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殷孟波,曹廷贵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0886762
  • 页数:541 页
图书介绍:货币金融学是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在内容上以“金融”为主线展开,涵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定价、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调控等内容。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们可以获得对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当局的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和货币理论的了解,从而为学习其他的金融操作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货币金融学》目录

第一篇 货币金融学概览 2

第一章 货币金融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

学习目标 2

重要术语 2

1.1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2

1.1.1 货币金融学的由来 2

1.1.2 货币金融学中的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5

1.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7

1.2.1 货币金融学的相关学科 7

1.2.2 从问题中找到货币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9

1.3 学习货币金融学的方法和意义 10

1.3.1 学习货币金融学的方法 10

1.3.2 学习货币金融学的意义 11

本章小结 12

复习思考题 13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4

学习目标 14

重要术语 14

2.1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4

2.1.1 货币的产生 14

2.1.2 货币的本质 16

2.2 现代经济中货币的度量与层次的划分 16

2.2.1 货币的度量和定义 17

2.2.2 主要国家对货币层次划分 18

2.2.3 金融创新与货币层次划分 20

2.2.4 对货币进行度量和层次划分的意义 20

2.3 货币的职能 21

2.3.1 价值尺度 21

2.3.2 流通手段 22

2.3.3 支付手段 22

2.3.4 贮藏手段 23

2.3.5 世界货币 24

2.4 货币形式的演变与货币制度的发展 24

2.4.1 货币形式的演变 24

2.4.2 货币制度的发展 27

2.5 现代经济中货币形态的发展 34

2.5.1 主要电子货币形态 35

2.5.2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 36

2.5.3 电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37

本章小结 37

复习思考题 38

第三章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9

学习目标 39

重要术语 39

3.1 信用的产生与商品经济 39

3.1.1 信用的产生 39

3.1.2 信用与商品经济 40

3.1.3 信用关系三要素 42

3.2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42

3.2.1 商业信用 42

3.2.2 银行信用 45

3.2.3 国家信用 47

3.2.4 消费信用 48

3.2.5 国际信用 51

3.2.6 其他信用形式 53

3.3 信用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发展 53

3.3.1 信用的经济功能 53

3.3.2 信用与经济增长 55

3.4 我国当前的信用状况 56

3.4.1 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矛盾 56

3.4.2 当前我国经济信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56

3.4.3 建设我国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57

本章小结 59

复习思考题 59

第四章 金融体系 60

学习目标 60

重要术语 60

4.1 经济与金融体系 61

4.1.1 金融体系的地位 61

4.1.2 金融体系的构成 62

4.2 金融体系的结构 63

4.2.1 资金的流动 63

4.2.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64

4.2.3 金融结构 66

4.3 金融体系的功能 68

4.3.1 跨越时空转移资源 68

4.3.2 管理风险 68

4.3.3 支付结算 69

4.3.4 聚集资源和分割股份 69

4.3.5 提供信息 69

4.3.6 解决激励问题 70

4.4 金融市场 70

4.5 金融中介机构 71

4.5.1 金融中介的功能 71

4.5.2 金融中介的种类 74

4.6 政府和准政府机构 77

4.6.1 中央银行 77

4.6.2 特殊中介机构 78

4.6.3 国际金融组织 78

4.7 金融体系的监管 78

4.7.1 监管金融体系的原因 78

4.7.2 国外金融监管体系 79

4.7.3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 81

本章小结 81

复习思考题 81

第二篇 金融市场 84

第五章 金融市场功能与结构 84

学习目标 84

重要术语 84

5.1 金融市场的功能 84

5.1.1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4

5.1.2 增进社会福利 85

5.2 金融市场的构成 87

5.2.1 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87

5.2.2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87

5.2.3 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88

5.2.4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88

5.3 货币市场 89

5.3.1 同业拆借市场 89

5.3.2 短期国债市场 90

5.3.3 国债回购市场 90

5.3.4 商业票据市场 91

5.3.5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92

5.3.6 大额存单市场 93

5.4 资本市场 94

5.4.1 股票市场 94

5.4.2 政府债券市场 95

5.4.3 公司债券市场 96

5.5 外汇市场 97

5.5.1 外汇市场的特点 97

5.5.2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98

5.5.3 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99

5.5.4 我国的外汇市场 101

本章小结 101

复习思考题 102

第六章 金融市场工具 103

学习目标 103

重要术语 103

6.1 金融工具的特性 103

6.1.1 流动性 104

6.1.2 风险性 104

6.1.3 收益性 104

6.1.4 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关系 105

6.3 金融工具的种类 105

6.3.1 货币市场工具 105

6.3.2 资本市场工具 106

6.3.3 金融衍生工具 107

6.4 货币市场工具 108

6.4.1 国库券 108

6.4.2 商业票据 109

6.4.3 银行承兑汇票 109

6.4.4 大额存单 110

6.4.5 回购协议 111

6.4.6 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112

6.5 资本市场工具 112

6.5.1 股票 113

6.5.2 公司债券 115

6.5.3 政府债券 117

6.6 衍生金融工具 118

6.6.1 远期 119

6.6.2 期货 119

6.6.3 期权 121

6.6.4 互换 121

本章小结 122

复习思考题 122

第七章 利息与利率 123

学习目标 123

重要术语 123

7.1 利息与利率概述 123

7.1.1 对利息的认识 123

7.1.2 利率的种类 125

7.2 利息与利率的计算 128

7.2.1 单利与复利 128

7.2.2 现值与终值 129

7.2.3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132

7.3 利率的决定 135

7.3.1 早期的利率决定论 135

7.3.2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136

7.3.3 实物资本供求利率决定论 137

7.3.4 货币供求利率决定论 138

7.3.5 一般均衡利率决定论 139

7.4 利率的结构 143

7.4.1 利率的风险结构 143

7.4.2 利率的期限结构 144

7.5 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 147

7.5.1 基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 147

7.5.2 基于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 149

7.5.3 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 152

本章小结 153

复习思考题 153

附录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154

第八章 外汇与汇率 160

学习目标 160

重要术语 160

8.1 外汇与汇率概述 160

8.1.1 外汇 160

8.1.2 外汇市场 161

8.1.3 汇率 163

8.2 长期汇率的决定 165

8.2.1 理论解释 166

8.2.2 影响因素 166

8.3 短期汇率的决定 168

8.3.1 存款预期回报率的不同表示 169

8.3.2 利率平价条件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170

8.4 汇率的变动 172

8.4.1 本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线的位移 172

8.4.2 外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线的位移 174

8.5 汇率制度 176

8.5.1 固定汇率制度及其演变 176

8.5.2 浮动汇率制度及其种类 178

8.5.3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 180

本章小结 183

复习思考题 185

第三篇 金融机构 188

第九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188

学习目标 188

重要术语 188

9.1 什么是商业银行 188

9.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88

9.1.2 商业银行的功能 190

9.1.3 商业银行的制度 191

9.1.4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94

9.2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 196

9.2.1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96

9.2.2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98

9.2.3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201

9.2.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205

9.3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11

9.3.1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11

9.3.2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14

9.3.3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16

9.3.4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217

9.3.5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219

本章小结 220

复习思考题 222

第十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223

学习目标 223

重要术语 223

10.1 保险公司 223

10.1.1 保险运作原理 223

10.1.2 保险业务的种类 225

10.1.3 中国的保险业 226

10.2 投资银行 228

10.2.1 投资银行运作原理 228

10.2.2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229

10.2.3 中国的投资银行业 230

10.3 信托公司 231

10.3.1 信托运作原理 231

10.3.2 信托业务的种类 233

10.3.3 中国的信托业 235

10.4 租赁公司 236

10.4.1 租赁运作原理 236

10.4.2 租赁业务的种类 238

10.4.3 中国的租赁业 239

10.5 投资基金 240

10.5.1 投资基金运作原理 240

10.5.2 投资基金的种类 241

10.5.3 投资基金在中国 242

10.6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244

10.6.1 财务公司 244

10.6.2 信用合作社 245

10.6.3 政策性金融机构 247

本章小结 249

复习思考题 250

附录 250

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机构 253

学习目标 253

11.1 金融监管概述 253

11.1.1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253

11.1.2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254

11.1.3 金融监管的国际准则 255

11.2 银行监管机构 257

11.2.1 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257

11.2.2 国内外的银行监管机构 261

11.3 证券监管机构 261

11.3.1 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261

11.3.2 证券市场监管内容 262

11.3.3 西方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264

11.3.4 中国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265

11.4 保险监管机构 267

11.4.1 保险监管的原则 267

11.4.2 保险监管的内容 267

11.4.3 保险监管方式 270

11.4.4 国内外保险监管机构的现状 271

11.5 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272

本章小结 273

复习思考题 273

附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稿)内容简介 274

第四篇 货币供求与金融调控 286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 286

学习目标 286

重要术语 286

12.1 货币需求的含义 286

12.2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287

12.2.1 现金交易学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288

12.2.2 现金余额学说——剑桥方程式 289

12.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91

12.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94

12.4.1 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295

12.4.2 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298

12.4.3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300

12.5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302

12.6 中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304

12.6.1 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货币需求的分析 305

本章小结 310

复习思考题 310

附录1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吗 311

附录2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313

附录3 货币数量说的结论 316

附录4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 319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322

学习目标 322

重要术语 322

13.1 货币供给口径 323

13.1.1 逐渐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 323

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 324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326

13.2.1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326

13.2.2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 327

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328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335

13.3.1 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 335

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 338

13.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340

13.5 西方货币供给理论 342

13.5.1 基础货币 342

13.5.2 货币乘数 343

13.5.3 关于货币供给的可控性 350

13.6 中国的货币供给 350

13.6.1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 351

13.6.2 中国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55

本章小结 356

复习思考题 357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358

学习目标 358

重要术语 358

14.1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358

14.1.1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358

14.1.2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359

14.1.3 中央银行的类型 360

14.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61

14.2.1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361

14.2.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362

14.2.3 中央银行的职能 362

14.3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364

14.3.1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364

14.3.2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65

14.3.3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365

14.3.4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366

14.3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66

14.3.1 物价稳定 367

14.3.2 充分就业 368

14.3.3 经济增长 368

14.3.4 国际收支平衡 369

14.3.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369

14.4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71

14.4.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371

14.4.2 主要的中间目标 372

14.5 货币政策工具 374

14.5.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374

14.5.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79

14.5.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380

14.6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80

14.6.1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380

14.6.2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382

14.6.3 货币政策时滞 383

14.7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384

14.8 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 384

14.9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386

14.9.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386

14.9.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87

14.9.3 货币政策工具 388

14.9.4 货币政策的传导 392

14.9.5 货币政策的效应 392

14.9.6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394

本章小结 394

复习思考题 395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96

学习目标 396

重要术语 396

15.1 总供给与总需求 396

15.1.1 总供给曲线 397

15.1.2 总需求曲线 398

15.1.3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399

15.2 通货膨胀 400

15.2.1 通货膨胀的定义 400

15.2.2 通货膨胀的度量 402

15.2.3 通货膨胀的分类 404

15.2.4 通货膨胀的成因 405

15.2.5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10

15.2.6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414

15.3 通货紧缩 418

15.3.1 通货紧缩的定义 418

15.3.2 通货紧缩的分类与成因 419

15.3.3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21

15.3.4 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 423

本章小结 425

复习思考题 425

附录1 菲利普斯曲线 425

附录2 我国的通货膨胀 427

第五篇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434

第十六章 金融创新 434

学习目标 434

重要术语 434

16.1 金融创新概述 435

16.1.1 什么是金融创新 435

16.1.2 金融创新的理论观点 437

16.1.3 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动因 439

16.2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443

16.2.1 金融制度的创新 443

16.2.2 金融业务的创新 444

16.2.3 金融工具的创新 448

16.3 金融创新的影响 449

16.3.1 金融创新的微观效应 449

16.3.2 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 452

16.4 我国的金融创新 456

16.4.1 我国金融创新的内容 456

16.4.2 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464

16.4.3 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展望 466

本章小结 468

复习参考题 469

附录 金融工程的兴起 469

第十七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474

学习目标 474

重要术语 474

17.1 麦金农—肖金融深化理论的内容 474

17.1.1 金融抑制及其影响 475

17.1.2 麦金农—肖模型的核心内容 477

17.1.3 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和效应分析 483

17.2 对金融深化的批评及其修正与发展 486

17.2.1 对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一些批评观点 486

17.2.2 金融自由化的次序 487

17.3 金融约束理论 490

17.3.1 金融约束理论的形成背景 490

17.3.2 金融约束理论的主要内容 491

17.3.3 金融约束论的政策主张 494

17.4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496

17.3.1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496

17.3.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97

17.5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501

17.5.1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 501

17.5.2 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 507

17.5.3 中国金融发展现阶段的道路选择——金融约束 508

本章小结 509

复习思考题 510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511

学习目标 511

重要术语 511

18.1 金融风险概述 511

18.1.1 对风险的认识 512

18.1.2 金融风险概念 512

18.1.3 金融风险特征 513

18.1.4 金融风险分类 514

18.1.5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518

18.2 金融安全概述 526

18.2.1 对金融安全的认识 526

18.2.2 金融安全的分类 529

18.2.3 金融安全一般原理 530

18.3 中国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 532

18.3.1 主要影响因素 533

18.3.2 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537

本章小结 539

复习思考题 539

参考文献 5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