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第4版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第4版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第4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文荣,王建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7722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五篇:第一篇为绪论,简述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其余四篇分别为造血检验、红细胞检验、白细胞检验和血栓与止血检验。每篇都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注重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上一篇:医学生物学下一篇:生药学实验指导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第4版》目录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 1

第一节 血液学概述 1

第二节 血液学发展史 2

一、血细胞的认识 2

二、血栓与止血的认识 4

三、骨髓干细胞与造血调控的认识 5

第二章 血液学与临床的关系 8

第一节 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 8

第二节 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 9

第三节 血液检验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10

第二篇 造血检验 13

第三章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3

第一节 造血器官 13

一、胚胎期造血器官 14

二、出生后造血器官 15

第二节 造血微环境 19

一、骨髓微血管系统 19

二、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分泌因子 20

三、骨髓的神经 20

第三节 造血干(祖)细胞及骨髓间质干细胞 21

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22

二、骨髓间质干细胞 25

第四节 血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26

一、血细胞的发育 26

二、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27

第五节 造血的调控 28

一、造血的基因调控 28

二、造血的体液调控 29

第四章 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36

第一节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36

一、正常血细胞形态 37

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60

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63

第二节 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74

一、铁染色 75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77

三、过氧化物酶染色 79

四、苏丹黑染色 83

五、过碘酸-雪夫反应 83

六、酯酶染色 87

七、酸性磷酸酶染色 95

八、组织化学染色小结 97

第三节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 98

一、骨髓活检适应证 98

二、骨髓活检的临床应用 99

第四节 造血细胞培养检验 101

一、红系祖细胞的培养 102

二、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培养 102

三、巨核系祖细胞培养 103

四、混合祖细胞培养 103

第五节 血液细胞染色体检验 104

一、染色体非显带技术 104

二、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 105

三、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 106

四、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 106

五、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 106

六、应用评价 107

第六节 细胞因子的检验 111

一、集落刺激因子检测 111

二、白细胞介素的检测 112

第七节 细胞凋亡 114

一、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114

二、细胞凋亡的机制 115

第八节 血液分子生物学检验 116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17

二、聚合酶链反应 118

三、基因芯片技术 119

四、应用评价 119

第九节 流式细胞术 120

一、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 121

二、流式细胞仪构造 121

三、流式细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123

四、流式细胞术的数据分析 124

五、应用评价 125

第五章 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127

第一节 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127

一、干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27

二、其他血液病中的应用 130

第二节 血液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130

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130

二、常规化疗中的应用 131

第三篇 红细胞检验 135

第六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135

第一节 红细胞膜 135

一、红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 135

二、红细胞膜的功能 140

三、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 142

第二节 血红蛋白 142

一、血红蛋白的组成 142

二、影响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因素 145

第三节 红细胞代谢 146

一、红细胞糖代谢 146

二、红细胞铁代谢 147

三、红细胞核苷酸代谢 150

第四节 红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51

一、红细胞的衰老 151

二、红细胞的死亡 152

第七章 红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154

第一节 有关铁指标的检验 154

一、血清铁测定 154

二、血清铁蛋白测定 155

三、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 155

四、铁吸收率测定 155

五、血清转铁蛋白测定 156

六、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156

第二节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验 157

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 157

二、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157

三、血清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157

四、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 157

第三节 溶血的检验 158

一、红细胞寿命测定 158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 158

三、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158

四、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 159

五、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159

六、尿卟啉检测 159

第四节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160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60

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160

三、红细胞膜三磷酸腺苷活性测定 160

四、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161

五、高渗冷溶血试验 161

六、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161

第五节 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 162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162

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162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162

四、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163

五、谷胱甘肽还原酶缺陷检测 163

第六节 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163

一、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163

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 164

三、抗碱血红蛋白检测 164

四、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法检测 165

五、异丙醇沉淀试验 165

六、热变性试验 165

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165

八、尿素裂解试验 166

九、高压电泳检测 166

十、血红蛋白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166

第七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 166

一、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166

二、蔗糖溶血试验 166

三、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167

四、血细胞表型分析 167

第八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167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 167

二、冷凝集素试验 168

三、冷热溶血试验 168

第八章 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170

第一节 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 170

一、贫血的分类 171

二、贫血的诊断 173

第二节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176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176

二、再生障碍危象 178

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179

第三节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180

一、缺铁性贫血 180

二、铁粒幼细胞贫血 184

第四节 巨幼细胞贫血中的应用 185

第五节 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189

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和诊断 189

二、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 191

三、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194

四、血红蛋白病 197

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02

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03

七、其他溶血性贫血 206

第六节 继发性贫血中的应用 206

一、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 207

二、慢性病性贫血 207

三、骨髓病性贫血 207

第七节 其他红细胞疾病中的应用 208

一、红细胞增多症 208

二、卟啉病 210

第四篇 白细胞检验 211

第九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础理论 211

第一节 粒细胞 211

一、粒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 211

二、粒细胞的功能 214

三、粒细胞的动力学 215

第二节 淋巴细胞-浆细胞 217

一、淋巴细胞-浆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 217

二、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功能 219

三、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动力学 220

第三节 单核-巨噬细胞 221

一、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化学与代谢 221

二、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222

三、单核-巨噬细胞的动力学 223

第四节 白细胞抗原 224

一、HLA抗原系统 224

二、白细胞膜受体 225

三、白细胞分化抗原 226

第十章 白细胞检验的基本方法 230

第一节 白细胞功能检验 230

一、墨汁吞噬试验 230

二、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231

三、血清溶菌酶活性试验 231

四、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231

五、白细胞趋化性试验 232

六、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232

第二节 白细胞代谢及其产物检验 232

一、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检测 232

二、N-碱性磷酸酶检测 233

三、酸性α-醋酸酯酶检测 233

第三节 白细胞动力学检验 234

一、肾上腺素激发试验 234

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合成及含量 234

三、粒细胞抗体检测 235

第四节 白细胞免疫标记检测 236

一、荧光显微镜计数检测 236

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 236

三、生物素-亲合素酶标法检测 236

第十一章 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 238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分型及诊断 239

一、急性白血病分型 239

二、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247

三、微量残留白血病的诊断 250

第二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251

第三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255

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型) 255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 256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b型) 257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259

五、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 261

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 262

七、红白血病(M6型) 264

八、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 266

九、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型) 267

第四节 慢性白血病中的应用 268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68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72

第五节 少见类型白血病中的应用 274

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274

二、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275

三、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 277

四、浆细胞白血病 277

五、多毛细胞白血病 279

六、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281

七、全髓白血病 283

八、成人T细胞白血病 284

九、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285

第六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286

第七节 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293

一、霍奇金淋巴瘤 293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296

第八节 浆细胞病中的应用 300

一、多发性骨髓瘤 300

二、浆细胞瘤 304

三、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 304

四、重链病 305

五、意义未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306

第九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中的应用 307

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07

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309

第十节 组织细胞病中的应用 312

一、恶性组织细胞病 312

二、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314

第十一节 其他白细胞疾病中的应用 315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315

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318

三、类白血病反应 318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20

五、脾功能亢进 322

六、类脂质沉积病 323

第五篇 血栓与止血检验 327

第十二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327

第一节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328

一、血管壁的结构 328

二、血管的止血作用 329

第二节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332

一、血小板的结构 333

二、血小板的活化 339

三、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341

第三节 血液凝固 344

一、凝血因子的一般特性 344

二、凝血因子的功能 346

三、凝血机制 348

第四节 抗凝血系统 350

一、抗凝血酶 350

二、蛋白C系统 351

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353

四、蛋白Z和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354

第五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355

一、纤溶系统的成分及功能 356

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359

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 360

第六节 血液的流变特性 360

一、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 361

二、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362

第七节 血栓形成 363

一、血栓分类 363

二、血栓形成机制 363

第十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367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 368

一、初期止血的筛查试验 368

二、二期止血的筛查试验 370

三、纤溶活性的筛查试验 372

第二节 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 375

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375

二、血浆内皮素-1 377

三、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377

四、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和去甲基6-酮-前列腺素F1α 378

第三节 血小板检验 379

一、血小板粘附试验 379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379

三、血小板膜糖蛋白 381

四、血小板活化分析 383

五、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 385

六、血小板自身抗体 385

七、血小板生存时间 387

第四节 凝血因子检验 387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 387

二、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 388

三、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Ⅻ 389

四、血浆组织因子 390

五、凝血因子ⅩⅢ 390

六、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 391

第五节 抗凝物质检验 392

一、生理性抗凝蛋白 392

二、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 395

第六节 纤溶活性检验 397

一、血浆纤溶酶原 397

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98

三、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 398

四、血浆α2-抗纤溶酶 399

五、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400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检验 400

一、全血粘度 401

二、血浆粘度 402

三、红细胞变形性 403

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405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筛选试验的应用 406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应用 406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应用 407

三、纤溶活性亢进筛检试验的应用 408

第二节 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408

一、过敏性紫癜 408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10

三、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413

四、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 415

五、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和因子ⅩⅢ缺乏症 420

六、肝脏疾病的凝血障碍 421

七、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423

八、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 424

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26

十、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427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427

一、心肌梗死 427

二、脑梗死 428

三、肺梗死 430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 431

五、血栓前状态 431

六、易栓症 432

第四节 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434

一、抗凝治疗的监测 434

二、溶栓治疗的监测 436

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监测 437

四、降纤药的监测 437

附录 血液学检验常用检查参考值范围 438

参考文献 448

中英文索引 4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