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
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

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该书总编辑委员会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09035417
  • 页数:43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全书 四川卷》目录

农业概述 1

一、农业发展梗概 1

(一)早期的农业 1

(二)民国时期的农业 2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 3

1.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3

2.“一五”时期(1953—1957年) 3

3.“二五”时期(1958—1962年) 3

4.三年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 4

5.“三五”、“四五”时期(1966—1975年) 4

6.“五五”时期(1976—1980年) 4

(四)农村改革给农业带来巨大变化 5

二、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6

(一)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关系 6

(二)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8

(三)农业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关系 9

三、四川农业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10

(一)粮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10

(二)畜牧业在全国的地位 10

(三)林果业在全国的地位 11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12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12

一、幅员及土地分类 12

(一)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2

(二)土壤分类及分布 13

1.水稻土 13

2.紫色土 13

3.黄壤 13

4.红壤 13

5.冲积土 13

6.山地草甸土 13

7.沼泽土 13

(三)地貌地形分类 13

1.平原 13

2.台地 13

3.低丘陵 14

4.高丘陵 14

5.低山 14

6.低中山 14

7.中山 14

8.高山 14

9.极高山 14

10.山原 14

11.高平原 15

(四)地貌地形分区 15

1.四川盆地区 15

2.盆周山地区 15

3.川西南山地区 15

4.川西高山峡谷区 15

5.川西北高原区 15

二、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演变 15

三、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演变 16

(一)耕地资源数量的变化 16

(二)耕地的深度开发利用 16

1.“吨粮田”、“双千田”建设 17

2.冬水田综合利用 17

3.低产田土改造 17

4.改革耕作制度 17

四、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评价及发展方向 17

(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17

1.耕地 17

2.园地 17

3.林地 17

4.牧草地 17

5.城镇居民及工矿用地 17

6.交通用地 17

7.水域 17

8.未利用土地 17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7

(三)土地利用方针及原则 18

(四)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 18

第二节 气候资源及其分布 19

一、气候资源特征 19

(一)气候特点 19

1.东部中亚热带气候,西部寒冷高原气候 19

2.气温年变化不大 19

3.冬干夏雨,春雨少于秋雨,春多旱,秋多绵雨 19

4.日照东少西多,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22

5.山地垂直气候变化显著 23

6.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冷暖干湿各种气候类型 23

(二)光热水资源分布特征 24

1.光照资源 24

2.热量资源 24

3.水分资源 25

二、气象灾害及其变化规律 26

(一)干旱 26

1.各类干旱的时空分布 26

2.干旱灾害的历史演变 26

(二)洪涝 27

1.洪涝的时间分布 27

2.洪涝的地理分布 27

3.洪涝出现频率及分布趋势 27

(三)低温 27

1.春季低温 27

2.初夏低温 28

3.秋季低温 28

(四)霜冻 28

(五)秋绵雨 28

(六)冰雹 28

(七)大风 29

三、农业气候分区及其开发利用 29

(一)四川盆地亚热带农林牧区 29

1.盆南暖季长伏旱双季稻三熟区 29

2.盆东伏旱酷热稻麦二熟区 30

3.盆中多旱夏热稻麦二熟区 30

4.盆西春夏旱微热稻麦二熟区 30

5.盆南边缘山地亚热带农林牧区 30

6.盆东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林牧农区 30

7.盆北边缘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林牧农区 30

8.盆西边缘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最湿林牧农区 31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农林牧区 31

1.攀西金沙江河谷双季稻热作区 31

2.西昌、会理稻麦二熟区 31

3.大凉山山原暖温带、温带林牧农区 31

(三)川西高山峡谷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林牧农区 31

1.巴塘—雅江干旱半干旱区 32

2.丹巴—松潘半湿润区 32

(四)川西北高原亚寒带牧区 32

四、气候与重要农事活动 32

(一)水稻与气候 32

1.播种 32

2.苗期管理 32

3.栽培管理 32

4.病虫害 33

5.引种原则 33

(二)小麦与气候 33

1.播种期 33

2.冬小麦苗期到抽穗扬花期的生产管理 33

3.病虫害 33

4.引种的气候 33

(三)玉米与气候 33

1.播种期 33

2.地膜肥团育苗 34

3.生育期的需水特点 34

4.适当密植 34

5.引种的气候 34

(四)红苕与气候 34

1.育苗管理 34

2.发根分枝结苕期 34

3.蔓、苕并长期 34

4.苕块盛长期 34

5.垄作栽培,合理密植 34

(五)川西北高原自然牧草与气候 34

1.返青期 35

2.饱青期 35

3.抽穗开花期 35

4.成熟枯黄期 35

5.引种的气候 35

第三节 水资源及其分布 35

一、水量、水质及地域分布 35

二、水力资源及地域分布 37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评价 38

第四节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分布 39

一、主要农作物区域分布 39

(一)综合自然区划 39

(二)主要农作物分布 39

1.粮食作物 39

水稻 39

玉米 40

红苕 41

小麦 41

2.经济作物 42

油菜 42

烤烟 42

甘蔗 43

棉花 43

花生 43

(三)四川省种植业名特优新产品名录 43

二、林业资源 48

(一)森林资源 48

1.川西北高原无林区 48

2.川西北高原林区 48

3.川西高山峡谷林区 48

4.川西南山地林区 48

5.盆地边缘山地林区 49

6.盆地林区 49

(二)用材林 49

1.用材林区域分布和蓄积量 49

2.珍贵树种及分布 50

(三)经济林 50

1.干鲜果主要品种分布 50

2.木本油料主要品种分布 51

3.木本工业原料林产品主要品种分布 51

4.木本药材原料林产品分布 52

(四)竹类资源 52

1.竹资源分布 52

2.竹类主要品种 52

三、家畜、家禽资源 53

(一)生猪品种及分布 53

1.荣昌猪 53

2.内江猪 54

3.成华猪 54

4.盆周山地猪 54

5.藏猪 54

6.雅南猪 54

7.凉山猪 54

(二)牛、羊品种及分布 55

1.宣汉黄牛 55

2.川南山地黄牛 55

3.峨边花牛 55

4.涪陵水牛 55

5.德昌水牛 55

6.牦牛 55

7.藏羊 55

8.四川铜羊 56

9.建昌黑山羊 56

10.川东白山羊 56

11.藏山羊 56

(三)家禽、家兔品种分布 56

1.彭县黄鸡 56

2.峨眉黑鸡 57

3.旧院黑鸡 57

4.藏鸡 57

5.建昌鸭 57

6.四川麻鸭 57

7.四川白鹅 57

8.四川白兔 57

四、水产资源 57

(一)资源分布 57

1.水面资源组成及分布 57

2.鱼类资源及分布 58

3.经济水生生物资源 58

(二)养殖、捕捞生产 59

1.当前生产情况 59

2.存在问题 59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 59

(一)野生动物和主要珍稀动物分布 59

1.区域分布 60

2.国家保护动物 61

(二)野生经济植物主要种类分布 61

1.珍稀植物 61

2.药用植物 61

3.淀粉植物 62

4.油脂植物 62

5.芳香油植物 62

6.具有经济价值的纤维植物 62

7.单宁植物 62

8.菌藻植物 62

9.花卉 62

(三)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62

1.卧龙自然保护区 63

2.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63

3.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63

4.南坪白河自然保护区 63

5.松潘黄龙寺自然保护区 63

6.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 63

7.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 63

8.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63

9.天全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63

10.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63

六、农业病虫天敌资源 64

(一)农作物病虫天敌资源 64

1.天敌种类及分布 64

2.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 64

(二)草原病虫鼠害天敌资源 65

1.草原病虫鼠害 65

2.天敌资源 65

3.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 65

(三)森林病虫天敌资源 66

1.天敌种类 66

2.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 66

3.人工繁殖的天敌种类 67

第五节 农业生态环境 67

一、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67

(一)变化趋势 67

1.人口众多,垦殖指数增高 67

2.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67

3.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68

4.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繁 68

(二)影响和后果 68

1.土地质量下降 68

2.水利工程淤毁报废 68

3.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69

4.病虫危害扩大 69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 69

1.自然条件 69

2.社会条件 69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和治理方向 69

(一)历史演变分析 69

(二)今后治理方向 70

1.治理方针 70

2.分区治理重点 70

第六节 农村能源 71

一、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开发条件 71

(一)小水电 71

1.资源量 71

2.分布状况 71

3.开发特点 71

(二)小煤矿 71

1.资源量 71

2.分布状况 71

3.开发条件 72

(三)薪柴 72

1.资源量 72

2.分布状况 72

3.开发条件 72

(四)作物秸秆 72

1.资源量 72

2.分布状况 72

3.开发条件 73

(五)人畜粪便 73

1.资源量 73

2.分布状况 73

3.开发条件 73

(六)沼气 73

1.资源量 73

2.分布状况 73

3.开发利用条件 73

(七)太阳能 73

1.资源量 73

2.分布状况 73

3.开发条件 73

(八)风能 74

1.资源量 74

2.分布状况 74

3.开发条件 74

(九)地热 74

1.资源量 74

2.分布状况 74

3.开发条件 74

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74

(一)农村商品能源的开发利用 74

1.小水电和小火电 74

2.小煤矿 75

3.浅层天然气 75

4.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75

(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75

1.薪柴 75

2.秸秆 75

3.人畜粪便和沼气 75

三、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特点 75

四、农村节能建设 76

(一)发展沼气事业 76

(二)推广省柴节煤灶 76

(三)抓好微水电、太阳能和生产节能 76

五、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76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 76

(二)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76

(三)消费水平低,区域差异大 77

(四)能源经济效益差 77

(五)农村电力供应不足 77

(六)生物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77

第二章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78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78

一、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增长与构成变化 78

(一)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 78

1.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78

2.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数量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 80

3.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户均人口减少 80

4.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密度很不均匀 80

5.历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的比重,增长率低于非农业人口 81

6.历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大,其增长率低于市镇人口 81

7.乡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82

8.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增长快于省内其它地区的增长 83

(二)农村人口构成 83

1.乡村人口比例下降,市镇人口比例上升 83

2.农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84

3.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 84

4.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 84

5.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性别结构 85

6.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年龄结构 85

7.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文化程度 86

二、计划生育与人口变化 86

(一)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 86

1.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86

2.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86

3.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农民转变生育观念 86

4.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机构 86

5.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服务 86

6.积极进行计划生育的科学研究 86

(二)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变化特征 86

1.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86

2.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有所下降,女性初婚年龄和计划生育率不断提高 86

3.年龄构成向成年型过渡 87

三、乡村劳动力分布与结构现状 87

(一)乡村劳动力在社会劳动者中的比重 87

(二)乡村劳动力结构现状 87

1.性别和年龄结构 87

2.职业结构 87

3.地域分布 87

4.行业分布变化 87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就业转移 88

(一)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88

1.身体素质增强 88

2.文化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88

3.农村劳动者开始掌握多种生产技能 88

(二)农村劳动力的供需状况 88

(三)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转移 88

1.农转非和进城镇的人口增多 88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增加 88

3.离土不离乡、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增加 88

4.乡村劳务输出增多 88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88

一、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与构成变化 88

(一)国家财政支农资金 89

1.财政支援农业投资 89

2.农业发展基金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四川农业投资 89

3.支农工业体系建设资金 90

(二)银行、信用社信贷农用资金 90

(三)农村集体(合作)经济资金投入 91

(四)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投资 91

(五)国外资金对四川农业的投入 91

二、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量的演变 91

(一)预算内财政支农资金 91

1.支援水利建设 92

2.支持粮、棉、油生产发展 92

3.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92

4.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92

5.推进农业科技发展 92

6.推动农口事业发展 93

(二)财政支农周转资金 93

(三)农业发展基金 93

三、信贷支农资金规模演变 93

(一)恢复时期(1950—1952年) 93

(二)“一五”时期(1953—1957年) 93

(三)“二五”时期(1958—1962年) 93

(四)调整时期(1963—1965年) 94

(五)“三五”和“四五”时期(1966—1975年) 94

(六)“五五”时期(1976—1980年) 94

(七)“六五”时期(1981—1985年) 94

(八)“七五”时期(1986—1990年) 94

1.支持农业商品基地建设 94

2.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促进脱贫致富 94

3.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95

4.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兴农 95

四、农村集体(合作)经济资金投入的演变 95

(一)建立健全积累制度,提高集体固定资产拥有量 95

(二)清理整顿集体财务,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95

(三)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健全集体资金投入机制 96

(四)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扩大“以工补农”比重 96

五、农户资金投入现状 96

六、外资利用 97

1.弥补了农业开发资金的不足,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 97

2.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内外交流 97

3.推动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素质 97

七、资金用途与投入效益评价 98

(一)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效益 98

(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效益 98

(三)人工造林及桑、茶、果园建设的投入效益 98

(四)流动资金和生产周转金的投入效益 98

第三节 农用物资投入 99

一、化肥 99

(一)化肥投入量及构成变化 99

(二)化肥投入效益评价 100

1.对粮食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100

2.提高了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产量,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为轻工业提供了原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01

(三)存在的问题 102

1.化肥总量不足,施肥水平不高,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102

2.氮、磷、钾比例失调 102

3.施肥方法不科学,浪费较大 102

二、农药 102

(一)化学农药的发展及使用 102

(二)存在问题 103

1.农药总量不足 103

2.农药品种少且结构不合理 103

3.农药管理不健全不完善,农药质量得不到保证 103

三、农膜 103

(一)农膜使用现状及效益评价 103

1.水稻温室和地膜育秧 103

2.玉米、红苕育苗移栽 104

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104

(二)农膜应用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04

四、农用柴油 104

第四节 农业机械 105

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105

二、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 106

(一)农业机械体系的建立 106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 106

(三)农业机械的构成变化 107

1.抗灾和抢农时的机械比重增大 107

2.农机装备趋向小型化、实用化 107

3.国家、集体、农民共办机械化,以农民为主 107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方向 107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107

1.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一齐上 107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08

3.注重经济效益 108

4.把建设农业现代化作为机械化的基本目的 108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108

1.发展抗灾机械,进一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08

2.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产的机械 108

3.发展加工增值效果显著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09

4.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 109

第五节 农村电力建设 109

一、农村电力建设及区域分布 109

(一)小水电的开发利用 109

(二)电气化试点县建设 110

(三)农村电力管理 113

二、农村电力用量变化及发展趋势 113

(一)农村电力用量变化 113

(二)农村电力建设发展目标及趋势 114

第六节 农田水利 115

一、农田水利 115

(一)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115

(二)水利工程 115

(三)主要水利工程 115

1.都江堰 115

2.武都引水工程 116

3.玉溪河引水工程 116

4.升钟水库 116

5.三岔水库 117

6.黑龙滩水库 117

二、农田水利建设历程 117

(一)农田基本建设历程 117

(二)水利建设历程 118

三、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 118

(一)农田基本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 118

1.基本经验 118

2.发展目标 119

(二)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 119

1.基本经验 119

2.发展目标 120

第七节 农用工业建设 120

一、化肥工业 120

(一)氮肥工业 121

(二)磷肥工业 121

(三)复合、混配肥料 122

二、农药工业 122

(一)农药工业的发展历程 122

1.初创时期(1950—1960年) 122

2.整顿、停滞时期(1961—1970年) 122

3.发展时期(1971—1980年) 122

4.调整、更新时期(1981—1990年) 122

(二)农药工业的现状 123

(三)几种主要农药类型 123

1.杀虫、杀螨剂 123

2.杀菌剂 124

3.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25

三、农膜工业 124

(一)农膜工业的发展历程 124

1.初创阶段(1970—1975年) 124

2.增长阶段(1976—1985年) 124

3.发展阶段(1986—1990年) 125

(二)农膜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25

1.企业生产的季节性 125

2.生产企业的非自主性 125

3.产销体制上的统一性 125

(三)农膜工业的现状 125

(四)农膜工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125

1.原料缺口大,生产企业开工不足 125

2.淡储旺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125

3.农膜回收没有妥当办法,残留膜污染严重 125

第八节 主要农产品加工业 126

一、粮油工业 126

(一)碾米 126

(二)制粉 126

(三)制油 127

(四)饲料工业 127

二、纺织工业 127

(一)棉花加工 127

(二)棉纺织业 127

(三)苎麻纺织 128

(四)缫丝业 128

(五)织绸业 128

(六)绢纺工业 128

三、罐头、饮料及屠宰、肉类加工业 128

(一)罐头工业 128

(二)饮料工业 129

(三)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129

四、其他食品工业 129

(一)烟草工业 129

1.雪茄烟 129

2.卷烟 130

(二)酿酒工业 130

(三)制糖工业 130

(四)制茶工业 131

第九节 农业区划及其利用 131

一、农业区划的发展历程 131

二、农业区划的主要工作 131

(一)全面开展农业资源调查,逐步摸清资源家底 131

(二)围绕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和战略研究 132

(三)制定规划,为农业开发和扶贫开发服务 132

(四)建立农业区域开发试验示范区(点) 132

(五)抓好农村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为农业决策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32

(六)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32

(七)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132

三、农业区划的利用 132

(一)坚持“搞好区划、用好区划、谁用区划、谁搞区划”的原则 132

(二)抓好应用的重点 132

(三)采取有效的应用方法 133

四、农业区划的基本经验 133

(一)贯彻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方针,是搞好区划的前提 133

(二)以资源为基础,以区域为重点,以综合为手段,是搞好区划的关键 133

(三)注重理论方法研究,是搞好区划的条件 133

(四)加强领导,是搞好区划的保证 133

第三章 农业生产水平 134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 134

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变化情况 134

(一)改革前的农业结构 134

(二)10年巨变 134

(三)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135

1.第一产业稳定协调发展,形成了种养型为主的林牧副渔业同步发展的大农业结构 135

2.第二产业蓬勃兴起,农村工业成为整个产业结构转换的主导产业 135

3.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已成为转移农业劳动力、服务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部门 135

4.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135

二、农林牧副渔业结构演变与布局 137

(一)平坝区 137

(二)丘陵区 137

(三)盆周山区 137

(四)西部高原和山地(包括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 137

三、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演变与布局 137

(一)农作物“三元结构”的演变 138

(二)开发名、特、优产品 138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38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经验和方向 138

(一)基本经验 139

1.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农村产业结构 139

2.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 139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140

4.放手发展多种经营,正确处理农林牧副渔业之间的关系 140

5.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140

6.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 140

(二)今后的调整方向 141

1.种植业 141

2.农村第二产业 141

3.第三产业 141

第二节 种植业生产状况 141

一、发展历程 14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种植业 141

1.明末清初粮食生产陷入绝境 141

2.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粮食生产不断发展 142

3.鸦片战争后粮食生产下降 142

4.经济作物和林果业生产起伏 14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种植业 145

1.四大粮食作物生产 145

水稻 145

小麦 146

玉米 146

红苕 146

2.经济作物 146

棉花 146

油菜 146

甘蔗 148

烟草 148

麻类 148

蔬菜 148

蚕桑 148

茶叶 148

水果 149

二、发展成就与基本经验 149

(一)粮食生产大幅度上升 149

(二)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 150

(三)种植业生产的基本经验 150

1.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50

2.坚持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150

3.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 151

4.依靠科学技术,推广杂交良种 151

三、种植业发展态势 152

(一)坚持以农业为基础 152

(二)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52

(三)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152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 152

(五)坚持抗灾夺丰收 153

(六)处理好种植业生产的几个关系 153

1.协调粮食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关系 153

2.协调科技推广与增加投入的关系 153

3.协调利用耕地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153

第三节 林业生产状况 15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林业 153

(一)森林经营 153

(二)植树造林 153

(三)林业开发建设 153

(四)林业教育 154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林业 154

(一)林业经营管理体系 154

(二)造林绿化 155

(三)林产工业 155

1.木材 155

2.锯材 156

3.人造板 156

4.主要林副产品 156

5.主要林化产品 157

6.竹材 157

(四)森林资源保护 157

1.森林防火 157

2.森林病虫害防治 157

3.野生动植物保护 157

(五)林业机械化 157

1.采运机械 157

2.水运贮木场机械 158

3.施工筑路机械 158

4.营林机械 158

5.林业机械企业 158

6.主要林业生产设备 158

(六)林业勘察设计 159

(七)林业产值 159

三、林区开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160

(一)林区开发建设 160

1.林区开发建设的顺序与布局 160

2.生产建设 161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 161

1.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过程 161

2.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61

四、林业发展方向 162

(一)林业发展基本思路 162

(二)林业发展目标 162

1.造林绿化 162

2.资源保护 162

3.林产工业 162

(三)林业发展布局 162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状况 163

一、发展历程 16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畜牧业 16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畜牧业 164

二、畜牧业内部产品结构和供求变化 164

(一)畜牧业内部结构变化 164

1.养猪业 164

2.养牛业 164

3.养羊业 164

4.养禽业 165

(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165

1.生产方式 165

2.畜产品加工 165

(三)畜产品供求变化情况 166

三、服务体系、基地建设和畜产品流通 166

(一)服务体系 166

(二)基地建设 167

(三)畜产品流通 167

四、饲料生产和草原建设 168

(一)饲料生产 168

(二)草原建设 168

第五节 水产业生产状况 169

一、发展历程 16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水产业 16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水产业 169

1.1949—1957年 169

2.1958—1962年 169

3.1963—1965年 170

4.1966—1977年 170

5.1978—1985年 170

6.1986—1990年 170

二、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 170

(一)水产科研 170

(二)养殖方式、技术及管理 171

1.稻田养鱼 171

2.池塘养鱼 171

3.水库养鱼 171

(三)水产事业管理 172

1.水产发展方针政策 172

2.水产资源和生产管理 172

3.渔政管理 172

第六节 乡镇企业生产状况 173

一、发展历程 173

(一)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8年) 173

(二)停滞徘徊时期(1959—1976年) 173

(三)蓬勃发展时期(1977年以来) 173

1.快速起步阶段(1977—1980年) 174

2.三年徘徊阶段(1981—1983年) 174

3.波动发展阶段(1984—1991年) 175

4.加速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176

二、生产水平 176

(一)企业分类和劳动力结构 176

(二)产值构成和主要产品生产 176

(三)投资和效益 177

(四)企业素质 178

三、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178

(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78

1.转移了大量农业劳动力 178

2.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178

3.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 179

4.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79

5.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179

6.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179

(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79

1.改善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179

2.成为四川经济中的重要经济支柱 179

3.繁荣了社会主义市场 179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80

(一)不断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180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80

(三)深化改革,放宽政策 180

(四)既讲速度,又抓效益,发展与提高并重 180

第七节 老少穷困地区经济建设 180

一、盆周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 181

(一)自然条件和资源 181

1.土地资源 182

2.水资源 182

3.森林资源 182

4.草场资源 182

5.野生植物资源 182

6.野生动物资源 182

7.农作物资源 182

8.林特产资源 182

9.矿产资源 182

(二)经济开发情况 182

1.分片资源开发潜力 182

2.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183

3.扶贫开发成效 184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扶贫开发 185

(一)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状况 185

1.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185

2.水资源特点 185

3.气候资源特点 185

4.植物资源特点 186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186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 186

1.解决温饱的标准和条件 186

2.具体作法 186

3.扶贫效果 186

三、90年代老少穷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186

(一)扶贫开发目标 186

(二)措施与途径 187

1.指导思想 187

2.开发布局 187

3.对策措施 187

第四章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188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188

一、土地改革 188

二、互助合作 189

三、人民公社 190

四、“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 190

第二节 供销合作 191

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合作事业 191

二、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191

三、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191

(一)1950—1958年供销合作事业 191

(二)供销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变化 192

1.从省到县将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 192

2.将县以上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 192

3.将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合并,地市州和县的供销社仍保持单独机构 192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供销合作事业 192

四、供销合作事业的现状 193

(一)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得到增强 193

(二)扩大经营范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商品流通 193

(三)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套的供销社工业迅速发展 194

(四)企业实力增强,经营设施改善 194

(五)机构网点有了新的调整和发展 194

(六)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了职工政治文化和业务技术的培训 194

五、供销合作社的作用 194

(一)技物结合,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系列化服务 194

(二)扩大推销,搞活流通,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服务体系 195

(三)以原材料组织供应和产品推销为重点,为发展乡镇企业提供服务 196

第三节 信用合作 196

一、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196

(一)试办阶段 196

(二)大发展阶段 196

(三)停滞阶段 197

1.“大跃进”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事业 197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信用合作事业 197

(四)改革阶段 198

1.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的群众性和民主性,变“官办”为“民办” 198

2.按照信用社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要求,银行把人权、财权、资金使用权下放给信用社,改变统得过多过死的作法,逐步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经营上的灵活性 198

3.在领导管理体制上,突破了银行把信用社作为银行基层机构,由银行具体管理日常工作的模式,在不改变基层社合作性质的前提下,在县一级建立信用社的联合经济组织——信用合作联合社 198

4.打破平均主义和“铁饭碗”,改变了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了内在活力 199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 199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变革 200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程 200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形式 200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 201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201

二、多种合作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01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201

(二)专业合作社(协会) 202

1.专业合作社的形式 202

2.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02

3.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202

4.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203

(三)专业户和私营经济 203

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4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204

(二)完善土地承包和管理制度 204

(三)发展和壮大村社集体经济 204

(四)完善和健全农业承包合同 205

四、合作基金会 205

(一)合作基金会的建立 205

(二)合作基金会产生的原因 206

(三)合作基金会的特点 206

(四)合作基金会的作用 206

1.有利于集聚社会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紧缺的部分矛盾 206

2.有利于管好用活村社集体资金,增进农村积累 206

3.有利于增强统一服务职能,促进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 206

4.有利于按照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帮助农户搞好生产和经营 206

5.有利于促进信用社改进工作,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 206

第五节 农村综合改革 207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207

二、由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向上层建筑领域改革扩展 207

(一)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 207

(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08

(三)推动县级机构改革 209

(四)改革教育体制 209

(五)办好广汉金融改革试验区 209

(六)开展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210

第五章 农业教育、科技与文化 211

第一节 农业教育 21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教育 211

(一)高等农业教育 211

(二)中、初等农业教育 21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教育 213

(一)高等农业教育 213

1.发展规模 213

2.教学及招生 215

(二)中等农业教育 218

1.发展规模 218

2.教学及招生 219

三、农村成人技术教育和劳动力培训 221

(一)职工技术教育 221

(二)应用生产技术培训 224

(三)农村业余技术教育 224

1.群众性的业余教育 224

2.农业合作干部学校 225

3.农业中学 225

4.公社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225

5.县农民技术学校 225

6.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225

四、农业教育发展前景和途径 226

第二节 农业科学研究 22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学研究 226

(一)农业科研事业的兴起 226

(二)抗战期间的发展 227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衰落 227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学研究 227

(一)发展过程 227

(二)主要成就 228

1.主要粮食作物研究 228

水稻 228

小麦 228

杂粮 229

耕作栽培 229

主要病虫害 229

2.主要经济作物研究 229

油菜 229

棉花 230

蚕桑 230

柑橘 230

茶叶 230

花生、苎麻 230

3.淡水养鱼、食用菌选育及蔬菜、花卉研究 230

淡水养殖 230

食用菌的利用 230

蔬菜、花卉 230

4.应用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231

5.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综合科学实验及宏观发展战略研究 231

6.对外引进与技术交流 231

三、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 231

(一)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231

1.实行有偿服务,促进成果转化 231

2.实行所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 232

3.科技人员职称改革 232

(二)发展方向 232

第三节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233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业科技推广 23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科技推广 233

1.清代中后期 233

2.民国期间 233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科技推广 234

1.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50—1957年) 234

2.衰落、停滞时期(1958—1962年) 234

3.逐步恢复,实行专业分工时期(1963—1966年) 235

4.再度处于停滞时期(1967—1976年) 235

5.蓬勃发展时期(1977—1990年) 235

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成就 236

(一)水稻生产技术 236

(二)小麦生产技术 236

(三)玉米生产技术 237

(四)红苕生产技术 237

(五)棉花生产技术 237

(六)油菜生产技术 237

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队伍建设 237

(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237

1.组织机构 237

2.基础条件 238

3.走自强之路 238

(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238

四、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238

第四节 农村文化 239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村文化 239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文化 239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文化 240

1.“一五”时期 240

2.“二五”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前 240

3.10年动乱时期 240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40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241

(一)主要成就 241

1.农村三级文化网基本形成 241

2.适应农村文化教育发展需要 241

3.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41

(二)存在问题 241

1.农村文化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241

2.发展不平衡 241

3.人才、设施不足 241

三、农村风情文化 241

(一)婚姻习俗 241

1.汉族地区尚存的一些传统婚姻习俗 241

2.一些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 242

(二)丧葬习俗 242

(三)民间传统节日习俗 243

1.春节 243

2.踩山节 243

3.元宵节 243

4.插花节 243

5.清明节 244

6.放水节 244

7.端午节 244

8.赶苗场 244

9.火把节 244

10.望果节 244

11.族年 244

12.中秋节 244

13.重阳节 244

14.苗年 244

四、农村文物古迹 244

(一)考古发掘 244

1.三星堆 244

2.十二桥遗址 244

3.巫山古猿化石 244

(二)摩崖造像 245

(三)汉阙 245

(四)恐龙化石 245

(五)汉代崖墓 245

(六)现代革命文物 245

五、农业界知名人物 245

(一)著名历史人物 245

李冰 245

杜宇 245

开明 245

(二)当代农业名人 245

侯光炯 245

冯达仕 245

颜济 245

周开达 246

胡思农 246

王精益 246

曾凡同 246

刘祖荣 246

龙天厚 246

吴祥金 246

第五节 农村体育 246

一、农村体育的发展 246

二、近10年来农村的体育事业 247

(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247

(二)体育活动内容 247

1.传统乡土型体育项目 247

2.竞技水平 247

3.智力型体育项目 247

4.健美和娱乐型体育项目 247

(三)体育竞赛制度 247

(四)农村体育组织网络 247

1.基层体育组织 247

2.群众性的体育团体 247

3.文化体育专业户 248

(五)先进集体和个人 248

(六)体育活动经费 248

1.国家财政拨款 248

2.社会赞助 248

3.以经营养体育 248

4.有偿训练 248

5.发行奖券 248

(七)场地设施 248

(八)少数民族农村体育活动 248

第六节 农村卫生 248

一、农村卫生网络建设 248

(一)发展简况 248

(二)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249

(三)农村卫生网络 249

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 249

(一)医务人员队伍 249

(二)卫生经费 249

(三)基础设施建设 250

(四)医疗技术 250

三、农村的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 250

(一)农村卫生环境 250

(二)传染病防治 250

(三)控制地方病 250

(四)妇幼保健 250

1.新法接生和围产期保健 250

2.儿童保健 250

3.妇女保健 250

第七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51

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51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 251

(二)60年代的“社教”运动 251

(三)70年代的“基本路线教育” 251

(四)90年代初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51

1.指导思想、任务和内容 251

2.基本做法 251

3.效果 252

二、精神文明建设 252

(一)发展过程 252

1.第一阶段(1979—1982年) 252

2.第二阶段(1982—1986年) 252

3.第三阶段(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 252

(二)基本内容和做法 252

1.“文明村镇”建设 252

2.“三带”、“三户”活动 252

3.农村妇女“双学双赛”活动 253

4.“场镇宣传”活动 253

第六章 农村市场 25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 254

一、50年代初期到中期 254

二、50年代后期 254

三、60年代前期 254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255

五、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 255

六、80年代后期 255

(一)为农村集市创造发展环境 255

(二)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255

(三)建立健全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 256

(四)以市场带动小城镇建设 256

(五)发展各类专业市场 256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 256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256

二、“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时期 257

(一)农村商业管理体制的四次调整 257

1.第一次调整 257

2.第二次调整 257

3.第三次调整 257

4.第四次调整 257

(二)农产品购销政策的演变 258

1.统购、派购、议购 258

2.奖售和换购 258

3.加价收购 258

三、改革开放时期 258

(一)实行新型流通体制 258

(二)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259

(三)改革农村供销社体制 259

(四)改革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 259

(五)发展新型流通组织 259

(六)调整农产品经营分工 259

四、生猪、蚕茧、柑橘购销体制的演变 259

(一)生猪 259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期(1950—1955年) 259

2.国营商业统一安排市场时期(1956—1978年) 259

3.“三多一少”流通体制形成时期(1979年以来) 260

(二)蚕茧 260

(三)柑橘 260

第三节 农产品的计划管理与市场流通 260

一、计划管理时期 261

(一)对多数农产品实施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 261

(二)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上实施计划性比例管理 261

(三)对农副产品收购和销售实施计划管理 261

1.统死了粮、油、棉 261

2.派购品种越来越多 261

3.扩大农产品专营和统一收购范围 261

4.计划的补充手段 261

二、计划与市场调整转换时期 262

(一)改革农业生产计划体制 262

(二)通过购销“双轨制”向市场经济过渡 262

(三)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262

(四)农产品价格机制的改革和转换 262

(五)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262

(六)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263

第四节 农产品价格 264

一、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264

(一)以调为主,逐步放开阶段(1979—1984年) 264

1.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 264

2.下放价格管理权限 264

(二)调放结合,以放为主阶段(1985—1988年) 264

1.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购销价格 265

2.适当调整部分农产品价格 265

(三)以稳为主,适度调放阶段(1989年以来) 265

1.调整粮、油、棉等少数农产品购销价格 265

2.对国家指导价和实行议购议销的少数农副产品价格进行整顿 265

3.适当放宽部分农产品价格的管理 265

二、改革引起的变化 265

(一)多元化分散的价格管理体制 265

1.价格形式多元化 265

2.价格管理权限的变化 265

(二)农副产品价格体系趋向合理 266

1.农副产品价格水平提高 266

2.主要农副产品成本纯收益率提高 266

3.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价趋于合理 266

(三)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发生变化 266

第五节 农产品出口贸易 266

一、农产品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266

二、农副产品的国际市场 266

三、主要出口产品现状 267

(一)丝绸 267

(二)苎麻制品 267

(三)罐头 267

(四)猪肉 267

(五)水果 267

(六)茶叶 267

(七)大米 267

(八)桐油 268

(九)中药材 268

四、出口农产品存在的问题 268

第六节 农村市场发展前景 268

一、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268

二、重构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268

三、建立新型的商品流通组织形式 269

四、农民贩运队伍 269

五、小城镇建设 269

六、集贸市场 270

七、专业市场 270

八、批发市场 270

九、生产要素市场 270

十、市场管理 270

第七节 农村集镇建设 271

一、新中国成立后集镇建设的发展 271

二、集镇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271

(一)规划编制和节约用地 271

(二)农房建设 271

(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 271

(四)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272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72

三、集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72

(一)发展的不平衡性 272

(二)建设的多样性 272

(三)布局的分散性 272

第七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 273

第一节 外资利用 273

一、长江上中游柑橘带项目 273

(一)项目规划布局 273

(二)项目全面实施 273

(三)制度和规范标准 273

(四)项目配套资金 273

(五)组织机构 273

二、杂交水稻种子项目 274

三、日本粮食增产援助项目 274

四、地震、风雹灾害救灾项目 274

五、卧龙自然保护区项目 274

六、林业工程项目 274

七、世界银行农村信贷项目 275

第二节 技术人才引进和派出 275

一、外国来访重点团组情况 276

(一)新西兰农业代表团 276

(二)加拿大政府农业代表团 276

(三)尼日尔农业代表团 276

(四)中日农交访华团 276

二、出国考察重点团组情况 276

(一)赴美畜牧考察团 276

(二)赴英乳品考察团 276

(三)赴加拿大农业考察团 276

三、出国研修生情况 277

第三节 农贸交流与技术劳务合作 277

一、国际农贸交流 277

二、日中技术合作 277

三、国际科技合作 277

1.小麦穿梭育种合作项目 277

2.农业遥感国际合作试验项目 278

3.玉米品种委托试验项目 278

4.果树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培育技术及设备项目 278

5.马铃薯加工技术改良项目 278

6.土壤保护技术项目 278

7.耐热蔬菜品比试验项目 278

8.马铃薯组织培养块茎繁殖及种质保存应用技术项目 278

9.钾肥农艺合作研究项目 278

10.水稻穿梭育种及国际水稻试验项目 278

11.甜橙处理及贮藏技术项目 278

12.马铃薯青枯病、病毒病研究项目 278

13.食用菌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合作研究项目 278

14.种植制度协作网技术合作项目 278

15.硫酸钾试验合作研究项目 278

16.国际农业情报体系学西南分中心项目 278

四、国际畜牧合作 278

1.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合作项目 278

2.国际小母牛合作项目 279

3.加拿大援建内江种猪性能测定项目 279

五、国际劳务合作 279

六、友好城市交往 279

第四节 农业援外工作 280

一、索马里水稻援助项目 280

二、莫桑比克农业援助项目 280

三、贝宁农业援助项目 281

四、利比里亚农业援助项目 281

五、斯里兰卡蚕桑援助项目 281

第八章 农村收益分配 28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 28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农户经济收支变化 283

一、农户经济上升的两个黄金时代 283

二、农户经济下滑的两个困难时期 283

三、近10多年农户经济收支的突出变化 283

(一)收入大幅度增长 283

(二)现金收支增大 283

(三)生活逐步改善 283

第三节 农村社会福利保障 284

一、社区福利事业 284

二、救灾扶贫福利经济实体 284

三、农村“五保”工作 284

四、农村保险事业 285

第四节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对比分析 285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285

二、城乡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各具特点 285

(一)食品 285

1.主食 285

2.副食 285

3.其它食品 285

(二)住房 285

1.住房支出增加 285

2.使用房屋面积增加 285

3.房屋质量提高 286

4.农村生活用电和照明条件改善 286

(三)衣着 286

(四)用品及其它支出 286

(五)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86

三、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扩大 286

第九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87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沿革 287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基层组织 287

(一)清代 287

(二)民国时期 287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的乡村组织 288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组织 288

四、实行农村改革后的乡村基层组织 289

第二节 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 290

一、农村党支部 290

(一)农村党组织的几个发展阶段 290

(二)农村党支部的基本情况 290

(三)农村党支部的工作 290

二、村民委员会 291

第三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 292

一、组织规模及机构设置 292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外关系 292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自身建设 292

第十章 农业机构 294

第一节 党委和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部门 294

一、农村工作综合部门 294

(一)机构设置 294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294

二、农业管理机构 295

(一)四川省农牧厅 295

(二)省级农业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295

三、林业管理机构 296

(一)省级林业机构 296

(二)市、地、州和县级林业机构 296

四、水利电力管理机构 297

(一)四川省水利电力厅 297

(二)四川省水利电力厅机构设置的变化 297

五、乡镇企业管理机构 297

(一)机构设置 297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297

六、气象管理机构 298

(一)四川省气象局 298

(二)县气象部门 298

(三)机构设置的变化 298

七、畜牧管理机构 298

(一)机构设置 298

(二)机构设置的变化 299

八、农业机械管理机构 299

(一)机构设置 299

(二)机构的历史沿革 299

九、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管理机构 300

十、四川省柑橘办公室 300

第二节 高、中等农业院校 301

一、高等农业院校 301

(一)西南农业大学 301

(二)四川农业大学 301

(三)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302

(四)西昌农业专科学校 302

(五)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302

二、中等农业学校 303

(一)中等农牧学校 303

1.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 303

2.成都市畜牧兽医学校 303

3.重庆市农业学校 303

4.重庆市第二农业学校 303

5.自贡市农业学校 304

6.内江农业学校 304

7.乐山市农业学校 304

8.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 304

9.四川省涪陵农业学校 305

10.四川省万县农业学校 305

11.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 305

12.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 305

13.四川省达县农业学校 306

14.四川省阿坝州农业学校 306

15.四川省阿坝州畜牧兽医学校 306

16.四川省甘孜州农牧学校 306

17.四川省凉山农业学校 307

(二)中等林业学校 307

(三)中等水利电力、水产学校 307

1.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 307

2.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 307

3.四川省水产学校 308

4.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 308

5.四川省内江水电学校 308

6.绵阳市水利电力学校 308

7.四川省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学校 309

8.四川省万县水利电力学校 309

9.四川省水利经济管理学校 309

10.四川省达县水电学校 309

(四)中等气象学校 309

(五)中等农业机械学校 310

1.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310

2.成都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310

3.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310

4.四川省绵阳农业机械化学校 310

5.四川省涪陵农业机械学校 311

6.四川省万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311

7.四川省宜宾农业机械化学校 311

8.四川省南充农业机械化学校 311

9.四川省达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311

10.四川省雅安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312

11.四川省西昌农业机械化学校 312

三、农业管理干部院校 312

(一)四川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312

(二)四川省林业厅干部学校 312

(三)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干部学校 312

四、技工学校 312

(一)大渡河水运局技工学校 312

(二)四川省黑龙滩林业技工学校 312

(三)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技工学校 312

第三节 农、林、牧科学研究机构 313

一、农业科研机构 313

(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313

(二)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 314

(三)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314

(四)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4

(五)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314

(六)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4

(七)攀枝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4

(八)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5

(九)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315

(十)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5

(十一)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 315

(十二)万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5

(十三)南充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5

(十四)涪陵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6

(十五)达县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6

(十六)雅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6

(十七)宜宾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16

(十八)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16

(十九)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316

(二十)凉山州昭觉农业科学研究所 317

(二十一)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317

(二十二)阿坝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317

二、林业科研机构 317

(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17

(二)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17

(三)攀枝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四)达县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五)宜宾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六)凉山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七)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八)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九)绵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十)南充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十一)万县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318

(十二)涪陵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319

(十三)阿坝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319

(十四)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319

三、水电水产科研机构 319

(一)四川省水利电力研究所 319

(二)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319

(三)万县地区水产研究所 319

四、畜牧科研机构 320

(一)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320

(二)四川省养猪研究所 320

(三)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320

(四)重庆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21

(五)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21

(六)甘孜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21

(七)阿坝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321

五、农业机械科研机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