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毓智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082150
- 页数:371 页
第一章 绪论 1
1.1 目前汉语史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1
1.2 未来的汉语史学者应该具备的修养 3
1.3 适合历史研究的语言学理论 4
1.4 语言的本质特性在语言发展史中的表现 6
第二章 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 8
2.1 引言 8
2.2 被动式的事件结构和其他语言的被动标记 8
2.3 古今汉语被动式标记的词汇来源 14
2.4 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被动标记 26
2.5 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规律性 28
2.6 结语 30
第三章 被动标记“叫”的语法化 32
3.1 引言 32
3.2 现代汉语中被动标记的使用情况 32
3.3 目前关于被动标记“叫”产生原因的探讨 34
3.4 动词“叫”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的演化 38
3.5 使令动词“使”、“令”和“教”不同发展的原因 51
3.6 结语 54
第四章 被动标记“让”在当代的发展 56
4.1 引言 56
4.2 当代汉语的被动标记 57
4.3 “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和语义基础 59
4.4 新被动标记“让”的歧义现象和语法特点 69
4.5 结语 72
第五章 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 74
5.1 引言 74
5.2 目前关于“给”的双重功能的研究 75
5.3 被动和处置的“给”在当今北京话中的使用情况 77
5.4 被动和处置的“给”产生的语义和句法条件 81
5.5 结语 91
第六章 处置式的产生和发展 92
6.1 引言 92
6.2 处置式的语法特性和有关的理论准备 93
6.3 结构赋义规律的建立与处置式产生的动因 96
6.4 动补结构的建立与处置式的发展 103
6.5 处置式产生的句法环境 108
6.6 结语 112
第七章 处置式标记“将”和“把”在历史上的竞争 113
7.1 引言 113
7.2 “将”和“把”语法化的语义基础 114
7.3 语义基础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 118
7.4 语法化程度的差别 124
7.5 “V+将+NP+趋向动词”结构的产生与消失 127
7.6 “将”和“把”的竞争结局及其原因 131
7.7 结语 134
第八章 处置标记“拿”的语法化及其功能 135
8.1 引言 135
8.2 “把”字处置式的语法特性 136
8.3 “拿”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137
8.4 “拿”字处置式的用法 140
8.5 方言中的“拿”字处置式 151
8.6 结语 152
第九章 处置式与工具式的功能交叉及其原因 153
9.1 引言 153
9.2 处置式和工具式的语法性质 153
9.3 “将”和“把”的工具用法 154
9.4 “以”和“拿”的处置用法 159
9.5 处置式和工具式之间功能交叉的原因 166
9.6 结语 168
第十章 工具格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扩展 169
10.1 引言 169
10.2 诠释能力与工具格的概念结构 169
10.3 工具格的功能扩展 173
10.4 结语 179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的工具格标记“用”的功能扩展 181
11.1 引言 181
11.2 工具格扩展的现象和原因 181
11.3 “用”的功能扩展 183
11.4 结语 189
第十二章 名词和动词数量格式语序对立的成因 190
12.1 引言 190
12.2 名词和动词数量表达式的语序对应规律 191
12.3 汉语史上两种数量结构的语序之间的相互作用 197
12.4 来自认知与结构和谐的动因 203
12.5 结语 208
第十三章 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10
13.1 引言 210
13.2 疑问和感叹之间的认知关系 210
13.3 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 215
13.4 疑问短语或者句型的感叹用法 223
13.5 感叹——句子层面的语法范畴 225
13.6 结语 229
第十四章 “多”从疑问到感叹的发展 230
14.1 引言 230
14.2 共时用法和理论准备 230
14.3 疑问标记“多少”的产生和发展 234
14.4 从询问离散量到询问连续量的转化 238
14.5 从疑问标记向感叹标记的发展 242
14.6 结语 246
第十五章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历史发展 247
15.1 引言 247
15.2 可重叠表遍指的名词的范围和功用 247
15.3 名词和量词重叠式的历史考察 253
15.4 结论 260
第十六章 “个”标记宾语用法的来源 262
16.1 引言 262
16.2 目前关于“个”的宾语标记用法的研究 262
16.3 宾语标记“个”的使用范围和功能 265
16.4 量词“个”向宾语标记发展的动因 273
16.5 结语 274
第十七章 古今汉语动词概念化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法的影响 275
17.1 引言 275
17.2 动作和结果的由合到分 276
17.3 动作和地点、方向的由合到分 281
17.4 结语 288
第十八章 古汉语中后置关系从句的成因与功能 290
18.1 引言 290
18.2 关系从句概念和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 291
18.3 者字关系从句的分布与功能 292
18.4 者字关系从句产生的句法环境 297
18.5 者字关系从句消亡的原因 300
18.6 结语 302
第十九章 从限止到转折的发展 304
19.1 引言 304
19.2 英语中的类似现象 304
19.3 汉语中的来自限止的转折连词 305
19.4 限制和转折的语义关系 311
19.5 结语 313
第二十章 语言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系统的影响 315
20.1 引言 315
20.2 SVO语言的典型句法特征 315
20.3 古汉语与英语的其他语法相似性 318
20.4 句子的基本语序对语法标记系统的影响 321
20.5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形成 324
20.6 结语 330
附录一 汉语史研究中的概念、材料、方法与理论问题 331
一、引言 331
二、蒋绍愚先生《序》中所提的三个问题 331
三、答洪文所指出的“理论问题” 333
四、答洪文所指出的“史实问题” 335
五、答洪文所指出的“材料问题” 343
六、答洪文所指出的“片面”问题 347
七、洪文的引例问题 349
八、结语 351
附录二 古汉语的诠释与翻译问题 352
一、古汉语中“如”和“入”的语义区别 352
二、词的概念义和随文释义 354
三、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355
四、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其隐含义 357
五、结语 358
附录三 历史语言学杂议三则 359
一、“词汇扩散理论”的来龙去脉和在历史语言学中的定位 359
二、“形式语言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困境 360
三、从语法的角度看“汉藏同源”说 362
附录四 我与湖湘文化 365
参考文献 367
- 《培生高级英语语法 练习册》培生教育 2019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叶春明著 2019
- 《有机磷酸酯的暴露、毒性机制及环境风险评估》许宜平,王子健等著 2019
- 《工作-家庭支持氛围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刘崇瑞 2019
- 《计算机自适应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系统设计与效度验证 以TEM4词汇与语法题为例》张一鑫著 2019
- 《高中英语中译英 语法分类·核心词汇》(中国)查天恩 2019
- 《英语语法启蒙教程 6 全6册》(爱尔兰)迪尔德丽出版社著 2019
- 《零基础快学英语语法》李文昊,(美)金姆,易人外语,凤凰含章出品 2018
- 《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黄宗智著 2019
- 《水工程法规 第2版》张智著 2018
- 《高效棉纺精梳关键技术》任家智著 2017
- 《汉语成语接龙词典》刘克智著 2013
- 《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周曰智著 2017
- 《告别的时代》老智著 2018
- 《朝华童文馆 小故事大道理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王子故事书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中外名人故事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朝华童文馆 益智故事 6-10岁 领诵版》弘智著 2017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