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天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6173
- 页数:404 页
1 绪论 3
1.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
1.1.1 诊法 3
1.1.2 辨证 3
1.1.3 辨病 4
1.1.4 病案书写 4
1.2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4
1.2.1 从外知内 4
1.2.2 见微知著 4
1.2.3 以常衡变 4
1.3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5
1.3.1 整体审察 5
1.3.2 诊法并重 5
1.3.3 病证合参 5
1.4 中医诊断学发展述评 5
1.5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6
1.5.1 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7
1.5.2 不断进行临床实践 7
1.5.3 注意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7
2 望诊 8
2.1 全身望诊 8
2.1.1 望神 8
2.1.1.1 望神诊病的原理 8
2.1.1.2 神的外在表现 9
2.1.1.3 神的分类及判断 9
2.1.1.4 望神的注意事项 10
2.1.2 望色 10
2.1.2.1 望色诊病的原理 11
2.1.2.2 常色和病色 12
2.1.2.3 五色主病 12
2.1.2.4 望色的注意事项 13
2.1.3 望形 13
2.1.3.1 望形诊病的原理 13
2.1.3.2 望形体的内容 14
2.1.4 望态 14
2.1.4.1 望态诊病的原理 14
2.1.4.2 望姿态的内容 15
2.2 局部望诊 15
2.2.1 望头面 15
2.2.1.1 望头部 15
2.2.1.2 望面部 16
2.2.2 望五官 16
2.2.2.1 望目 16
2.2.2.2 望耳 17
2.2.2.3 望鼻 17
2.2.2.4 望口与唇 18
2.2.2.5 望齿与龈 18
2.2.2.6 望咽喉 18
2.2.3 望颈项 18
2.2.4 望躯体 19
2.2.4.1 望胸胁 19
2.2.4.2 望腹部 19
2.2.4.3 望腰背部 20
2.2.5 望四肢 20
2.2.6 望二阴 20
2.2.6.1 望前阴 20
2.2.6.2 望后阴 21
2.2.7 望皮肤 21
2.2.7.1 皮肤的色泽变化与意义 21
2.2.7.2 皮肤病症 21
2.3 望排出物 22
2.3.1 望痰、涎 23
2.3.1.1 望痰 23
2.3.1.2 望涎 23
2.3.2 望呕吐物 23
2.3.3 望二便 23
2.3.3.1 望大便 23
2.3.3.2 望小便 23
2.4 望小儿食指络脉 24
2.4.1 诊察方法 24
2.4.2 正常小儿食指络脉 24
2.4.3 病理小儿食指络脉 24
2.4.3.1 三关测轻重 24
2.4.3.2 浮沉分表里 25
2.4.3.3 红紫辨寒热 25
2.4.3.4 淡滞定虚实 25
2.5 舌诊 25
2.5.1 舌的形态结构与舌诊原理 25
2.5.1.1 舌的形态结构 25
2.5.1.2 舌诊的原理 26
2.5.2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7
2.5.2.1 诊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27
2.5.2.2 诊舌的方法 27
2.5.2.3 诊舌的注意事项 27
2.5.3 舌诊的内容 28
2.5.4 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 28
2.5.4.1 正常舌象 28
2.5.4.2 舌象的生理变异 28
2.5.5 望舌质 29
2.5.5.1 望舌色 29
2.5.5.2 望舌形 30
2.5.5.3 望舌态 31
2.5.5.4 望舌下络脉 32
2.5.6 望舌苔 33
2.5.6.1 望苔质 33
2.5.6.2 望苔色 35
2.5.7 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36
2.5.7.1 舌象分析的要点 36
2.5.7.2 舌诊的临床意义 37
3 闻诊 39
3.1 听声音 39
3.1.1 语声 39
3.1.1.1 音哑和失音 39
3.1.1.2 语声重浊 40
3.1.2 语言 40
3.1.2.1 谵语 40
3.1.2.2 郑声 40
3.1.2.3 独语 40
3.1.2.4 错语 40
3.1.2.5 狂言 40
3.1.2.6 言謇 40
3.1.3 呼吸 40
3.1.3.1 喘 41
3.1.3.2 哮 41
3.1.3.3 短气 41
3.1.3.4 少气 41
3.1.4 咳嗽 41
3.1.5 呕吐 41
3.1.6 呃逆 42
3.1.7 嗳气 42
3.1.8 太息 42
3.1.9 喷嚏 42
3.1.10 肠鸣 42
3.2 嗅气味 42
3.2.1 病体及病室气味 43
3.2.1.1 口气 43
3.2.1.2 体气 43
3.2.2 分泌物、排泄物气味 43
4 问诊 44
4.1 问诊的内容 44
4.1.1 一般情况 44
4.1.2 主诉 45
4.1.3 现病史 45
4.1.3.1 起病情况 45
4.1.3.2 病变过程 45
4.1.3.3 诊治经过 45
4.1.3.4 现在症状 46
4.1.4 既往史 46
4.1.4.1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 46
4.1.4.2 既往患病情况 46
4.1.5 个人史 46
4.1.5.1 生活经历 46
4.1.5.2 饮食起居 46
4.1.5.3 精神情志 47
4.1.5.4 婚育状况 47
4.1.6 家族史 47
4.2 问现在症 47
4.2.1 问寒热 47
4.2.1.1 恶寒发热 48
4.2.1.2 但寒不热 48
4.2.1.3 但热不寒 48
4.2.1.4 寒热往来 49
4.2.2 问汗 49
4.2.2.1 无汗 49
4.2.2.2 有汗 50
4.2.3 问疼痛 50
4.2.3.1 问疼痛的性质 51
4.2.3.2 问疼痛的部位 51
4.2.4 问头身胸腹不适 53
4.2.4.1 头晕 53
4.2.4.2 耳鸣 53
4.2.4.3 耳聋 53
4.2.4.4 目痒 53
4.2.4.5 目痛 53
4.2.4.6 目眩 54
4.2.4.7 目昏、雀盲 54
4.2.4.8 胸闷 54
4.2.4.9 心悸 54
4.2.4.10 胁胀 54
4.2.4.11 脘痞 54
4.2.4.12 腹胀 54
4.2.4.13 身重 55
4.2.4.14 麻木 55
4.2.4.15 疲劳 55
4.2.5 问饮食口味 55
4.2.5.1 口渴与饮水 55
4.2.5.2 食欲与食量 56
4.2.5.3 口味 57
4.2.6 问二便 57
4.2.6.1 大便 58
4.2.6.2 小便 59
4.2.7 问情绪 59
4.2.8 问睡眠 61
4.2.9 问妇女 61
4.2.9.1 问月经 62
4.2.9.2 问带下 63
4.2.10 问男子 63
4.2.11 问小儿 64
4.2.11.1 出生前后情况 64
4.2.11.2 预防接种、传染病史 64
4.2.11.3 发病原因 64
5 切诊 66
5.1 脉诊 66
5.1.1 脉象形成的原理 66
5.1.1.1 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是心脉 66
5.1.1.2 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气血 66
5.1.1.3 脉象正常的前提是五脏协同 66
5.1.2 诊脉的部位 67
5.1.2.1 遍诊法 67
5.1.2.2 三部诊法 67
5.1.2.3 寸口诊法 68
5.1.3 诊脉的方法 69
5.1.3.1 时间 69
5.1.3.2 体位 69
5.1.3.3 指法 69
5.1.3.4 平息 70
5.1.4 脉象要素 70
5.1.5 正常脉象 71
5.1.5.1 正常脉象的特征 71
5.1.5.2 脉象的生理变异 71
5.1.6 病理脉象 72
5.1.6.1 常见病脉及主病 72
5.1.6.2 脉象鉴别 76
5.1.6.3 相兼脉与主病 79
5.1.6.4 真脏脉 79
5.1.7 诊妇人脉和小儿脉 80
5.1.7.1 诊妇人脉 80
5.1.7.2 诊小儿脉 80
5.1.8 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 80
5.1.8.1 脉诊的临床意义 80
5.1.8.2 脉症顺逆与从舍 81
5.2 按诊 82
5.2.1 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82
5.2.1.1 按诊的手法 82
5.2.1.2 按诊注意事项 82
5.2.2 按诊的主要内容 83
5.2.2.1 按肌肤 83
5.2.2.2 按胸胁 83
5.2.2.3 按腹部 84
5.2.2.4 按腧穴 85
6 八纲辨证 86
6.1 八纲基本证候 86
6.1.1 表里辨证 86
6.1.1.1 表证 87
6.1.1.2 里证 87
6.1.1.3 半表半里证 87
6.1.1.4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87
6.1.2 寒热辨证 88
6.1.2.1 寒证 88
6.1.2.2 热证 88
6.1.2.3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89
6.1.3 虚实辨证 89
6.1.3.1 虚证 90
6.1.3.2 实证 90
6.1.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90
6.1.4 阴阳辨证 91
6.1.4.1 阴证与阳证 91
6.1.4.2 阴虚证与阳虚证 91
6.1.4.3 亡阴证与亡阳证 92
6.2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92
6.2.1 证候相兼 93
6.2.2 证候错杂 93
6.2.2.1 表里同病 93
6.2.2.2 寒热错杂 94
6.2.2.3 虚实夹杂 94
6.2.3 证候转化 95
6.2.3.1 表里出入 95
6.2.3.2 寒热转化 95
6.2.3.3 虚实转化 96
6.2.4 证候真假 96
6.2.4.1 寒热真假 97
6.2.4.2 虚实真假 97
7 病因辨证 99
7.1 六淫辨证 99
7.1.1 风淫证 99
7.1.2 寒淫证 99
7.1.3 暑淫证 100
7.1.4 湿淫证 100
7.1.5 燥淫证 100
7.1.6 火淫证 101
7.2 疫疠辨证 101
7.3 情志辨证 101
7.3.1 喜伤证 102
7.3.2 怒伤证 102
7.3.3 忧思伤证 102
7.3.4 悲伤证 102
7.3.5 惊、恐伤证 102
7.4 饮食劳逸辨证 103
7.4.1 饮食所伤证候 103
7.4.2 过劳所伤证候 103
7.4.3 过逸所伤证候 103
8 气血津液辨证 105
8.1 气病辨证 105
8.1.1 气虚证 105
8.1.2 气陷证 105
8.1.3 气滞证 106
8.1.4 气逆证 106
8.1.5 气脱证 106
8.1.6 气闭证 107
8.2 血病辨证 107
8.2.1 血虚证 107
8.2.2 血瘀证 108
8.2.3 血寒证 108
8.2.4 血热证 108
8.3 气血同病辨证 109
8.3.1 气血两虚证 109
8.3.2 气虚血瘀证 109
8.3.3 气滞血瘀证 109
8.3.4 气不摄血证 110
8.3.5 气随血脱证 110
8.4 津液病辨证 110
8.4.1 津液亏虚证 111
8.4.2 水液停聚证 111
8.4.2.1 痰证 111
8.4.2.2 饮证 112
8.4.2.3 水停证 112
9 脏腑辨证 114
9.1 心与小肠病辨证 114
9.1.1 心气虚证 114
9.1.2 心阳虚证 115
9.1.3 心阳暴脱证 115
9.1.4 心血虚证 115
9.1.5 心阴虚证 116
9.1.6 心火亢盛证 116
9.1.7 心脉痹阻证 116
9.1.8 痰蒙心神证 117
9.1.9 痰火扰神证 118
9.1.10 小肠实热证 118
9.2 肺与大肠病辨证 118
9.2.1 肺气虚证 119
9.2.2 肺阴虚证 119
9.2.3 风寒束肺证 119
9.2.4 风热犯肺证 119
9.2.5 热邪壅肺证 120
9.2.6 燥邪犯肺证 120
9.2.7 痰湿阻肺证 120
9.2.8 大肠湿热证 121
9.2.9 大肠液亏证 121
9.2.10 肠虚滑泄证 121
9.3 脾与胃病辨证 122
9.3.1 脾气虚证 122
9.3.2 脾阳虚证 122
9.3.3 脾虚气陷证 122
9.3.4 脾不统血证 123
9.3.5 寒湿困脾证 123
9.3.6 湿热蕴脾证 124
9.3.7 胃气虚证 124
9.3.8 胃阳虚证 124
9.3.9 胃阴虚证 125
9.3.10 胃火炽盛证 125
9.3.11 寒滞胃脘证 125
9.3.12 食积胃脘证 126
9.4 肝与胆病辨证 126
9.4.1 肝血虚证 127
9.4.2 肝阴虚证 127
9.4.3 肝郁气滞证 127
9.4.4 肝火炽盛证 128
9.4.5 肝阳上亢证 128
9.4.6 肝风内动证 128
9.4.6.1 肝阳化风证 129
9.4.6.2 热极生风证 129
9.4.6.3 血虚生风证 129
9.4.6.4 阴虚动风证 130
9.4.7 肝胆湿热证 130
9.4.8 寒滞肝脉证 130
9.4.9 胆郁痰扰证 131
9.5 肾与膀胱病辨证 131
9.5.1 肾阳虚证 132
9.5.2 肾阴虚证 132
9.5.3 肾精不足证 132
9.5.4 肾气不固证 133
9.5.5 膀胱湿热证 134
9.6 脏腑兼证辨证 134
9.6.1 心肾不交证 134
9.6.2 心脾两虚证 134
9.6.3 心肝血虚证 135
9.6.4 心肾阳虚证 135
9.6.5 心肺气虚证 136
9.6.6 脾肺气虚证 136
9.6.7 脾肾阳虚证 136
9.6.8 肺肾阴虚证 136
9.6.9 肺肾气虚证 137
9.6.10 肝肾阴虚证 137
9.6.11 肝脾不调证 138
9.6.12 肝胃不和证 138
9.6.13 肝火犯肺证 139
10 六经辨证 141
10.1 六经病证的分类 141
10.1.1 太阳病证 141
10.1.1.1 太阳中风证 141
10.1.1.2 太阳伤寒证 141
10.1.2 阳明病证 142
10.1.2.1 阳明经证 142
10.1.2.2 阳明腑证 142
10.1.3 少阳病证 142
10.1.4 太阴病证 142
10.1.5 少阴病证 143
10.1.5.1 少阴寒化证 143
10.1.5.2 少阴热化证 143
10.1.6 厥阴病证 143
10.2 六经病证的传变 143
10.2.1 合病 144
10.2.2 并病 144
10.2.3 传经 144
10.2.4 直中 144
11 卫气营血辨证 145
11.1 卫气营血病证的分类 145
11.1.1 卫分证 145
11.1.2 气分证 145
11.1.3 营分证 146
11.1.4 血分证 146
11.2 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147
11.2.1 顺传 147
11.2.2 逆传 147
12 三焦辨证 148
12.1 三焦病证的分类 148
12.1.1 上焦病证 148
12.1.2 中焦病证 148
12.1.3 下焦病证 149
12.2 三焦病证的传变 149
13 诊法与辨证的综合运用 150
13.1 病情资料的整理 150
13.1.1 判断病情资料有无遗漏 150
13.1.2 评价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150
13.1.3 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 151
13.2 辨证的方法与步骤 151
13.2.1 区别各种辨证方法的适用范围,合理选用适当的辨证方法 151
13.2.2 辨证的内容与步骤 151
14 病历书写 153
14.1 病历的意义及书写要求 153
14.1.1 病历的意义 153
14.1.2 病历的书写要求 154
14.2 中医病历书写格式 154
14.2.1 住院病历 154
14.2.1.1 住院病历格式 154
14.2.1.2 住院志 156
14.2.1.3 病程记录 157
14.2.2 门诊病历 157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急诊影像诊断学》程晓红责任编辑;(中国)许乙凯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