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培英,杜军,刘乐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2768335
  • 页数:4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详细论述了海岸带灾害地质和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并对沿海地区的地质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证。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1章 海岸带灾害地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1 基本概念 3

1.1.1 灾害地质与地质灾害 3

1.1.2 灾害地质图 4

1.1.3 灾害地质风险 4

1.2 海岸带灾害地质的研究意义 5

1.2.1 社会经济意义 5

1.2.2 科学意义 7

1.3 海岸带灾害地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7

1.3.1 海岸带灾害地质研究内容 7

1.3.2 研究方法 9

第2章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简史 12

2.1 海岸带灾害地质和地质灾害个案记录阶段 12

2.1.1 地震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 12

2.1.2 风暴潮及相关灾害记录 14

2.1.3 其他灾害记录 15

2.2 地质灾害器测和不同灾种个案研究阶段 17

2.2.1 地震灾害地质的研究 17

2.2.2 风暴潮及其灾害的研究 18

2.2.3 海岸侵蚀灾害的研究 18

2.2.4 海水入侵灾害的研究 18

2.2.5 海面上升灾害的研究 19

2.2.6 海岸风沙灾害地质的研究 19

2.2.7 滨海湿地退化的研究 20

2.3 海岸带灾害地质综合调查研究阶段 22

第3章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环境基本特征 25

3.1 中国海岸带构造地质基本特征 25

3.2 中国海岸带地貌基本特征 26

3.2.1 山地丘陵海岸 27

3.2.2 平原海岸 28

3.2.3 生物海岸 28

3.3 中国海岸带气候基本特征 29

3.3.1 暖温带气候特征 30

3.3.2 亚热带(北—中亚热带)气候特征 31

3.3.3 暖亚热带气候特征 31

3.3.4 热带(北—南热带)气候特征 32

3.4 中国海岸带陆地水文基本特征 32

3.4.1 我国入海河流的一般特征 32

3.4.2 径流量,输沙量的年内、年际变化 33

3.4.3 水利工程对河流输沙的影响 36

3.5 中国海岸带海洋水文基本特征 37

3.5.1 潮汐与风暴潮 37

3.5.2 海流 39

3.5.3 波浪 43

3.5.4 泥沙 46

参考文献 48

第二篇 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53

第4章 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划分及地质灾害分类与分级 53

4.1 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划分 53

4.1.1 海洋灾害地质分类研究现状 53

4.1.2 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划分 57

4.2 海岸带地质灾害分类与分级 62

4.2.1 海岸带地质灾害的分类 62

4.2.2 海岸带主要地质灾害分级 63

第5章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65

5.1 中国海岸带主要灾害地质类型 65

5.1.1 构造活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65

5.1.2 重力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68

5.1.3 动力侵蚀-堆积作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72

5.1.4 岩土-地层性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84

5.1.5 海-气相互作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87

5.1.6 人类活动影响等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 91

5.1.7 典型区域——黄河三角洲地质灾害 101

5.2 中国海岸带主要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03

5.2.1 构造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03

5.2.2 重力作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04

5.2.3 动力侵蚀—堆积作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05

5.2.4 岩土-地层性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13

5.2.5 海-气相互作用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15

5.2.6 人类活动影响等成因的灾害地质类型分布特征 115

5.3 中国海岸带不同岸段灾害地质特征 126

5.3.1 辽东半岛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126

5.3.2 渤海北部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127

5.3.3 渤海湾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128

5.3.4 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129

5.3.5 莱州湾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 129

5.3.6 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灾害地质特征 130

5.3.7 山东半岛西北部灾害地质特征 130

5.3.8 山东半岛北部灾害地质特征 131

5.3.9 山东半岛东南部灾害地质特征 133

5.3.10 鲁南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35

5.3.11 苏北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36

5.3.12 长江口—杭州湾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39

5.3.13 浙闽低山丘陵岬湾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40

5.3.14 福建南部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42

5.3.15 粤东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44

5.3.16 粤西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46

5.3.17 广西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49

5.3.18 海南岛西北部海岸沙坝-珊瑚礁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53

5.3.19 海南岛北部火山-熔岩台地海岸灾害地质特征 153

5.3.20 海南岛东北部沙坝-沙丘岸灾害地质特征 155

5.3.21 海南岛东部珊瑚礁与沙坝-潟湖岸灾害地质特征 155

5.3.22 海南岛南部岬湾型沙坝-潟湖岸灾害地质特征 156

5.3.23 海南岛西南和西部冲-洪积台地前缘的沙坝—潟湖岸灾害地质特征 158

5.3.24 台湾岛灾害地质特征 158

5.4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类型发育基本特征 159

5.4.1 灾害地质类型种类多样性 159

5.4.2 灾害地质类型成因复杂性 159

5.4.3 灾害地质类型活动连锁性强 159

5.4.4 人类活动对灾害地质类型影响很大 160

5.4.5 全球变化影响将呈增强趋势 160

5.4.6 空间分布差异性 160

第6章 中国海岸带地震活动及地震区划 161

6.1 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方法 161

6.1.1 基本思路 161

6.1.2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原理 162

6.1.3 地震区划图编制技术方法 162

6.2 中国海岸带区域地震构造背景 164

6.2.1 中国海岸带及邻近区域的活动断裂特征 164

6.2.2 中国海岸带及邻近海域的主要活动断裂 164

6.2.3 中国海岸带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 173

6.3 海岸带地震活动分析 175

6.3.1 地震资料的整理和目录编制 175

6.3.2 中国海岸带及邻近区域地震震中分布图编制 176

6.3.3 海岸带地震震中分布 177

6.3.4 中国海岸带及邻近区域地震震害 178

6.4 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地震区划 182

6.4.1 地震区、地震带划分与地震活动参数确定 182

6.4.2 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其地震活动参数评定 185

6.4.3 地震动衰减关系 189

6.4.4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与海岸带地震动区划图编制 189

6.4.5 地震动参数区划结果 190

6.5 小结 191

参考文献 193

第三篇 海岸带灾害地质评价及预测 199

第7章 海岸带灾害地质图编制 199

7.1 灾害地质图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199

7.1.1 灾害地质图编制的原则 199

7.1.2 灾害地质图编制的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200

7.2 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图的编制 201

7.2.1 海岸带灾害地质图的任务 201

7.2.2 海岸带灾害地质成果图件的编制 201

第8章 我国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评价及区划 207

8.1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 207

8.1.1 基本思路 207

8.1.2 评价方法 208

8.2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评价 209

8.2.1 评价指标体系 209

8.2.2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分级 211

8.2.3 评价指标权值确定 211

8.2.4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评价单元与评价指标数据源 213

8.2.5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13

8.2.6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评价结果 218

8.3 海岸带灾害地质风险区划 226

8.3.1 高风险区 228

8.3.2 较高风险区 228

8.3.3 中风险区 230

8.3.4 较低风险区 232

8.3.5 低风险区 233

8.4 小结 234

8.4.1 本章的主要内容 234

8.4.2 几点体会和建议 234

第9章 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预防对策 236

9.1 海岸带地质灾害的预测 236

9.1.1 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的主要依据 236

9.1.2 海岸带地质灾害预测的主要方法 237

9.1.3 海岸带主要地质灾害预测 238

9.2 海岸带地质灾害的预防对策 241

9.2.1 海岸带地质灾害预防的共性原则 241

9.2.2 海岸带主要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242

参考文献 245

第四篇 海岸带灾害地质典型案例研究 249

第10章 秦皇岛海岸侵蚀研究及评价 249

10.1 概述 249

10.1.1 区域位置 249

10.1.2 研究方法 249

10.2 区域海岸地质地貌 252

10.2.1 区域海岸地质 252

10.2.2 区域海岸地貌 253

10.2.3 沉积物分布和泥沙来源 256

10.3 潮汐、海流与悬沙 257

10.3.1 潮汐 257

10.3.2 海流 258

10.3.3 潮流 260

10.3.4 余流 262

10.3.5 悬沙 262

10.4 波浪与泥沙运动 265

10.4.1 波浪特征 265

10.4.2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计算 266

10.4.3 波浪作用下的沿岸输沙率计算 268

10.5 海岸侵蚀灾害特征评价 269

10.5.1 研究区海岸侵蚀的表现 269

10.5.2 潟湖面积缩小 272

10.5.3 岸线动态分析 274

10.5.4 秦皇岛海岸剖面动态分析 277

10.6 海岸侵蚀灾害原因评价 279

10.6.1 区域海岸侵蚀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80

10.6.2 研究区海岸侵蚀灾害原因评价 286

10.6.3 对秦皇岛海岸侵蚀灾害的结果分析 288

10.7 海岸侵蚀灾害预测 289

10.7.1 海岸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290

10.7.2 区域海岸动态预测分析 291

10.8 海岸侵蚀灾害损失评价 291

10.8.1 目前已经利用的多处旅游海滩面临消失,海岸旅游休闲价值降低 291

10.8.2 沿岸工程构筑物的损失 296

10.9 海岸侵蚀灾害防治对策 297

10.9.1 将海岸侵蚀灾害防治纳入海岸带综合管理 297

10.9.2 海岸侵蚀灾害的治理 298

10.10 小结 298

第11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研究及评价 299

11.1 概述 299

11.2 湿地、滨海湿地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300

11.2.1 湿地的基本概念及其类型划分 300

11.2.2 滨海湿地及其类型 304

11.2.3 国内外湿地研究现状 307

11.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调查研究工作简况 312

11.3.1 研究分区 312

11.3.2 研究方法 313

11.3.3 技术路线及实施过程 313

11.4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域概况 317

11.4.1 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 317

11.4.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基本状况 321

11.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发育与演化 322

11.5.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发育与渲化的动力与物质条件 322

11.5.2 黄河三角洲沉积体叶瓣的形成和发育 326

11.5.3 现河口潮滩体系的发育及特征 330

11.5.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植被的发育和演替 331

11.5.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环境化学特征 333

11.6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和退化 338

11.6.1 湿地损失和退化的含义 338

11.6.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和退化的状况 339

11.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退化机理分析 347

11.7.1 滨海湿地损失退化的主要因素 347

11.7.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退化的综合分析 368

11.8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评价 369

11.8.1 滨海湿地退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369

11.8.2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评价 370

11.9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趋势分析及退化滨海湿地恢复重建 374

11.9.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退化趋势分析 374

11.9.2 黄河三角洲退化滨海湿地的恢复重建 375

第12章 渤海湾相对海面上升研究 378

12.1 概述 378

12.2 海面上升研究的全球背景 379

12.2.1 器记海面研究简况 379

12.2.2 温度变化与海面变化的关联 381

12.2.3 现代气候变化研究 382

12.2.4 现代海面变化研究 384

12.3 渤海湾沿岸的海面变化 385

12.3.1 全新世海面变化概况 385

12.3.2 近代海面变化状况 385

12.4 渤海湾沿岸地面形变特征 388

12.4.1 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特征与地面形变 388

12.4.2 影响地面沉降的人类活动 389

12.5 渤海湾海面未来变化的趋势 391

第13章 浙江沿岸典型粉砂淤泥质海岸岸坡稳定性研究 393

13.1 概述 393

13.2 浙江沿岸岸波概况 393

13.2.1 马迹山岸段 394

13.2.2 鲁家塘岸段 394

13.2.3 钓浪岸段 395

13.2.4 外钓山岸段 396

13.3 浙江沿岸岸波稳定性研究的方法 398

13.3.1 历史资料整理 398

13.3.2 现场观测 398

13.3.3 室内分析 398

13.3.4 数值模拟 399

13.4 浙江沿岸岸波稳定性研究的结果 399

13.4.1 浙江沿岸潮汐水道边坡土体失稳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399

13.4.2 马迹山岸段边坡冲淤演变特征 404

13.4.3 鲁家塘岸段边坡冲淤演变特征 406

13.4.4 钓浪岸段边坡冲淤演变特征 407

13.4.5 外钓山岸段边坡冲淤演变特征 430

13.5 小结 444

参考文献 4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