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志钧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5955918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从经典到当代》目录

序言 1

上编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3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古希腊文化 3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德国古典美学 8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空想社会主义 16

五、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欧洲基督教文化 20

六、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其他文化传统 24

第二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 26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意义与评价 26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28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影响 41

第三章 文学反映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 44

一、反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的萌芽与发展 44

二、文学反映论在中国现代的嬗变和发展 47

第四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从特拉西、马克思到伊格尔顿 6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艺术与意识形态问题 6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论文艺与意识形态 69

第五章 艺术生产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 82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艺术生产问题的见解 8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艺术生产思想 89

三、马克思艺术生产思想在当代中国 101

第六章 文学典型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 10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 104

二、马克思主义典型论在前苏联的传播 109

三、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发展 113

第七章 艺术悲剧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现在 123

一、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建立 123

二、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在中国的嬗变 129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 141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与方法的演变:从五四到四十年代 143

二、中国当代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与方法的新探索 151

第九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观的嬗变 160

一、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观在中国现代的嬗变 161

二、中国当代关于文艺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新探索 167

下编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西方到中国 177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17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格局和流变状况 180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特点和方法 184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在现代中国 194

第十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语言论转向 20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面对语言论转向 203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针对语言论转向的反应 204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语言论转向的历史影响与反思 226

第十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文化转向 228

一、文化转向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 22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转向的历史发展脉络 232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化转向的历史影响与反思 243

第十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批评 246

一、殖民问题 247

二、批判精神 251

三、第三世界文学与文化的多元共存 255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接受反应文论 262

一、接受美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62

二、接受反应文论的主要理论主张 264

三、接受反应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异曲同工 271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身体美学 279

一、身体问题在当代的凸显 279

二、马克思美学的身体维度 280

三、身体美学的发展 286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身体话语 291

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批评 302

一、唯美主义批评概述 302

二、马克思主义与唯美主义 307

第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批评(上) 317

一、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 317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女权批评 324

三、马克思主义与原型批评 329

四、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批评 333

五、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批评 337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批评(下) 342

一、马克思主义与结构—解构批评 342

二、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批评 347

三、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批评 352

四、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批评 356

第十九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遭遇消费文化时代 361

一、文艺观的调整:从认识论走向生存实践论 361

二、思维方式的更新: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中和 364

三、知识立场的反思;从绝对主体走向情境主体 367

四、批评对象的拓展:从“文本”走向“生活” 368

五、批评平台的拓宽:从期刊走向传媒 371

后记 3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