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镇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84910X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有: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理论、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背景、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安徽省林业主体工程规划、长江经济带安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万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生态林建设模式、安徽省道路林网建设模式、安徽省水系林网建设等。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安徽实践》目录

第一章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 1

第一节 生态问题 1

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

二、生态安全意识日益加强 3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6

一、林业生态工程 6

二、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趋势 8

第三节 森林在国土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9

第四节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论的形成 12

一、概念和特点 12

二、指导思想 13

三、原则和目标 14

第五节 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实践 16

一、试验示范区设置 17

二、试验示范区建设 23

三、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就 28

第二章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理念 31

第一节 安徽省环境变迁 31

一、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经济社会衰败 31

二、皖南山区生态环境与徽商的形成 32

第二节 安徽省林业发展历程 32

一、地史时期 32

二、历史时期 33

三、1949年后的林业情况 47

第三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意义 48

一、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48

二、建设“生态安徽”中的地位 49

第四节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51

一、脆弱生态区 51

二、天然林保护区 51

三、农用林业和防护林 51

四、人工林 52

五、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52

第五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目标 52

一、贯彻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52

二、建设生态省的保证 53

三、改善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54

四、改善森林分布现状,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54

五、提高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保护,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55

六、加快城郊绿化一体化 56

七、带动林业产业发展 56

八、为省级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提供经验 57

第六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分区建设 57

一、分区指标和划分方法 57

二、类型区划分 58

三、分区对策 58

第三章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背景 61

第一节 安徽省经济社会条件与评价 61

一、行政区域、人口 61

二、自然资源 62

三、交通、通信条件 62

四、经济 62

第二节 安徽省气候、土壤、植被条件 64

一、气候 64

二、林业土壤 66

三、森林植被 66

四、森林生产力 72

第三节 森林资源评价 74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74

二、森林结构不合理 74

三、区域分布不均 76

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77

五、森林生产力水平低 77

六、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林业建设的要求 77

第四节 安徽省生态安全问题 78

一、资源压力负荷过重 78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79

三、工业污染严重 80

四、农业化学品投入增加 80

五、灾害发生趋势上升 81

第四章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82

第一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总体构想 82

一、生态优先原则 82

二、以人为本原则 82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82

四、国土生态安全原则 83

五、生态网络“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83

六、多目标系统控制原则 83

第二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数量指标的确立 83

一、指标确立的目的 83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84

三、指标体系的确定 84

第三节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规划与布局 85

一、规划目标 85

二、基本内容 87

三、区域布局 88

第四节 安徽省“一带、二山、三网、多点、弱区”森林建设 92

一、长江经济带城市森林建设 92

二、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森林建设 93

三、“三网”森林建设 93

四、“多点”森林建设 93

五、江淮分水岭生态脆弱区森林建设 93

第五章 安徽省林业主体工程规划 95

第一节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95

一、指导思想 95

二、建设原则 95

三、总体布局 95

四、典型技术模式 96

五、建设内容与规模 97

六、项目效益 97

第二节 安徽省长江、淮河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 97

一、指导思想 97

二、规划原则 97

三、规划目标 97

四、总体布局 98

五、建设规模与内容 98

六、重点建设项目 98

七、示范区规划 99

第三节 安徽省城市森林建设 99

一、规划目标 99

二、规划原则 100

三、建设重点 100

第四节 安徽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 100

一、一期工程规划 100

二、二期工程建设 103

第五节 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公益林工程建设 105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 105

二、森林公园建设 108

三、公益林建设 109

第六节 安徽省商品林基地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 111

一、商品林基地建设 111

二、林业产业化建设 113

第七节 安徽省数字林业工程建设 114

一、总体目标 115

二、核心内容 115

三、项目具体内容 116

四、效益分析 116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安徽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117

第一节 安徽城市森林建设 117

一、概念 117

二、意义 118

三、原则 119

四、总体构想 120

第二节 安徽典型试验区城市森林建设 122

一、合肥城市森林 122

二、马鞍山城市森林建设 123

三、怀宁新城试验区森林建设 127

第七章 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生态林建设模式 132

第一节 安徽省山区生态林建设原则与任务 132

一、原则 132

二、任务 133

第二节 皖南山区生态林建设模式 134

一、封山育林模式 134

二、封山育林同时辅之以人工措施 134

三、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模式 134

四、松树纯林引阔改造模式 136

五、国外松(湿地松、火炬松)丰产林模式 137

六、马尾松丰产林模式 138

七、山地丘陵杉阔混交林模式 139

八、杉木纯林引阔(针)改造模式 143

九、杉木丰产林模式 144

十、林木、茶叶立体经营模式 144

十一、“一坡多带”经济生物埂模式 145

十二、山地丘陵毛竹林分结构调整优化模式 145

十三、毛竹、竹荪高效经济林模式 146

十四、雷竹笋用林模式 146

十五、珍稀树种的保护和繁育发展模式 147

十六、水库、河流周边生态景观水源涵养林封育改造模式 147

十七、生物防火林带模式 148

第三节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林建设模式 148

一、天然次生林封育恢复模式 148

二、松杉纯林引阔改造模式 149

三、板栗林分水土保持措施改造模式 149

四、坡耕地林农间作模式 150

五、生物防火林带模式 150

六、毛竹林分结构调整优化模式 151

第四节 安徽省江淮丘陵生态林建设模式 151

一、松树(黑松、马尾松)低效林补阔改造模式 151

二、天然落叶阔叶林封育恢复模式 152

三、水土保持薪炭林建设模式 152

四、丘陵“一岗多带”经济生物埂 153

五、栗农间作模式 153

六、石灰岩残丘天然林封育恢复模式 154

七、低洼地区乔灌复层林模式 154

八、林草牧复合经营模式 154

第五节 安徽主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发展与合理开发 155

一、野生植物资源的类型及种类 155

二、珍稀、保护资源植物及其分布和特性 167

三、野生植物资源的生态习性及生态栽培 170

第八章 安徽省道路林网(带)建设模式 185

第一节 安徽铁路林网(带)的建设 185

一、铁路概况 185

二、铁路沿线绿化概况 185

三、铁路绿化模式 186

四、“大京九”铁路安徽阜阳试验示范区建设 187

第二节 安徽省公路林网(带)建设模式 197

一、公路林网(带)建设现状 197

二、高速公路林网(带)建设 198

三、国道、省道林网(带)建设 204

第九章 安徽省水系林网(带)建设 208

第一节 长江安徽段防浪护岸林网(带)建设 208

一、建设思路 208

二、关键技术 208

第二节 安徽长江滩地生态林建设 210

一、长江中下游滩地绿化概况 210

二、长江滩地的立地环境 212

三、滩地的利用情况 216

四、滩地栽培杨树的历史与概况 216

五、滩地综合治理的前景 217

六、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模式 218

七、综合治理模式的功能 220

第三节 淮河安徽水系林网(带)建设模式 222

一、淮河流域绿化概况 222

二、淮河沿岸的立地条件 225

三、沿淮林网(带)建设模式 225

四、安徽淮洪新河防护林网(带)建设模式 229

五、防护林网(带)的综合效益 230

第十章 安徽省农田林网建设模式 232

第一节 安徽省淮北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模式 232

一、建设思路 232

二、主要技术 232

三、效益评价 234

第二节 安徽省沿江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模式 234

一、建设思路 234

二、主要技术 235

三、树种选择 235

四、效益评价 235

第三节 安徽省江淮丘岗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模式 236

一、主要技术 236

二、稻田林网建设的实践与范例 236

三、效益评价 237

第十一章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保障 238

第一节 组织保障 238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238

二、稳定林业机构,健全林业行政管理体系 239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建设与保护意识 240

第二节 政策法律保障 241

一、完善林权制度 241

二、改革林业经营管理制度 243

三、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管 244

四、改革林业税费制度 245

第三节 科技保障 249

一、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 249

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示范点 250

三、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2111”示范工程 258

四、调整林业产业经济质量结构 261

五、创新与活化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机制 263

第四节 资金保障 263

一、推行森林分类经营,分类明晰林业投资主体 263

二、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加强林业利用外资工作 266

三、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私人资本投入林业 272

四、加大金融扶持林业的力度 273

第五节 加强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 274

一、建立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体系 274

二、健全森林病虫害预防体系 275

三、健全森林火灾预防体系 276

参考文献 280

附录 283

附件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决定 283

附件2 关于同意实施《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规划》的批复 287

附件3 关于印发《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288

附件4 关于印发《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框架及指标体系》的通知 289

附件5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评审情况 290

附件6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人员名单 301

附件7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评审会专家名单 302

附件8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专家评审意见 304

附件9 安徽省林业厅关于建立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示范点的通知 305

附图1 安徽省地势图 307

附图2 安徽省土壤分布图 308

附图3 安徽省森林资源分布图 309

附图4 安徽省生态类型区图 310

附图5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图 311

附图6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长江经济带城市森林规划图 312

附图7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生态林规划图 313

附图8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道路林网(带)规划图 314

附图9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水系林网(带)规划图 315

附图10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农田林网(带)规划图 316

附图11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城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林规划图 317

附图12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江淮分水岭脆弱区生态林规划图 318

返回顶部