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端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9501146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会计模式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信息与国际化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研究》目录

第1章 会计理论体系 1

1.1 会计理论概述 1

1.1.1 会计理论的涵义 1

1.1.2 会计理论的功能 4

1.1.3 会计理论的分类 7

1.1.4 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11

1.2 会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7

1.2.1 会计理论与会计环境 17

1.2.2 近代会计理论的形成 22

1.2.3 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 25

1.2.4 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因 31

1.3 会计理论体系及其构建 33

1.3.1 会计理论体系的涵义和特征 33

1.3.2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意义 35

1.3.3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36

1.3.4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8

第2章 会计模式理论 48

2.1 会计模式的概念与意义 48

2.1.1 会计模式的概念 48

2.1.2 会计模式的意义 52

2.2 会计模式的要素与特征 53

2.2.1 会计模式的组成要素 53

2.2.2 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 56

2.3 会计模式的分类与比较 59

2.3.1 会计模式的分类 59

2.3.2 世界会计模式的比较 68

2.4 会计模式的框架及影响因素 72

2.4.1 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 72

2.4.2 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 73

2.5 中国会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向 80

2.5.1 中国会计模式的形成过程 80

2.5.2 中国会计模式的发展趋向 84

第3章 会计目标理论 89

3.1 会计目标理论概述 89

3.1.1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90

3.1.2 会计目标的定义 93

3.1.3 会计目标的特征 98

3.1.4 会计目标观点评述 98

3.2 会计目标体系 106

3.2.1 会计总体目标 108

3.2.2 会计具体目标 110

3.3 会计目标的定位 116

3.3.1 会计目标定位的影响因素 116

3.3.2 确立我国会计目标的背景与意义 122

3.3.3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定位 125

第4章 会计管理体制理论 128

4.1 会计管理体制概述 128

4.1.1 会计管理体制及其制约因素 128

4.1.2 会计管理体制的内容 137

4.1.3 会计管理体制的类型 140

4.2 协会型会计管理体制 141

4.2.1 协会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背景 141

4.2.2 协会型会计管理体制的特征 142

4.2.3 协会型会计管理体制的优点 145

4.2.4 协会型会计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146

4.3 政府强制型会计管理体制 148

4.3.1 政府强制型会计管理体制形成背景 148

4.3.2 政府强制型会计管理体制的特征 149

4.3.3 政府强制型会计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152

4.4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 153

4.4.1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背景 153

4.4.2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的特征 155

4.4.3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的优点 160

4.4.4 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161

4.5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向 162

4.5.1 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评述 162

4.5.2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向 165

第5章 会计规范理论 168

5.1 会计规范概述 168

5.1.1 会计规范的内涵 168

5.1.2 会计规范的意义 172

5.1.3 会计规范体系及其构成 174

5.2 会计法律规范 180

5.2.1 会计法规及其形成 180

5.2.2 会计法规体系 183

5.2.3 会计法制化 185

5.3 会计技术规范 187

5.3.1 会计准则 187

5.3.2 会计制度 194

5.4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201

5.4.1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201

5.4.2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203

5.4.3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 206

5.5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212

5.5.1 会计政策的涵义 212

5.5.2 宏观会计政策与企业会计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214

5.5.3 企业会计政策的产生原因 215

5.5.4 会计政策的选择 216

第6章 会计监督理论 223

6.1 会计监督及其涵义的发展 223

6.1.1 会计监督的由来 223

6.1.2 会计监督的涵义 224

6.2 国家会计监督 227

6.2.1 国家会计监督的地位 227

6.2.2 国家会计监督的类型 228

6.2.3 国家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2

6.3 社会会计监督 235

6.3.1 社会会计监督概述 235

6.3.2 社会会计监督的内容 239

6.3.3 社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241

6.3.4 解决社会会计监督问题的对策 242

6.4 内部会计监督 248

6.4.1 内部会计监督概述 248

6.4.2 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52

6.4.3 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254

第7章 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 257

7.1 会计循环 257

7.1.1 会计循环及其特征 257

7.1.2 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 259

7.2 会计确认 265

7.2.1 会计确认的涵义 265

7.2.2 会计确认的作用 267

7.2.3 会计确认的程序及标准 267

7.3 会计计量 269

7.3.1 会计计量的涵义 269

7.3.2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关系 270

7.3.3 会计计量的原则 271

7.3.4 会计计量模式 272

7.4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76

7.4.1 会计要素的特征 276

7.4.2 资产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82

7.4.3 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85

7.4.4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88

7.4.5 收入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91

7.4.6 费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94

7.4.7 利润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297

第8章 会计信息理论 300

8.1 会计信息概述 300

8.1.1 会计信息及其特征 300

8.1.2 会计信息的来源及构成 303

8.1.3 会计信息的分类 303

8.1.4 会计信息的作用 304

8.2 会计信息需求与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306

8.2.1 信息需求与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306

8.2.2 会计信息需求的约束条件 309

8.2.3 当前会计信息需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矛盾 311

8.2.4 “需求决定型”会计信息系统 313

8.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16

8.3.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涵义 316

8.3.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状况 317

8.3.3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 320

8.3.4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325

8.3.5 财务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326

8.4 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 327

8.4.1 会计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327

8.4.2 有效市场理论与会计信息披露 330

8.4.3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因素 333

8.4.4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对策 337

第9章 会计国际化理论 343

9.1 会计国际化的历史回顾 343

9.1.1 会计国际化问题的提出 343

9.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 347

9.1.4 美国入主IASB的动因与影响 348

9.2 会计国际协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界定 353

9.2.3 国际会计惯例的界定 362

9.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抉择 365

9.3.2 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原则 369

第10章 环境会计理论 376

10.1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 376

10.1.1 环境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376

10.1.2 环境会计的组成 380

10.1.3 环境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382

10.1.4 环境会计的内容 387

10.1.5 环境会计的作用 389

10.1.6 环境会计理论的结构 390

10.2 环境会计的确认 395

10.2.1 环境成本的确认 395

10.2.2 环境资产的确认 404

10.2.3 环境负债的确认 408

10.2.4 环境收益的确认 412

10.3 环境会计的计量 416

10.3.1 计量单位 416

10.3.2 计量基础与计量方法 419

10.4 环境会计的报告 422

10.4.1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意义 422

10.4.2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体和内容 424

10.4.3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 428

10.5 环境会计的发展前景 429

第11章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 432

11.1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理论 432

11.1.1 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432

11.1.2 物价变动的衡量 435

11.1.3 物价变动会计的类型 436

11.1.4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的结构 439

11.1.5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441

11.2 物价变动会计的确认 443

11.2.1 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444

11.2.2 持产损益的性质及其列示 446

11.3 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 448

11.3.1 以稳值货币计量非货币性项目 449

11.3.2 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的计算 450

11.3.3 资产现行成本的确定 451

11.3.4 物价变动对非货币性项目现行成本的影响 452

11.4 物价变动会计的报告 454

11.4.1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告 456

11.4.2 现行成本会计报告 460

11.4.3 现行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报告 465

11.5 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前景 470

第12章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472

12.1 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 472

12.1.1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472

12.1.2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475

12.1.3 人力资源会计的组成 477

12.1.4 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 479

12.1.5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结构 481

12.2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485

12.2.1 人力资产确认的可能性 485

12.2.2 人力资源成本的组成内容 486

12.2.3 人力资源成本与期间损益 488

12.3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490

12.3.1 以成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计量 490

12.3.2 以价值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计量 493

12.4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 502

12.5 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前景 504

主要参考文献 5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