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现代教学论新稿
现代教学论新稿

现代教学论新稿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合群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7042126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着从教学存在论、教学理想论、教学实践论三个方面营建现代化教学论的理论框架。
《现代教学论新稿》目录
标签:主编 教学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背景——教学的期望与迷惘 1

一、教学的期望与期望的教学 1

二、教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学 3

第二节 现代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架构 5

一、现代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5

二、现代教学论的理论框架 10

第三节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概念——教学 12

一、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教学 12

二、教学的界定 15

三、教学的功能和任务 17

第二章 教学过程论 23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研究 23

一、教学过程的定义 24

二、教学过程实质的多角度理解 24

三、对教学过程是特殊认识过程的理解 27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34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4

二、强化信息沟通功能 37

三、尝试社会交往功能 41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特点 43

一、双边互动性特点 43

二、多元要素的结构性特点 45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特点 46

第三章 教学规律论 52

第一节 教学规律概况 52

一、教学规律的界定 53

二、教学规律与教学本质、教学原则 54

三、研究教学规律的意义 56

第二节 教学规律的研究成果及比较 57

一、探索教学规律的历程 57

二、教学规律研究的现状 59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64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关联 65

二、教学基本规律 66

三、运用教学规律的几点要求 72

第四章 教学原则论 76

第一节 教学原则概述 76

一、什么是教学原则 76

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 76

三、教学原则的意义 77

第二节 教学原则的探讨方法 79

一、借鉴中国历史上丰富的教学论思想 79

二、参考国外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流派的教学原则体系 79

三、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 83

第三节 教学原则的内容体系 84

一、教学整体性原则 84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6

三、直观性原则 87

四、启发创造性原则 88

五、因材施教原则 88

六、主体性原则 89

第五章 教学目的论 91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基本功能 91

一、传授知识 91

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94

三、培育情感,完善人格 96

第二节 我国教学目的的理论基础与系统 98

一、怎样理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98

二、教育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100

第三节 教学目标分析 102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特征 102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 103

三、教学目标系统 106

四、教学目标的编制与实施 109

第六章 教学主导论 116

第一节 教学主导概述 116

一、教学主导界说 116

二、教学主导的功能 117

三、教学主导的意义 121

第二节 教学主导的特点 123

一、教师的丰富知识和从教能力是教学主导的基础 123

二、教师主导对象的特殊性和引导过程的间接性是教学主导的标志 127

三、教师的引导责任和服务性质是教学主导的原则 129

四、教师的期望目标和教学创新是教学主导的动力 130

第三节 教学主导的基本形式 132

一、明示指导的内涵、环节和特点 134

二、非指导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138

三、明示指导与非指导的关系 144

第七章 教学主体论 147

第一节 学生是教学的基本要素 147

一、学生与学习者 147

二、学生与知识的容器 149

三、学生与成熟者 150

第二节 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论辨析 151

一、学生为主体观点的流变 152

二、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哲学辨析 154

三、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育学辨析 156

第三节 学生的主体特征及与教师的关系 158

一、对学生的认识 158

二、学生集体的教学论意义 160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162

第四节 研究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意义 163

一、促使学生主体获得发展是教学的目的 164

二、有效发挥教学主导在人的主体发展中的作用 165

三、探索教学主体的阶段特点,以利于因材施教 166

第八章 教学内容论 169

第一节 教学内容和课程 169

一、教学内容 169

二、课程 170

三、课程在教学论中的地位 172

第二节 课程的演变及制约因素 173

一、课程的历史演变 173

二、课程的制约因素 175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178

一、学科课程 178

二、活动课程 179

三、综合课程 181

四、核心课程 183

五、隐性课程 185

六、课程的组织结构联系 187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88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188

二、选择教学内容的制约因素 192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 195

第九章 教学信息论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一、信息、教学信息、现代教学信息 202

二、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 207

第二节 教学信息的多源性及多向性 209

一、教学信息的多源性 209

二、教学信息的多向沟通 214

三、现代教学信息及其优化 219

第十章 学法指导论 226

第一节 学法指导概述 226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226

二、学习方法的概念 229

三、学习方法的功能 232

第二节 学法指导的原则和模式 233

一、学法指导的基本原则 234

二、学法指导的基本模式 238

第三节 一般学习方法 241

一、自我控制的学习方法 241

二、直接加工信息的学习方法 249

第四节 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272

一、学法指导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72

二、学法指导要重视教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273

三、学法指导要把握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73

四、学法指导要与教法改革相结合 274

第十一章 教学艺术论 276

第一节 教学艺术概说 276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276

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 279

第二节 教学艺术的特征和功能 280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 281

二、教学艺术的功能 286

第三节 教学艺术的基本类型 290

一、教学语言艺术 290

二、教学体态语艺术 293

三、组织教学的艺术 297

第四节 教学风格 301

一、教学风格的定义 301

二、教学风格的特点 303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305

第十二章 教学环境论 310

第一节 教学环境的重新界定 310

一、国内外关于教学环境概念的几种界说 310

二、教学环境的重新界定 312

第二节 现代教学环境的功能 317

一、现代教学环境的特点 317

二、现代教学环境的功能 319

第三节 现代教学环境的优化设计 322

一、现代教学环境优化设计的依据 323

二、现代教学环境创设的原则 325

三、现代教学环境的优化设计 326

第十三章 教学评价论 341

第一节 评价的人 341

一、对评价主体的心理分析 342

二、对被评价者的心理分析 344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与用途 347

一、教学评价的种类 347

二、教学评价的用途 351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53

一、教学评价的原则 353

二、教学评价的方法 355

三、教学评价的反馈 359

后记 3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