大 567

㈢交通政策之偏颇使铁路发展遭受限制 568

㈣铁路业务量不足与服务水准日下会恶性循环 568

㈤运价结构有欠健全、且运价与物价水准脱节 569

第三节 台铁在财务及经营上实际困难及解决之路 570

第四节 台铁今后营运重点 574

第五节 全面加强管理提高经营绩效 576

㈠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577

㈡长期人力规划工作要赓续进行 578

㈢重视人才培育扩大吸收基础 579

参考书目 5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