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回归中医
回归中医

回归中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东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11772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当前中医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抨击了时下存在的错误观点。
《回归中医》目录

一 清醒地看待中医的现在与未来 1

如何看待中医未来事关战略 2

辨证地认识中医的现在与未来 3

中西医的疾病观不同 6

应当体系完整地发展中医 7

二 深泉活水育杏林 9

中医界曾经的辉煌与无奈 10

中医药为何能够卓然自立 12

中医人宽阔的胸怀 15

不仅十三亿人需要中医 16

三 为中医学完整体系而守候 23

四 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31

传统文化植根于唯物辨证观 32

还原论方法难以阐明复杂世界 33

中医学滋养于传统文化 35

五 背弃传统就只能跟着老鼠跑 39

传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依据 40

中医的病名不重病灶重状态 42

坚持中医病证结合才能自强自立 45

六 冲出西医病名围城中医才能自立 47

在西医的病名之下中医易成聋瞽 48

形态疾病观已经落后于状态疾病观 50

冲出围城能发现西医发现不了的疾病 52

七 中医是善于改变微观的医学 55

流动的物质维系着生命 55

生理病理的精确度不可穷尽 57

科学探索会有失误 59

器官病理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62

八 坚持传统正是基于对微观的认识 65

结构功能方法应当与时俱进 66

层层“黑箱”之下中医如何辨证 67

证候反映的是复杂分子机制 69

九 四诊基于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 73

诊治依赖“裸虫”的皮肤 74

证候是复杂微观变化的整合 76

切诊是最早的客观检查 79

十 重新认识审因论治 81

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 82

病证才是现实,治疗必须随机 84

评价依靠四诊,有时衷中纳西 88

十一 重新认识辨证论治 91

辨证论治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92

坚持理法方药完整体系意义重大 93

论中医理法内核的合理性 95

十二 勿忘与邪气“讲和” 99

失正即成邪,邪就是不正 99

“正气”与“邪气”的互相转化 101

与邪气讲和的度就是和 103

十三 中医为何能认识西医发现不了的疾病 105

中西医的不同疾病观 106

病灶与证候分别构成客观依据 108

证型是证候的特殊表现 110

十四 病人的主观感觉是医生的客观依据 113

中医紧抓证候,西医逐渐放弃 113

病灶之下还有微观的复杂变化 114

证候是肌体最高层次的整合 116

攻其一点与“一揽子解决” 118

“体系完整”地衷中纳西 119

十五 论不能用管理西药的方法管理中药 121

什么是中药 121

中医如何驾驭中药 122

正确认识药物的精粗与纯杂 124

尽快“解放”中药,恢复中医创新能力 125

十六 莫让中医因优秀而被淘汰 127

“科学主义”使中医已无谈病能力 128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使中医不能姓中 129

不规范的市场淘汰中医特色 131

十七 五行是改良的八卦 133

八卦之物质构成人体的生态环境 134

阴阳学说给了中医自立的理论武器 137

五行学说改良了八卦理论 138

十八 前人留下了什么中医特色 141

“尽见五脏症结”与神圣工巧 142

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 145

个案研究的深化与个性化医疗 146

十九 中医是生态医学“一揽子解决” 149

二十 春秋医家给后世的启示 153

医缓诊断膏肓之病 153

医和论贪恋女色之害 156

扁鹊学医十年乃成并非神授 160

扁鹊诊赵简子可考可证 162

二十一 史学重真实,文化求发展 167

二十二 “医经七家”考 175

二十二 也谈《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 183

仲景何不自言撰用《汤液经法》 184

仲景到底撰用了什么古训 185

不应忽视《伤寒论》的理论传承 187

二十四 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189

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并非慢郎中的时代形象 190

再次突显了外感热病辨证治疗的特色 193

收获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196

蕴育着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重大突破 200

二十五 SARS促使外感学说应与时俱进 205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06

广义伤寒学说的优劣 209

温病概念的演变 211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解表 212

二十六 SARS折射出中医历史地位 215

历史的经验没有被很好的借鉴 216

用什么思想指导治疗 219

靠什么提高疗效 222

二十七 SARS三周年祭 227

二十八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的历史问题 231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误出谬说 232

王安道之说源于辛温解表难用 235

《张仲景伤寒立法考》未能全面理解仲景学术 238

温暑也会有三阴死证 241

首倡错简影响深远 242

“三百九十七法辨”确有见地 243

二十九 吴又可的特殊贡献 245

《温疫论》对热病、伤寒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246

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2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