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华伦理范畴  仁
中华伦理范畴  仁

中华伦理范畴 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滕新才,曾超,曾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458088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中华传统伦理思想包罗宏富,本书作为第一涵,从中抽取了仁、和、孝、信、义等十个基本范畴,对其起源、内涵、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
《中华伦理范畴 仁》目录
标签:范畴 伦理

第一章 绪言 1

一 仁产生的文化背景 1

二 仁的文字学考察 4

三 仁的伦理学意蕴 9

四 仁与其他伦理范畴的关系 24

(一)孝悌为仁之本 24

(二)仁体义动 31

(三)仁质礼文 38

(四)仁智相辅 43

第二章 先秦儒家的仁学建构 48

第一节 孔子仁学的理论建构 49

一 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49

二 孔子对仁的主要论述 55

第二节 孟子仁学的理论完善 61

一 性善论 61

二 仁义思想 64

三 仁德修养论 66

(一)养心寡欲 66

(二)明善诚身 68

(三)养吾浩然之气 68

四 仁政学说 70

(一)“定于一”的理想 70

(二)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 71

(三)仁政学说的内涵 73

第三节 荀子仁学的理论改造 77

一 人性的新论证 77

(一)性伪之分 77

(二)途人为禹 78

二 隆礼重法,王霸并用 81

三 舟水之喻与君主专制 83

第三章 先秦非儒家的仁学观 87

第一节 墨家的兼爱仁义观 87

一 兼爱即仁——墨家仁学的理论基石 88

二 墨家的仁学体系 92

(一)“交相利”——墨家仁学的行动总则 92

(二)非攻——墨家仁学的逻辑推演 94

(三)“尚贤”、“尚同”——墨家仁学的政治保障 96

(四)“节用”、“节葬”、“非乐”——墨家仁学的纲领具化 97

(五)“天志”、“明鬼”——墨家仁学的伦理手段 98

第二节 道家的绝仁弃义论 100

一 道家仁学的人性论基础 101

(一)“抱朴”说 101

(二)“无欲”说 102

(三)“复初”说 103

二 道家仁学的主要内涵 103

(一)“绝仁弃义” 104

(二)“绝圣弃智” 105

(三)“尊道贵德” 106

(四)“长德”与“忘形” 107

三 道家仁学的理想追求 109

第三节 法家的仁义论 110

一 法家“仁义不合于今论”的主要内容 111

(一)仁义过时论 111

(二)慈惠害法论 112

(三)道德虚伪论 112

(四)德化无用论 114

二 法家“仁义不合于今”论的成因 114

第四章 两汉仁学的新动向 117

第一节 陆贾、贾谊的仁学复兴 117

一 陆贾、贾谊复兴仁学的思想渊源 118

二 陆贾、贾谊复兴仁学的主要理论 121

(一)警戒亡秦,施政布仁 121

(二)仁礼结合 124

第二节 董仲舒的仁学新论证 129

一 “天人相通”的道德观 130

(一)“天人合一”论 130

(二)“天人感应”论 131

(三)“王者法天意” 132

二 维护等级制的人性论 133

(一)人性善恶 133

(二)性二重论 134

(三)性三品说 135

(四)成性与防欲 136

三 “三纲五常”说 137

(一)体阴阳五行,演三纲五常 137

(二)贵阳而贱阴 137

(三)五常仁为本 138

四 民本思想 140

第三节 两汉仁学的流播 142

一 《淮南子》的仁学观 142

(一)“德衰仁生,行沮义立” 143

(二)“仁义礼乐,可以救败” 144

(三)“凡人之性,莫贵于仁” 145

二 扬雄的体用仁学 146

三 《白虎通义》的神性仁学 151

(一)天命论 152

(二)人性论 154

(三)伦理观 155

四 王符的民本仁学 157

(一)天心即民心 157

(二)富民为本,正学为基 158

(三)为民爱日 159

(四)选才唯仁 160

第五章 魏晋六朝的玄化仁学 162

第一节 刘邵的仁为德基说 162

一 仁者德之基也 162

二 回复变通曰道 164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仁学观念 166

一 以无为本,举本统末 167

二 无为而治 168

三 名教出于自然 170

第三节 阮籍、嵇康的仁学观 177

一 “自然无为”论 178

二 “越名教而任自然” 179

(一)名教的产生 179

(二)太初无仁义论 180

(三)越名教 181

(四)抨击名教 183

三 任自然 185

第四节 向秀、郭象的仁学观念 188

一 独化与玄冥 189

二 仁义即人性 190

(一)伦序本于“自然” 190

(二)人事即天理 191

(三)仁义即人性 192

三 安分顺命而自得 195

第六章 唐宋仁学的理学化 197

第一节 韩愈的新仁学 197

一 天道观 198

二 排佛主张 199

三 道统说 202

四 人性论 205

第二节 周敦颐的诚性仁学 207

一 诚者圣人之本 208

二 顺化思想 212

第三节 张载的气化仁学 214

一 气化论 215

二 道德论 218

三 人性论 220

第四节 程颢、程颐的理性仁学 223

一 人性论 224

二 天理论 230

第五节 朱熹理性仁学之大成 233

一 天理论 233

二 人性论 234

三 理欲论 238

第六节 陆九渊的心性仁学 241

一 心即理,心即仁 241

二 发明本心之仁 244

第七章 元明仁学的演化 248

第一节 许衡仁者性之至说 248

一 性命论 249

二 为仁之方 251

(一)爱者仁之用也 251

(二)仁者必克己以至于公 252

(三)仁必有知觉而不可以知觉名仁 253

第二节 吴澄仁乃人心说 254

一 理学心论的殿军 254

二 仁者人之心也 256

第三节 陈献章的仁学思想 259

一 本体论 259

二 仁乃人心 262

第四节 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论 266

一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266

二 仁之体用 268

第五节 王艮明哲保身与大成仁学 272

一 万物一体与仁 273

二 “明哲保身”论 274

三 大成仁学 279

第六节 李贽的仁者忧天下论 280

一 仁者忧天下而人始大失所 281

二 至人之治 284

第七节 刘宗周的心性仁论 287

一 心性论 288

二 心合性言曰仁 291

第八章 清代考据学风下的仁学思想 295

第一节 黄宗羲的仁爱论 296

一 仁义礼智皆虚名 297

二 仁与仁爱、至善 300

三 仁与觉 302

四 “恕即仁之下手处” 304

第二节 王夫之的仁人仁天论 305

一 仁者心之德也 306

二 仁人与仁天 308

第三节 颜元的仁之性复论 312

一 性之未发则仁 312

二 仁之性复 314

第四节 戴震的生生之仁论 316

一 天道之仁 316

二 人道之生生 317

第五节 阮元的相人偶仁论 321

一 “相人偶”的考察 321

二 仁的内涵 324

三 为仁由己但不为己 326

第九章 近代民主仁学的新诠释 329

第一节 魏源的仁者天地之心说 330

一 仁者天地之心也 331

二 魏源仁学思想的指归 334

第二节 康有为的博爱仁学 335

一 “博爱之谓仁”与仁之等差 335

二 仁智关系论 341

第三节 谭嗣同的激进仁学 343

一 “仁以通为第一义” 343

二 仁通平等的意义 344

第四节 严复的新民德仁学 347

一 “三民”主张 348

二 “新民德”的内涵 349

三 新民德以成德行仁义之强 351

第五节 章太炎的仁学审视 353

一 早期仁义观 353

二 “俱分进化论”的伦理观 355

三 晚期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回归 356

第六节 孙中山的博爱仁学 358

一 以博爱言仁 359

二 “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362

第十章 仁范畴的现代人文价值 366

主要参考文献 376

后记 3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