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家的理想与道德精神
儒家的理想与道德精神

儒家的理想与道德精神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晃生著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420332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研究儒家理想与道德精神的学术论著。该书反映了作者对儒家理想和道德精神的研究和思考,归纳与总结。
上一篇:神秘水晶球下一篇:普通心理学
《儒家的理想与道德精神》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儒家的社会理想——从大同理想走向小康太平盛世 1

一 综述:原儒的社会理想、政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三合一 1

二 社会理想之一——建立以孝悌为中心的宗法社会 6

三 社会理想之二——“三代型”乌托邦社会模式 9

四 王莽新政——儒式社会理想的一次失败的尝试 19

五 贞观之治——儒式社会理想的现实范型 24

六 走向民间的实学与治区政绩——儒式社会理想的实践 31

七 走向民间的儒式道德传播运动——儒式社会理想的后期实践 37

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理想——实现集权、统一与明君仁政、尊士重道 43

一 儒家政治理想的主要内容 43

1、“仁政”与“王道”是政治理想的核心 43

2、“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儒家政治理想之二 50

3、“明君”政治——儒家政治理想之三 54

4、尊士重道、反对极权主义——儒家政治理想之四 60

二 儒家政治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与艰难历程 65

1、儒者对自身角色意识的转换 65

2、秦政失败所创造的历史背景 71

3、儒家文化最终成为官学的历史必然性 76

4、贾谊的《陈政事疏》——耸立起千年的封建主义政治大纲 79

5、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初拟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之总纲 91

三 建构皇权主义——汉儒式政治理想的确立 101

1、《穀梁春秋》《公羊春秋》——两种儒式政治理想 101

2、石渠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汉儒式皇权主义的最终完成 104

四 谈贵门与寒门的政治理想 109

1、贵门的政治理想与政治风格 109

2、寒门的政治理想与政治风格 125

3、变法改革涉及的社会道德风气问题 132

4、“义利”、“王霸”之辩——内圣与外王路线的千年冲突 139

第三章 儒家政治行为模式 147

一 择贤与禅让的天真——儒家行为模式之一 147

二 “儒”“吏”合流——儒家行为模式之二 154

三 忠谏与建言——儒家行为模式之三 175

1、谏议与建言的实质 175

2、谏争者的命运 177

3、魏徵模式后面的思考 182

4、宋代谏争的特点、内容与背景 186

5、明代谏争的历史背景与遭遇 193

四 清流精神风范——儒家行为模式之四 200

1、清流精神的特点 200

2、清流精神的另一种类型 212

第四章 儒家道德精神的批判 221

一 原儒的道德标准 221

二 并非圣贤——原儒弟子的本色表演 230

三 两汉魏晋的道德理想与士之品行标准的变化 244

1、醇儒道德观的出现 244

2、道德价值的政治审视 249

3、僵化的与激进的——两种道德精神的最终走向:玄士品格与道隐精神 256

第五章 宋明理学式道德人格批判 270

一 宋学精神与士大夫的回归内心的自我 270

二 两宋理学式道德观的理论阐述 293

1、从“外王”走向“内圣”的必然性 294

2、“天道诚体”——宇宙天道与人伦道德的对接 296

3、从“仁是天心”到心性论——理学道德之核心 300

4、程、朱、陆修德方法论的阐述 311

5、朱熹对具体的道德概念的阐述 319

6、理学大师对人格美的认识与实践 323

7、理学道德的负向质疑 331

三 明清官方倡导的理学人格——扭曲的知识分子人格 335

1、明代理学人格精神的几个方面 335

2、理学人格的几个代表人物—于谦、海瑞、张居正、申时行 344

第六章 王阳明心学的道德主义 362

一 心学的道德范型——王阳明与他的“良知”的体用 362

二 心学——平民成圣成雄的理论 368

三 叛逆的道德精神与心学激进派主要传人的道德范型 377

1、王艮、王畿、颜钧、罗汝芳、何心隐 377

2、李贽 392

四 晚明的士人道德实践和精神归宿 411

1、“大堤已溃,抔土何为”——社会旧道德价值观的崩溃 411

2、汤显祖的道德范型 416

3、东林党人的社会承担意识和道德精神的批判 427

4、明末儒者对于“士气”、“死”的重新认识 435

5、明末儒者对于极端皇权主义的认识与评价 441

第七章 儒家道德理想实践的负向结果 447

一 世事洞明皆学问——士大夫的明哲保身 447

二 千古未息的朋党之祸 458

三 对封建主义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4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