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毓智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082150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韩国汉城外国语大学教授专门为中国人编写的韩国语口语教材,适合于初学者。
上一篇:财经应用文 第2版下一篇:文字论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目前汉语史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1

1.2 未来的汉语史学者应该具备的修养 3

1.3 适合历史研究的语言学理论 4

1.4 语言的本质特性在语言发展史中的表现 6

第二章 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 8

2.1 引言 8

2.2 被动式的事件结构和其他语言的被动标记 8

2.3 古今汉语被动式标记的词汇来源 14

2.4 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被动标记 26

2.5 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规律性 28

2.6 结语 30

第三章 被动标记“叫”的语法化 32

3.1 引言 32

3.2 现代汉语中被动标记的使用情况 32

3.3 目前关于被动标记“叫”产生原因的探讨 34

3.4 动词“叫”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的演化 38

3.5 使令动词“使”、“令”和“教”不同发展的原因 51

3.6 结语 54

第四章 被动标记“让”在当代的发展 56

4.1 引言 56

4.2 当代汉语的被动标记 57

4.3 “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语义基础 59

4.4 新被动标记“让”的歧义现象和语法特点 69

4.5 结语 72

第五章 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 74

5.1 引言 74

5.2 目前关于“给”的双重功能的研究 75

5.3 被动和处置的“给”在当今北京话中的使用情况 77

5.4 被动和处置的“给”产生的语义和句法条件 81

5.5 结语 91

第六章 处置式的产生和发展 92

6.1 引言 92

6.2 处置式的语法特性和有关的理论准备 93

6.3 结构赋义规律的建立与处置式产生的动因 96

6.4 动补结构的建立与处置式的发展 103

6.5 处置式产生的句法环境 108

6.6 结语 112

第七章 处置式标记“将”和“把”在历史上的竞争 113

7.1 引言 113

7.2 “将”和“把”语法化的语义基础 114

7.3 语义基础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 118

7.4 语法化程度的差别 124

7.5 “V+将+NP+趋向动词”结构的产生与消失 127

7.6 “将”和“把”的竞争结局及其原因 131

7.7 结语 134

第八章 处置标记“拿”的语法化及其功能 135

8.1 引言 135

8.2 “把”字处置式的语法特性 136

8.3 “拿”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137

8.4 “拿”字处置式的用法 140

8.5 方言中的“拿”字处置式 151

8.6 结语 152

第九章 处置式与工具式的功能交叉及其原因 153

9.1 引言 153

9.2 处置式和工具式的语法性质 153

9.3 “将”和“把”的工具用法 154

9.4 “以”和“拿”的处置用法 159

9.5 处置式和工具式之间功能交叉的原因 166

9.6 结语 168

第十章 工具格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扩展 169

10.1 引言 169

10.2 诠释能力与工具格的概念结构 169

10.3 工具格的功能扩展 173

10.4 结语 179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的工具格标记“用”的功能扩展 181

11.1 引言 181

11.2 工具格扩展的现象和原因 181

11.3 “用”的功能扩展 183

11.4 结语 189

第十二章 名词和动词数量格式语序对立的成因 190

12.1 引言 190

12.2 名词和动词数量表达式的语序对应规律 191

12.3 汉语史上两种数量结构的语序之间的相互作用 197

12.4 来自认知与结构和谐的动因 203

12.5 结语 208

第十三章 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10

13.1 引言 210

13.2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10

13.3 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15

13.4 疑问短语或者句型的感叹用法 223

13.5 感叹——句子层面的语法范畴 225

13.6 结语 229

第十四章 “多”从疑问到感叹的发展 230

14.1 引言 230

14.2 共时用法和理论准备 230

14.3 疑问标记“多少”的产生和发展 234

14.4 从询问离散量到询问连续量的转化 238

14.5 从疑问标记向感叹标记的发展 242

14.6 结语 246

第十五章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历史发展 247

15.1 引言 247

15.2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和功用 247

15.3 名词和量词重叠式的历史考察 253

15.4 结论 260

第十六章 “个”标记宾语用法的来源 262

16.1 引言 262

16.2 目前关于“个”的宾语标记用法的研究 262

16.3 宾语标记“个”的使用范围和功能 265

16.4 量词“个”向宾语标记发展的动因 273

16.5 结语 274

第十七章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275

17.1 引言 275

17.2 动作和结果的由合到分 276

17.3 动作和地点、方向的由合到分 281

17.4 结语 288

第十八章 古汉语中后置关系从句的成因与功能 290

18.1 引言 290

18.2 关系从句概念和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 291

18.3 者字关系从句的分布与功能 292

18.4 者字关系从句产生的句法环境 297

18.5 者字关系从句消亡的原因 300

18.6 结语 302

第十九章 从限止到转折的发展 304

19.1 引言 304

19.2 英语中的类似现象 304

19.3 汉语中的来自限止的转折连词 305

19.4 限制和转折的语义关系 311

19.5 结语 313

第二十章 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 315

20.1 引言 315

20.2 SVO语言的典型句法特征 315

20.3 古汉语与英语的其他语法相似性 318

20.4 句子的基本语序对语法标记系统的影响 321

20.5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形成 324

20.6 结语 330

附录一 汉语史研究中的概念、材料、方法与理论问题 331

一、引言 331

二、蒋绍愚先生《序》中所提的三个问题 331

三、答洪文所指出的“理论问题” 333

四、答洪文所指出的“史实问题” 335

五、答洪文所指出的“材料问题” 343

六、答洪文所指出的“片面”问题 347

七、洪文的引例问题 349

八、结语 351

附录二 古汉语的诠释与翻译问题 352

一、古汉语中“如”和“入”的语义区别 352

二、词的概念义和随文释义 354

三、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355

四、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其隐含义 357

五、结语 358

附录三 历史语言学杂议三则 359

一、“词汇扩散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在历史语言学中的定位 359

二、“形式语言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困境 360

三、从语法的角度看“汉藏同源”说 362

附录四 我与湖湘文化 365

参考文献 3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